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发挥高中政治课堂的“育人”功能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8102991 上传时间:2019-04-19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充分发挥高中政治课堂的“育人”功能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充分发挥高中政治课堂的“育人”功能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充分发挥高中政治课堂的“育人”功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充分发挥高中政治课堂的“育人”功能(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中政治生活与哲学课堂的“道德与信念”教育 杭州求是高级中学 朱景平 2012/07/19摘要:社会道德滑坡,信仰缺失,将会成为中国社会持续发展的障碍。本文主要就如何唤起学生对社会道德意识的觉醒,找回心中的信念的问题进行论述。阐述了政治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如何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渗透,从教师主观认识到具体教学实践活动论证了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与学习的关系,得出了信念是学习的不竭动力的结论。 关键词:引导 道德 信念 学习动力 主题化面对中国当代社会道德滑坡的现状,作为每一个中国人,都应当承担起一定的社会责任,改变这种现状,唤起我们对社会道德意识的觉醒。在这样的一个社会背景下,作为一名教师,特别是

2、一名政治教师,我们的职责不仅仅是教书,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育人。所谓“育人”要先育“三德”,即做人之德,做事之德,立身之德。做人之德,就是以诚实守信为核心,以五爱(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主要内容的道德规范作准则立身做事;做事之德,当以事业心和责任心为核心,这是至关重要的;立身之德,就是树立科学的发展观,追求发展追求自我完善。我们政治教师在课堂上应承担起这“三德”教育的责任,做好对学生“三观”教育的正确引导,要引导我们的学生学会做人、做事、立身,让我们的学生能够辨证地分析当今社会存在的一些不良现象,而不是随波逐流,让学生懂得他们也有他们所要承担的社会责任。如何在政治课堂教

3、学过程中去渗透“三德”教育呢?首先,思想上要重视。我们老师首先要独善其身,修善自已言行,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积极的人生态度,崇高的人生理想和极强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做好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同时在备课的过程中要转变应试教育的教书观念知识的传授工具,教书匠,我们除了传授知识,我们还是思想的传播者,学生精神世界里的引导者,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样在备课环节,就会很自然地让德育目标作为我们教学设计的主线,贯穿课堂始终。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实现有助于知识目标的达成。哲学课堂中我更注重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导,我更注重的是高中生对人生信念的理解,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更多的是对

4、学生理想信念方面的引导。其次,了解高中阶段学生的成长特点。高中阶段正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三德”教育实际上就是培养学生的“三观”教育,因此高中阶段应该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树立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形成健全的人格。有人说: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我不这么认为,我认为作为一名高中生,学习不应再以兴趣为出发点,而应是心中的信念才是当代高中生学习的最好老师。信念才是高中生学习进步的不竭动力。“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远大的志向,崇高的理想,才是学生学习的方向和动力,周恩来在他的读书时代曾以“为中华崛起而读书”为信念,激励自己不懈的学习。也正是这份坚定的信念激励着那一代人发奋

5、图强。孔子讲,“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未足与议也。”意思是说,一个读书人,应将发扬道义为志向和目标,如果总以穿不上时髦光艳的衣服,吃不到山珍海味而觉得羞耻,这个人就不值得与他讨论问题。当代的高中生应当有一定的时代使命感,应当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感,而不应该只追求物质的东西而功利地学习,也不应该仅仅只是感兴趣才学习。“少年志则国志,少年强则国强”,面对当前的时代背景,面对中国当代社会道德滑坡的现状,我们应该根据学生的成长特点,更加注重学生的理想信念的教育,把理想信念教育渗透到我们政治学科的课堂,发挥政治课堂的德育功能。再次,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把德育渗透到每个教学环节,以点到线,使德育目标成为教学设

6、计的主线,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同时,也要抓住学科基础知识这条线,落实基础知识,两条线平行进行,既互不干扰,又相互照应,相得益彰。真正做到教书育人。比如我在进行高二哲学与生活模块的实际教学实践中,我把知识点分成块,每一块知识设计一个主题,进行主题化教学,如理想信念篇-认识的过程,爱国主义精神篇实践与认识,生命的意义篇实现人生价值,人与自然篇世界的本原及社会发展规律,学业与事业篇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等等。把每一块知识所选用的教学资料都形成一个教育主题,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理想信念教育,这也是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基础。比如,我在讲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这一课时,选用的

7、了当前国人最关注的热点话题中日钓鱼岛事件作为教学材料,日本将钓鱼岛国有化引起国人强烈愤慨,我首先给学生们观看了一段视频“一横老师的爱国演讲”,然后层层递进地提出几个问题,通过这几个问题的设定完成了本课的教学任务同时也渗透了德育目标,激起学生的爱国热情,最后我发起倡议:当代的高中生要“为中华的强大而读书”,坚定了学生的学习信念。整节课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题,学生们的情绪也先是由于观看视频日本对中国人的残害带来的低沉到最后激发爱国热情的高涨,这节教学效果非常好,原本一堂枯燥的哲学课不再枯燥,不仅仅是哲学知识的学习,更重要的是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通过这节爱国主义为主题的哲学课教学,学生们初步懂

8、得了自己现在的学习所担负的责任感使命感,也初步地认清自己心中坚定的信念,兴趣不是最好的老师,信念才是最终的学习动力。哲学课堂“主题化”可以非常好的渗透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对学生的德育教育不仅仅是班主任的工作,也是我们每个学科的任课教师的职责。当然,要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积极的人生态度和坚定的人生信念,也可以在教学中引用一些经典名人传记等教学素材,丰富的教学素材发挥的作用只有一个,就是让学生能在哲学课堂上找到心灵的鸡汤,明白人生的意义,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课堂教学不能仅仅看结果学生的成绩怎么样,更重要的是过程懂得为什么要学习。应试教育体制下我们学生的灵魂之花一样也有春天。总之,新一代的高中生是祖国的未来,做学生知识的传播者,做学生思想的引导者,我们教师的职责重于泰山,亦轻于鸿毛。“天将降大任于是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作为一名从事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的教师,我的职责不仅仅是传授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还有更重要的是,如何让学生懂得作为祖国的未来他所要承担社会责任和时代使命,如何让学生树立坚定的人生信念,积极的人生态度。“少年志则国志,少年强则国强”。让高中政治课堂能够充分发挥育人功能,任重而道远,需要的我们政治教师不懈地努力和执着地追求与探索。2012原创新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