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选修一专题二一轮复习用填空版(试题有答案知识点无答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8109102 上传时间:2019-04-1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0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生物选修一专题二一轮复习用填空版(试题有答案知识点无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中生物选修一专题二一轮复习用填空版(试题有答案知识点无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中生物选修一专题二一轮复习用填空版(试题有答案知识点无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高中生物选修一专题二一轮复习用填空版(试题有答案知识点无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高中生物选修一专题二一轮复习用填空版(试题有答案知识点无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生物选修一专题二一轮复习用填空版(试题有答案知识点无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生物选修一专题二一轮复习用填空版(试题有答案知识点无答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生物选修一生物技术实践知识点专题二 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课题一 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1.培养基:人们按照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不同需求,配制出供其生长繁殖的营养基质,是进行微生物培养的物质基础。培养基按照_可分为_、_和_。在液体培养基中加入凝固剂_(是从红藻中提取的一种多糖,在配制培养基中用作凝固剂)后,制成琼脂固体培养基。微生物在固体培养基表面生长,可以形成肉眼可见的菌落。根据菌落的特征可以判断是哪一种菌。_应用于工业或生活生产,_应用于微生物的分离和鉴定,半固体培养基则常用于观察微生物的运动及菌种保藏等。按照成分培养基可分为_和_。合成培养基是用成分已知的化学物质配制而成,其中成分的种类比例明确

2、,常用于微生物的分离鉴定。天然培养基是用化学成分不明的天然物质配制而成,常用于实际工业生产。按照培养基的用途,可将培养基分为_和_。选择培养基是指在培养基中加入某种化学物质,以抑制不需要的微生物生长,促进所需要的微生物的生长。鉴别培养基是根据微生物的特点,在培养基中加入_或_配制而成的,用以鉴别不同类别的微生物。各种培养基的配方不同,但一般都含有_ 、 _ 、_ 、 _。碳源:能为微生物的代谢提供碳元素的物质。如CO2、NaHCO3等无机碳源;糖类、石油、花生粉饼等有机碳源。异养微生物只能利用有机碳源。氮源:能为微生物的代谢提供氮元素的物质。如N2、NH3、NO3-、NH4+(无机氮源)、蛋白

3、质、氨基酸、尿素、牛肉膏、蛋白胨(有机氮源)等。只有固氮微生物才能利用N2。牛肉膏提供的主要营养是:_、_、_和_。蛋白胨提供的是:_、_和_。培养基还要满足微生物生长对_、_以及_的要求。例如,培养乳酸杆菌时需要在培养基中添加_,培养霉菌时须将培养基的pH调至_,培养细菌是需要将pH调至_,培养厌氧型微生物是则需要提供_的条件2.无菌技术获得纯净培养物的关键是防止外来杂菌的入侵,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对实验操作的空间、操作者的衣着和手,进行清洁和_。 将用于微生物培养的器皿、接种用具和培养基等器具进行_。 为避免周围环境中微生物的污染,实验操作应在_附近进行。实验操作时应避免已经灭菌处理的材

4、料用具与周围的物品相接触。无菌技术除了用来防止实验室的培养物被其他外来微生物污染外,还有什么目的?答:无菌技术还能有效避免操作者自身被微生物感染。消毒与灭菌的区别消毒指使用较为_仅杀死物体表面或内部一部分对人体有害的微生物(不包括_和_)。消毒方法常用_,_(对于一些不耐高温的液体)还有化学药剂(如酒精、氯气、石炭酸等)消毒、紫外线消毒。灭菌则是指使用_杀死物体内外所有的微生物,包括_和_。灭菌方法有_、_、_。3.灭菌方法: 接种环、接种针、试管口等使用_灭菌法; 玻璃器皿、金属用具等使用_灭菌法,所用器械是_ ; 培养基、无菌水等使用_灭菌法,所用器械是_ 。表面灭菌和空气灭菌等使用紫外线

5、灭菌法,所用器械是紫外灯 。比较项理化因素的作用强度消灭微生物的数量芽孢和孢子能否被消灭消毒较为温和部分生活状态的微生物_灭菌强烈全部微生物_4、制作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1)方法步骤:_、_、_、_、_。(2)倒平板操作的步骤:将灭过菌的培养皿放在火焰旁的桌面上,右手拿装有培养基的锥形瓶,左手拔出棉塞。右手拿锥形瓶,将瓶口迅速通过火焰。用左手的拇指和食指将培养皿打开一条稍大于瓶口的缝隙,右手将锥形瓶中的培养基(约1020mL)倒入培养皿,左手立即盖上培养皿的皿盖。 等待平板冷却凝固,大约需510min。然后,将平板_,使培养皿盖在下、皿底在上。倒平板操作的讨论1.培养基灭菌后,需要冷却到_

