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上好复习课课件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122898 上传时间:2019-04-19 格式:PPT 页数:101 大小:8.1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上好复习课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01页
如何上好复习课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01页
如何上好复习课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01页
如何上好复习课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01页
如何上好复习课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0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如何上好复习课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上好复习课课件(10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如何上好复习课,复习课是课堂教学的一种重要课型,一个 阶段教学之后,各种考试之前都必须进行复 习,比如,单元复习、期中复习、期末复 习、会考复习、高考复习等。,复习课的主要任务 帮助学生梳理知识,形成网络,使知识系统化、结构化,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 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和熟练各学科课程标准规定的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与技巧; 帮助学生揭示解题规律,总结解题方法,进一步提高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复习课的一般结构 教师简要交待本节复习课的主要内容与要求; 师生系统回顾基础知识、弥补知识缺漏,使之形成网络与结构; 教师选择典型例题讲解或组织学生讨论,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应用; 学生独

2、立练习,教师有目的地、紧张地巡视辅导; 师生共同小结与讲评,并归纳、总结解题方法与规律,提高能力; 布置课后作业。,复习课通常还有一种结构是: 教师简要交待本节课复习内容与要求; 学生独立练习(课前由教师准备好“题组”),教师巡视辅导,搜集信息; 师生共同梳理知识,弥补缺漏,分析解题错误原因,提示解题规律与方法,提高能力; 布置课后作业。如果时间允许的话,在第步后可再次安排学生练习。,复习课必须遵循以下原则,1.系统性原则 复习不是炒旧饭,不是把平时学习过的内容重复一遍,而是要把平时所学的局部的、分散的、零碎的知识纵横联系,使之系统化、结构化。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各部分教材的地位与作用,揭示各部分

3、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所以复习时,可采用“以线串珠”的方法,把知识概括成表格式、纲要式、图示式、口诀式,便于记忆与理解。,2.基础性原则 无论哪一种复习都要抓住基础知识复习与基本技能训练。基础知识的复习要弄清这些基础知识是怎样提出来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应怎样叙述与证明?有何主要应用?应用时应注意什么?它和其它基础知识有什么联系?等等;基本技能训练在复习中应引起高度重视,要有意识地让学生多练习一些能直接运用基础知识来解的题目。另外,该记住的一些词语、数据、图形、定义、以及一些技巧、方法都应要求学生力争记住,知识缺漏要补上。,3.重点性原则 复习课内容一般都较多,时间又有限。因此,不能面面俱到,不能

4、眉毛胡子一把抓,而是要有重点地复习。 要做到: 突出重点教材的复习; 突出重点概念、重点习题、重点解题思想与方法的复习; 突出重点薄弱环节的复习; 突出重点难点的复习。,4.针对性原则 复习课中方法的选择、题目的设计、重难点的确定等都要有针对性,要针对课程标准的要求,针对教材的重难点,针对考试说明的要求,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针对学科与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复习,不能带有任何的盲目性与随意性。,5.精选性原则 复习课中例题的选择,习题的配备必须精心考虑,题目必须有一定的基础性、综合性、启发性、代表性与典型性,要选择一些能“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题目进行讲解或让学生练习,帮助学生从中找出解题规律与方法。还

5、可选一些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的题目开阔学生思路,使学生通过复习有新的收获、新的体会。,6.主体性原则 复习课应同样把学生看成是学习的主体,要千方百计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复习过程,凡是学生看得懂、讲得来、做得出的内容与题目,都要让学生去独立完成,教师不要都包办代替,不要满堂灌。,7.指导性原则 复习期间学生要复习的内容很多,特别是中考、高考复习,学生手头几十本书,还有众多的复习资料,有的学生如坠烟海,无从下手。所以教师应指导学生复习的方法,要帮助学生制订复习计划,明确复习目的,确定复习重点,落实复习措施,选好复习方法。还要指导学生处理好课本与复习资料、课内与课外、做题与分析题目等的关系。特别对学习困难

