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案新人教版

上传人:xuz****an 文档编号:88101370 上传时间:2019-04-19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1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案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案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案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案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案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案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案新人教版(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5大自然的语言知识与技能进一步了解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过程与方法1理解文章的内容,学习作者写文章时准确的语言和清晰的条理。2引导学生养成搜集信息、筛选信息的学习习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起学生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丰富学生的科学知识。重点1理清课文的说明顺序,体会说明文的条理性。2学习文章的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语言。难点学习概括文章内容要点的方法。朗读法、自主合作探究法。教师、学生采集农谚,说说它们包含的物候知识。2课时同学们,七年级时,我们学过春和济南的冬天这两篇课文,你们还记得里面是怎样描写小草的吗?(学生回答后老师归纳:春天,小草“嫩嫩的,绿绿的”;冬天草色“暗黄”)从“绿绿”知道春天到了

2、,从“暗黄”知道冬天已经降临了,大自然仿佛会告诉我们气候的信息似的。这是怎么回事呢?今天学习的大自然的语言这篇课文,将给我们解释其中的道理。竺可桢(18901974年),浙江上虞人,20世纪卓有成就的科学家、教育家、气象学家、地理学家,被誉为“品格和学问的伟人”。著有二十八宿起源之时代与地点我国五千年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物候学等。1速读课文。要求以最快的速度阅读课文,做到注意力集中,不出声,用笔画出主要词语,记住文章的主要内容。争取两分钟内读完。2理清文章条理。第一部分:(第13自然段)说明什么是物候,什么是物候学。第二部分:(第45自然段)说明物候观测对农业的重要性。第三部分:(第610自然段

3、)说明决定物候现象来临迟早的各种因素。第四部分:(第1112自然段)说明研究物候学的意义。1齐读第1自然段。(1)本段主要描写了什么?(2)本段是按什么顺序来说明的?请标出有关词句。(3)课文在描写一年四季的物候现象时运用了哪些词语?仔细揣摩、品味。讨论明确:(1)本段以优美生动的写景笔调描写了一年四季丰富的物候现象。(2)本段是按春夏秋冬的时间顺序来写的。表示时间的词语有:立春过后再过两个月不久于是转入到了秋天准备迎接,条理十分清楚。(3)开篇用“沉睡”“苏醒”将“大地”拟人化,给人以种种有关物候的丰富联想。大地苏醒的物候现象共有三种:“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勾勒出一片生机勃

4、发的春色,显得十分舒展。“次第”一词写出春花竞相怒放的热闹景象,用“融化”“萌发”“开放”三个动词具体描绘出了大地苏醒的生动画面。写燕子归来用“翩然”来修饰,写出燕子轻巧的身体、轻盈的飞舞姿态,十分形象贴切,让人想到“翩翩新来燕,双双入我庐”的景象。写秋风落叶,用“簌簌”一词写出秋天的肃杀景象,用“渐渐变黄”写落叶,写出了落叶颜色逐渐淡化、枯萎的过程,写得有声有色,景观生动,让人如闻其声,如见其景。此外,“北雁南飞”“销声匿迹”“衰草连天”“风雪载途”等词语,简练而富有表现力,作者把大自然写得似乎有了灵性,说“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既然有灵性,也就能说话了,这样下一段用拟人手法将物候现象说

5、成是“大自然的语言”也就很自然了。本段寓说明于生动的描写之中,既准确又形象,如同展现一幅四季风光画卷。 2.学习第2、3自然段。 学生默读这两段,然后总结段意。 第2自然段:举例说明什么是大自然的语言。 第3自然段:说明什么是物候和物候学。 (1)第2自然段以什么为例来说明什么是“大自然的语言”?(指名回答,教师总结) 本文用“传语”“暗示”“唱歌”等词将动植物拟人化,写得有情有感,这种手法大大增强了说明的生动性。 本段扣住“草木荣枯,候鸟去来”举例,按时间安排农事的顺序来说明什么是大自然的语言,形象生动,深入浅出,浅显易懂。 (2)第3自然段是按什么顺序说明的呢?(指名回答) 从古代到近代,

