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第二章)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103906 上传时间:2019-04-19 格式:PPT 页数:54 大小:5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宏观经济学(第二章)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宏观经济学(第二章)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宏观经济学(第二章)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宏观经济学(第二章)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宏观经济学(第二章)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宏观经济学(第二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宏观经济学(第二章)(5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章),第二章,第一节 消费函数 第二节 储蓄函数 第三节 投资函数 第四节 总支出函数,消费函数,一、凯恩斯的消费函数 消费函数表示消费支出与个人可支配收 入之间的函数关系。 凯恩斯认为,人们目前的消费支出取决于目 前的个人可支配收入水平,消费函数的形式是: C=f (PDI) 消费函数分为短期和长期的消费函数。,消费函数,C PDI,45,a b c,C (短期),C (长期),消费函数,短期消费函数具有下述特点: 第一,个人可支配收入存在一个收支相抵的水平, 在这个水平上消费支出等于个人可支配收入。 第二,在收支相抵的个人可支配收入水平以下, 消费支出大于个人可支配收入。 这种情况

2、称为负储蓄。,消费函数,第三,在收支相抵的个人可支配收入水平以上, 消费支出小于个人可支配收入。 这种情况称为正储蓄。 第四,随着个人可支配收入,消费支出也在增加。 但是,消费支出的增加通常小于个人可支配收如 入的增加。,消费函数,为了分析消费函数的特点,凯恩斯提出了平均消费倾向和边际消费倾向的概念。 平均消费倾向(APC)=消费支出(C)/个人可支配收入(PDI) 边际消费倾向(MPC)=消费支出增量(C)/个人可支配收入增量( PDI),消费函数,这样,短期消费函数的特点可以分别表述为: 第一,APC=1; 第二,APC1 ; 第三,APC1 ; 第四,0 MPC 1,消费函数,长期消费函

3、数的特点: 第一,长期消费曲线是一条从原点出 发的在45线下方的直线。 第二,长期的平均消费倾向约等于长 期的边际消费倾向。,消费函数,由于凯恩斯认为消费支出取决于个人 可支配收入的绝对水平,他的消费理论被称为绝对收入理论。,消费函数,二、杜森贝里的消费函数 杜森贝里认为,从短期来看,消费支出不是 取决于个人可支配收入的绝对水平,而是取决 于个人可支配收入的相对水平。 当人们的可支配收入达到相对于以前来说的最 高水平的时候,人们的边际消费倾向将提高。,消费函数,杜森贝里长期的消费函数与凯恩斯长期消费 函数相似。 由于杜森贝里认为消费支出取决于个人可支 配收入的相对水平,他的消费理论被称为相 对

4、收入理论。,消费函数,三、弗里德曼的消费函数 弗里德曼认为,消费支出不是取决于个人可支 配收入的绝对水平,也不是取决于个人可支配 收入的相对水平,而是取决于个人的持久收入。,消费函数,弗里德曼认为,个人可支配收入分为持久收入和 暂时收入。 持久收入是个人在长时间里可以稳定得到的收入。 暂时收入是个人在短时间里可以得到的收入。 暂时收入可以是正数,也可以是负数。,消费函数,如果用PDI表示个人可支配收入,PDIp 表示持久收入,PDIt表示暂时收入, PDI=PDI p+PDI t 另外,个人消费支出也分为持久消费和暂时消费。 持久消费是长时间里计划的消费, 暂时消费是短时间的消费。 暂时消费可

5、以是正数,也可以是负数。,消费函数,如果用C表示实际消费支出,Cp表示持 久消费支出,Ct表示暂时消费支出, C=Cp+Ct 弗里德曼利用美国的统计资料,将任何一年的 持久收入和持久消费看作是前17年的收入和消 费的加权平均数,当年权重是33%,依次递减, 他发现:,消费函数,持久消费取决于持久收入,两者之间的比率 接近于常数。 例如,除去战争年代,美国1905-1951年的消费函数是: Cp=0.88PDIp 由此可见,持久消费函数的图象是位于45线下方的直线。,消费函数,由于暂时消费与暂时收入不存在严格的函 数关系,持久消费与暂时收入更不存在函 数关系,这样个人实际的消费支出取决于 持久收

