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春高中政治人教版高二必修四课时跟踪检测:4.2认识运动_把握规律 有解析

上传人:【**** 文档编号:88032047 上传时间:2019-04-17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251.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春高中政治人教版高二必修四课时跟踪检测:4.2认识运动_把握规律 有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春高中政治人教版高二必修四课时跟踪检测:4.2认识运动_把握规律 有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9春高中政治人教版高二必修四课时跟踪检测:4.2认识运动_把握规律 有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9春高中政治人教版高二必修四课时跟踪检测:4.2认识运动_把握规律 有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9春高中政治人教版高二必修四课时跟踪检测:4.2认识运动_把握规律 有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春高中政治人教版高二必修四课时跟踪检测:4.2认识运动_把握规律 有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春高中政治人教版高二必修四课时跟踪检测:4.2认识运动_把握规律 有解析(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第二单元第二单元 第四课第四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探究世界的本质 第二框第二框 认识运动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把握规律 课时跟踪检测课时跟踪检测 一、选择题 1(2018安徽合肥质检)“草木本无意,荣枯自有时。 ”(唐孟浩然江上寄山阴崔少府国 辅),下列选项中与此诗句蕴含的哲学寓意相近的是( ) 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莫道今年 春将尽,明年春色倍还人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AB CD 解析:该句诗“草木本无意,荣枯自有时”喻指事物运动变化有其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 转移,故正确;体现事物是不断发展的,没有体现规律性;体现了发展的观点。故答 案为 B。

2、 答案:B 2有两位画家以“安静”为题各画了一幅画。一位画了一个湖,湖面平静,倒映着远山 和湖边的花草,好像一面镜子。另一位则画了一个激湍直泻的瀑布,旁边一棵小树,树上一个 鸟巢,鸟巢里一只小鸟,小鸟在睡觉。后一位画家才真正理解安静的真义,因为他懂得( ) 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物质是运动的物质 任何物质都是绝 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A B C D 解析:后一位画家真正理解安静的真义,是因为他懂得任何事物都是对立统一的,动和静 就是矛盾的双方,既对立又统一,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物质和 运动的关系,与题意不符。正确选项为 D。 答案:D 3一首描述“云”和

3、“月”运动的诗:游云西行去,月儿东驰归,不知动静理,千古难 意会。之所以对这个现象“难意会” ,是因为没有看到( ) A物质运动的客观性和时空的主观性的统一 B物质运动的相对性和静止的条件性的统一 C物质运动的多样性和静止的单一性的统一 D物质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 2 解析:之所以对这个现象“难意会” ,是因为没有看到物质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 的统一,D 正确且符合题意;时空是客观的,A 说法错误;运动是绝对的,B 说法错误;静止 也具有多样性,C 说法错误。故本题答案选 D。 答案:D 4传统压力锅蒸饭虽然方便,但米饭始终没有传统煮法香甜。原来,使用传统烹饪方法, 大米可以

4、在文火中细细沸腾翻滚,受热均匀。而传统压力锅实际上采用的是“焖制”的原理, 食物在烹制过程中静止不动,受热不均匀,使做出来的食物的美味与营养大打折扣。传统压力 锅的“焖制”原理忽视了( ) A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B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和根本属性 C事物只有在静止中才能更好地存在 D物质是运动的重要载体和承担对象 解析:压力锅食物在烹制过程中静止不动,受热不均,使做出来的食物的美味与营养大打 折扣,表明压力锅的“焖制”原理忽视了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A 正确且符合题 意;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物质的唯一的特性是客观实在性,B 说法错误;运动是物质的固 有属性和存在方式,物质

5、离不开运动,事物只有在运动中才能更好地存在,C 说法错误;物质 是运动载体和承担者,D 说法不准确,应排除。故本题答案选 A。 答案:A 5有一副对联,上联是“橘子洲,洲旁舟,舟行洲不行” ,下联是“天心阁,阁中鸽,鸽 飞阁不飞” 。与这副对联所含哲理相一致的是( ) 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 静者静动, 非不动也。静即含动,动不舍静 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旋岚偃岳而常静,江河 竞注而不流,野马飘鼓而不动,日月历天而不周 AB CD 解析:“舟行洲不行” “鸽飞阁不飞”体现了运动与静止的辩证关系, “卧看满天云不动, 不知云与我俱东”体现了运动与静止

6、的辩证关系,正确;“静即含动,动不舍静”体现了运 动与静止的辩证关系,正确;“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否认了相对静止,与题中对 联所含哲理不一致,不选;“旋岚偃岳而常静,江河竞注而不流”否认了绝对运动,与题中 对联所含哲理不一致,不选。故本题答案应为 A。 答案:A 6(2018四川资阳月考)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是生活中常见的两种心理效应。首因效应是 3 指事物给人的最初印象容易长期在记忆中占支配地位;近因效应是指事物给人的最后印象在记 忆中占主导地位,人可能会因近因效应突然改变对该事物的原有看法。以下从哲学角度对这两 种心理效应的评价合理的是( ) 首因效应忽视了物质的存在方式是运动 近因

7、效应忽视了事物是绝对静止的 二者 都不懂得事物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二者都犯了相对主义和诡辩论的错误 AB CD 解析:错误,静止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表达错误;材料中,首因效应是指事物给 人的最初印象,容易长期在记忆中占支配地位,该观点忽视了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首因效 应及近因效应均没有正确看到事物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正确。故答案为 C。 答案:C 72017 年是香港回归 20 周年,这 20 年来,香港愈加繁荣,但其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没 有发生变化,法律环境、生活方式不变。这体现的哲理是( ) A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B运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C事物的运动是有规律

