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2018-2019学年高一4月月考历史试卷(附答案)

上传人:【**** 文档编号:88097173 上传时间:2019-04-1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2018-2019学年高一4月月考历史试卷(附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山东省2018-2019学年高一4月月考历史试卷(附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山东省2018-2019学年高一4月月考历史试卷(附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山东省2018-2019学年高一4月月考历史试卷(附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山东省2018-2019学年高一4月月考历史试卷(附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2018-2019学年高一4月月考历史试卷(附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2018-2019学年高一4月月考历史试卷(附答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招远一中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历史单元检测试题 学生姓名:_ 班级:_一、 选择题1我国有如下谚语:“及时刈艾(除去杂草)仓必满溢”“施粪如用药,适度为佳”“麻黄种麦,麦黄种麻”“深耕三尺三,来年必丰年”。这些谚语最能说明我国古代 A. 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 B. 统治者推行重农抑商政策C. 五谷丰登,生活舒适 D. 传统文化底蕴深厚2西周时“一人(踏)耒而耕,不过十亩”;战国时“一夫挟五口,有田百亩”。引起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A公田变为私田 B铁器牛耕的推广 C国家走向统一 D原始自然崇拜3“全国的土地分属于君主、官僚、大小地主和自耕农”。这体现了中国古代的主要土地制度是A井田制 B.

2、土地公有制 C.土地私有制 D.土地国有制4.某同学在写一论文,其中涉及“宋代商业活动不断冲击着官府重农抑商政策”这一论点,下面能作为他写作论据的是 A工商皆本思想出现,出现著名的商帮 B商业场所的时空限制由严格到弱化C离城镇较远的地方民间集市开始形成 D出现“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现象5有学者论:“政治权力型经济在中国历史上表现得最为突出,最为典型。”这种经济形式在古代中国的表现不包括A盐铁官营制度 B“海禁”政策 C商帮的出现 D重农抑商政策6宋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最稀少和最美的东西,往往会被皇家垄断。宫廷使用和收藏的手工艺品主要来自于 A外国贡品 B民间私营受工业品 C官营手工业 D家庭手

3、工业7“明清时期,(欧洲)银器、精陶和其他器皿,被送到中国作为瓷器模型之用,以致中国提供到欧洲市场上的瓷器也包括了地道的欧洲风格的器皿。”这段材料主要说明A明清官窑瓷器大量投放到市场 B欧洲普遍采用中国的制瓷技艺C政府对官瓷的工艺水平要求越来越高 D中国传统手工业发展受世界市场影响81400年到1800年间中国不仅是亚洲纳贡贸易体系的中心,而且在整个世界经济中即使不是中心,也占据支配地位它吸引和吞噬了大约世界生产的白银货币的一半。这表明A当时中国农耕经济领先世界 B古代中国是世界经济的中心C明清时期中国经济发展依然领先世界 D明清之际商品经济繁荣919世纪70年代,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

4、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十万匹;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后,外轮就损失了1300万两白银。说明洋务企业的兴办A.为民族工业的发展尊定了基础 B.使中国经济走上了独立自主的发展之路C.扭转了中外贸易的入超局面 D.对外国经济势力扩张具有一定的抵制作用 10随着汽车、火车、轮船在近代中国的出现,“乘客不分男女座,可怜坐下挤非常”这样的竹枝词开始流行起来,这反映了 A人们对新式交通工具的赞同与认可 B新式交通工具并未改善人们的出行状况 C新式交通工具冲击了传统伦理观念 D人们对交通工具改进的追求11一位美国历史学家这样总结道:在欧洲的海外扩张中最重要的人物不是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而是那些拥有资本的企业家

5、们。对这一点最恰当的解释是A否认了航海家们的贡献 B显示了企业家的作用C企业家为航海活动提供了物质支持 D资本的发展和需求是海外扩张的根本原因 12新航路开辟后,人类历史发生了重大转折,从全球史观的角度看,这一“转折”主要是指A欧洲贸易中心转到大西洋沿岸 B欧洲经济发展开始超过亚洲C农业文明已经转向工业文明 D世界开始从分散走向整体131851年,英国举办世界博览会,在展览会的入口处,摆放了一块重达24吨的大煤块,其主要目的是A.宣布英国工业革命的到来 B.展示新能源的发明和利用C.突出蒸汽时代的能源特色 D.表明英国的煤储量世界第一14我们习惯上把第一、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分别称为“蒸汽时代”和

6、“电气时代”,这样划分的主要依据是A纺织机械不同 B生产方式不同 C主要动力不同 D交通工具不同15历史学家钱乘旦先生在一篇文章中给出了这样一组数据:1803年,英国最富裕的1.4%的家庭就取得国民总收入的15.7%,到1867年,0.07%的家庭就取得16.2%的国民总收入。1803年收入最多10%的人占有国家财富的2/5,1867年则超过50%。钱先生利用这组数据要论证的观点可能是A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B工业革命引发了社会关系的变革C工业革命加剧了贫富分化程度 D民主政治的完善加速了财富集中16电灯、自来水初出现时,上海市民曾十分恐惧,担心用电会“遭雷殛”“谓(自来水)饮之有毒,相

