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大石桥市水源镇九年一贯制学校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题(解析版)

上传人:【**** 文档编号:88097615 上传时间:2019-04-18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395.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辽宁省大石桥市水源镇九年一贯制学校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题(解析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辽宁省大石桥市水源镇九年一贯制学校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题(解析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辽宁省大石桥市水源镇九年一贯制学校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题(解析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辽宁省大石桥市水源镇九年一贯制学校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题(解析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辽宁省大石桥市水源镇九年一贯制学校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题(解析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辽宁省大石桥市水源镇九年一贯制学校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题(解析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辽宁省大石桥市水源镇九年一贯制学校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题(解析版)(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水源镇九年一贯制学校水源镇九年一贯制学校 2016201620172017 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质量检测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质量检测 八年级数学试题八年级数学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一、选择题(每题 3 3 分,共分,共 3030 分,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下面的表格内)分,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下面的表格内) 1. 下列二次根式中是最简二次根式的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最简二次根式的定义.被开方数不含开方开得尽的因数或因式,不 含分数或分式. 解析:A. =2 , B. = , C. 不能化简, D. = . 故选 C. 2. 下列计算错误的是( ) A

2、. B. C. 3 D. 【答案】B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二次根式的四则运算,根据公式和法则进行计算即可. 解析:A. 正确; B. 不能计算; C. 3 正确;D. 正确. 故选 B. 3. 变量 x,y 有如下关系:x+y=10y=y=x-3y2=8x.其中 y 是 x 的函数的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函数的定义. 解析:x+y=10,得 ,y 是 x 的函数;y= ,y 是 x 的函数;y=x-3,y 是 x 的函 数;y2=8x,对于一个自变量 x,y 有两个数值对应,所以 y 不是 x 的函数. 故选 B. 4. 如图,已知数轴上

3、的点 A、B、O、C、D、E 分别表示数3、2、0、1、2、3,则表示数1+的点 P 应 落在线段( ) A. AB 上 B. OC 上 C. CD 上 D. DE 上 2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被开方数越大算术平方根越大,可得的范围,根据不等式的性质,可得答案 解:由被开方数越大算术平方根越大,得 23 由不等式的性质,得学¥科¥网. 1 1+2, P 点在 CD 上 故选:C 考点:实数与数轴;估算无理数的大小 5. 小明同学在作业本上做了以下 4 道题:;33;235; .其中做对的题目的个数是( ) A. 0 B. 1 C. 2 D. 3 【答案】A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

4、的是二次根式的加减运算,不是同类二次根式不能加减. 解析:不能合并,故错误;3;故错误;23不能合并,故错误; 不能合并,故错误; 故选 A. 6. 如图,中字母 A 所代表的正方形的面积为( ) A. 4 B. 8 C. 16 D. 64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勾股定理的几何意义解答 解:根据勾股定理以及正方形的面积公式知: 以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为边长的正方形的面积和等于以斜边为边长的正方形的面积, 所以 A=289 225=64 故选 D 7. 如图,平行四边形 ABCD 中,E,F 是对角线 BD 上的两点,如果添加一个条件使ABECDF,则添加的条 件不能是( ) 3

5、A. AE=CF B. BE=FD C. BF=DE D. 1=2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因为四边形 ABCD 是平行四边形,所以 AB/CD,AB=CD,所以ABD=CDB,所以要使 ABECDF, 若添加条件:1=2,可以利用 ASA 证明ABECDF,所以 D 正确,若添加条件:BE=FD,可以利用 SAS 证明ABECDF,所以 B 正确,若添加条件:BF=DE,可以得到 BE=FD,可以利用 SAS 证明 ABECDF,所以 C 正确;若添加条件:AE=CF,因为ABD=CDB,不是两边的夹角,所以不能证明 ABECDF,所以 A 错误,故选:A. 考点:1.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6、 2.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8. 如图,在ABC 中,ACB=90,ABC=60,BD 平分ABC,P 点是 BD 中点,若 AD=6,则 CP 长为( ) A. 3 B. 3.5 C. 4 D. 4.5 【答案】A 学¥科¥网.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ACB90,ABC60,BD 平分ABC 可得:BD=AD=6,根据直角三角形斜 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得出 CP=3. 考点:(1)、等腰三角形的性质;(2)、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9. 如图,下列四组条件中,能判定ABCD 是正方形的有( ) AB=BC,A=90;ACBD,AC=BD;OA=OD,BC=CD;BOC=90,ABD=DCA. A

7、. 1 个 B. 2 个 C. 3 个 D. 4 个 【答案】D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正方形的判定方法. 解析:AB=BC,A=90;ACBD,AC=BD;OA=OD,BC=CD;BOC=90,ABD=DCA.都可以判 定ABCD 是正方形. 故选 D. 4 点睛:平行四边形判定正方形要先判定是矩形再证明是菱形,或是先证明是菱形再证明是矩形 即可. 10. 已知,如图,一轮船以 16 海里/时的速度从港口 A 出发向东北方向航行,另一轮船以 12 海里/时的速度 同时从港口 A 出发向东南方向航行,离开港口 2 小时后,则两船相距( ) A. 25 海里 B. 30 海里 C. 35 海

