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红楼人物林黛玉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8108336 上传时间:2019-04-19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5.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谈红楼人物林黛玉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谈红楼人物林黛玉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谈红楼人物林黛玉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谈红楼人物林黛玉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谈红楼人物林黛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谈红楼人物林黛玉(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谈红楼人物林黛玉 红楼梦是四大名著之一。它讲述的主要是林黛玉和贾宝玉的爱情悲剧,描述了贾、王、薛、史家的故事。虽然我有许多看不懂的地方,但好书本应多读。当然,最让人感兴趣的则就是塑造出来的一大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而她-林黛玉,则是最令我震撼的。 从林黛玉进贾府开始说起,原文这样写“林黛玉常听得母亲说过,他外祖母家与别家不同。因此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惟恐被人耻笑了他去”,自幼多病的她在母亲亡故之后孤身一人流落至此,寄人篱下的生活,从她一进府的小心翼翼便知晓她孤傲性格的由来。而宝玉初见黛玉时便有“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

2、。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的评价,虽说情人眼里出西施,但从宝玉对林黛玉的评价中还是可以看出她的风姿。 原文中这样写到“黛玉道:我自来如此,从会吃饭时便吃药,到如今了,经过多少名医,总未见效。那一年我才三岁,记得来了一个癞头和尚,说要化我去出家。我父母自是不从,他又说:既舍不得他,但只怕他的病一生也不能好的!若要好时,除非从此以后总不许见哭声,除父母之外,凡有外亲一概不见,方可平安了此一生。”就是说她不能遇见她的恩人。而林黛玉到贾府就意味着她要遇见他,爱上他,时刻被他牵动。所以这位孤傲美人入住之后,贾府必将发生着新的故事。只是可惜可

3、叹,宝玉梦中“画着是两株枯木,木上悬着一围玉带;地下又有一堆雪,雪中一股金簪。也有四句诗道: 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便已预告了结局。 贾妃省亲,林黛玉一首杏帘在望,“杏帘招客饮,在望有山庄。菱荇鹅儿水,桑榆燕子梁。一畦春韭熟,十里稻花香。盛世无饥馁,何须耕织忙”颇受赞赏。杏帘在望用四句诗说明林黛玉不是没有教养的人,也不是小鸡肚肠的人,她是个大家闺秀。习惯了黛玉写代表她孤傲人格的词句。看到的也是爱情生活中处处小心眼,时时闹脾气耍性子的黛玉,忘记了她也是受过教育的女子,只是她并不常做这些。 杏帘在望成为四首之冠,是黛玉展示了她最美的文辞与才情给了她最爱的人。这首诗清新自

4、然,很好的表达了她的情感。平时小性子,经常哭鼻子的她,原来真是颦儿! 话说到这,就不得不说一说黛玉的小性子了。就如那一次“宝玉正和宝钗玩笑,忽见人说:史大姑娘来了。宝玉听了,连忙就走至贾母处。正值黛玉在旁,因问宝玉:打那里来?宝玉便说:打宝姐姐那里来。黛玉冷笑道:我说呢!亏了绊住,不然,早就飞了来了。宝玉道:只许和你玩,替你解闷儿;不过偶然到他那里,就说这些闲话。黛玉道:好没意思的话!去不去,管我什么事?又没叫你替我解闷儿!还许你从此不理我呢!说着,便赌气回房去了。宝玉忙跟了来,黛玉道:你管我呢!我作践了我的身子,我死我的,与你何干?宝玉道:何苦来?大正月里,死了活了的。黛玉道:偏说死!我这会

5、子就死!你怕死,你长命百岁的活着,好不好?正是了,要是这样闹,不如死了干净!正说着,宝钗走来,说:史大妹妹等你呢。说着,便拉宝玉走了。这黛玉越发气闷,只向窗前流泪。没两盏茶时,宝玉仍来了。黛玉见了,越发抽抽搭搭的哭个不住。说道:你又来作什么?死活凭我去罢了!横竖如今有人和你玩,比我又会念,又会作,又会写,又会说会笑,又怕你生气,拉了你去哄着你。你又来作什么呢?”宝玉只不过是去了宝钗处聊天,黛玉却生这么大的闷气。但这里是不是就体现了黛玉的小肚鸡肠呢?其实这也是应该被理解的,因为当你全心全意的去爱一个人的时候,就会对他身边的人和事特别敏感,特别是像薛宝钗这样的大家闺秀,未来很有可能成为她的情敌,所

6、以她特别在意。当然,后来事实证明亦是如此。况且说的明白点,恋人之间不可能不吵架,其实黛玉心里是很爱宝玉的! 再要说便是黛玉葬花了,“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闺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着处。手把花锄出绣帘,忍踏落花来复去?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天闺中知有谁?三月香巢初垒成,梁间燕子太无情!明年花发虽可啄,却不道人去梁空巢已倾。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飘泊难寻觅。花开易见落难寻,阶前愁杀葬花人。独把花锄偷洒泪,洒上空枝见血痕。杜鹃无语正黄昏,荷锄归去掩重门。青灯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温。怪侬底事倍伤神

7、?半为怜春半恼春:怜春忽至恼忽去,至又无言去不闻。昨宵庭外悲歌发,知是花魂与鸟魂?花魂鸟魂总难留,鸟自无言花自羞。愿侬此日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天尽头,何处有香丘?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质本洁来还洁去,不教污淖陷渠沟。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又见识到了黛玉的诗歌一绝,为谁悲伤,为谁流泪,只为心中挚爱之人,又一次呕心沥血的抒发心中之悲歌。一旁哽咽,只因错疑宝玉,其实我好想叫黛玉放宽心,但只恨“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在此不禁长叹一声。 最后要讲的便是黛玉的凄惨结局了,真让人垂泪。“

8、紫鹃把那块题诗的旧帕递给黛玉。黛玉接到手里也不瞧,扎挣着伸出那只手来,狠命的撕那绢子。她是恨宝玉,她瞅着火盆里的火,将方才的绢子拿在手中,点点头儿,往上一撂,那绢子便烧着了。紫鹃劝道:姑娘!这是怎么说呢!黛玉只作不闻,回手又把那诗稿拿起来,瞧了瞧,又撂下了。紫鹃怕他也要烧,连忙将身倚住黛玉,腾出手来拿时,黛玉又早拾起,撂在火上。此时紫鹃却够不着,干急。雪雁正拿进桌子来,看见黛玉一撂,不知何物,赶忙抢时,那纸沾火就着,如何能够少待,早已烘烘的着了,烧得所馀无几了”,那绢子是宝玉送给黛玉的定情信物。焚绢的时候,黛玉是眼在流泪、心在流血。此时宝玉已娶她人为妻,留着信物又有何用?从而黛玉便抑郁而终 林黛玉,悲剧爱情故事里的主角,带着无奈走完了自己的一生。这便又让我想起那“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话?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禁得秋流到冬,春流到夏”,黛玉最终像花儿一样孤零零的落下。 有些人认为这本书无非只是写了一个三角恋爱的纠葛,但红楼梦也折射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当然,最后我认为它最重要的是告诉我们要有反抗精神,毕竟如果黛玉或是宝玉有反抗精神,结局或许就不是如此。所以,敢反抗无后悔! 高二(9)班 巫春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