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的基本心理过程及心理特征课件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132492 上传时间:2019-04-19 格式:PPT 页数:59 大小:2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个体的基本心理过程及心理特征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个体的基本心理过程及心理特征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个体的基本心理过程及心理特征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个体的基本心理过程及心理特征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个体的基本心理过程及心理特征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个体的基本心理过程及心理特征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个体的基本心理过程及心理特征课件(5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组 织 行 为 学,王雁飞 博士 工商管理学院企业管理系,第二章 个体的基本心理过程与心理特征,一、个体的行为 二、个体的心理过程 三、个体的个性心理特征,软件比硬件更重要; 组织行为离不开个人的行为; 个体的差异实际上就是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特征的差异; 个体的心理与行为是管理者在考虑组织管理问题时首先要考虑的问题;,一、个体的行为 (一)人类行为的概念 行为就是人类日常工作生活中所表现的一切动作,这是外部行为。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人的行为还包括内在的心理活动,即意识。外在的行为是内在意识活动的外在表现,意识本身也是一种潜在行为。 (二)人类行为的特征: 目的性; 原因性; 差异性; 可塑性

2、; 意识调节性。,(三)心理现象的实质 1。什么是心理现象 人的心理是人脑的产物,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心理现象非常复杂,从事管理活动,必须了解心理现象。 2。心理现象的实质 (1)心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产生人的心理的器官; (2)客观现实是心理产生的源泉; (3)实践活动是心理发生,发展的必要条件; (4)人的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能动反映。,视觉投射区,听觉投射区,感觉投射区,运动觉投射区,目标确定、意志活动,图21:大脑与人的部分行为的对应图示,(四)心理的结构,心理或心理现象,心理过程,个性心理,认识过程,意志过程,情感过程,个性倾向,个性特征,自我意识,感觉,知觉,记忆,想

3、象,情绪,情感,需要,动机,兴趣,价值观,能力,气质,性格,自我认识,自我评价,图22:心理的结构,(四)心理过程 认识过程:是个体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地反映客观事物的特性与联系的心理活动。它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等心理活动。 (1)感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2)知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 (3)记忆个体保存和积累经验的心理过程; (4)思维是个体运用在头脑中的知觉和经验去间接、概括地认识事物、反映事物本质及内在联系和规律的心理过程就是思维,如分析、总结、概括、推理等; (5)言语活动是人们通过语言将自己的思维活动的结果、认识活动的成果与他人进行交流,并接

4、受别人的经验的过程; (6)想象是人们利用头脑中已有的形象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情感过程:个体在认识客观事物的时候,不仅反映了事物的属性,在这一个过程中还产生了对事物的态度,引起了喜欢或不喜欢、满意和不满意等主观体验。 意志过程:人们在活动的过程中,自觉地确定目标,并为实现目标而自觉地支配和调节行为的过程。 认识过程、情感和意志过程的关系: 认识过程是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产生的基础,情绪、情感和意志过程又反作用于认识过程。,(五)个性心理 个性心理是指个体的整个精神面貌,它是个人心理活动的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心理特征的总和。 个性倾向性:指个体所具有的意识倾向,它决定着人对现实的态度及对认识活

5、动对象的行为选择。它包括:需要、动机、兴趣、价值观(理想、信念和世界观等)。 个性心理特征:指在一个人身上经常、稳定地表现的心理特点。它主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它集中地反应了个体的精神面貌和类型差异。 (1)能力:是人们顺利完成某种活动的心理特征; (2)气质:是指由神经特点所决定的,在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心理活动的速度、强度、稳定性和指向性的特点。 (3)性格:是指个体对事物特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是指主体对其自身的认识,它是个性结构的自我调节系统,是人区别于动物的重要标志之一。自我意志对人的行为调节作用表现在引发和制止行为,心理活动的转移,心理过程的加速或减速

6、,积极性的增强和减弱,动机的协调,动作的协调与检查调整等。 自我调节系统包括三个层次: (1)对自身身体状态的认识; (2)对自身活动状态的认识; (3)对自己思维、情感和意志过程的认识。,个性倾向性、个性心理特征和自我意识的关系 三者是统一体,不可分割。 (1)个性倾向性是个性的动力结构,它决定着一个人的态度的选择和行为的表现; (2)个性心理特征是个体的特征结构,决定着个体的心理活动的特点和行为模式; (3)自我意识则在两者中起着调节作用,对心理和行为起着控制、调节作用。,(六)个体的行为模式的解释 行为主义学家关于行为模式的解释 (1)华生:SR模式,行为都是后天习得的; (2)斯金纳:

7、行为是外界环境刺激的函数; 格式塔学派 代表人物勒温提出心理学的场论,认为人的行为是外界环境与人的自我状态的函数。 BF(PE) 新行为主义学派托尔曼 (1)中介变量需要、动机、态度、认知等; (2)BF(S,P,H,T,A); 4. 精神分析学派弗洛伊德(本我、自我、超我),需要 在长时间未满足成为内驱力,动机 行为的直接动力,行为 心理活动与外显行为,目标 行为指向结果,诱因,目标实现,新的需要产生,图23:个体行为的一般模式,(八)影响个体行为模式的因素,个体因素 环境因素 情境因素 生理:遣传的生理差异 自然环境 人为设定的情境 心理:心理过程与特征 社会环境 权威改变 个体经验 工作

8、环境 威胁改变 教育与学习 人际环境 操纵改变,图24:影响个体行为的因素,二、个体的基本心理过程 (一)知觉 知觉是个体从环境中获取信息进行解释和赋予意义的过程,是以某种方式 对来自不同感觉器官的感觉进行组织与整合,加入了知觉者的理解而形成的印象。 知觉具有整体性、理解性、恒常性、选择性和投射性特点; 不同的个体对同一事物的知觉不同; 知觉对人的行为有着直接的影响; 矛盾与冲突生产的原因与双方知觉差异有着紧密相关;,(二)社会知觉 社会知觉是个体对他人、自己、人际关系、社会事件的知觉。 社会知觉的特点: (1)社会知觉是一个寻找原因的过程; (2)人们在社会知觉过程中倾向于遵循背景图形原则;

