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n消毒隔离与防护课件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120074 上传时间:2019-04-19 格式:PPT 页数:48 大小:2.0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hn消毒隔离与防护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hn消毒隔离与防护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hn消毒隔离与防护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hn消毒隔离与防护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hn消毒隔离与防护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hn消毒隔离与防护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hn消毒隔离与防护课件(4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主要内容,基本概况,发生时间:2013年3月 发生地点:上海、安徽、江苏、浙江、北京河南 疾病种类:不明原因肺炎,后确诊为人感染H7N9禽流感。,目前感染情况,截止目前内地共确诊63例人类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其中14人死亡。 其中上海24例,死亡9例;江苏17例,死亡2例;安徽3例,死亡1例;浙江16例,死亡2例,北京1 例,河南2例。,症状,发热、咳嗽等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状,尤其是会出现高热、呼吸困难。 应对措施 病例出现后,当地卫生部门高度重视,及时采取了临床救治、流行病学调查、标本采集与送检、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等措施,并加强了对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的监测工作。,病原体特点及其抗力,病原特点

2、:正粘病毒科甲型流感病毒属,有囊膜。 对消毒因子的抗力:对热敏感, 65加热30分钟或煮沸(100)2分钟以上可灭活。对低温抵抗力较强,病毒在较低温度粪便中可存活1周,在4水中存活1个月。 对消毒因子的抗力:对酸性环境有一定抵抗力。,流行病学,传染源:据本次流行病学调查,可能为携带H7N9禽流感病毒的禽类及其分泌物或排泄物; 传播途径:经呼吸道传播、或密切接触感染的禽类分泌物等被感染。现尚无人传人的直接传播的确切证据; 易感人群:目前无证据显示人类易感。现有确诊病例均为成人。 高危人群:从事禽类养殖、销售、宰杀、加工业者;发病前1周内接触过禽类者。,医院感染防控,基本要求,根据流行病学特点,针

3、对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结合实际,建立预警机制,制定应急预案和工作流程。 开展培训,提高医院感染防控意识、报告与处置能力,做到四早( 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报告 )。 加强医院感染监测工作,发现疑似或确诊患者时,应及时报告,做好相应处置工作。,基本要求,规范消毒、隔离和防护工作,提供充足、必要、符合要求的消毒和防护用品,确保消毒、隔离和个人防护等措施落实到位。 严格按照消规规定,做好医疗器械、污染物品、物体表面、地面等清洁与消毒;按照医院空气净化管理规范规定,加强诊疗环境的通风,必要时进行空气消毒。 应根据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和医疗废物管理办法有关规定进行管理和规范处置医疗废物。,规范使

4、用防护用品 口罩 护目镜 隔离衣 手卫生,标准预防措施 手卫生 空气的管理 消毒与灭菌,预检分诊 咳嗽礼仪 隔离病人 口罩的使用 规范转诊 环境的管理,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防控策略,预防措施,1、加强体育锻炼,注意补充营养,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以增强抵抗力。 2、尽可能减少与禽类不必要的接触,尤其是与病、死禽的接触。勤洗手,远离家禽的分泌物,接触过禽鸟或禽鸟粪便,要注意用消毒液和清水彻底清洁双手。 3、应尽量在正规的销售场所购买经过禽流感疫情检疫的禽类产品。 4、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加强室内空气流通,每天12次开窗换气半小时。吃禽肉要煮熟、煮透,食用鸡蛋时蛋壳应用流水清洗应烹调加

5、热,预防措施,充分,应烹调加热充分,不吃生的或半生的鸡蛋。 5、学校及幼儿园应采取措施,教导儿童不要喂饲野鸽或其他雀鸟,如接触禽鸟或禽鸟粪便后,要立刻彻底清洗双手。外出在旅途中,尽量避免接触禽鸟,例如不要前往观鸟园、农场、街市或到公园活动;不要喂饲白鸽或野鸟等。 6、不要轻视重感冒,禽流感的病症与其他流行性感冒病症相似,如发烧、头痛、咳嗽及喉咙痛等,在某些情况下,会引起并发症,导致患者死亡。因此,若出现发热、头痛、鼻塞、咳嗽、全身不适等呼吸道症状时,应戴上口罩,尽快就诊。,疫苗,目前国内外尚无针对H7N9禽流感病毒的疫苗。,卫生措施,专家提示 一旦出现发热、咳嗽等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状,尤其是出现

6、高热、呼吸困难者,应及时诊治。保持勤洗手、咳嗽和打喷嚏时遮掩口鼻等个人卫生习惯,能够有效预防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疾病。同时还应避免接触和食用病(死)禽、畜。,防控措施发热门诊,建立疑似患者隔离、转出和救治的工作流程,建筑布局和工作流程符合隔离技术规范要求。出入口应设有手卫生设施。 遵循标准预防原则,接触所有患者时均应戴外科口罩,严格执行手卫生等措施。接触疑似患者时应当戴医用防护口罩。,防控措施发热门诊,掌握流行病学特点与临床特征,对疑似患者立即采取隔离措施并及时报告。患者转出后按消规进行终末处理。 医务人员进入或离开发热门诊时,要按照有关要求,正确穿脱防护用品。 陪伴者及病情允许的患者应当戴外科口

