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性变形知识讲解课件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123021 上传时间:2019-04-19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2.9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塑性变形知识讲解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塑性变形知识讲解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塑性变形知识讲解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塑性变形知识讲解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塑性变形知识讲解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塑性变形知识讲解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塑性变形知识讲解课件(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章 金属材料的塑性变形 第一节 单晶体和多晶体的塑性变形 一、单晶体的塑性变形 1、滑移: 晶体中一部分相对于另一部分沿一定 的晶面(滑移面)和晶向(滑移方向) 作整体切向滑移。,塑性变形的滑移带和滑移线实验观察,1.外力作用的塑变,是原子平面间发生相对切向滑动。 2.变形只在少数晶面间发生切向滑动,即金属塑变相当不均匀,依靠晶体整体滑移的塑性变形模型,塑性变形依靠晶体整体滑移非常困难,因为其需要滑移面两侧晶体的原子间键合几乎全部同时断开。,滑移面,刃型位错运动使晶体滑移 引起塑性变形的模型,位错运动使塑性变形容易,螺型位错运动使晶体滑移 引起塑性变形的模型,混合型位错运动使晶体滑移 引起

2、塑性变形的模型,滑移面(面间结合力最小的晶面),实验观察结论: (1)通常晶体宏观塑性变形由微观滑移(切向 变形)引起。 (2)微观滑移发生在晶体中确定的晶面(滑移面) 和确定的晶向(滑移方向)上(合称为滑移 系)。,滑移面(密排面),滑移塑性变形的特征: (1)滑移是位错的连续运动所致。 (2)存在滑移临界分切应力(其大小影响材料屈 服强度),不同晶体结构临界分切应力不同。 (3)原子移动的距离是晶格常数的整数倍,滑移 后仍保持晶体结构的完整性。 (3)滑移发生在晶体的密排晶面和密排晶向上。 (4)不同的晶体结构常具有不同的滑移系(面心 和体心:12个;密排六方:3个),滑移系 越多,越易塑

3、性变形,塑性越好。,密排六方结构滑移系示意图,面心立方结构滑移系示意图,研究结论:阻碍位错运动将提高材料屈服强度。,体心立方结构滑移系示意图,2、孪生:晶体中一部分相对于另一部分沿一定的晶面(孪生)和晶向(孪生方向) 作多层均匀切向移动。,镜面对称,二、多晶体塑性变形特点 1、晶粒取向的影响 使微观塑性变形不均匀和更复杂。,(1)取向不同,滑移所需分不同:硬取向,软取向 (2)各晶粒都满足临界后,每晶粒各自沿自己滑移系滑移,又要保持金属结构的连续性。相互协调 相同外力,多晶体比单晶体塑变量小,2、晶界的影响 (1)阻碍位错滑移 故细化晶粒提高强度: s =0 + kd-1/2。,纯铁,(2)使

4、微观塑性变形更为均匀,推迟断裂发生, 改善材料塑性、韧性。,原因: 在一定作用下,当总的变形量一定时,晶粒细,位错可在更多的晶粒中运动塑变更均匀不易应力集中强度,塑韧性,第二节 金属的形变强化 一、形变强化(加工硬化) 1、冷变形(冷加工)后晶体内部组织的变化 (1)晶粒碎化,点缺陷、位错密度增大。内部 能量增大(储存了部分形变能)。,(2)变形量很大时,晶粒拉长,出现纤维组织, 晶粒转动形成织构(择优取向),产生各向异性。,等轴晶,沿变形方向晶粒拉长,变形前 变形后,塑性变形量很大时会使各个晶粒的取向基本一致而产生“织构”并造成各向异性。,织构:晶粒空间取向趋于一致的组织状态。,2、冷变形(

5、冷加工)后晶体性能的变化 产生形变强化,电阻率上升,耐蚀性下降。 形变强化:随塑性变形量的增大,晶体材料的强 度不断提高,塑性不断下降的现象。 原因:位错缠结,阻碍位错运动。,性能指标,3、形变后的残余应力(分三类残余应力)。 (1)宏观残余应力(第一类残余应力) 因材料各部分之间塑性变形不均而产生。,金属拔丝变形后残余应力,金属弯曲变形后残余应力,(2)微观残余应力(第二类残余应力) 因晶粒之间塑性变形不均而产生。 (3)晶格畸变残余应力(第三类残余应力) 因晶粒内部位错等造成晶格畸变而产生。,l 残余应力危害:减低工件承载能力;使工件 尺寸、形状变化;降低工件耐蚀性。,残余拉应力,拉应力,

