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通信技术课件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122565 上传时间:2019-04-19 格式:PPT 页数:70 大小:3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卫星通信技术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70页
卫星通信技术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70页
卫星通信技术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70页
卫星通信技术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70页
卫星通信技术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7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卫星通信技术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卫星通信技术课件(7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8章 卫星通信技术,18.1 卫星通信的基本概念 18.2 通信卫星的种类 18.3 卫星通信系统分类 18.4 卫星通信的特点 18.5 卫星通信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18.6 空分多址(SDMA) 18.7 卫星通信新技术,18.1 卫星通信的基本概念,卫星通信是指利用人造地球卫星作为中继站转发无线电信号,在两个或多个地面站之间进行的通信过程或方式。卫星通信属于宇宙无线电通信的一种形式,工作在微波频段。 宇宙通信是以宇宙飞行体或通信转发体作为对象的无线电通信。它可分为三种形式:,(1)地球站与宇宙站间的通信; (2)宇宙站之间的通信; (3)通过宇宙站的转发或反射进行的地球站之间的通

2、信。 人们常把第三种形式称为卫星通信。宇宙站是指地球大气层以外的宇宙飞行体(如人造卫星和宇宙飞船等)或其它星球上的通信站。地球站是指设在地面、海洋或大气层中的通信站,习惯上统称为地面站。,卫星通信是在地面微波中继通信和空间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微波中继通信是一种“视距”通信,即只有在“看得见”的范围内才能通信。而通信卫星的作用相当于离地面很高的微波中继站。由于作为中继的卫星离地面很高,因此经过一次中继转接之后即可进行长距离的通信。图181是一种简单的卫星通信系统示意图,它是由一颗通信卫星和多个地面通信站组成的。,图181 卫星通信示意图,由图181可见,离地面高度为he的卫星中继站,看到地面

3、的两个极端点是A和B点,即S长度将是以卫星为中继站所能达到的最大通信距离。其计算公式为,式中,R0为地球半径, R0 =6378km;为AB所对应的圆心角(弧度);he为通信卫星到地面的高度,单位为km。上式说明, he越高,地面上最大通信距离越大。,(1) he =500km时,由公式求得S=4892km; (2) he =35800km时,S=18100km。 由于卫星处于外层空间,即在电离层之外,地面上发射的电磁波必须能穿透电离层才能到达卫星;同样,从卫星到地面上的电磁波也必须穿透电离层,而在无线电频段中只有微波频段恰好具备这一条件,因此卫星通信使用微波频段。,目前大多数卫星通信系统选择

4、在下列频段工作: (1) UHF波段(400/200MHz); (2) L波段(1.6/1.5GHz); (3) C波段(6.0/4.0GHz); (4) X波段(8.0/7.0GHz); (5) K波段(14.0/12.0;14.0/11.0;30/20GHz)。 由于C波段的频段较宽,又便于利用成熟的微波中继通信技术,且天线尺寸也较小,因此,卫星通信最常用的是C波段。,18.2 通信卫星的种类,目前,通信卫星的种类繁多,按不同的标准有不同的分类。下面我们给出几种常用的卫星种类。 (1)按卫星的结构可分为:无源卫星和有源卫星两类。 无源卫星是运行在特定轨道上的球形或其它形状的反射体,没有任何

5、电子设备,它是靠其金属表面对无线电波进行反射来完成信号中继任务的。在20世纪5060年代进行卫星通信试验时,曾利用过这种卫星。,目前,几乎所有的通信卫星都是有源卫星,一般多采用太阳能电池和化学能电池作为能源。 这种卫星装有收、发信机等电子设备,能将地面站发来的信号进行接收、放大、频率变换等其它处理,然后再发回地球。这种卫星可以部分地补偿在空间传输所造成的信号损耗。,图182 通信卫星轨道示意图,(2)按通信卫星的运行轨道可分为: 赤道轨道卫星(指轨道平面与赤道平面夹角=0); 极轨道卫星(=90); 倾斜轨道卫星(020000km。,(4) 按卫星与地球上任一点的相对位置的不同可分为:同步卫星