6、从起源到发展,从知识到科学,言之有序。(仔细体会说明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 “许多”说数量不少,有范围,不一概而论,措词严密。 文中有许多词语两两相对,十分严谨,体现了作者对语句的精心组织。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经初步了解了关于物候的知识,知道了什么是物候,什么是物候学,以及物候学与人类生活的关系。现在,让我们继续跟随竺可桢,探索物候学的奥秘。 1.指名朗读第4、5两个自然段,然后总结段意。 (这一部分主要介绍物候观测对于农业的重要性。) 文中哪些地方写出了物候观测对农业的重要性?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从观测手段、数据意义两方面写出了物候观测的重要性。观测手段:“活的仪器”,是活

7、生生的生物。观测的数据反映气温、湿度等气候条件的综合,也反映气候条件对生物的影响。应用在农事上,比较简便,容易掌握。文中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第5自然段从反面举例说明物候对于农业的重要性,更具有说服力。 2.默读第610自然段。 (1)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哪些? 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四个: 首先是纬度; 第二个因素是经度的差异; 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 此外,还有古今的差异。 (2)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能否调换顺序?为什么? 不能。因为四个因素的影响大小不等。由大到小,由主到次,依次排列,很有条理。另外,前三个都是空间因素,后一个是时间因素。3齐读第11、12自然段。思考:研

8、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将问题的答案在书上标记)(1)首先是为了预报农时,选择播种日期。(2)物候资料对于安排农作物区划,确定造林和采集树木种子的日期,很有参考价值。(3)还可以利用引种植物到物候条件相同的地区。(4)也可以用来避免或减轻害虫的侵害。4学完本文,我们知道:物候观测与农业生产息息相关,也与我们的生活、生存密切相关。那么,我们应怎样去保护大自然,去保护人类生存的环境呢?(组织学生讨论,结合实际,畅所欲言。培养学生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1.说明的条理性强。,文章首先说明什么是物候,什么是物候学。接着,课文又在第二部分说明了物候观测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第三部分则说明了决定物候现象来临迟早

9、的各种因素,它既是第二部分的深入,又是第四部分说明的基础。最后一部分,在前文说明的基础上,进一步说明研究物候学的意义,希望人们进一步加强物候观测,懂得大自然的语言,争取更大的农业丰收。,2.语言生动形象,通俗易懂。,作者为了使文章通俗易懂,采取了以下的方法:第一,抽象的事物尽量形象化,把丰富的、不易理解的物候现象比作“大自然的语言”,使读者容易接受。第二,尽量少用专业术语,而用大众都能理解的词句来表达,在阐述每一个问题时都有举例,把物候学知识介绍得一清二楚,便于读者掌握。第三,运用优美、描写性语句和大量修辞手法,使本来枯燥的事例变得生动形象。,avs4al(大自然,的语言)blc(avs4al

10、co1(一、引出物候和物候学,二、说明物候观测对农业的重要性,三、说明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blc(avs4alco1(纬度差异,经度差异,高下差异,古今差异),四、说明研究物候学的意义),学生对说明文的体裁、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已有一定了解。因此,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了解本文说明的对象及其特征,理清说明的顺序、条理,理解说明事物时所运用的语言的特点。本课教学我将课标的新理论渗透进课堂,将教教材变成用教材,注意引导学生对身边物候现象的关注,培养学生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和严谨的科学态度。实现了以文本走进生活、又从生活回到文本的目的。,6阿西莫夫短文两篇,知识与技能,了解说明的内容,理清说明的顺序。,过

