中药药性理论(硕士)课件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133999 上传时间:2019-04-19 格式:PPT 页数:63 大小:4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药药性理论(硕士)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中药药性理论(硕士)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中药药性理论(硕士)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中药药性理论(硕士)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中药药性理论(硕士)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药药性理论(硕士)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药药性理论(硕士)课件(6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药药性理论,1.介绍与中药药性理论相关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例如药、中药、中药理论、药性、中药药性理论等。 2.介绍中药药性理论产生、形成的过程及认知方式。从而认识到:(1)中药理论与中医理论是不可分 (2)中医药具有不同于现代科学的独特理论体系 3.介绍研究中药药性理论的重要性及目前中药药性理论面临的问题和挑战。,目的要求,如何来看待传统药性理论?中医药到底有没有理论?药性理论还有没有存在的必要?探寻传统药性理论的科学实质该如何做?,目的要求,药性理论是中药理论的核心内容 药性理论是中医理论的组成部分 药性理论发展的滞后性,引言,5,一、与中药药性相关的概念,药:说文解字载“药,治病草也。

2、从草,乐声”。康熙字典引急救篇注:“草、木、金、石、鸟、兽之类,堪愈疾者,总名为药”,即能治病的物质均称为药。 药物指能影响机体生理、生化和病理过程,用以预防、诊断、治疗疾病和计划生育的化学物质。,6,与中药药性相关的概念,中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认识和使用的药物。 中药理论是中药学术的主要特征,没有中药理论就没有中药。 举例:麻黄 益母草,7,与中药药性相关的概念,中药理论: 采制理论 炮制理论 配伍理论 用药理论 性能理论,8,二、药性概念的起源和发展,“药性”一词首见于神农本草经 “药性有宜丸者,宜散者,宜水煮者,宜酒渍者,宜膏药者,亦有一物兼宜者,亦有不可入汤酒者,并随药性,不得违越”

3、 以言剂型的选择与药物的理化特性有关。,9,梁陶弘景本草经集注载: “颇游意方技,览本草药性,以为尽圣人之心,故撰而论之” “至于药性所主,当以识识相因,不尔,何由得闻?” “序(注:指神农本草经序例)药性之源本,论病名之形诊,题记品录,详览施用”,10,“药性一物,兼主十余病者,取其偏长为本” “按其非但药性之多方,其节适早晚,复须条理(注:指神农本草经关于服药时间)” “诸药所生,皆的有境界市人不解药性,唯尚形饰”,11,“上品药性,亦能遣疾,但其势力和厚,不为仓卒之效 中品药性,疗疾之辞渐深,轻身之说稍薄。于服之者,祛患当速,而延龄为缓 下品药性,专主攻击,毒烈之气,倾损中和,不可常服,

4、疾愈即止”,12,古代本草中的序例一般相当于全书的总论部分。本草经集注序例有关药性的概念广泛,然从今天的眼光来看却不是很规范。 如前所述,神农本草经序例对药性的表述很简略,但该书所载药物的四气、五味、有毒无毒、七情和合等内容却被后世本草公认为药性理论的核心内容。,广雅云:“性,质也”。“性”指事物的性质或者性能。传统认为药性是对中药作用性质和特征的高度概括。 药物的性质包括自然属性和功能属性两个方面,与之相对应的药性也应该包括自然药性和功能药性两个方面。,三、药性含义,功能药性:是指以阴阳、脏腑、经络以及治则治法等中医理论为基础,以药物作用为依据,以服药后的人体作为观察对象,通过人的主观推理,

5、总结归纳中药作用的特点,即“医人格物推测之义理”。(目前主流观点),15,药性理论的内涵:药性是对中药作用的基本性质和特征的高度概括,药性理论的外延: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毒性,自然药性:是中药的自然属性,药物在形成过程中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后产生的固有性质,体、色、气、味等。正如明贾九如言:“天地产物生成之法象”,即是自然属性的形成与药物生长的自然环境密切相关。,四、药性理论形成,汉以前 医疗用药实践, 是药性理论产生的基础。 本经 总结了汉代以前的本草学成就, 提出君臣佐使、四气五味、有毒无毒、七情配合、采收真伪、药性调剂宜忌、用药规律、服药时间等药性理论的基本原则, 这些原则奠定了中

