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医学-病理学部分-第二讲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110742 上传时间:2019-04-19 格式:PPT 页数:57 大小:3.4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兽医学-病理学部分-第二讲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兽医学-病理学部分-第二讲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兽医学-病理学部分-第二讲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兽医学-病理学部分-第二讲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兽医学-病理学部分-第二讲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兽医学-病理学部分-第二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兽医学-病理学部分-第二讲(5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讲 基本病理过程,,一.血液循坏障碍的局部变化 血液循环障碍: 当心、血管系统受到损害,血量、血液性质发生改变时,血液的运行就要发生异常,并在机体的部位形成病理变化,称为血液循环障碍。 血液循环障碍有局部和全身两种,,基本形成有三个方面 .血量,血流速度发生变化-充血,缺血 .血管壁的通透性受到破坏-出血 .血管腔通道受阻引起的变化-血栓,栓塞,梗死。,,1. 充血 充血:器官和组织内血量增多,称为充血 动脉性充血 充血 静脉性充血(淤血),,动脉性充血(潮红),,A.神经性充血:刺激-局部感受器-血管收缩神经兴奋性降低-血管舒张神经兴奋性上升-小动脉扩张 见于各种病因作用于局部感染,,

2、B.侧枝性充血 血管受栓子或异物阻塞发生狭窄或闭塞时,小动脉周围的动脉分支为恢复阻塞部下方的血液循环,而发生的扩张性充血。 C.贫血后充血 如,瘤胃放气太快,,静脉性充血(淤血) 又称发绀,即局部组织或器官内动脉输入血量正常,而静脉血流受阻,引起静脉内含血量增多。,兔胃淤血 浆膜静脉怒张,,.淤血的原因 A 静脉受压 : 使小静脉闭合使浅部以下的静脉回流受阻。 B 静脉阻塞 : 由血凝块或异物 C 静脉管壁舒缩张机能障碍,如冷,热,化学刺激,使血管运动神经障碍。 全身淤血常见于心衰,即心脏血液不能正常排出,影响静脉血回流。,,淤血的病理变化 暗红, 蓝紫,体积增大,机能减退,表面温度降低。 淤

3、血对机体的影响 短时间,影响不大 长时间,淤血则加重,组织缺氧,物质代谢障碍则使局部实质,细胞萎缩,变性。坏死。,,2.缺血 缺血: 即局部血管或组织,动脉血供应不足或完全断绝,使局部血液全无或少于正常,亦称局部贫血。 原因 动脉痉挛、动脉阻塞、血管炎症 等,,病理变化(取决于失血程度,组织耐受性,侧枝循环) 苍白或出现血管原有颜色 对机体的影响 组织变性,坏死-长期缺血 危及生命-心脏,大脑缺血。 恢复-在侧支循环发达的器官,如胃肠,,3.出血 血液流出血管外,称为出血 出血的原因: A 血管破裂 :机械压迫,炎症,溃疡。 B 渗出性出血 :各种原因,使毛细血管受损通透性加大。血细胞漏出血管

4、,形成出血窦,见于:淤血性出血,严重感染,(传染病,寄生虫),中毒性疾病,VC缺乏-坏血病,,出血点,,出血的病理变化 渗出性出血分为: 点状出血-粘膜,肝肾。 斑状出血-组织间隙,整片暗红。 出血性浸润,肾、膀胱出血,血尿 当有全身性渗出性出血倾向-出血性素质。,,出血对机体的影响 长时间的连续出血-后果严重,达血液总量的三分之一时,则要急救。 脑、心出血,即使是小出血也会造成严重后果。,,血栓的形成 在活体血管内,血液凝集成块的过程。 A.血液的凝固和抗凝 体内有凝血因子,13个 一系列反应使纤维蛋白析出凝血 体内的凝血与抗凝血是矛盾的方面,对立统一,,B. 血栓形成原因的条件 (1)血管

5、内膜受损,粗糙,致使血小板粘着 (2)血流缓慢或不规则 (3)血液成分及性质改变 观看动画,,C.血栓的转归 软化:白细胞崩解,释放出蛋白分解酶,分解血流通过,血栓脱落,随血液漂流不良后果。 机化: 血管壁上结缔组织长入血栓内代替血栓。再与血管壁黏连,,D. 血栓对机体的影响 制止出血,对机体有利 阻塞出血,对机体不利,,栓塞 血流中不易溶解的物质,随血流运行到其他血管而阻塞管腔的过程。,,梗死 梗死: 在血管迅速发生阻塞而侧枝循环又不能充分建立的情况下,因血流阻断而引起的组织的坏死,称为梗死,有动脉,也有静脉引起。,,A. 梗死的病变及后果 贫血性梗死 出血性梗死,,贫血性梗死 阻塞: 如脾

6、,心,肾,脑等 后果:肺:不明显 肾:有血尿 心肌:梗死不规则 脑:全身瘫痪,昏迷,,贫血性梗死,肾贫血性梗死,,(2) 出血性梗死 常见脾,肺, 肠-呈暗红色。,肠出血性梗死,,梗死灶的转归 小梗死灶: 溶解,吸收 较大梗死灶: 结缔组织长入,形成瘢痕。,,二.物质代谢障碍的局部变化 1. 萎缩 萎缩:正常发育的器官,因病变的实质细胞的体积缩小,或数量减少,而导致本身体积缩小 与生理性发育不全的区别,,,2. 变性 变性: 机体在发生物质代谢障碍的前提下,随着细胞或组织发物理化学性质的改变,而细胞或间质内出现异常物质时,称为变性。,,(1) 颗粒样变性:细胞体积增大,细胞膜内出现许多席位颗粒

