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的统一与灭亡教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8108863 上传时间:2019-04-1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9.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隋朝的统一与灭亡教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隋朝的统一与灭亡教案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隋的统一与灭亡;隋朝经济的发展;大运河的开凿及其作用; 评价隋朝大运河的作用,提高全面、辩证看待历史事物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运用图像及文字资料创设教学情境。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认识到大运河是中国古代的伟大工程,感受到人民在劳动中体现的智慧与创造力。认同奢侈残暴、滥用民力的统治必然迅速灭亡。【教学重点】 了解隋的统一与灭亡【教学难点】辩证、全面地对大运河的开凿进行评价【教学方法】合作、探究、交流【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引言:“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

2、共禹论功不较多。”这是唐朝诗人皮日休的诗汴河怀古,诗中论及的事隋朝大运河和隋炀帝。那么,隋朝是如何统一全国的?有哪些建树?它为什么仅存在38年就灭亡了?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二、讲授新课 (一)隋的统一师:北周末年,外戚杨坚掌握大权。581年,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以长安为都城,杨坚就是隋文帝。师:阅读课文之后,隋朝是什么时候建立的?学生:581年建隋朝多媒体展示隋文帝杨坚图片介绍隋文帝:隋文帝(581604在位),周武帝时,杨坚为大将军,长女为太子妃。后宣帝死,子静帝年幼,由杨坚辅政。坚自为左大丞相,总揽军政大权。为了夺取帝位,杨坚先后平定了尉迟迥( Y ch jing)等人的

3、反杨武装力量,又大杀周室诸王。581年2月,杨坚代周称帝,建立隋朝,改年号为开皇,建都长安。 师:请同学们看隋与陈对峙形势图师:阅读课文说说隋朝是什么时候统一的?统一后有什么影响?学生:589年隋统一南北 隋的统一,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知识拓展:589年,隋朝大军南下,进攻南方陈国。陈朝后主陈叔宝奢侈腐化,宴游无度,当他听说建康城已陷落时,慌忙带着他的两个嫔妃,躲入宫廷内的一口枯井里。隋军呼喊他们不出来,扬言要往井里投石头,陈后主才和两个妃嫔出来投降。陈后主携二妃躲入的枯井,被后人嘲笑为“胭脂井”。据说这口井就在今天南京鸡鸣寺的山坡下。师:隋统一后,发展经

4、济,编订户籍,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这一系列措施,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使人口数量和垦田面积大幅度增长,隋朝成为疆域辽阔、国力强盛的王朝。师:隋朝社会经济的繁荣原因:国家统一,社会安定;隋文帝励精图治,改革制度,发展生产,注重吏治。表现:人口激增粮仓丰实垦田扩大师:隋朝成为疆域辽阔、国力强盛的王朝相关史事:含嘉仓是隋朝在洛阳修建的最大的国家粮库。经考古发掘,遗址面积40多万平方米,有数百个粮窖,藏窖口径最大的达18米,最深的达12米。隋文帝末年,国家储备的物资和粮食可以供应五六十年。 (二)开通大运河师:604年七月,隋文帝病危,杨广派人入宫将父文帝杀

5、死,又假称文帝诏赐兄杨勇死,缢杀之;遂即位,为隋炀帝。从605年起,隋炀帝陆续开凿了一条贯通南北的大运河。 多媒体展示隋炀帝(杨广)图片师: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两千多公里。它分为四段,连接五大河流(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是世界上最长的古代运河。多媒体展示隋朝大运河图片师:评价大运河 “天下转漕,仰此一渠。” 元宋史生:国家水上运输粮食全靠大运河。中国古代在没有铁路、汽车等交通工具的条件下,陆路运输粮食只能利用车、马,靠人力、畜力进行,运量小,速度慢,费用大。而水运粮食比起陆运,运量大,速度快,费用小。师: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 唐 皮

6、日休生:加强了南北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交流, 是南北交通的大动脉。师:大运河的开通成为南北通的大动脉,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也有利于国家统一,但当时开凿大运河的确劳民伤财,给劳动人民带来了沉重的徭役负担。那么开通大运河的目的和作用是什么呢?生:目的: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作用: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相关史事:隋朝大运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是在已有的天然河道和古运河基础上开凿的。它利用了黄河南北水流的自然地形趋势,贯通了不同水系之间的水路交通,成为沟通富庶经济地区与国都的纽带。 (三)开创科举取士制度师:隋文帝即位后,废除了前朝的选官制度,注重考查人才的

7、学识,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隋炀帝时,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同时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此后,科举制成为历朝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一直维持了1300多年。师:开创科举取士制度的原因是什么?生:隋唐之前的选官制度 魏晋南北朝时期,官吏的选拔权由上层权贵垄断,选官看重门第,不太注重才能,世家大族的子弟通过门第即可进入仕途。师:“科”指考试科目;“举”指选举人才,“科举制度”即是利用考试选拔官员的制度。师:开创科举取士制度有什么影响 ?生:、科举制改善了用人制度,使得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

8、各级政府任职。 、科举制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士人用功读书的风气盛行。想一想:科举制与前朝选官制度有什么重大不同?科举制选拔官吏的依据不再是家族名望,而是考试成绩,选拔官吏的权力也从地方集中到中央。 (四)隋朝的灭亡师:隋文帝厉行节俭,然而,隋朝的第二个皇帝隋炀帝,好大喜功,不恤民力,又纵情享乐,奢侈无度。在位期间,营建了一系列重大工程,屡次发动战争,致使民不聊生,社会矛盾激化。 隋炀帝每年都要征发大批的劳动力,开凿大运河,修筑长城和驰道。为加强对各地的统治,他还多次巡游,乘坐高达、华丽的龙舟,随行的船只浩浩汤汤,耗费大量人力和财力。隋炀帝还三次征辽东,迫使大量农民服兵役、当民夫,使人民无法正

9、常从事生产劳动。 隋炀帝的残暴统治,使人民忍无可忍,终于导致大规模的农民起义。起义首先爆发在人民受害最深的山东地区,随即迅速蔓延到全国,在各地形成了许多反隋的队伍。在起义军的打击下,隋朝的统治面临瓦解。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下杀死,盛极一时的隋朝随之灭亡。师:请同学们总结隋朝灭亡的原因时间与结果生:原因:隋炀帝的暴政 时间:618年 结果:唐朝建立相关史事: 隋朝末年,人民为逃避徭役和兵役,被迫采用断手断足的方式,时称“福手福足”。有的地区人民连草根树皮也吃不上。起义军早发布的檄文中,痛斥隋炀帝:“罄南山之竹书罪无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三、课堂总结隋朝 繁盛时期 国家统一、经济繁荣、大

10、运河的开通 灭亡 隋炀帝的暴政(581618) 四、课堂练习(1)下面对隋朝特点的简短总结中,哪个最为全面且符合实际?(B)A经济繁荣 B短暂而繁荣C二世而亡 D节俭盛行(2)有这样一个王朝:历经二世而亡,却繁荣一时,并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重要的政治制度,这个朝代是(B)A隋朝 B唐朝 C宋朝D元朝(3)假如古人评论说“隋炀帝此举,为其国促数年之祚(国运),而为后世开万世之利,可谓不仁而有功”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功”是(A)A大运河大大促进南北经济文化发展与交流B大运河解决了北方缺水问题C大运河巩固了隋朝的统一D大运河方便了帝王的游玩五、作业布置1.背诵本课知识点2.做练习册【板书设计】 隋的统一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开通大运河 开创科举取士制度 隋朝的灭亡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