6、拉应力,表层残余压应力,拉应力,拉应力,残余拉应力与外加应力叠加,残余压应力抵消部分外加应力,l残余应力利用:表面压应力提高疲劳强度。,第三节 冷变形金属在加热时的变化 一、 回复、再结晶与晶粒长大 冷变形金属在加热时经历三个变化阶段: 加热时组织变化:,升高加热温度或延长保温时间,加热时金属性能变化:,1、回复 l加热温度:T回=(0.250.3)T熔(K) l组织、性能变化: 点缺陷密度减少:离位原子与空位复合 位错呈较规则排列:高密度位错短程运动 残余应力明显下降:引起 强、硬略有下降。 电阻率下降。 l回复驱动力:冷变形时储存的能量 应用:去应力退火,2、再结晶 l再结晶:高温加热冷变

7、形金属(再结晶退火), 使其形成无畸变等轴晶粒并完全替代原变形晶 粒,各种性能恢复到冷变形前状态的过程。 l组织、性能变化:位错密度明显降低,变形晶粒 变为等轴晶粒,各种性能恢复到冷变形前状态。 l最低再结晶温度:能发生再结晶的最低加热温度 经验公式:T再=0.4 T熔(K) l再结晶驱动力:冷变形储存能 应用:再结晶退火,3、再结晶后晶粒的长大 再结晶结束后继续保温,晶粒将进一步长大。 晶粒长大驱动力:晶界总面积减少导致的晶界 能下降。,二、冷变形(加工)与热变形(加工) 冷变形:在再结晶温度以下进行的塑性变形。 冷变形特点:变形抗力高,变形获得的金属硬度、 精度高。 热变形:在再结晶温度以

8、上进行的塑性变形。 热变形特点: (1)变形过程伴随有形变强化和回复与再结晶带 来的材料软化。 (2)热变形温度越高、变形速率越低,软化作用 越强。 (3)热变形产生纤维组织“流线”。变形量越大, 纤维化越明显。,变形前组织 变形后组织,流线,流线:塑性变形时,金属中夹杂物、第二相等沿 变形方向分布排列。,低碳钢热加工后的流线,三、热变形纤维组织的应用 l “流线”使材料具有各向异性:,平行于流线方向抗拉强度高、塑性好,垂直于流线方向抗剪强度高、塑性差,l 应使“流线”合理分布: 使零件承受的最大正应力平行于纤维方向; 使零件承受的最大切应力垂直于纤维方向。,金属挂钩中流线,第四节 塑性加工性

9、能及其影响因素 一、塑性加工性能及其指标 塑性加工:通过使材料塑性变形而获得具有一定 形状、尺寸和质量的零件的加工方法。 塑性加工性能:金属材料通过塑性加工获得优质 零件的难易程度。 塑性加工性能指标:塑性、变形抗力。 塑性越好、变形抗力越小,则塑性加工性能越好。,二、塑性加工性能影响因素 1、材料本质(内在因素) (1)化学成分 (2)微观组织 2、加工条件(外在因素) (1)变形温度:温度高,变形抗力小,塑性好, 塑性加工性能好。 注意,温度过高,材料氧化、脱碳严重,并可出 现过热(晶粒粗大)和过烧(局部熔化)。,变形速度较高时,回复、再结晶不及进行,不能克服形变强化,金属变形抗力增大,塑性下降。 变形速度很高时,热效应促进回复、再结晶,金属变形抗力下降,塑性提高。,塑性、抗力,变形速度,变形抗力,塑性,(2)变形速度,(3)应力状态 金属变形时,三个主应力中压应力数目越 多,则金属表现出的塑性越好。 金属变形时,同号应力状态下的变形抗力大 于异号应力状态下的变形抗力。,挤压金属变形时应力状态,拉拔金属变形时应力状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