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生物新导学大一轮复习第五单元基因的传递规律第15讲基因的分离定律课件苏教版

上传人:xuz****an 文档编号:88100280 上传时间:2019-04-18 格式:PPTX 页数:139 大小:6.8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版高考生物新导学大一轮复习第五单元基因的传递规律第15讲基因的分离定律课件苏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39页
2020版高考生物新导学大一轮复习第五单元基因的传递规律第15讲基因的分离定律课件苏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39页
2020版高考生物新导学大一轮复习第五单元基因的传递规律第15讲基因的分离定律课件苏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39页
2020版高考生物新导学大一轮复习第五单元基因的传递规律第15讲基因的分离定律课件苏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39页
2020版高考生物新导学大一轮复习第五单元基因的传递规律第15讲基因的分离定律课件苏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版高考生物新导学大一轮复习第五单元基因的传递规律第15讲基因的分离定律课件苏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版高考生物新导学大一轮复习第五单元基因的传递规律第15讲基因的分离定律课件苏教版(1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单元 基因的传递规律,第15讲 基因的分离定律,KAO GANG YAO QIU,考纲要求,1.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C)。 2.基因的分离规律(C)。,考点一 分离定律的发现及应用,01,考点二 分离定律的常规解题规律和方法,02,NEI RONG SUO YIN,内容索引,矫正易错 强记长句,03,重温高考 演练模拟,04,课时作业,05,考点一,分离定律的发现及应用,1.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 (1)豌豆作杂交实验材料的优点 豌豆是严格的 植物,能避免外来花粉的干扰, 自然状态下都为 。 豌豆品种间具有一些稳定的、 的相对性状。,答案,知识梳理,自花传粉、闭花受粉,纯种,易于区

2、分,(2)用豌豆做杂交实验的方法,图中为 :除去未成熟花的全部雄蕊 套袋隔离:套上纸袋,防止 干扰 图中为 :雌蕊成熟时将另一植株的花粉撒在去雄花的雌蕊柱头上 再套袋隔离:保证杂交得到的种子是人工授粉后所结出的,答案,去雄,外来花粉,人工授粉,遗传实验常用的材料及特点 (1)豌豆:自花传粉、闭花受粉;自然状态下一般都是纯种;有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性状能够稳定遗传给后代。 (2)玉米:雌雄同株且为单性花,便于人工授粉;生长周期短,繁殖速率快;相对性状差别显著,易于区分观察;产生的后代数量多,统计更准确。 (3)果蝇:易于培养,繁殖快;染色体数目少且大;产生的后代多;相对性状易于区分。,生命观念,

3、答案,2.对“性状分离”现象的解释即“假说演绎”过程,紫花,相对,白花,遗传,因子,成对,成单,随机结合,4,答案,1:1,1:1,答案,3.基因的分离定律,等位基因,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等位基因,同源染色体,染色体,有性生殖,4.分离定律的应用 (1)农业生产:指导杂交育种 优良性状为显性性状:利用杂合子选育显性纯合子时,可进行连续自交,直到 为止,即可留种推广使用。 优良性状为隐性性状:一旦出现就能 遗传,便可留种推广。 优良性状为杂合子:两个纯合的不同性状个体杂交的后代就是杂合子,但每年都要育种。 (2)医学实践:分析单基因遗传病的基因型和发病率;为禁止 和进行 提供理论依据。,答案,不

4、再发生性状分离,稳定,近亲结婚,遗传咨询,1.判断下列有关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叙述 (1)孟德尔在豌豆开花时进行去雄和授粉,实现亲本的杂交( ) (2)F1测交子代表现型及比例直接真实地反映出F1产生的配子的种类及比例,其根本目的是为了验证当时孟德尔假设的遗传因子的传递规律( ) (3)提出问题是建立在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两组豌豆遗传实验基础上的 ( ) (4)“遗传因子在体细胞的染色体上成对存在”属于假说内容( ) (5)“F1(Dd)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雌(雄)配子(D和d)”属于推理内容( ) (6)孟德尔在检验假设阶段进行的实验是F1的自交( ),常考基础诊断,CHANG KAO J