9、 (3)社会知觉的反应性; (4)社会知觉的防御性。 社会知觉中的偏差 (1)晕轮效应;(2)首因效应;(3)第一印象效应; (4)社会刻板印象;(5)假定相似作用;(6)宽大效应;,(二)社会知觉影响社会知觉的因素 认知者因素: (1)原有的知识和经验: (2)价值观念: (3)情感状态: (4)认知偏见: 认知对象的因素 (1)魅力; (2)知名度; (3)认知对象的主观表现。 情境因素 (1)空间距离; (2)特定的背景。,(二)社会知觉社会知觉与管理行为 “ 他人知觉”与“ 知人善任”; “ 自我知觉”与“ 自我实现”; “ 人际知觉” 与建立人际关系; “ 角色知觉”与责任意识。 (

10、1)明确自己的职权范围和公众的期待,完成好自己的角色行为; (2)培养员工们的角色意识即责任心、责任感,使员工们了解自己的角色行为标准,实现责任制的管理方式。明确职责,制定相应的奖惩措施,有利于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三)归因 归因就是根据个体外部行为反应特征来推测其内在心理状态,并对行为进行解释或推论的过程。 归因的内容 (1)心理活动的归因,即人的心理活动产生原因分析,而不是对物体活动的归因; (2)行为的归因,即对人的外部行为表现推测其内在的心理活动; (3)对人们未来行为的预测,根据个体过去的行为来预测其未来的行为。,归因的类别 (1)内在归因可分为两种:能力,努力。 (2)外在归因可

11、分为两种:任务难度与运气。 内在归因:自我概念好,自信心强,面对失败有忍耐力,适应性强,人际关系良好, 外在归因者,心理不稳定,不成熟,有反社会倾向,人际关系有较多的困扰。,稳定性 内在控制 外在控制 稳定 能 力 难 度 不稳定 努 力 运 气,归因理论 (1)海德的归因理论 海德的朴素心理学观点: 海德提出两种行为发生的原因: 内部原因:能力、动机、努力程度等; 外部原因:机会、环境、任务难度等。 行为发生的原因与行为的预测有着密切关系:如果行为是由外部原因引起的,那么行为是否会再发生则很难确定;如果行为是由内部原因引起的,那么就可以推测出该行为者的许多特点,并对该行为的再次出现进行预测。

12、,归因理论 (2)凯利的三维归因理论 凯利认为,人们在试图归因时可能用到的三种形式:归因于行为者,归因于客观刺激物,归因于行为者所处的情境或关系。 三种信息的使用: 一贯性信息:即个体的行为在前后不同的时间内,或在其它场合的行为是否前后一贯; 一致性信息:个体的行为是否与周围其它人有相同的反应; 区别性信息:在对待不同的刺激物时,其行为表现是否有差别。以上三类信息的使用情况,决定了我们对行为归因的可先靠程度。,(2)凯利的三维归因理论,行为信息 归因类型 区别性 一贯性 一致性 低 高 低 行动者 高 高 高 客观刺激物 高 低 低 情境,图25:三种行为信息协变与归因,(2)凯利的三维归因理

13、论,观察 解释 归因 高 外部 区别性 低 内部 高 外部 个体行为 一致性 低 内部 高 外部 一贯性 低 内部,图26:三种行为信息与外部内部归因的关系,归因理论 (3)维纳的归因理论 归因的两个维度:归因的来源、归因的稳定性。 当个体将自己的成功和失败归结于不同的原因时,对其心理状态与后续行为的积极性有着重要影响。 对于成功的归因不同,行为也不同: A:归结为内部原因(能力,努力),个体会感到满足和自豪; B:归结为外部原因(任务简单,运气好),个体感到惊奇和感激; C:归结为稳定因素(能力,难度),个体工作的积极性可能会增加,也可能会降低。 D:归结为不稳定原因时(努力,运气),个体会

14、产生迷盲和不自信感,工作积极性可能会提高,也可能会降低。,归因理论 对于失败的归因不同,行为也不同: A:将失败归结于内部原因(努力,能力)时,会使人产生内疚和无助感。 B:将失败归结于外部原因(运气,任务难度)时,会使人产生敌意和愤怒。 C:将失败归结于稳定性原因(能力,难度)时,会降低个人今后的工作积极性。 D:将失败归结于不稳定性原因(努力,运气)时,会提高个人的工作积极性。,归因偏差 (1)归因的基本错误:行为者会低估外部因素的影响,而高估内部或个人因素的影响;如销售不佳时会认为下属不勤奋; (2)行为者与观察者的归因偏差:行为者对自身行为的归因和观察者对行为者的归因是不同的。行为者强

15、调外部环境等不同控制的因素,做外部归因;而观察者强调行为者本身的特质因素,进行内部归因; (3)自我服务偏见:将成功归因于自身的能力或努力(内部),而将失败归因于外部因素如运气。自我保护与自我服务。,一、个性概述 二、能力差异与管理 三、气质差异与管理 四、性格差异与管理,第二部分 个性心理特征与管理,一、个性概述 (一)什么是个性 个性心理是指个体的整个精神面貌,它是在先天素质与后天环境共同作用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个人心理活动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心理特征的总和。 个性心理包括三个部分:个性倾向性、个性心理特征和自我意识。 个性倾向性:指个体所具有的意识倾向,它决定着人对现实的态度及对认识活动对象的行为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