6、药药性理论的基础 本草经集注 发展了本经 的君臣佐使理论,在正文中对具体药物药性进行了探讨, 丰富了药性理论的内容。,四、药性理论形成,唐 出现了以探讨药性 的专门性本草著作 宋金元 建立法象药理 的理论模式, 以此解释药物作 用的机理 明清 总结金元以前药性理论的认识, 也对药性理论进行发挥、补充和完善 药性理论 萌芽于先秦,形成于两汉,发展于金元,定型于明清,19,当代名家看法: 李钟文先生将药性说的重要内容归纳以下八个方面,20,21,22,高晓山先生将药性理论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基础药性理论,23,2 采制药性理论 采收理论 修治理论 制剂与剂型理论 服用理论, 其余基础药性 (1)失

7、传药性理论 (2)综合药性 (3)运气和时空药性理论 (4)引进药性理论中的丹家术语,24,药性理论是中药理论的核心,25,中药药性理论: 是研究药性的形成机制及其运用规律的理论, 是我国历代医家在长期医疗实践中, 以阴阳、脏腑、经络学说为依据, 根据药物的各种性质及所表现出来的治疗作用总结出来的用药规律。 是中医学理论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是指导中医临床运用中药的重要依据, 其基本内容包括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有毒无毒、配伍、禁忌等。,26,麻黄 麻黄科植物草麻黄、木贼麻黄、中麻黄,采用部位为草质茎。(药材真伪鉴别、品种鉴别、采用季节) 性能:辛、微苦、温,归肺、膀胱经 功效:发

8、汗解表、平喘、利尿 应用: (1)以药性为核心来确定药物的应用范围。 辛能为散表邪,温能祛寒,归肺经说明其治疗部位在肺,故用于治疗风寒邪气犯肺卫的表证。而非风热证。 辛、微苦、温而平喘:其最适合的病证是风寒邪气束表兼有喘咳者。 若用于热证喘咳,则需配伍。 (2)通过炮制和配伍等方法可以改变药性。 治疗喘咳蜜炙、发汗解表生用、儿童用麻绒。,27,五、药性理论认知方式,认知 思维 方式,28,29,取象比类,指运用带有感性、形象、直观的概念、符号表达对象世界的抽象意义,通过类比、象征方式把握对象世界联系的思维方法,又称为“意象”思维方法. 如:肝象木而曲直,心象火而炎上,脾象土而安静,肺象金而刚决

9、,肾象水而润下。 风能胜湿,苦燥伤阴,30,用药实践为基础 中医理论为依据 整体、宏观、直观、思辨的特点 由表知里、司外揣内的思维形式 注重功能及运动变化规律 缺乏对物质本身的深入认识,对传统药性理论的认知方法进行了剖析:,31,大中医概念与大中医健康理念,母系统与子系统,药性理论与中医理论的依存、从属关系,六、药性理论与中医理论的关系,32,若无病证寒热、便无药性寒热理论 若无中医病证定位、便无中药作用定位(归经) 若无对气机升降出入的认识,便无中药升降浮沉理论 若无药物作用对机体益害性的认识,便无中药有毒、无毒的划分,新假说的提出 药性三要素假说: 从药性与化学成分、机体状态以及生物学效应

10、三要素 及其间的关联关系进行整体、系统探讨。 在药性构成 三要素理念指导下, 将现代中药化学、病理学、药理学、生物信息学等多学科技术手段应用于中药药性研究, 清晰表达中药药性构成实质,逐步使中药药性表达科学化、具体化。既保持中药药性理论传统论述, 又与现代科学理论相融合, 使中药药性理论内涵得到更广泛的认知。,中药药性理论研究的现状,分子药性假说 分子具有药性, 其药性是有规律的。其中分子指的是特定中药所含有的有效成分, 往往是指一定骨架的同类化合物群体或不同类型成分组成的分子群。 中药化学成分具有分子多样性的特点。其中分子多样性指的是分子骨架的多样性和特定骨架分子个数的多样性。 中药的药性多

11、样性及其多靶点作用机制。中药化学成分的分子多样性决定了中药药性本质上的多样性以及中药对机体作用的多靶点机制。,中药药性理论研究的现状,药效团药性假说 分子具有药性, 其药性是有规律的。 中药所含有效成分具有分子多样性和药效团多样性的特点 中药的药性多样性及其多靶点作用机制。,中药药性理论研究的现状,药性本质多元假说 认为中药药性本质研究应立足于临床实践, 从证-药效-药性这一中医药传统观念出发, 以药性本质多元作为未来研究的基本导向, 融合现代多学科理论与方法, 使得对药性的认识既能紧密联系中医理论, 又能结合临床实际, 更能融汇当今科学技术与方法, 将中医药理论与现代科学技术有机的结合, 通