5、I CHU ZHEN DUAN,答案,2.判断下列遗传相关概念的叙述 (1)小芳的直发和小美的短发、兔子的长毛与黑毛都是一对相对性状( ) (2)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F1出现的性状是显性性状( ) (3)“F1的短毛雌兔与短毛雄兔交配,后代中既有短毛兔又有长毛兔”体现出了性状分离( ) (4)杂合子自交后代没有纯合子,纯合子相交一定是杂合子( ) (5)具有隐性基因的个体一定表现为隐性性状,具有显性基因的个体一定表现为显性性状( ) (6)F2的表现型比为31的结果最能说明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 ) (7)基因分离定律中“分离”指的是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的分离( ),答案,阅读教

6、材第29页图32豌豆1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分析图解,思考问题: (1)若F1所产生的雄配子Aa21,雌配子Aa21, 则F2中高茎矮茎 。 (2)若A对a为不完全显性,杂合子为中等高度茎,则F2中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教材热点拓展,JIAO CAI RE DIAN TUO ZHAN,答案,81,高茎中等茎矮茎121,提示,(3)若F2中只得到4株豌豆,则高茎与矮茎的数量比值一定为31吗? 提示 不一定。 (4)F1所产生雌配子总数(Aa11)与雄配子总数(Aa11)的大小关系一般是否会影响31的出现呢? 提示 不会影响,只要保证每种配子中Aa11即可。,(5)结合上述问题分析,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

7、杂交实验中,实现31的分离比必须同时满足的条件包括如下中的 。 F1体细胞中各基因表达的机会相等 F1形成的两种配子的数目相等且生活力相同 雌、雄配子结合的机会相等 F2不同的基因型的个体的存活率相等 等位基因间的显隐性关系是完全的 观察的子代样本数目足够多 (6)在分离定律现代解释中决定31出现的最核心的内容是_ 。,答案,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重点剖析,下图是各核心概念之间的联系:,1.性状类概念辨析 (1)性状是指生物体所有特征的总和。任何生物都有许许多多的性状。 (2)相对性状的理解要点:“两个同”:同种生物、同一种性状;“一个不同”:不同表现型。 (3)显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两纯种

8、亲本杂交,子一代表现出的亲本性状。 (4)隐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两纯种亲本杂交,子一代未表现出的亲本性状。 (5)性状分离:在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2.基因类概念辨析,(1)显性基因:决定显性性状的基因,如图中A、B、C和D。 (2)隐性基因:决定隐性性状的基因,如图中b、c和d。 (3)相同基因: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上控制相同性状的基因,如图中A和A。 (4)等位基因: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如图中B和b、C和c、D和d。 (5)非等位基因(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如图中A和D;还有一种是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如

9、图中A和B。,3.个体类概念辨析 (1)基因型与表现型 基因型: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 表现型:生物个体表现出来的性状。 二者的关系: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一定相同;在不同环境中,即使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也未必相同。表现型是基因型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2)纯合子与杂合子 纯合子:由相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如DD、dd、AABB、AAbb)。 杂合子:由不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如Dd、AaBB、AaBb)。,4.交配类概念辨析 (1)杂交:基因型不同的同种生物体之间相互交配。 (2)自交:植物的自花(或同株异花)受粉;基因型相同的动物个体间的交

10、配。 (3)测交:杂合子与隐性纯合子之间的一种特殊方式的杂交。 (4)正交与反交:是相对而言的,正交中的父本和母本分别是反交中的母本和父本。 (5)自由交配(或随机交配):指在一个有性生殖的生物种群中,任何一个雌性或雄性个体与任何一个异性个体交配的机会均等。,命题点一 孟德尔遗传实验科学方法的应用分析 1.豌豆和玉米是遗传学研究的常用实验材料,下列有关它们共性的叙述,正确的是(多选) A.豌豆和玉米均为两性植株,进行杂交实验都要去雄套袋授粉套袋 B.豌豆和玉米均具有一些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便于区分观察 C.豌豆和玉米的生长周期短,繁殖速度快 D.豌豆和玉米产生的后代数量多,统计更准确,命题探究