6、左右时,才能用来倒平板。你用什么办法来估计培养基的温度?提示:可以用手触摸盛有培养基的锥形瓶,感觉锥形瓶的温度下降到刚刚不烫手时,就可以进行倒平板了。2.为什么需要使锥形瓶的瓶口通过火焰?答:通过灼烧灭菌,防止瓶口的微生物污染培养基。3.平板冷凝后,为什么要将平板倒置?答:平板冷凝后,皿盖上会凝结水珠,凝固后的培养基表面的湿度也比较高,将平板倒置,既可以使培养基表面的水分更好地挥发,又可以防止皿盖上的水珠落入培养基,造成污染。4.在倒平板的过程中,如果不小心将培养基溅在皿盖与皿底之间的部位,这个平板还能用来培养微生物吗?为什么?答:空气中的微生物可能在皿盖与皿底之间的培养基上滋生,因此最好不要

7、用这个平板培养微生物。5、纯化大肠杆菌(1)微生物接种的方法最常用的是_和_。(2)平板划线法是通过接种环在琼脂固体培养基表面连续划线的操作。将聚集的菌种逐步稀释分散到培养基的表面。在数次划线后培养,可以分离到由_繁殖而来的肉眼可见的子细胞群体,这就是_。(3)稀释涂布平板法是将菌液进行一系列的_,然后将不同稀释度的菌液分别涂布到琼脂固体培养基的表面,进行培养。(4)用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的目的是:使聚集在一起的微生物分散成_,从而能在培养基表面形成单个的_,以便于纯化菌种。(5)平板划线法操作步骤:将接种环放在_上灼烧,直到接种环烧红。在火焰旁冷却接种环,并打开棉塞。将试管口通过_

8、。将已冷却的接种环伸入菌液中蘸取一环菌液。将试管通过火焰,并塞上棉塞。左手将皿盖打开一条缝隙,右手将沾有菌种的接种环迅速伸入平板内,划_平行线,盖上皿盖。注意_。灼烧接种环,待其冷却后,从第一区域划线的末端开始往第二区域内划线。重复以上操作,在三、四、五区域内划线。注意不要将_的划线与_相连。将平板倒置放入培养箱中培养。平板划线操作的讨论1.为什么在操作的第一步以及每次划线之前都要灼烧接种环?在划线操作结束时,仍然需要灼烧接种环吗?为什么?答:操作的第一步灼烧接种环是为了避免接种环上可能存在的微生物污染培养物;每次划线前灼烧接种环是为了杀死上次划线结束后,接种环上残留的菌种,使下一次划线时,接

9、种环上的菌种直接来源于上次划线的末端,从而通过划线次数的增加,使每次划线时菌种的数目逐渐减少,以便得到菌落。划线结束后灼烧接种环,能及时杀死接种环上残留的菌种,避免细菌污染环境和感染操作者。2.在灼烧接种环之后,为什么要等其冷却后再进行划线?答:_。3.在作第二次以及其后的划线操作时,为什么总是从上一次划线的末端开始划线?答:划线后,线条末端细菌的数目比线条起始处要少,每次从上一次划线的末端开始,能使细菌的数目随着划线次数的增加而逐步减少,最终能得到由单个细菌繁殖而来的菌落。(6)涂布平板操作的步骤:将涂布器浸在盛有酒精的烧杯中。取少量菌液(不超过0.1mL),滴加到培养基表面。 将沾有少量酒

10、精的涂布器在火焰上引燃,待酒精燃尽后,冷却810s。 用涂布器将菌液均匀地涂布在培养基表面。涂布平板操作的讨论涂布平板的所有操作都应在火焰附近进行。结合平板划线与系列稀释的无菌操作要求,想一想,第2步应如何进行无菌操作?提示:应从操作的各个细节保证“无菌”。例如,酒精灯与培养皿的距离要合适、吸管头不要接触任何其他物体、吸管要在酒精灯火焰周围;等等。6、菌种的保存(1)对于频繁使用的菌种,可以采用_的方法。临时保藏方法将菌种接种到试管的固体斜面培养基上,在合适的温度下培养。当菌落长成后,将试管放入_的冰箱中保藏。以后每_个月,都要重新将菌种从旧的培养基上转移到新鲜的培养基上。缺点:这种方法保存的

11、时间不长,菌种容易被污染或产生变异。(2)对于需要长期保存的菌种,可以采用_的方法。在3mL的甘油瓶中,装入1mL甘油后灭菌。将1mL培养的菌液转移到甘油瓶中,与_充分混匀后,放在_的冷冻箱中保存。疑难解答(1)确定培养基制作是否合格的方法_。课题二 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尿素是一种重要的农业氮肥,尿素并不能直接被农作物吸收。只有当土壤中的细菌将尿素分解成_之后,才能被植物利用。土壤中的细菌之所以能分解尿素,是因为他们能合成_。尿素最初是从_中发现的筛选菌株(1)实验室中微生物的筛选应用的原理人为提供有利于目的菌株生长的条件(包括营养、温度、pH等),同时抑制或阻止其他微生物生长。(2)选择性培养基在微生物学中,将允许特定种类的微生物生长,同时抑制或阻止其他种类微生物生长的培养基,称作_。(3)配制选择培养基的依据根据选择培养的菌种的生理代谢特点加入某种物质以达到选择的目的。例如,培养基中不加入_可以选择培养自养微生物;培养基中不加入_元素,可以选择培养能固氮的微生物;加入_可选择培养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统计菌落数目(1)测定微生物数量的常用方法有_和_。(2)稀释涂布平板法统计样品中活菌的数目的原理当样品的稀释度足够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