6、入。 又由于个人实际的消费支出等于持久消费 和暂时消费之和,暂时消费不受持久收入 影响,边际消费倾向是不稳定的。,消费函数,由于弗里德曼认为消费支出取决于个人 持久可支配收入,他的消费理论被称为 持久收入理论。,储蓄函数,1、凯恩斯的储蓄函数 储蓄函数是指个人储蓄与个人可支配 收入之间的函数关系。 S=f(PDI) 由于个人可支配收入不是用于消费就是用于储蓄,PDI=C+S,S=PDI-C。这意味着消费函数确定后,储蓄函数就确定了。,储蓄函数,与消费函数的分析相似,对储蓄函数的分析也有平均储蓄倾向和边际储蓄倾向的概念。 平均储蓄倾向(APS)=储蓄(S)/个人可支配收入(PDI) 边际储蓄倾向

7、(MPS)=储蓄增量(S)/个人可支配收入增量( PDI),储蓄函数,消费倾向和储蓄倾向的关系如下: APC+APS = C/PDI+S/PDI=(C+S)/PDI=1 MPC+MPS = C/ PDI+ S/ PDI = ( C+ S)/ PDI =1 APS=1-APC; MPS=1-MPC,储蓄函数,2、杜森贝里的储蓄函数 S 45 S1S2S3 S O PDI,储蓄函数,3、弗里德曼的储蓄函数 由于持久消费与持久收入存在稳定的函数关系, 持久储蓄与持久收入也存在稳定的函数关系。 设 Cp=kPDIp;Sp=(1-k)PDIp,储蓄函数,由于暂时消费与暂时收入不存在严格的函数关 系。暂时

8、储蓄与暂时收入也不存在函数关系。 另外,暂时消费与持久收入不存在函数关系, 暂时储蓄与持久收入也不存在函数关系。这样, 储蓄是持久收入的函数。,投资函数,1、资本与投资 如前所述,投资是指不是用于目前消费的物品 的生产,某个时期的投资是指这个时期所建造 的建筑、设备、工具的数额以及存货的增量。 投资是流量,但投资所形成的资本品和存货是 存量 。,投资函数,投资取决于资本边际效率即预期的收益率和利率。 资本边际效率是投资的收益,利率是投资的成本。,投资函数,2、资本边际效率函数 资本边际效率是指预期的收益率。 先来分析资产价值的计算公式。假定某资产1 年以后的收益是1美元,并且不再有任何收益,

9、在利率为6.4%的条件下,该资产现在价值0.94 美元。这是因为0.94(1+6.4%)=1 , 即0.94=1/ (1+6.4%)。,投资函数,再假定某资产2年后的收益是1美元,并且不再 有任何收益,在利率为6.4%的条件下,该资产 现在价值0.89美元。 这是因为0.89(1+6.4%)2 =1 , 即0.89=1/ (1+6.4%)2。,投资函数,由此可见,设某资产t年以后的收益是R,其余 时间没有收益,在利率是i的条件下,该资产的 价值PDV 实际上,资产每个时期都会产生收益, 那么该资产的价值为:,投资函数,这就是资产的现在贴现值的计算公式。 这个公式的意义在于将资产的未来的预期收益

10、 按照利率折算为该资产现在的价值。 利用这个公式还可以另外的运算。如果将购置 某资产的成本C看作现在贴现值,在未来预期 收益R为一定的情况下,便可以得到该资产的 收益率r。,投资函数,收益率r就是该资产的预期收益率,也 就是该资产的资本边际效率。 微观经济学的分析表明,资本边际效 率将随着资本存量的增加而下降。,投资函数,因此,如果用MEC表示资本边际效 率,用K表示资本存量,资本边际效率函 数为 MEC=f(K) 在现实的经济里,厂商决定资本存量 不仅考虑资本边际效率的因素,而且考虑 利率的因素。,投资函数,厂商将按照资本边际效率等于利率的 最大利润原则决定最优的资本存量。因为 资本边际效率

11、随着资本存量的增加而减 少,厂商又按照上述最大利润原则决定资 本存量,所以最优的资本存量将随着利率 的下降而增加。,投资函数,最优资本存量与利率的关系。 MEC、i MEC O K,投资函数,3、投资边际效率函数 投资边际效率函数表示投资与利率之 间的关系,简称投资函数: I=f(i) 投资边际效率函数可以从资本边际效率函数推导出来。,投资函数,前面关于投资的分析表明,在不考虑 存货的条件下,更新投资保持资本存量 价值不变,净投资导致资本存量价值增加。 前面关于资本边际效率函数表明,最优资本存量将随着利率的下降而增加。,投资函数,假定某经济社会资本存量是400亿美 元,利率是6%,更新投资是4

