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 物体受力时怎样运动》教学设计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8101206 上传时间:2019-04-1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6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7.4《 物体受力时怎样运动》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7.4《 物体受力时怎样运动》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7.4《 物体受力时怎样运动》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7.4《 物体受力时怎样运动》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7.4《 物体受力时怎样运动》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7.4《 物体受力时怎样运动》教学设计(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7.4物体受力时怎样运动教学设计多祝三中 何耀权 一、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让学生知道力的平衡的概念,理解二力平衡的条件,使学生会应用二力平衡条件,知道物体在非平衡力作用下的运动情况。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探索能力、分析概括能力和应用物理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3情感目标:在二力平衡条件的探索实验中,渗透物理研究问题的科学方法和物理思想的教育,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二、 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二力平衡条件;物体受非平衡力作用时运动状态时变化的教学难点: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是指速度的大小或运动方向发生改变。三、 教学资源小车、木板、滑轮、细线、钩码四、 教学设计

2、思路二力平衡的条件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点,本节是研究物理规律的课,研究规律首先要通过观察提出问题,通过实验研究问题,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概括,总结规律。因此做好实验是本节课的关键,为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要将教材安排的演示实验改成学生分组实验。一对平衡力和一对相互作用力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但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学生初学时很容易将两个概念混淆。因此在教学中要让学生认识它们的不同。教学过程教学程序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引入教学师:牛顿第一定律告诉我们,物体在不受外力的时候总要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是不是说凡是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不变的物体,都没有受到外力的作用?师

3、:通过本节课学习,我们就可以找到答案了。学生思考并回答:新课教学新课教学1、 什么是二力平衡师:请同学们看课本P54图736所示的情景,分析下列物体是否受到两个力的作用?若受力请画出其受力的示意图。(1)停在树枝上的小鸟(2)被托起在空中静止不动的杂技演员(3)在空中匀速下降的跳伞运动员。师:为什么物体受到两个力的作用,其运动状态跟不受力时一样,即保持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师:这是由于物体受到两个力的作用效果相互抵消的缘故。物体在两个力的作用下,如果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两个力互相平衡或二力平衡。平衡状态: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就说处于平衡状态。平衡

4、力:物体在两个力(或多个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这两个力(或多个力)就是平衡力。(结合图736,让学生了理解二力平衡的概念)2、 二力平衡的条件师:在上面的例子中,物体受到两个力都是相互平衡的,那么,这两个力要满足什么条件才能互相平衡?师:下面我们来看“活动1”中的实验,我们按照实验步骤进行实验,同学们注意及时记录观察实验结果。(1) 两盘中的砝码的质量相等(2) 两盘中的砝码的质量不相等(3) 两盘中的砝码的质量相等,将小车在水平桌面转动一个小角度后释放小车所受二力情况小车运动情况(静止与否)质量方向是否在一条直线上相等不相等相等分析论证师:通过刚才的实验和实验结果,同学们讨论一下,二力平

5、衡都需要哪些条件?然后把它写在课本上。归纳总结:二力平衡的条件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必须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作用在同一直线上。师:为了方便大家记住二力平衡条件,我们可以把它概括为八个字:“同物、等大、反向、共线”。师:请同学们看“活动2”如图7-38所示,其中哪些物体能处于静止状态?哪些不能?为什么?师:请同学们回忆前面所学的牛顿第一定律,与二力平衡对比一下,想一想“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条件有什么不同?师:从理论上讲,“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条件是:“不受力”或受“平衡力”,但是现实生活中,不受任何外力的物体是不存在的,所以我们实际见到的保持匀速直线

6、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物体,都是由于受到平衡力的作用。在物体只受两个力作用的情况下,我们可以进行如下推理或判断:物体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二力平衡 符合二力平衡条件 即: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已知物体的运动状态,可以分析二力的大小、方向关系;已知物体的受力情况,又可以判断出物体的运动状态。师:请同学们看课本P56,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例子有很多,例如:教师举例:(1)天花板上的风扇,哪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2)空中飘落的雪花,如果它受到的重力与阻力相等,此时雪花怎样运动?(3)用弹簧测力计测重力,为什么此时测力计的示数等于物体受到的重力?(4)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7、时,为什么要弹簧测力计要匀速拉动物体?学生在课本上画力的示意图生: :这是由于物体受到两个力的作用效果相互抵消的缘故。学生提出猜想学生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学生讨论、总结学生思考并回答:生:牛顿第一定律是“不受力”而二力平衡是“平衡力”。学生阅读课本学生思考并回答:(1)风扇的重力和天花板对风扇的拉力;(2)匀速直线运动(3)测力计对物体的拉力和物体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4)当物体匀速运动时,测力计对物体的拉力和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巩固练习 1、完成课本P57,“自我评价与作业”第2、3、4、题(学生先做,再评讲)学生练习板书设计7.4物体受力时怎样运动二力平衡:物体在两个力的作用下

8、,如果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两个力互相平衡或二力平衡。平衡力:物体在两个力(或多个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这两个力(或多个力)就是平衡力。二力平衡的条件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必须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同物、等大、反向、共线”。五、 教学反思:在引入本节课的时候,我采用牛顿第一定律引入,从而引发学生的一个思考,然后再通过观察课本上的图片,通过分析物体的运动状态来分析是否受力,进而得出二力平衡。反过来再利用二力平衡的知识对三幅图片进行二次分析,让学生们真正的吃透:已知物体的运动状态可以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已知物体的受力情况可以分析其运动状态。 通过一个小实验引出二力平衡需要满足一定件,从而引出对二力平衡条件的探究。老师来演示,学生观察并收集证据,进而分析论证出二力平衡满足的条件。整节课的教学思路自我感觉还不错,但是由于刚刚接触物理,在语言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的精而简。需要我学的还有很多,我会加强各方面的锻炼,努力做一名合格并优秀的物理老师。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