6、生要加强指导。,8.及时性原则 就是复习过程的每一个环节,教师要及时地了解学生的复习情况,及时帮助学生排忧解难,及时地反馈评价和矫正学生复习的情况,使每一位学生通过复习都有所提高,有所进步。,复习课上应注意的事项:,一、目标的确定 1.目标要全面。 所谓“全面”,就是指按课程标准的要求,有针对性地在三维目标上提出复习要求。 2.目标要准确。 即针对性要强。在复习课上制定复习目标时,应注意和这些新授课后发现的问题结合起来,以利于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 3.目标要具体。 不要提一些抽象或空泛的口号,复习课上教师应紧紧围绕着目标组织教学,就像写文章不能“跑题”一样,复习课也不能“离标”,而应有的放矢。

7、,二、梳理 梳理,就是将旧知识点按一定标准分类。根据复习内容的异同,通常采用: 1.边梳理边板书。即梳理与板书同步进行。 2.先梳理再板书。即师生先一起将旧知的异同点输出,然后出示板书。 3.先板书后梳理。这在低年级比较适用。也可边看板书(或者幻灯片)边梳理。梳理过程,实质上是将知识条理化、系统化的思考过程,其间应用的思考方法主要是“分类”,即根据一定的标准将知识分化。一定要注意:我们的分类,是将已学过的知识分类,而不是将学生还没有学的知识分类。,三、沟通 沟通是复习课的鲜明特质。沟通不同于知识之间的简单联结,而是知识本质上的融合。因此,沟通不仅要在异中求同,而且也要在同中求异,这是知识结构转

8、化为认知结构的重要环节。沟通时,既可让学生提出疑问,也可由教师出示问题让学生思考回答,还可采用板书填空的形式、小组讨论的形式等。,四、练习 复习课中的练习与新授课或练习课中的练习都有明显不同。新授课中的练习主要是为了巩固刚学过的新知,因此其练习成分是基本习题占左右,侧重于知识方面;练习课中的练习则是为了技能向能力转化,侧重于学科能力的形成;复习课上的练习侧重于知识结构转化为认知结构,因此应设计和选择综合性较强的习题让学生练习。,案例一、物质的分类 案例二、常见气体的制备 案例三、酸和碱的复习,中考复习课案例,讨论以下问题完成图表,根据物质组成是否单一,可以把物质分成几类? 在纯净物中,根据组成

9、元素不同,可以把它们分成几类? 在单质中,可以按性质的差异把它们分成几类? 在化合物中,可以按组成的差异把它们分成几类 ?,案例一、物质的分类,知能内化:,无机物,物质,混合物,纯净物,(空气、溶液 、合金),单质,金属,非金属,稀有气体,有机物,氧化物,酸,碱,盐,比较概念,请同学们填写下面空白: 1. 纯净物是由 种物质组成的物质。 混合物是由 种物质组成的物质。 2. 单质是由 种 组成 。 化合物是由 种 组成 。 3. 酸在水溶液中能电离出 和 离子。 碱在水溶液中能电离出 和 离子。 盐在水溶液中能电离出 和 离子。 氧化物是指由 元素和另外一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酸中一定含有 元

10、素。 碱中一定含有 元素。 4. 有机物通常指含 元素的化合物,最简单的有机物是 。,讨论误区,(1)含氧化合物与氧化物是不是同一个概念? (2)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吗? (3)单一物质是单质吗?,专题突破:,【例1】 现有C、H、O、Na、Cu、S六种元素,从中选出相关元素组成下列类别物质的化学式:(每一类各写两例) 单质_ 酸_ 碱_ 盐_ 氧化物_ 有机物_,【变式训练1】从Ca、Mg、O、H、Cl中的选择适当的元素,按要求写出相应物质的化学式: (1)一种非金属单质 ; (2)一种金属氧化物 ; (3)一种难溶性的碱 ; (4)一种可溶性的盐 。,【变式训练2】有H、O、C、

