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肝癌复发转移的治疗进展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8099183 上传时间:2019-04-18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原发性肝癌复发转移的治疗进展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原发性肝癌复发转移的治疗进展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原发性肝癌复发转移的治疗进展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原发性肝癌复发转移的治疗进展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原发性肝癌复发转移的治疗进展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原发性肝癌复发转移的治疗进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原发性肝癌复发转移的治疗进展(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原发性肝癌的复发转移的治疗进展1、概况:复发率,复发危险因素,转移部位及概率,复发转移的检测(血液的检测指标及影像学的进展)。2、综合治疗的方法选择2、手术治疗适应症及治疗效果进展;3、化疗;4、放疗;5、靶向治疗及基因治疗。6、总结。VEGF肿瘤细胞的侵袭和转移过程较为复杂。首先, 肿瘤细胞从原发瘤脱落; 其次, 在血管内形成瘤栓; 然后, 癌细胞在血液中移动至远处, 并与血管内皮细胞及内皮下的基底膜粘附, 而游走向血管形成转移病灶Clezardin P. Recent insigh ts into the ro le of integrins in cancer metastasisJ .

2、 Mo l L ife Sci, 1988, 54: 541. 。分子生物学研究发现: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 是一类糖蛋白, 是目前已知作用最强的促血管生成因子, 在肿瘤的生长、侵袭和转移中具有重要作用。肝癌血清V EGF 水平直接与肿瘤的转移复发有关, 而且随着肝细胞癌(HCC) 进展逐渐升高, 转移发生越早, 其表达水平越高。因此, 治疗前血清V EGF 的高表达预示着HCC 的高侵袭转移能力, 可作为预示HCC 发生转移的有效指标。阻断V EGF 的生物活性是控制肿瘤生长的有效手段越建军, 胡敬群, 蔡建强, 等.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肝细胞癌血清中的表达意义J . 中华肿瘤杂志,

3、 2001, 23 (5) :389。总之, 恶性肿瘤的侵袭转移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 涉及到多种因子的参与。对肝癌侵袭转移发生的分子基础的研究, 有助于筛选肝癌的预后指标, 并寻找新的治疗靶点。随着对肝癌侵袭转移研究的深入, 将会发现防治肝癌侵袭转移的有效药物, 从而改善肝癌的治疗效果。与肝癌的侵袭能力有关的基质蛋白酶类主要是基质金属蛋白酶类(MM P s) ,MM P s 是至少由15 种结构不同的成员组成的一类蛋白水解酶家族, 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含有一个锌离子, 并都能降解主要的细胞外基质成分, 癌细胞在浸润转移的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细胞外基质成分的降解。所有MM P s 根据底物的特

4、异性可分为四大类, 包括胶原酶:MM P1,MM P8,MM P13; 明胶酶( IV 型胶原酶) :MM P2,MM P9; 基质溶解素:MM P3,MM P10,MM P11; 膜型MM P (M T 2MM P ) :M T 2MM P1 4。与肝癌侵袭能力有关的MM P 主要有明胶酶(MM P22 及MM P29 )、基质溶解素及M T 2MM P 1 5 。实验表明高侵袭转移潜能的肝癌细胞或细胞株其MM P 在mRNA 及蛋白中均为高表达, 而应用MM P 的抑制剂T IM P 如T IM P1 3及其人工合成类似物BB294, 则可显著降低癌转移的发生率, 这类药物在国外已进入临床

5、试用阶段 6 。(以上两段来源于肝癌侵袭转移发生的分子基础)原发性肝癌是世界范围内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每年约有100万以上的人新患此病 1 ,其中约10万余新发病例在我国大陆,已成为我国第2位恶性肿瘤致死原因。目前手术切除仍是治疗肝癌的首选方法。然而肝癌根治性切除术后5年复发率高达61. 5% ,既使小肝癌的术后复发率也达43. 5%。现将该领域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Shimada等 2 认为宿主因素为肝癌远期复发的主要因素,其中肝脏背景为根本因素。Shimada等 2 认为肿瘤因素是肝癌近期复发的主要危险因素。肝癌术后复发类型约2 /3为多发型,多发型复发肝癌的首发灶往往较大,推测经门静

