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高考语文考点专题检测18 实用类文本阅读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8100444 上传时间:2019-04-1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届高考语文考点专题检测18 实用类文本阅读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2届高考语文考点专题检测18 实用类文本阅读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2届高考语文考点专题检测18 实用类文本阅读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2届高考语文考点专题检测18 实用类文本阅读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2届高考语文考点专题检测18 实用类文本阅读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2届高考语文考点专题检测18 实用类文本阅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届高考语文考点专题检测18 实用类文本阅读(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天星教育网,因你而精彩!版权所有,侵权必究!考点专题检测(十八)实用类文本阅读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一个知识分子的存在价值解玺璋柏杨去了。这个几乎与五四运动同岁的人,作为“五四”自由之精神的最后一个实践者,在五四运动89周年纪念日的前夕,给自己的生命画上了句号。初读柏杨丑陋的中国人,是在上世纪80年代。1986年的“花城社”版本,删除了正视自己的丑陋面一文。可见,对于中国人是否丑陋,那个时候还是有保留的,或者说,是没有勇气正视的。所以,读这本书首先就需要鼓起勇气,因为,读着读着,你就会发现,自己已被装进去了。但他态度是真诚的,我的思想在那个时候受到了极大的震撼,与许多年前读鲁迅杂文

2、时的情形非常相似。但鲁迅所讲的毕竟还是几十年前的事,离我们很远;而柏杨讲的很多人和事,就发生在今天,我们都有切身的感受。我曾经为此而感到困惑,改造国民性喊了也有几十年了,中国人的进步又表现在哪里呢?或者,中国人的自新,真的是任重而道远吗?柏杨以写作终其一生。他的写作,归为一点,就是“只为苍生说人话”。他把自己的思想、感情都凝聚在这里,为中国人能够有尊严地活着,耗尽了全部的智慧和心力。柏杨的身份,是学者兼作家。但在我的心目中,他首先是个战士,不屈不挠,“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他的写作,从来不是为了要在文坛或者学术领地里占据一个位置,争取一个名号,而是基于现实,对历史的批判与反思,

3、以及对国民沉迷于悠久传统的一种棒喝。有人曾质疑柏杨的文学成就和学术地位,这恰恰显示出我们与柏杨的隔膜。对他来说,文学和学术的天空都太小了。他留给我们的,是不畏强权的独立批判精神、强烈的自我反省意识以及对我们这个民族和人民不能割舍的情感。据称,在他的人生经历中,有“十年小说,十年杂文,十年牢狱,十年通鉴”的说法,正是在牢狱之中,他完成了那部以人的情怀观照中国历史的巨著中国人史纲。不要跟他讲你们的学术规范,一个“人”字,已经划清了他跟传统史学的界限。前几年,作为责编,我曾参与中国人史纲在内地的出版,他所给予我的教益,是可以受用一生的。柏杨以其写作证实了一个知识分子的存在价值。有人说,柏杨去了,柏杨

4、的时代就结束了,好像柏杨的精神我们也就不再需要了。我在书店里看到,因为柏杨的去世,他的很多书,特别是丑陋的中国人和中国人史纲,在市场上已经脱销了。这种现象说明,这个时代还是需要柏杨的,他的精神通过广大读者的阅读而存在,而延续。如果说,我们这个时代和柏杨所经历的那个时代有什么区别的话,恰恰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知识分子,有一种自我平庸化的倾向,他们可以找出种种理由,表达对现实权力的屈从和认同。这是中国人的悲哀,更是知识分子自身的悲哀。由此看来,更显示出柏杨精神遗产的稀有和可贵。这笔遗产不是别的,就是知识分子的良知和情怀。一个社会为什么会有知识分子这个群体?其存在的意义及其价值究竟体现在哪些方面?这一点

5、,我们读了柏杨就可以明白。知识分子应该是有社会担当的。一个有良知的知识分子,应该在社会发烧的时候,保持清醒。他们的存在不是为了给现实社会提供合理性的解释,事实上,他们有义务以其理性和智慧向公众揭示现实的合理性将怎样在其发展过程中走向衰落和灭亡。中国知识分子说得多,做得少,习惯于坐而论道,崇尚“清谈”,发展下去往往就是扯淡。就像很多人都在参禅拜佛,其实只是在为自己梳妆打扮。用林谷芳先生的话说,只有在“两刃相交,无所躲闪”之际,才有真实的禅可言,才可能领略生命的极致风光。修禅如此,继承柏杨的精神遗产又何尝不是如此!(中国青年报2008年5月6日)1文章首段称赞柏杨是“五四自由之精神的最后一个实践者

6、”,作者为什么这样说?答:_答案:他“只为苍生说人话”;他基于现实对历史进行批判反思,对国民沉迷于悠久传统进行棒喝;他不畏强权、敢于批判,敢于自我反省。2文章第二、三段写了作者“初读柏杨丑陋的中国人”的经历,这段文字在文中有何作用?答:_答案:表达自己读此书所受到的震撼及对柏杨的崇敬,从而引出对柏杨的评价的话题;由感受引发作者对柏杨存在价值的思考,符合文章中心。3作者在点评柏杨的贡献时,也指出了中国知识分子的缺点与不足,这样写有何作用?答:_答案:借此反衬柏杨存在特别是作为知识分子存在的意义及标本作用;表达作者对当下知识分子独立意识缺失及对现实屈从状况的忧虑;对知识分子没有担当、自我平庸的趋向