11、程与方法,1.比较分析两文的说明对象角度,把握两文所介绍的科学知识,体会作者思维的开放性与周密性。,2.揣摩语言,体会文本语言简明精练、逻辑性强、幽默风趣的特点。,3.培养学生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想问题的思维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作者运用丰富的科学知识、敏锐的科学眼光深入探索未知的精神。,重点,把握两篇短文的内容,明确说明对象,理清写作思路。,难点,在反复朗读课文的过程中,体会逻辑顺序的特点。,比较阅读法、合作探究法。,查阅有关恐龙的科普读物,收集整理关于恐龙的知识。,2课时,同学们,你们中间有谁看过或听说过侏罗纪公园这部电影?这部电影中有许多我们这个星球上已知的最庞大的动物恐龙。恐

12、龙曾经是地球上的霸主,在今天世界的各大洲都生活过,可就是这样一种种类繁多、数量惊人的生物,却在6500万年前灭绝了,这是怎么回事呢?请看美国著名科普作家和科学幻想小说家阿西莫夫是怎样为我们揭开谜底的。,艾萨克阿西莫夫,美国著名科幻作家。他著述颇丰,一生著述近500本,其中有100多部科幻小说,其科幻小说的代表作为“机器人”系列和“基地”系列等。代表作有基地新疆域我,机器人等。,请学生快速阅读第一篇课文,思考下列问题。(小组讨论),1.这篇短文是按什么顺序,如何说明文章内容的?,2.课文的说明内容涉及哪两个学科?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讨论归纳:,1.按逻辑顺序说明的,过程为:发现问题:南极发

13、现恐龙恐龙并不适应南极气候它们是如何越过大洋到另一个大陆上去的呢?,找出答案:是大陆在漂移而不是恐龙自己在迁移提出大陆板块构造理论“泛大陆”形成时所有陆地似乎都处在热带和温带环境内,所以恐龙可以在“泛大陆”的不同地区舒适地生活后来“泛大陆”又分裂成四部分每一块大陆都携带着自己的恐龙而去。,得出结论:“恐龙无处不在”是支持“板块构造理论”的新的有力证据。作者在这里采用的是逻辑顺序,重在说明事理,将抽象的科学知识,层层解剖,既严谨,又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2.生物学(恐龙)地质学(板块理论),采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从中明白“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里的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

14、域产生影响”。,1.默读课文,思考作者是怎样得出“恐龙无处不在”这一结论的,找出作者思考问题的轨迹。, 作者首先发现问题:南极发现恐龙化石恐龙并不适应南极的气候它们是如何越过大洋到另一个大陆上去的呢?然后进行假设推理:是大陆的漂移而不是恐龙自己在迁移提出大陆“板块构造”理论推断“泛大陆”形成时,所有陆地都处在热带和温带环境中,适合恐龙生活进一步推断“泛大陆”后来又分裂成四部分于是每一块大陆都携带着自己的恐龙而去。,文章一方面解开了“恐龙无处不在”之谜,同时又论证了另一个问题:南极洲的恐龙化石为大陆板块理论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证据。,2.讨论:以本文为例,说说科学家们在科学研究中发挥了哪些创造性的

15、思维,给了我们哪些启示。,(1)联想、想象。由南极恐龙化石联想到恐龙的迁移,由生物界的恐龙迁移想象到地质学的板块漂移理论,使问题的研究进一步深入。,(2)科学假设、推理。发现问题后,根据已有的理论进行大胆的设想,然后进行科学的推理,进而证实所提出的假设。,(3)多角度思考问题。对于同一个问题南极为什么会出现恐龙化石?从生物学和地质学多方面进行思考,把各学科丰富的专业知识融合在一起,在开阔的视野中综合思考问题,于是在科学研究中出现了新的境界,收到了“一石二鸟”的效果。(我们从科学家研究问题的方式得到许多启示,可以联系自己的学习实际和生活实际来谈),课文体现了作者思维的开放性和严密性,“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利用科学发现相互佐证来进行科学研究,打开一扇又一扇新的窗户,我们不禁为作者所感动,科学需要激情,需要创新!,avs4al(恐,龙,无,处,不,在)blc(avs4alco1(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一个科学领域的新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引出说明内容),第二部分(第214自然段):南极发现恐龙化石,恐龙无处不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