7、罩。,防控措施急诊,预检分诊,制定并完善重症患者的转出、救治应急预案并严格执行。 应设置一定的隔离区域以满足疑似或确诊患者就地隔离和救治的需要。 应严格遵照标准预防的原则进行个人防护和诊疗环境的管理。 诊疗区域应保持良好的通风并定时清洁消毒。,防控措施普通病区(房),应备有应急隔离室,用于疑似或确诊患者的隔离与救治,建立相关工作制度及流程,备有充足的应对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的消毒和防护用品。 发现疑似患者,启动相关应急预案和工作流程,对患者实施及时有效隔离和救治。 宜专人诊疗与护理,限制无关医务人员的出入,原则不探视;转至有隔离和救治能力的专科医院。患者转出后按消规进行终末处理。,医务人员的防护,

8、根据导致感染风险程度采取适宜的防护措施。 正确穿脱防护用品,脱去手套或隔离服后立即洗手或手消毒。 处理所有的锐器时应当防止被刺伤。 每个患者用后的医疗器械、器具应当按照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清洁与消毒。,防控措施医务人员的防护,应按照标准预防的原则,根据其传播途径采取飞沫和接触隔离的防护措施。 使用的防护用品应当符合国家有关标准。 每次接触患者前后应当严格遵循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要求,及时正确进行手卫生。,空气消毒,保证空气的流通是控制和预防人感染H7N9禽流感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可以采取的方法包括: (1)在有人的情况下:1)开窗通风,加强空气流通。2) 安装通风设备,加强通风3)循环

9、风式空气消毒机进行空气消毒 (2)在无人的情况下可用紫外线照射消毒。,物体表面、地面的清洁和消毒,发热门(急)诊的物体表面、地面都应当每日进行清洁消毒,受到明显污染时,随时去污与消毒。 1、清洁消毒的一般要求包括: (1)进行湿式清洁,动作轻柔。 (2)所有清洁消毒后的物体表面、地面应当保持干燥。 (3)清洁消毒工作应当区分清洁区、潜在污染区、污染区,逐区进行。抹布、拖把要标识清楚,分区使用,及时更换。 (4)工作完毕后,应当及时清洁和消毒工作用具。 2物品表面和地面的消毒按照常规的消毒方法,消毒剂可选用有效氯为500mg/L的消毒剂溶液。,防护用品的清洗与消毒,1.可以重复使用的布制防护用品

10、:应当将使用后的防护用品先用500mg /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后密闭运送洗衣房,专机清洗消毒。 2.防护眼镜、防护面罩:可以使用500 mg /L的含氯消毒剂或75%的乙醇浸泡30 分钟后,清洗干燥后备用。,人感染H7N9禽流感疑似患者使用物品的消毒,患者使用的床单、被罩:被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污染后及时更换。用后的上述物品用500 /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后密闭运送洗衣房,专机清洗消毒。患者使用物品与医务人员使用物品应当分开清洗、消毒。,人感染H7N9禽流感疑似患者使用物品的消毒,呼吸治疗装置:在使用前应达到高水平消毒,螺纹管尽可能使用一次性物品;若重复使用,用后应当立即用

11、500mg /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消毒30 分钟后,再清洗消毒; 氧气湿化瓶 24小时进行更换。 呼吸机主机表面 用500 mg /L的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 接触患者的精密仪器设备表面 75%乙醇擦拭消毒2遍。,人感染H7N9禽流感疑似患者使用物品的消毒,患者使用后的体温计(腋温),浸泡于75%乙醇浸泡30分钟,干燥保存。血压计、听诊器等,每次使用前、后用75%的乙醇擦拭消毒。压舌板一人一用一灭菌,或者使用一次性压舌板。 氧气瓶在移出隔离观察室前,用500 mg /L的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外表面。 患者使用后的痰盂:浸泡于1000mg/L含氯消毒剂中,作用30 分钟,清水冲洗,干燥备用,使用的一次性痰杯,用后按医疗废物处理。,人感染H7N9禽流感疑似患者使用物品的消毒,终末消毒:接诊人感染H7N9禽流感疑似患者的诊室或观察室,当该病人离开后,应当对其房间的环境和使用的物品进行终末消毒。消毒方法是: 1.空气消毒:动态消毒机或紫外线灯照射1小时,消毒完毕充分通风后方可使用。 2.物体表面和地面:清洁后,使用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擦拭物体表面和拖地,作用30分钟。 3.疑似患者使用物品的消毒,按照规范的要求进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