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标版五上青山处处埋忠骨学案设计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8108326 上传时间:2019-04-1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标版五上青山处处埋忠骨学案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课标版五上青山处处埋忠骨学案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课标版五上青山处处埋忠骨学案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课标版五上青山处处埋忠骨学案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课标版五上青山处处埋忠骨学案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课标版五上青山处处埋忠骨学案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标版五上青山处处埋忠骨学案设计(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青山处处埋忠骨学案设计郑书艳一、教材分析青山处处埋忠骨这篇课文是人教版第九册第八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本文主要讲了毛泽东的爱子在抗美援朝的战争中光荣牺牲后,毛泽东惊悉这个噩耗后极度痛苦的心情和对岸英遗体是否归葬的抉择过程,表现了毛泽东常人的情感,伟人的胸怀。全文以毛泽东的思想感情变化为线索,先写彭德怀从朝鲜发出来的有关牺牲的电报内容和毛泽东收到电报后的巨大悲痛;再写彭司令要求送回岸英遗体,而金日成首相要求把岸英葬在朝鲜的意见分歧,面对这两种抉择,毛泽东的矛盾心理,最后作出了将爱子葬于朝鲜的艰难、痛楚的决定;之后写毛泽东强忍悲痛,在电报上写下了“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的批示。文章截取最能

2、表现人物精神境界的一个片段,通过细节描写反映出毛泽东的崇高境界,展示了他凡人的情怀和不同凡人的胸怀,读后让人肃然起敬。二、学情分析本组教材以“走近毛泽东”为专题,走近毛泽东,让学生感受他伟人的风采和凡人的情怀。在单元学习之前,学生进行了大量的毛泽东的资料查找,在学习了七律.长征、开过大典这两篇课文后,对这个人物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由于受到年龄和经历的限制,主席失子之痛是很难理解的,主席的艰难抉择对于学生来说也是很难理解的,所以“体会毛泽东丧子后极度悲伤的心情和常人难有的宽广胸怀”就尤为困难。本课中的细节描写不少。前边的学习学生对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描写有了一定的认知,在本文学习中应该可以借助

3、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描写的理解来学习课文,体会情感的变化。三、学习目标通过预习、交流、检测认识个生字,理解“勋鉴、殉职、踌躇”的意思。.按照学案的导读题目,自学课文内容,了解伟人毛泽东丧子后的常人感情,感受他伟人的胸怀与美德。.在思考、讨论中继续学习抓住人物语言、动作、心理细节体会人物品质;学习用细节描写人物的常用方法。四、学习过程(一)走进课文1.学生板书课题:青山处处埋忠骨2.交流抗美援朝的战争的资料。(课件展示有关抗美援朝的相关资料)齐读:我们怎能忘记抗美援朝中为了保家卫国浴血奋战而牺牲了的十几万中华儿女?这些中华儿女中有普通劳动人民的子女,也有毛泽东同志深爱的长子。学习提纲一:自学生

4、字,注音:a拟 定 勋 鉴(意思 组词)b 奔 赴 殉 职(资料)c 踌 躇 黯 然(描的写神态词语的积累)读诗句: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介绍这句诗的出处)学习提纲二1.自由读课文,思考本文按 顺序写的。2.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提示a.根据下面小标题的提示概括出主要内容一段(1-3自然段):起因:噩耗传来,万分悲痛二段(4-7自然段):经过:两份电报,艰难抉择三段(8-9自然段):结果:强忍悲痛,写下批示b.谁在什么时候遇到什么事,怎么办的,结果是什么本文主要讲 (二)理解课文学习提纲三:研读课文.毛主席收到了 封电报?每收到一封电报时心里在想些什么?用“ ”勾画出来思考提示:1.

5、 提取信息毛主席在得知失去爱子后面临两个抉择一是 (破格是什么意思)二是 最终主席做出超人的抉择,写下 2.默读勾画女同学勾画伟人毛泽东丧子后的语言、动作、神态的重点句子。思考毛泽东虽是伟人,但也有常人的()心情。从哪些词看出来的,圈画出来。 (读一读,不说、不吃、吸烟、皱眉、回忆、想见遗体、不信、打湿枕巾。)男同学勾画伟人毛主席丧子后与常人不一般的语言、动作、神态。思考在对待儿子遗体是否归国作出的非常人的抉择可以看出,毛泽东是一个()的伟人。全文以毛泽东的思想感情变化为线索,先写彭德怀从朝鲜发出来的有关牺牲的电报内容和毛泽东收到电报后的( 心情 );再写面对两种抉择,毛泽东的( 心理);最后

6、作出( 决定)“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的批示。3加强理解将这句子改成陈述句a朝鲜战场上我们有多少优秀儿女献出了生命,他们的父母难道就不悲痛吗?他们就不想再见一见儿子的遗容吗?b那神情分明在说,岸英难道真的不在了?父子真的不能相见了?c将陈述句改为反问句“电文稿下是被泪水打湿的枕巾。”重点理解“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三)品读写法、通过对毛泽东动作、语言、神态的细致刻画来反映毛泽东的内心的悲痛。找一找这样的句子积累下来、通过心理描写来突出性格特点,找一找这样的句子积累下来。板书设计 27、青山处处埋忠骨 常人情怀 伟人胸怀悲痛欲绝 顾全大局教学反思: 根据本文的特点教学中我

7、注意抓住主要段落研读,体验主席情感变化。课标提出:强烈的目标意识是导读成功的关键,阅读之前目标明确与否效果大不一样,所以给每一次读书提出一个要求:毛主席收到了 封电报?每收到一封电报时心里在想些什么?用“ ”勾画出来。文中出现三次电报,所以“接到电报,毛泽东的表现怎样”是我本课教学的一个中心话题。学生从这一线索出发,一次次感知主席的悲痛。在填空练习中帮助学生明确从而促进朗读提升。在学生充分自学后,我采用培养学生抓住细节谈感受,提高表达能力,加强朗读训练,深刻体会人物情感,渗透指导描写人物方法。青山处处埋忠骨检测:、下列各组拼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拟(l)定功勋(xn)喃(nn)喃奔赴(f)慰(wi)问牺牲(shng) 殉(x)职黯(n)然尸(sh)体踌(chu)躇(ch)凑(zu)近眷(jun)念、把成语补充完整。并回忆学过的成语,再写三个:狂轰()炸原()不动情不自()、“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这句诗的大意是a. 革命者既然把整个身心都献给了祖国,至于死后是否要把尸体运回家乡安葬,那倒无需考虑,即使长眠于异国的土地上又有何妨。b.每一座山都可以埋下烈士的尸体,埋下战马的尸体,不用将马皮带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