6、和非同步卫星。同步卫星是指在赤道上空约35800km高的圆形轨道上与地球自转同向运行的卫星。由于其运行方向和周期与地球自转方向和周期均相同,因此从地面上任何一点看上去,卫星都是“静止”不动的,所以把这种对地球相对静止的卫星简称为同步(静止)卫星,其运行轨道称为同步轨道。,非同步卫星的运行周期不等于(通常小于)地球自转周期,其轨道倾角、轨道高度、轨道形状(圆形或椭圆形)可因需要而不同。从地球上看,这种卫星以一定的速度在运动,故又称为移动卫星或运动卫星。 不同类型的卫星有不同的特点和用途。在卫星通信中,同步卫星使用得最为广泛,其主要原因是:第一,同步卫星距地面高达35800km,一颗卫星的覆盖区(

7、从卫星上能“看到”的地球区域)可达地球总面积的40%左右,地面最大跨距可达18000km。因此只需三颗卫星适当配置,就可建立除两极地区(南极和北极)以外的全球性通信。如图183所示。,图183 全球卫星通信系统示意图,图中,每两颗相邻卫星都有一定的重叠覆盖区,但南、北两极地区则为盲区。目前正在使用的国际通信卫星系统就是按这个原理建立的,其卫星分别位于大西洋、印度洋和太平洋上空。其中,印度洋卫星能覆盖我国的全部领土,太平洋卫星覆盖我国的东部地区,即我国东部地区处在印度洋卫星和太平洋卫星的重叠覆盖区中。,第二,由于同步卫星相对于地球是静止的,因此,地面站天线易于保持对准卫星,不需要复杂的跟踪系统;

8、通信连续,不像卫星相对于地球以一定的速度运动时那样,需要变更转发当时信号的卫星而出现信号中断;信号频率稳定,不会因卫星相对于地球运动而产生多卜勒频移。当然,同步卫星也有一些缺点,主要表现在:两极地区为通信盲区;卫星离地球较远,,故传输损耗和传输时延都较大;同步轨道只有一条,能容纳卫星的数量有限;同步卫星的发射和在轨测控技术比较复杂。此外,在春分和秋分前后,还存在着星蚀(卫星进入地球的阴影区)和日凌中断(卫星处于太阳和地球之间,受强大的太阳噪声影响而使通信中断)现象。 非同步卫星的主要优缺点基本上与同步卫星相反。由于非同步卫星的抗毁性较高,因此也有一定的应用。,18.3 卫星通信系统分类,目前世

9、界上建成了数以百计的卫星通信系统,归结起来可进行如下分类: (1)按卫星制式可分为 静止卫星通信系统、随机轨道卫星通信系统和低轨道卫星(移动)通信系统。 (2)按通信覆盖区域的范围划分为 国际卫星通信系统、国内卫星通信系统和区域卫星通信系统。,(3)按用户性质可分为 公用(商用)卫星通信系统、专用卫星通信系统和军用卫星通信系统。 (4)按业务范围可分为 固定业务卫星通信系统、移动业务卫星通信系统、广播业务卫星通信系统和科学实验卫星通信系统。 (5)按基带信号体制可分为 模拟制卫星通信系统和数字制卫星通信系统。,(6)按多址方式可分为 频分多址(FDMA)、时分多址(TDMA)、空分多址(SDM

10、A)和码分多址(CDMA)卫星通信系统。 (7)按运行方式可分为 同步卫星通信系统和非同步卫星通信系统。目前国际和国内的卫星通信大都是同步卫星通信系统。,18.4 卫星通信的特点,卫星通信系统以通信卫星为中继站,与其它通信系统相比较,卫星通信有如下特点: (1)覆盖区域大,通信距离远。一颗同步通信卫星可以覆盖地球表面的三分之一区域,因而利用三颗同步卫星即可实现全球通信。它是远距离越洋通信和电视转播的主要手段。,(2)具有多址连接能力。地面微波中继的通信区域基本上是一条线路,而卫星通信可在通信卫星所覆盖的区域内,所有四面八方的地面站都能利用这一卫星进行相互间的通信。我们称卫星通信的这种能同时实现

11、多方向、多个地面站之间的相互联系的特性为多址连接。,(3)频带宽,通信容量大。卫星通信采用微波频段,传输容量主要由终端站决定,卫星通信系统的传输容量取决于卫星转发器的带宽和发射功率,而且一颗卫星可设置多个(如IS-有46个)转发器,故通信容量很大。例如,利用频率再用技术的某些卫星通信系统可传输30000路电话和4路彩色电视。,(4) 通信质量好,可靠性高。卫星通信的电波主要在自由(宇宙)空间传播,传输电波十分稳定,而且通常只经过卫星一次转接,其噪声影响较小,通信质量好。通信可靠性可达99.8%以上。 (5) 通信机动灵活。卫星通信系统的建立不受地理条件的限制,地面站可以建立在边远山区、海岛、汽