6、脉播散转移的可能性随原发灶增大而增加。肝癌类型若为多发性或伴有子结节,则与复发联系密切。将肝癌分为IM ( 0)(孤立结节型) 、IM (1) (局限某肝段多发结节型) 、IM ( 2) (同一肝叶多发结节型) 、IM (3) (分布两叶的多发结节型)四类,其术后复发率逐渐递增。Hashimoto等 8 提出单结节周围增殖型肝癌的早期复发率最高,多发型复发的比例也最高。无完整包膜及包膜外有癌细胞浸润的患者机体免疫状态差,易致肿瘤复发。姜凯等 9 报道,在SHCC中,术后复发随着肿瘤血管密度的增加复发率亦明显增高,而与肿瘤的大小无明显相关性。许多癌基因可以诱导或促进癌细胞的转移潜能,如Ras、M

7、yc、Fms、Raf、fos、C2erb22、C2met、mdm22等,而nm232H1、KA I21、PTEN 、P53 (野生型)抑制肝癌的复发与转移,与细胞周期调节相关的基因如cyclinA、cyclinD、cyclinE和cdc2在细胞周期进展中与肝癌的复发正相关。mdm2的过度表达与恶性转化表型有关 11 。术前治疗与复发对无法切除的肝癌经肝动脉化学药物栓塞( TACE)已成为综合治疗的主要方法之一。然而,对可切除肝癌,术前是否行TACE, TACE对手术及预后的影响仍存在较大分岐。Rose等 21 认为, TACE既是治疗,也是检查,通过造影可以明确肝内癌灶体积、范围、血液供应和有

8、无子灶; TACE可消灭肝内微小癌灶,使较大癌灶缩小,为提高手术切除率和手术疗效提供保障。此外还有介入治疗后癌灶完全坏死病案报道。有些学者认为对于能够手术切除的肝癌,术前TACE,弊多利少,故不可取。总之,可切除肝癌术前是否行TACE,应个体化,有选择地合理应用。王健东等 22 对25例肝癌行术前短程大剂量立体定向适形放疗2周后手术切除,与同期单纯手术切除的病例对照,结果肿瘤体积显著缩小( P 0. 01) ,减少术中出血量( P 0. 05) ,提高术后近期甲胎蛋白转阴率( P 0. 01) ,降低术后1年复发率( P 0. 01) ,提高术后2年生存率( P 80 % ,即使小肝癌( 5

9、cm) 切除或原位肝移植后3 年复发率仍超过50 %1 。研究表明2 ,部分肝癌患者在施行肝癌切除术时,体循环中已滞留有肝癌细胞或存在目前CT、MRI、US 和单抗放射显像等影像技术尚不能发现的微小转移灶,这正是HCC 根治性AFP 加B 超(US) 是目前肝癌术后复发转移最常用和有效的检测手段。有理由相信外周血AFP mRNA的检测能弥补AFP 加US 的不足,加强术后对血液中AFP mRNA 阳性患者的随访能提高肝癌复发转移灶的早期检出率。原发性肝癌复发转移早期的检测方法及其评价。以下来源于Hepatocellular Carcinoma-Cause, Treatment and Meta

10、stasisNONSURGICAL THERAPIES FOR HCCThere is still a long way to go of nonsurgical therapies forHCCNonsurgical therapies for HCC generally include regionalcancer therapies, radiotherapy, chemotherapy andbiotherapy. Unfortunately, a systemic review of 37 RCTs toexamine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treatments for non resectablepatients indicated that only 3 modalities were minimally anduncertainly effective (embolization, tamoxifen and IFN)62.Another overview of 30 R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