12、过这种模式的研究, 可最大限度地避开过去研究方法中存在的不足, 并随着研究实践的深入找到更为新颖的思路与方法,中药药性理论研究的现状,常用的研究方法: 文献学方法 药理学方法 化学方法 物理方法,中药药性理论研究的现状,文献研究缺乏深度与广度 单因素研究忽视药性之间的关联性 药证分离缺乏理想的病或证病理模型 性效分离忽视成分与药物之间的差异 研究思路脱离中医药理论,中药药性理论研究存在问题,四气,四气的含义,四气又称四性,基本含义是药物寒热温凉之性,反映药物作用人体寒热变化的影响,即影响人体阴阳盛衰,寒热变化方面的作用倾向性。 四气理论一直是临床用药的纲领。如陶弘景曰:“其甘苦之味可略,有毒无

13、毒易知,维冷热须明”,李中梓曰:“寒热温凉,一匕之谬,覆水难收”。,四气的含义,气是一个哲学概念,气即是精,也就是精微物质,气是构成世界的本原物质。(物质) 世间万物都是由气构成,是天地形气阴阳相感的产物,即是禀受于天。气也应是构成药物的基本物质,即气也是药中的精微物质。 刘完素曰“寒、热、温、凉四气生于天”; 圣济经曰“物生之初,气基形立,而后性味出焉”; 李言间曰“气主生物,本乎于天”; 李时珍曰“雌黄,雄黄同产,但以山阴,山阳受气不同分别”,四气的含义,中药性能的寒热温凉四气是与四季寒热温凉气候相应而划分。 天有寒热温凉四季的不同,故药性有寒热温凉四气。 李中梓曰:“清以四时之气为喻,四

14、时者,春温、夏热、秋凉、冬寒而已。故药性之温者,于时为春,所以生万物者也,药性之热者,于时为夏,所以长万物者也;药性之凉者,于是为秋,所以肃万物者也;药性之寒者,于时为冬,所以杀万物者也”。,43,药性寒热温凉,是从药物作用于机体所发生的反应概括出来的,是与所治疾病的寒热性质相对应的。故药性的确定是以用药反应为依据,病证寒热为基准。 能够减轻或消除热证的药物,一般属于寒性或凉性 够减轻或消除寒证的药物,一般属于温性或热性,四气标定的主要依据,四气寒热药性混乱原因,1.标定依据多样化 2.各个医家认识差异性 3.对寒热程度划分无统一标准,五味,五味产生,味与功效联系,功能五味,五味理论,最早记载

15、尚书洪范:“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五味产生,五味最早指的是食物的滋味,吕氏春秋“调和之事,必以甘酸苦辛咸,先后多少” 晏子春秋“先王之济五味和五声也” 春秋繁露“土者,五行最贵者也,五味莫过于甘” 周礼 天官“凡和,春多酸,夏多苦,秋多辛,冬多咸,调以滑甘”,五味产生,五味最初来源“调和之事” ,即为食物真实滋味体现。,五味产生,最早对中药五味(滋味) 与功能的关系的进行论述,首推素问脏气法时论。 即“辛散、酸收、甘缓、苦坚、咸软”,五味的含义,此外还有淡味、涩味。由于长期以来将涩附于酸,淡附于甘以合五行配属关系,

16、故习称五味。 现已成为药物作用特性的性能概念,本义:是指药物和食物的真实滋味(或气味)。药物和食物的滋味不止五种,辛、甘、酸、苦、咸是五种最基本的滋味。,五味的内容,内经 酸、苦、甘、辛、咸、涩 日华子本草 酸、苦、甘、辛、咸、滑、涩 本草蒙筌 辛、酸、咸、苦、甘、厚、薄 医方药理 酸、咸、苦、辣、辛、甘 药品化义 酸、苦、甘、辛、咸、淡、涩 本草问答 酸、苦、甘、辛、咸、微苦、微咸、大咸,1.辛、甘、酸、苦、咸是最基本五种药味 2.药味不止五种,涩附于酸,淡附于甘,五味的内容,甘、淡在含义上有较大差异,将其附于甘比较牵强,五味的内容,酸涩并称:徐灵胎:“矾石味涩,而云酸者,概五味中无涩,涩则酸之变味,涩味收敛,亦与酸同”;“涩者,酸辛之变味,兼金木之性者也”,五味对应作用,1辛:能散、能行,具有发散、行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