12、车、飞机和舰艇上。,(6)电路使用费用与通信距离无关。地面微波中继或光缆通信系统,其建设投资和维护使用费用都随距离而增加。而卫星通信的地面站至空间转发器这一区间并不需要投资,因此线路使用费用与通信距离无关。 (7)对卫星通信系统也有一些特殊要求:一是由于通信卫星的一次投资费用较高,在运行中难以进行检修,故要求通信卫星具备高可靠性和较长的使用寿命;二是卫星上能源有限,,卫星的发射功率只能达到几十至几百瓦,因此要求地面站要有大功率发射机、低噪声接收机和高增益天线,这使得地面站比较庞大;三是由于卫星通信传输距离很长,使信号传输的时延较大,其单程距离(地面站A卫星转发地面站B)长达80000km,需要

13、时间约270ms;双向通信往返约160000km,延时约540ms,所以,在通过卫星打电话时,通信双方会感到很不习惯。,18.5 卫星通信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根据卫星通信系统的任务,一条卫星通信线路要由发端地面站、上行线路、卫星转发器、下行线路和收端地面站组成,如图184所示。,图184 卫星通信线路组成框图,其中上行线路和下行线路就是无线电波传播的路径。为了进行双向通信,每一地面站均应包括发射系统和接收系统。由于收、发系统一般是共用一副天线,因此需要使用双工器以便将收、发信号分开。地面站收、发系统的终端,通常都是与长途电信局或微波线路连接。地面站的规模大小则由通信系统的用途而定。转发器的作

14、用是接收地面站发来的信号,经变频、放大后,再转发给其它地面站。卫星转发器由天线、接收设备、变频器、发射设备和双工器等部分组成。,在卫星通信系统中,各地面站发射的信号都是经过卫星转发给对方地面站的,因此,除了要保证在卫星上配置转发无线电信号的天线及通信设备外,还要有保证完成通信任务的其它设备。一般来说,一个通信卫星主要由天线系统、通信系统、遥测指令系统、控制系统和电源系统五大部分组成,如图185所示。,图185 通信卫星组成示意图,1.天线系统 天线系统包括通信用的微波天线和遥测遥控系统用的高频(或甚高频)天线。微波天线根据波束的宽、窄又可分为覆球波束天线、区域波束天线和点波束天线。对静止卫星来

15、说卫星覆球波束天线的波束宽度约为1718,其增益可达18dB;点波束天线因波束较窄而具有较高的增益,用来把辐射的电磁波功率集中到地球上较小的区域内。,通信微波天线的波束应对准地球上的通信区域。但是,对于采用自旋稳定方式以保持姿态稳定的静止卫星,由于卫星是旋转的,故要采用消旋天线,才能使波束始终对准地球。常用的有机械消旋天线和电子消旋天线,其消旋原理是用机械的方法或电子的方法,让天线的旋转方向与卫星自旋方向相反,而两者的旋转速度相等,以保证天线波束始终朝着地球上需要通信的区域。,遥测指令天线用于卫星进人静止轨道之前和之后,能向地面控制中心发射遥测信号和接收地面的指令信号。这种天线为甚高频全方向性

16、天线,通常采用倾斜式绕杆天线和螺旋天线等天线。,2.通信系统(转发器) 静止卫星的通信系统又称为通信中继机,通常由多个(可达24个或更多)信道转发器互相连接而组成。其任务是把接收的信号放大,并利用变频器交换成下行频率后再发射出去。 它实质上是一组宽频带收、发信机,对其要求是工作稳定可靠,附加的噪声小。卫星转发器是通信卫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它能起到卫星通信中继站的作用,其性能直接影响到卫星通信系统的工作质量。,对卫星转发器的基本要求是附加噪声和失真小,要有足够的工作频带,有足够大的总增益,频率稳定度和可靠性尽量高。卫星转发器通常分为透明转发器和处理转发器两大类。 (1) 透明转发器。 这类转发器接收到地面站发来的信号后,除进行低噪声放大、变频、功率放大外,不作任何处理,只是单纯地完成转发任务。也就是说,它对工作频带内的任何信号都是“透明”的通路。,透明转发器有双变频和单变频两种,前者的优点是中频增益高(可达80100dB),电路工作稳定,曾用于国际通信卫星ISI。其缺点是中频频带窄,不适于多载波工作,已很少使用。单变频转发器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