11、N、K四种元素,选择适当的元素,组成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的化学式填入空格内: (1)清洁无污染的单质燃料 ; (2)金属氧化物 ; (3)含金属离子的碱 ; (4)常用的可作氮肥的铵盐 。,【变式训练3】臭氧(O3)主要分布在离地面l0km50 km的高空,形成臭氧层,它能吸收太阳的大部分紫外线,保护地球上的生物。臭氧属于 ( ) A混合物 B单质 C化合物 D稀有气体,【变式训练4】下列各组物质,前者属于混合物,后者属于化合物的是 ( ) A生铁 不锈钢 B生理盐水 氯化钠 C石灰石 澄清石灰水 D纯净水 矿泉水,【变式训练5】下列各物质按照单质、氧化物、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是 ( ) A冰、干

12、冰、醋酸 B氮气、氧气、空气 C水银、水、医用消毒酒精 D石墨、熟石灰、盐酸,【例2】化学来自于生活,用于生活,下表是生活中常用物质溶液的PH值及主要成分的化学式:,试回答:将上表中主要成分进行分类(填序号,下同):属于酸的是_;属于碱的是_;属于盐的是_;属于有机物的是_,专题突破:,【例2】化学来自于生活,用于生活,下表是生活中常用物质溶液的PH值及主要成分的化学式:,试回答:当有人被蚊虫(释放一种酸性物质)叮咬后,为减轻疼痛,可在伤处涂_。,专题突破:,【例2】化学来自于生活,用于生活,下表是生活中常用物质溶液的PH值及主要成分的化学式:,试回答:用久的铝壶内有水垢(主要成分为CaCO3

13、、Mg(OH)2可用_少量多次清除。,专题突破:,【变式训练6 】实验室的药品和仪器要分类摆放,以下是四个药品橱所存放的药品。实验室购进一瓶锌粒,应存放于 ( ),专题突破:,【变式训练7 】下列各组物质分别置于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密闭容器中的气态物质为纯净物的是 ( ) A分子数比为1:1的CO和O2 B分子数比为1:1的H2和C12 C质量比为1:5的CH4和O2 D质量比为1:3的C和O2,主要存在的问题,1.习题的设计与安排顺序 从本节内容看,需要解决的有两点, 一是知识点:化学物质的分类。 二是能力点:分类标准的制定与应用。 因此习题必须围绕着这两个方面进行。 从例题

14、选择看有四个层次: 层次1:对化学物质所属类别概念训练; 层次2:具体物质按不同标准分类训练; 层次3:分类概念的延伸(能力点); 层次4:分类概念的逆向命题思维。,层次1:对化学物质所属类别概念训练,1. 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的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食醋 B啤酒 C碘酒 D冰水共存物 2以下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 AO2 BSO2 CKMnO4 DCa(HCO3)2 3. 下列四组物质中,前者属于纯净物,后者属于混合物的一组是( ) A. 冰水共存物,纯净的空气 B. 氧气,四氧化三铁 C. 白酒,自来水 D. 玻璃,澄清的石灰水,层次2:具体物质按不同标准分类训练,4.将下列物质分类(填序号) 1 水银 2 四氧化三铁 3 加碘盐 4 混入白磷的红磷 5 液态氧 6 冰水混合物 7 氯酸钾 8 白酒 1 单质 2 化合物 3 氧化物 4 混合物,层次3:分类概念的延伸(能力点),请根据所学知识自拟分类标准,对下列物质进行分类,每类至少包括五种物质(填化学式)。 氧气、氮气、水、氢气、碳、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甲烷、铜、酒精。 分类标准一: ; 包括物质: 。 分类标准二 ; 包括物质: 。 分类标准三: ; 包括物质: 。 分类标准四: ; 包括物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