7、, 如心,肝,肾- 传染,高烧,中 毒时。,肾小管上皮细胞颗粒变性,,(2) 脂肪变性:在中毒,传染病,缺氧时,引起细胞脂肪代谢障碍,下包内出现大的脂肪滴,称为脂肪变性。,脂肪肝,,(3)水泡变性:细胞肿胀,透明,也可从颗粒变性发展而来。,肾小管上皮水泡变性,,(4)透明变性 :在细胞或间质内出现一种透明样无结构的蛋白质。,透明变性,透明变性,,3.坏死 局部组织或细胞的死亡,称为坏死。 生理性: 表皮细胞,血细胞,称程序性细胞死亡,细胞凋亡。 病理性: 原因: 局部缺血,物理化学生物学因素,,细胞坏死的病理变化:主要是细胞体内的溶酶体破坏后所释放的酶分解的结果。 类型:凝固性坏死:如结核。

8、液化性坏死: 组织溶解,如,脑坏死,脓肿。 坏疽: 即发生腐败-肺坏疽。 后果: 看坏死部位大小,,坏死,干酪样 坏死,,4. 钙化 钙盐沉积与病变组织,病理产物或异物中的现象 钙化病灶,肺内寄生虫钙化灶,,5. 结石: 凡是在排泄或分泌的器官的官腔内或来自腔内有机成分或无机盐类由溶解状态变成固体物质的过程。 (1) 尿结石,肾结石,膀胱结石多见公牛。 (2) 胆结石 胆管内 (3) 胰结石 牛 (4) 肠结石马大肠,,6.炎症 炎症:机体对致炎因素的局部损伤所产生的具有防御意义的应答性反映。,,炎症的局部症状 (1)红 (2)肿 (3)热 (4)痛 (5)机能障碍,,炎症时的全身变化 (1)

9、发热机体的一种防御反应 (2)血液变化 (3)吞噬细胞系统的变化 (4)内脏血管的中毒性变化 (5)炎症的常见类别,,按经过分为: 急性炎症:发病急,症状明显,病程短,以渗出、变质为主。 慢性炎症:发展缓慢,发展缓和,经过长,病理变化以细胞的增生变化为主。 按性质分为: 变质为主的炎症 渗出为主的炎症 增生为主的炎症,,1.变质性炎症 组织细胞变性,坏死,渗出、增生轻微,为中毒性心肌炎,急性肝中毒为四氯化碳中毒。,,2.渗出性炎症 渗出明显,变质、增生轻微 (1)粘液性炎症 粘液性炎见于粘膜炎症 有粘膜充血,浆液和蛋白质渗出,还伴大量粘液分泌,如感冒初期,鼻涕,早期炎症,及时治疗可吸收。,,(

10、2)浆液性炎症 浆液性炎症见于皮肤,粘膜,其他疏松部位的炎症。 渗出物以浆液为主。 一般容易吸收,,(3)纤维性炎症 以纤维蛋白渗出为主,发生于粘膜、浆膜和肺 血管通透性增高,大分子纤维原渗出,因坏死组织中形成的组织凝血活素作用凝固。 小量可吸收;大量难以吸收,由于周围向正中长入毛细血管或成纤维细胞成熟的结缔组织浆膜增厚、粘连,影响心、肺、肠活动。,,(4)化脓性炎症 由葡萄球菌、链球菌引起 炎区有大量N,组织坏死严重,N死亡后释放大量蛋白溶解酶坏死组织液化形成脓液(由坏死组织、渗出物、脓细胞、细菌组成)。 症状:波动感,脓腔边缘有白细胞浸润、充血,,(5)腐败性炎症 腐败性炎症即指以发炎组织

11、感染腐败菌而引起坏死组织和渗出腐败分解为特征的炎症,,3.增生性炎症 增生性炎症是以细胞或结缔组织大量增生为特征的一种炎症。,,(1)非特异性增生性炎 急性增生炎症:以细胞增生为主,渗出与变质为辅的炎症。 慢性增生炎症:以结缔组织增生为主(包括成纤维细胞,血管和纤斑),伴有少量组织细胞和淋巴细胞,浆细胞,肥大细胞等浸润,,(2)特异性增生性炎 特异性增生性炎是由病源微生物(鼻疽,结核杆菌)引起的特异性肉芽组织增生为主,也称传染性肉芽肿,,(六)炎症的转归 1、炎症消散,即机体战胜致病因素 炎区组织破坏小,渗出物被吸收或排出,周围组织迅速再生不留痕迹 炎症破坏组织严重,不能完全有相同组织修补,有

12、结缔组织代替-形成瘀痕,,2、炎症扩散 机体抵抗力差,致病因素处于优势 多见于致病菌感染,病菌大量繁殖,引起全身感染,严重者产生全身败血症、毒血症死亡。,,(七)炎症的生物学意义 炎症一般来说是机体具有防御作用,有利因素: 1.炎症渗出,组织得到更多营养、抗体 2.渗出血浆可中和毒素,纤维蛋白形成网状结构,可阻碍病菌蔓延 3.白细胞浸润,特别是N、M,可消灭病菌、清除异物碎片,,4.骨髓制造大量血细胞,淋巴系统制造大量抗体炎区 5.炎症后期,组织细胞再生有助于组织恢复,并可局限致病因素,并加以消灭,,炎症不利因素: 1、 变态性炎、干酪性肺炎、中毒性肝炎,严重损害器官功能 2、 渗出过多,为急性脑膜炎,使颅内压,影响大脑供血和生理活动 3、 胸、腹腔渗出过多,可妨碍肺、心活动 4、 少数、过急、过剧炎症反应,可导致休克而死亡 5、形成瘀痕、粘连,关节影响活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