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河南经乱_关内阻饥_兄弟离散_各在一处。因望月有感_聊书所怀_寄上浮梁大兄、於潜七兄、乌江十五兄_[1]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8099706 上传时间:2019-04-18 格式:PPT 页数:6 大小:75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河南经乱_关内阻饥_兄弟离散_各在一处。因望月有感_聊书所怀_寄上浮梁大兄、於潜七兄、乌江十五兄_[1]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自河南经乱_关内阻饥_兄弟离散_各在一处。因望月有感_聊书所怀_寄上浮梁大兄、於潜七兄、乌江十五兄_[1]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自河南经乱_关内阻饥_兄弟离散_各在一处。因望月有感_聊书所怀_寄上浮梁大兄、於潜七兄、乌江十五兄_[1]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自河南经乱_关内阻饥_兄弟离散_各在一处。因望月有感_聊书所怀_寄上浮梁大兄、於潜七兄、乌江十五兄_[1]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自河南经乱_关内阻饥_兄弟离散_各在一处。因望月有感_聊书所怀_寄上浮梁大兄、於潜七兄、乌江十五兄_[1]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自河南经乱_关内阻饥_兄弟离散_各在一处。因望月有感_聊书所怀_寄上浮梁大兄、於潜七兄、乌江十五兄_[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河南经乱_关内阻饥_兄弟离散_各在一处。因望月有感_聊书所怀_寄上浮梁大兄、於潜七兄、乌江十五兄_[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注解】: 1、世业: 2、羁旅: 3、寥落: 4、干戈: 5、根: 【韵译】: 时势艰难兵荒马乱,家业空空; 兄弟逃难旅居异地,各自西东。 战乱以后处处寥落,田园荒芜;,世代传下的产业。,犹漂泊。,冷落。,本是两种武器,这里指战争。,喻兄弟。,骨肉分离漂泊流浪,失散途中。 离群孤雁相隔千里,形影相吊; 同根兄弟随风飞散,恰似秋蓬。 天涯海角共看明月,无不垂泪; 今夜思乡你我同心,五地相同。,仿写,此文中作者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请结合文章内容,鉴赏其妙处。,这是一首感情浓郁的抒情诗, 以“雁”、“蓬”作比:手足离散各在一方,犹如那分飞千里的孤雁,只能吊影自怜;辞别故乡流离四方,又多么象深秋中断

2、根的蓬草,随着萧瑟的西风,飞空而去,飘转无定。“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两句,一向为人们所传诵。诗人不仅以千里孤雁、九秋断蓬作了形象贴切的比拟,而且以吊影分飞与辞根离散这样传神的描述,赋予它们孤苦凄惶的情态,深刻揭示了饱经战乱的零落之苦。 孤单的诗人凄惶中夜深难寐,举首遥望孤悬夜空的明月,情不自禁联想到飘散在各地的兄长弟妹们,如果此时大家都在举目遥望这轮勾引无限乡思的明月,也会和自己一样潸潸泪垂吧!恐怕这一夜之中,流散五处深切思念家园的心,也都会是相同的。诗人在这里以绵邈真挚的诗思,构出一幅五地望月共生乡愁的图景,从而收结全诗,创造出浑朴真淳、引人共鸣的艺术境界。,全诗以白描的手法,采

3、用平易的家常话语,抒写人们所共有而又不是人人俱能道出的真实情感。清刘熙载在艺概中说:“常语易,奇语难,此诗之初关也。奇语易,常语难,此诗之重关也。香山用常得奇,此境良非易到。”白居易的这首诗不用典故,不事藻绘,语言浅白平实而又意蕴精深,情韵动人,堪称“用常得奇”的佳作,白居易所处的中唐是一个多难的时代,他从十多岁开始,即因战乱而离家四处飘泊。德宗贞元十五年(799)春,宣武军(治所在开封)节度使董晋死,其部下举兵叛乱。继之彰义军(治所在汝南)节度使吴少诚亦叛,唐朝廷不得不发兵征讨,河南一带再次沦为战乱的中心。由于漕运受阻,加上旱荒频仍,关内(今陕西省中部、北部及甘肃一部分地区)饥馑十分严重。就在这一年秋,白居易为宣州刺史所贡,第二年春在长安考中进士,旋即东归省亲。这首河南经乱书怀的诗,大约就写于这一时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