11、,答案,解析,解析 豌豆是自花传粉的两性植株,在自然界都是纯种,玉米也是两性植株,但雌雄同株异花,故进行杂交实验不需要去雄;豌豆和玉米均具有一些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生长周期短、繁殖速度快、产生的后代数量多,这些特点都有利于遗传统计和分析。,2.(2018通州质检)孟德尔利用豌豆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得出了基因的分离定律。下列关于孟德尔的遗传学实验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豌豆为闭花传粉植物,在杂交时应在母本花粉成熟前做人工去雄、套袋处 理等 B.杂交实验过程中运用了正反交实验,即高茎()矮茎()和矮茎()高茎() C.两亲本杂交所得F1表现为显性性状,这一结果既否定了融合遗传又支持了孟 德尔的

12、遗传方式 D.实验中运用了假说演绎法,“演绎”过程指的是对测交过程的演绎,答案,解析,解析 由于豌豆为闭花传粉植物,进行人工杂交实验时,对母本去雄、套袋应该在花蕾期即花粉成熟前进行,如果雄蕊成熟了,就已经产生了自交,干扰实验结果,A正确; 杂交实验过程中运用了正反交实验,即高茎()矮茎()和矮茎()高茎(),B正确; 两亲本杂交所得F1表现为显性性状,F1自交,F2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否定了融合遗传并且支持了孟德尔的遗传方式,C错误; “演绎”过程指的是对测交过程的演绎,D正确。,命题点二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过程分析 3.(2019慈溪中学测试)关于孟德尔的豌豆遗传学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13、 A.选择豌豆是因为自然条件下豌豆是纯合子,且具有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 B.杂交实验时,对母本的操作程序为去雄套袋人工授粉套袋 C.孟德尔首先提出假说,并据此开展豌豆杂交实验并设计测交进行演绎 D.在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时,孟德尔用了数学统计学的方法,答案,解析,解析 选择豌豆是因为自然条件下豌豆是纯合子,且具有演绎推理,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A项正确; 杂交实验时,对母本的操作程序为去雄套袋人工授粉套袋,B项正确; 孟德尔首先进行豌豆杂交和自交实验,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假说,根据假说设计测交实验进行验证,C项错误; 在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时,孟德尔用了数学统计学的方法,D项正确。,4.豌豆子叶黄色(Y)

14、对绿色(y)为显性,孟德尔用纯种黄色豌豆和绿色豌豆为亲本,杂交得到F1,F1自交获得F2(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图示中雌配子Y与雄配子Y数目相等 B.的子叶颜色与F1子叶颜色相同 C.和都是黄色子叶,是绿色子叶 D.产生F1的亲本一定是YY()和yy(),答案,解析,解析 豌豆产生雌配子的数量远少于雄配子的数量,A项错误; 的基因型为yy,子叶表现为绿色,而F1的基因型为Yy,子叶表现为黄色,B项错误; 和的基因型均为Yy,子叶表现为黄色,的基因型为yy,子叶表现为绿色,C项正确; 产生Yy的亲本可能为YY()、yy()或YY()、yy(),D项错误。,科学思维,“假说演绎”法

15、的基本过程 观察(或进行实验)发现问题提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检验得出结论。,命题点三 分离定律的实质与验证 5.(2018徐州第一中学联考)孟德尔在对一对相对性状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发现了基因的分离定律。下列有关基因分离定律的几组比例,能直接说明基因分离定律实质的是 A.F2的表现型比例为31 B.F1产生配子的种类的比例为11 C.F2基因型的比例为121 D.测交后代的比例为11 解析 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则F1(Dd)能产生D、d两种配子,且比例为11。,答案,解析,6.水稻中非糯性(W)对糯性(w)为显性,非糯性品系所含淀粉遇碘呈蓝黑色,糯性品系所含淀粉遇碘呈红褐色。下面是对纯种的非糯性与糯性水稻的杂交后代进行观察的结果,其中能直接证明孟德尔基因分离定律的一项是 A.杂交后亲本植株上结出的种子(F1)遇碘全部呈蓝黑色 B.F1自交后结出的种子(F2)遇碘后,3/4呈蓝黑色,1/4呈红褐色 C.F1产生的花粉遇碘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