12、0亿美元。根 据资本边际效率,与6%对应的最优资本存 量是400亿美元。这样,厂商不会改变现有 的资本存量,该时期总投资只有更新投资 40亿美元,即与6%利率对应的总投资是40 亿美元。,投资函数,但是,如果利率降到4%,与4%利率对 应的最优资本存量是420亿美元。那么现有 的400亿美元的资本存量就不是最优的资本 存量,厂商除了进行40亿美元的更新投资 以外,还会进行20亿美元的净投资。这 样,与4%利率对应的总投资是60亿美元。,投资函数,按照同样的道理,便可以得到:总投 资将随着利率的下降而增加。 由此可见,投资函数分析的逻辑是: 资本成本 资本预期收益 资本边际效率 市场利率 最优资

13、本存量 实际资本存量 净投资,投资函数,4、短期和长期的投资函数 上面的分析表明,投资取决于资本边 际效率和利率,这样的投资函数是短期的 投资函数,由此决定的的投资称为自发投 资。在长期里,投资将受到产值变化的影 响,由此决定的投资称为引致投资。,总支出函数,总支出函数是指总支出(AE)与产 值(Y)的关系: AE = f (Y)。 总支出函数的分析是短期的分析。 在二部门经济中,AE=C+I,要分析总 支出与产值的关系,就要分析C、I与产值 (Y)的关系。,总支出函数,消费函数的分析表明,消费支出随着 个人可支配收入的增加而增加。但问题是 个人可支配收入不等于产值。在二部门经 济中,产值与可

14、支配收入之差是折旧费和 未分配利润,而这正好是厂商的储蓄。如 果用Sf表示厂商的储蓄,那么 C=c (Y- Sf),总支出函数,前面的分析表明,在短期里,自发投 资是不随着产值的变化而变化的,如果用Ia 表示自发投资,那么 AE=C+ Ia =c(Y- Sf)+ Ia 由于折旧费是稳定的,未分配利润倾 向于与产值按比例增加,消费支出(C)随 着产值(Y)的增加而增加。,总支出函数,这样,在二部门经济里,总支出(AE) 随着产值(Y)的增加而增加。在以横轴表示 产值,以纵轴表示总支出的坐标系里,总 支出曲线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总支出函数,在三部门经济中,AE=C+I+G,要分析总支出与产

15、值的关系,就要分析C、I、G与产值(Y)的关系。,总支出函数,在三部门经济中,产值与可支配收入 之差除了折旧费和未分配利润这两项厂商 的储蓄以外,还相差了税收。但居民的可 支配收入还多了产值没有包括的政府转移 支付和消费信贷利息。如果用T表示税收, 用Tr表示政府转移支付和消费信贷利息, C=c (Y- Sf -T+Tr),总支出函数,在短期里,自发投资和政府支出是不 随着产值的变化而变化的,那么 AE=C+ Ia +G=c(Y- Sf -T+Tr)+ Ia+G 由于政府税收和消费信贷利息倾向于 与产值成比例变化,政府转移支付在短期 内是稳定的,消费支出(C)随着产值(Y)的 增加而增加。,总

16、支出函数,这样,在三部门经济里,总支出(AE) 随着产值(Y)的增加而增加。在以横轴表示产值,以纵轴表示总支出的坐标系里,总支出曲线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总支出函数,在四部门经济里,AE=C+I+G+XM, 要分析总支出与产值的关系,就要分析C、 I、G、X、M与产值(Y)的关系。,总支出函数,在四部门经济里,消费支出与产值的关系与三部门经济相似,两个经济仅相差个人净对外转移支付。如果忽略这个因素,那么 C=c (Y- Sf -T+Tr),总支出函数,另外,自发投资取决于预期的利润率 和利息率,不受产值影响。政府支出取 决于政府政策,不受产值影响。出口取 决于国际市场对本国商品的需求,与本 国的产值不存在必然的联系。 但是,进口随着产值的增加而增加。,总支出函数,由于消费支出在总支出中占2/3左右, 总支出仍然随着产值的增加而增加。 总支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