7、诫不用”。这表明近代上海A战乱频仍民生多艰 B城市设施完善C工业文明曾遇阻力 D善于学习西方17下图是民国时期金蝶饭店的广告。该广告反映的社会景象说明 A尊孔排外之风抵制西化 B国人普遍接受西式生活C西方饮食文化成为主流 D社会变革推动移风易俗18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史上曾出现一种奇怪的现象:有的企业向清政府交纳一部分资金,以获取清政府的支持和庇护;有的企业则依附于洋人。这一现象的出现说明A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对外国技术有依赖性 B清政府大力支持和鼓励民族企业的发展C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力量弱小且先天不足D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对外国资金有依赖性19目前俄罗斯教科书修订专家组一致认为:20 世纪30 年代

8、苏联所经历的是苏联现代化道路的一种选择。这一评价 A. 积极肯定了斯大林模式 B. 认为苏联 20 世纪 30 年代已实现现代化C. 满足了俄罗斯政治需求 D. 意在说明苏联现代化道路具有时代特征20钱乘旦说:“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道奇妙的分水岭:对西方国家来说,它似乎意味着现代化的结束西方现代化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其优势与弊端都已经十分清楚。二战后人们企图修补这个社会,修补在两个方向上进行,一是修补资本主义,二是修正民族国家。”此处“修补资本主义”指的是A国家加强经济干预 B缩小福利国家规模C欧洲共同体的建立 D加速发展“新经济” 21“经过20年社会、政治的剧变,一种新的浪潮在西方世界逐渐抬头

9、开始于1979年撒切尔夫人出任英国首相,直到1980年底里根当选美国总统后,这一浪潮才真正发挥力量。”“新的浪潮”的主要措施不包括 A减少行政干预经济 B 缩小“福利国家”的规模 C增加政府公共开支 D 推行国有企业私有化改革22自1948年英国宣布建成“福利国家”以来,每年的社会保障支出已由657亿英镑攀升至615亿英镑,1951年至1986年,英国出现财政赤字的年份有32年,累计赤字达1209亿英镑。这表明福利政策A严重制约了社会消费 B激发人们工作积极性C加重了国家财政负担 D促进了经济快速发展23哈佛商学院教授卡特原本两袖清风,后来成为西部最大的零售公司总经理,持有该公司100万美元的

10、股票,成为最大的股东之一。这一现象在二战后的美国日益普遍,其造成的主要影响是A促成专业经理人的出现,有利于中产阶级壮大B提高企业管理水平,避免了生产无政府状态C股权分散使资本家丧失企业决定权D知识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率越来越高2419世纪上半叶英国大辐度降低关税,进口关税率由1820年的45一55降到19世纪中期的零关税。在19291933年经济危机中,美国等七十多个国家大幅度提高进口商品的关税率,与1929年相比提高了60%一100%。英美各国的做法A有利于国家贸易的自由化 B有利于本国经济的发展C. 促进世界市场协调的发展 D. 有利于国内市场的发展25从赫鲁晓夫改革到勃列日涅夫改革相继

11、失败,一个重要原因是A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原来的旧体制 B当时美国实力过于强大C一开始就背离了社会主义道路 D改革的侧重点摇摆不定26、汉代晁错在论贵粟疏中写道:“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责(债)者。”材料反映出小农经济的特点是 A男耕女织 B自给自足 C连续性 D脆弱性27、山西太原王家大院,被专家学者誉为“中国民间故宫”“山西紫禁城”。王家大院的建造者和主人王氏,是明清著名的晋商,在经商做官发财之后,大兴土木,建造了这一豪宅。该现象所产生的消极影响是A.留下了晋商文化 B.使手工业品缺乏市场C影响农业经济的商品化 D.影响工商业扩大再生产28.罗斯

12、福说:“低收入的工人是我们人数最多的消费集团,可是他们今天却无法维持像样的生活水准,不能购买食品、衣服和其他必须品以保持我们的工厂和农场充分运转”。为此,罗斯福新政采取了A整顿银行,统制货币 B调节农业生产C以工代赈,规定最低工资标准 D降低生活用品价格二、 非选择题29. (28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梦梁录卷十三记载:南宋临安,每当夜幕降临,从清河坊至众安桥大街以及两侧坊巷的所有商店开始活跃起来,十里长街,灯烛辉煌,人流如潮,有些饮食店 “通宵买卖,交晓不绝。”各种流动小贩,无论是夜市集中的地段还是小街里巷,到处都有。“至三更不绝,冬月虽大雨雪,亦有夜市盘卖。”市镇到南宋时普遍

13、呈现出兴盛的景象。在南宋江南那些繁荣的市镇中,已初步形成像州县城市那样的市区。如吉州的永和镇“辟坊巷六街三市”,平江府的平望镇“邸肆间列”。 (1) 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宋代城市发展的特点。(6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原因。(4分)材料二 在明代,特别是中叶以后商业很发达,商人拥有雄厚的资本。例如,徽州商人“藏镪(白银)有至百万者”,而资本二三十万两白银的,只能算是中等规模的商人。大小商人的数目迅速增长,江南、东南沿海和运河沿岸地区尤为商贾聚集之处。市场上的商品种类为数繁多,几乎任何东西都可能出现在市场之上。 朱绍侯、龚留柱中国古代史教程(下)(2)据材料二指出明代商品经济有哪些新的发展?(6分)这一新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4分)材料三 (明初)市场管理立法初具规模,包括对商品价格的估定、度量衡的规范、牙商(中 间人)的管理、不正当经商行为的处置都有专门的法律条文。 洪武二十年(1397年)中禁人民无得撞出海与外国互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