7、提出批评,更能够有力地表达中心。4作为评述性人物传记,作者是从哪几个角度来“评说”柏杨的?它对你的写作有何启发?答:_答案:作者是从两个角度来评说“柏杨”的:一是总写柏杨作为“五四自由之精神的最后一个实践者”的存在价值;二是分写柏杨的“只为苍生说人话”的写作与柏杨作为“知识分子”的价值。启发:写文章要脉络清晰,善于利用总分式结构来写。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各题。默契合作的“黑牡丹”于丽萍黑鹳是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野禽之一,目前的数量十分稀少。它的外形酷似鹤、鹭,长嘴长腿,一对翅膀丰厚宽大,飞翔起来显得极其轻快优雅。它是一种大型涉禽,主食小鱼、小虾、蟹、螺和蛇类、蛙类等,白天喜欢在竹木掩映的

8、河溪之畔散步、觅食和小憩,晚上则成群栖息在高高的树桠上。它体长1米左右,雄鹳除腹肋部的羽毛是纯白色之外,其他与雌鹳一样,均呈深黑色,并泛出一种浓淡变幻、富丽秀美的紫青色光泽,曾被称为鸟中的“黑牡丹”。黑鹳是一种十分友爱的野生禽类,配偶之间在共同生活中,合作得十分默契,特别是协力捕鱼的情景,表现得淋漓尽致。在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中,一对比翼飞来的“黑牡丹夫妇”徐徐降落在清流溪畔。个头稍矮的雌鹳,首先警觉地前后扫视一番,就跨入一段较为狭窄的溪中,缩起长脚,静静地伫立着,做好守溪待鱼的准备。个头高大的白肋黑鹳,一直用温柔的朱红色圆眼,看着雌鹳做好了准备,便展翅飞到水面较宽的溪水上游,放开两条健壮的长腿

9、,使劲扑打着翅翼,快速地从溪中朝下奔去,身后溅起了一道白练,“哗哗”地响个不停。溪中的鱼儿,受到雄鹳的惊扰驱使,无不惊恐万状,成群结队地顺流逃逸,自然要冲过雌鹳守着的浅水窄口。于是,恭候在一旁的雌鹳,只需举“颈”之劳,便可啄住活蹦乱跳的小鱼、小虾,当做美味。当雌鹳在下游吃饱之后,就会飞向上游,让雄鹳去守口,自己到上游赶鱼下来,让雄鹳也美美地享受一番。当然,除了抓小鱼、小虾当“点心”外,“黑牡丹夫妇”还能抓鳝鱼当“大餐”呢。生活在水田、沼泽淤泥中的鳝鱼,善于拱泥入洞,隐居其中。生性孤癖的鳝鱼,只在夜间出来觅食,白天一般躲着不出来。对于涉禽来说,黄鳝的外表溜滑,易于吞吃,且营养丰富、热能耐久,是难

10、得的美味佳肴。夏秋之交,鳝鱼特别肥腴,自然会成为“黑牡丹夫妇”的捕食对象。“夫妻”俩成天徜徉在黄鳝出没的荒沼野塘中,常以自己的长喙当做犁头,耐心犁开洞穴,寻找着鳝鱼起居留下的蛛丝马迹。一旦发现鳝鱼的泥穴,双方就会轻轻地拍起“翅语”,并配以短促的低叫,示意齐心协力。于是,两只黑鹳摆开围堵的架势,轮番对着泥穴口察看。如发现成功在望,雄鹳就跃入水中,使劲将长喙插入泥穴,朝两边翻动;雌鹳则屏息静气地严阵以待,准备举喙擒捉受惊逃出来的鳝鱼。由于鳝洞一般都打得很深,很难挖掘,雄鹳经常要累得抬头小憩,只好由雌鹳来继续完成。经过反反复复的轮流苦战,终于逼得鳝鱼夺路逃窜。这下子正中“黑牡丹夫妇”的下怀,两鹳立即

11、伸颈夹击,将鳝鱼擒拿到嘴。当然,这种成功的概率还是很小的,因为鳝鱼也是个聪明的求生者,常常是“狡兔三窟”。当“黑牡丹夫妇”在洞外忙得热火朝天的时候,滑溜溜的鳝鱼早已悄悄溜走了。“夫妻”俩运气不好,苦苦地折腾了大半天,却是徒劳无功。遇到这种情况,雄鹳便显得暴躁不已,连连仰天长鸣,并使劲儿用翅膀抽打着水面。雌鹳却很有耐心,常常柔声柔气地应答着,紧紧地依偎在“丈夫”的身旁,不停地用翅膀梳理着“丈夫”的羽毛,极力安抚它。经过雌鹳一番安慰,雄鹳的情绪开始稳定下来,恢复了平静。接着,就交头接耳一番,似乎又有了好主意。一会儿,双双展翅飞起,在绿野清流的视野里,两只优雅的“黑牡丹”飞向新的地方。(选自科学之友

12、2009年第4期)1本文第二段在文中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答:_解析:从内容上,文章行文、结构上去分析。答案:紧扣文题,抓紧黑鹳特点,概括本文写作重点,统领下文。2文章最后的一段说,“鳝鱼也是个聪明的求生者”,作者为什么这样说?答:_解析:从后两段的叙述中总结提取鳝鱼的特点,这些特点都是在说明“鳝鱼也是个聪明的求生者”。答案:(1)鳝鱼善于拱泥入洞,隐居其中。(2)只在夜间出来觅食,白天一般躲着不出来。(3)鳝洞一般都打得很深,很难挖掘。(4)鳝鱼常常是“狡兔三窟”,当发现危险时就悄悄溜走。3“黑鹳是一种十分友爱的野生禽类,配偶之间在共同生活中,合作得十分默契”,从全文来看,黑鹳的“友爱”和“默契”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答: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