8、里 D. 40 海里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方位角可知两船所走的方向正好构成了直角然后根据路程=速度时间,得两条 船分别走了 32,24再根据勾股定理,即可求得两条船之间的距离 两船行驶的方向是东北方向和东南方向, BAC=90, 两小时后,两艘船分别行驶了 162=32,122=24 海里, 根据勾股定理得:(海里) , 故选 D.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勾股定理的应用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读懂题意,根据方位角知道两船所走的方向正好构成了直角 二、填空题(每题二、填空题(每题 3 3 分,共分,共 2424 分)分) 11. 函数 y=自变量 x 的取值范围是_ 【答案】x-1 且

9、 x1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函数有意义的条件,分母不为零,被开方数是非负数. 解析: 根据题意, 故答案为x-1 且 x1.学¥科¥网. 12. 最简二次根式与 3是同类二次根式,则 a=_ 5 【答案】6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同类二次根式定义可得:a-1=5,所以 a=6 考点:同类二次根式 13. 在直角三角形中,若其中的两条边的长分别为 6cm,8cm ,则斜边长为_ 【答案】10 或 8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直角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利用勾股定理解决即可. 解析: (1)当已知边为直角边时,斜边为 10;(2)当已知边一条直角边一条斜边时,斜边为 8. 故答案为10 或 8.

10、 14. 如图,ABCD 的对角线相交于点 O,且 ADCD,过点 O 作 OMAC,交 AD 于点 M,如果CDM 的周长是 10, 则ABCD 的周长为_ 【答案】20cm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对边相等,利用垂直平分线的性 质得出结论即可. 解析:在 ABCD 中,OA=OC,AB=CD,AD=BC,OMAC,AC=CM, CDM 的周长是 10, ABCD 的周 长为 20cm. 故答案为20cm. 15. 如图,以平行四边形 ABCD 的边 CD 为斜边向内作等腰直角CDE,使 AD=DE=CE,DEC=90,且点 E 在平行 四边形内部,连接 AE、

11、BE,则AEB 的度数是(_) 【答案】135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解决问题即可. 解析: 四边形 ABCD 是平行四边形, AD=BC,AD/BC, ADC+BCD=180, CDE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6 EDC=ECD=45, 则ADE+BCE=ADC+BCD-EDC-ECD=90, AD=DE, DEA=DAE= (180-ADE), CE=AD=BC, CEB=CBE= (180-BCE), DEA+CEB= (360-ADE-BCE)= 270=135学¥科¥网. AEB=360-DEC-DEA -CEB =360-90-135=135 故答

12、案为135 16. 如图,某人欲横渡一条河,由于水流的影响,实际上岸地点 C 偏离欲到达点 B200m,结果他在水中实际 游了 520m,求该河流的宽度为_m. 【答案】480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利用勾股定理求出直角边的长. 解析: 根据题意, 故答案为 480. 17. 如图,矩形 ABCD 中,AB=6,BC=8,E 是 BC 边上的一定点,P 是 CD 边上的一动点(不与点 C、D 重 合) ,M,N 分别是 AE、PE 的中点,记 MN 的长度为 a,在点 P 运动过程中,a 不断变化,则 a 的取值范围 是_ 【答案】4a5 【解析】分析:本题根据矩形的性质求出 AC,然后求

13、出 AP 的取值范围,再根据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 三边并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可得 MN= AP 解析: 矩形 ABCD 中,AB=6,BC=8,对角线 AC=10,P 是 CD 边上的一动点(不与点 C、D 重合) , 7 8AP10,连接 AP,M,N 分别是 AE、PE 的中点,MN 是AEP 的中位线,MN= AP, 4a5 故答案为4a5. 点睛:本题考查了矩形的性质,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熟记性质以及定理 并求出 AP 的取值范围是解题的关键 18. 如图,已知AOB45,A1,A2,A3,在射线 OA 上,B1,B2,B3,在射线 OB 上,且 A1B1O

14、A,A2B2OA,AnBnOA;A2B1OB,A3B2OB,An1BnOB(n1,2,3,4,5,6,)若 OA11,则 A6B6的长是_ 【答案】32 OA1=1,A1B1=A1A2=1; B1A2=B1B2=,A2B2=A2A3=2; B2A3=B2B3=,A3B3=A3A4=4, , 从中发现规律为 AnBn=2An 1Bn 1,其中 A1B1=1, AnBn=2n 1。 当 n=6 时,A6B6=26 1=25=32。 三、解答下列各题(共三、解答下列各题(共 6666 分)分)学¥科¥网. 19. 计算: (2) (2)6 (3) (+) (-)+2 (4)4(1)0; 【答案】(1

15、)1;(2);(3);(4). 8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二次根式的计算. 试题解析:= (2) (2)6= (3) (+) (-)+2= = (4)4(1)0= 20. 如图,已知在ABC 中,CDAB 于 D,AC=20,BC=15,DB=9 (1)求 DC 和 AB 的长;(2)证明:ACB=90 【答案】 (1)12,25;(2)证明见解析. 【解析】试题分析:(1)直接根据勾股定理求出 CD 的长,进而可得出 AD 的长,由此可得出结论; (2)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即可得出结论 (1)解:CDAB 于 D,BC=15,DB=9, CD=12 在 RtACD 中, AC=20,CD=12, AD=16, AB=AD+BD=16+9=25 (2)AC2+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