8、的 D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解析:“这 20 年来,香港愈加繁荣”这体现了事物的绝对运动, “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没 有发生变化”这体现了事物的相对静止,故材料体现了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A 项正确; 物质的唯一特征是客观实在性,B 项错误;事物的运动是有规律的,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均不是材料要体现的,C、D 项不选。故本题答案应为 A。 答案:A 8(2018山西太原测评)“揠苗助长”事与愿违, “庖丁解牛”事半功倍。两则故事共同反 映的哲理是( ) 要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尊重客观规律的前提 人可 以创造条件,改造和控制规律 要坚持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统一

9、 AB CD 解析:两则故事共同反映了规律是客观的,要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坚持主观 能动性与客观规律的统一,正确;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错误;规律 是客观的,不能改造和控制规律,错误。故答案为 B。 答案:B 4 9(2018赣州期中)由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等建设的综合极端条件实验装置于 2017 年 9 月 28 日在北京正式开工。该实验装置建成后,我们可以利用它实现“超低温” “超高压”以及 “超强磁场” “超快光场” ,进而可以形成许多在常规物理条件下不能得到的新物质和新物态。 由此可见( ) 人类可以创设条件创造新的物质形态 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依赖于人的意识 人

10、类 可以改变规律起作用的具体状况 人类可以改变规律起作用的前提条件 AB CD 解析:该实验装置建成后,我们可以利用它形成许多常规物理条件下不能得到的新物质、 新物态,这表明人类可以改变规律起作用的具体状况,创造新的物质形态,正确;自然界 存在发展是客观的,不依赖于人的意识,错误;人类可以改变规律起作用的条件而不是前提 条件,错误。故答案为 B。 答案:B 10(2018太原五中检测)世间万物,变动不居。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 ”这说明 ( ) 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离开运动谈物质是唯心主义的观点 物质与意识相 互决定 一切要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AB CD 解析:“明者因

11、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 ”说明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一切要以 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正确;离开运动谈物质是形而上学的观点,错误;物质决定 意识,二者并不相互决定,错误。故答案为 B。 答案:B 11(2018安徽合肥质检三)近年来,牛蛙在国内市场需求旺盛。某青年农民抓住商机,大 量培育和饲养牛蛙。但起初因不熟悉牛蛙生活习性,导致大量死亡,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 为了提高牛蛙饲养水平,他日夜蹲守在饲养场,潜心研究牛蛙生活习性,经过不懈努力,最终 成为当地有名的养蛙致富能手。该青年农民的经历启示我们( ) 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总是统一的 发挥主观能动性是事业取得成功的必要 条件 要

12、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正确利用规律 规律的表现复杂多变,是必然性 和偶然性的统一 AB CD 5 解析:该青年农民的经历启示我们要尊重客观规律,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正 确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规律,正确且符合题意;说法太绝对,错在“总是” ;规 律是必然的联系而不是偶然的联系,错误。故本题答案选 B。 答案:B 12有这样一句话:“当人类砍倒第一棵树的时候,文明开始了;当人类砍倒最后一棵树 的时候,文明结束了。 ”这句话蕴含的哲理是( ) 人类需要能动地认识、改造世界 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 人类利 用自然就必须改造自然 尊重自然规律是人类活动成功的关键 AB C

13、D 解析: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有其自身的客观规律,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发 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和基础,才能正确的发挥主观能动性,与自然和谐相 处,正确且符合题意;人类利用自然的同时必须尊重自然,说法错误;说法错误,错 在“关键” 。故本题答案选 A。 答案:A 13中华传统文化在跌宕起伏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天人合一”精神,强 调尊重自然,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这是基于( ) 规律是客观的,要尊重客观规律 发挥主观能动性,实现人对自然的改造 顺应社 会发展规律,实现人与自然和谐 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 AB CD 解析:题意

14、强调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符合题意;强调人对自然的改造,与题意不 符;题意强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是人与社会的关系,与题意不符。正确选项为 A。 答案:A 二、非选择题 14城市的建设、城市的发展都得从城市的实际出发。某市根据本地实际出台了一系列支 持柠檬种植的优惠政策,该市已成为全国唯一的柠檬商品生产基地市,其产量、规模、市场占 有率占全国 80%以上。但近年人们发现柠檬深加工产品的效益远比柠檬鲜果好得多,于是建 议政府制定相关优惠政策,引进并帮助企业进行柠檬产品的深度开发。当地政府广泛听取意见 后,邀请专家进行论证,组织企业家实地考察,在保持原有优惠政策的同时又出台了技术支持 和资金补贴等扶持

15、政策,引导企业产品转型升级,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 6 结合材料,运用辩证唯物论的知识,分析某市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措施的合理性。 答案:物质决定意识,要一切从实际出发。该市根据本地和当前变化的实际,完善优惠 政策引导柠檬产业健康发展。人能够能动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该市在调研、考察的基础 上完善发展柠檬产业的优惠政策,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把尊重客观规 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该市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积极探索柠檬产业发展的新动 向和新思路。事物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该市政策的制定既保持相对稳定性,又与 时俱进。 15随着宏观经济进入新常态,我国经济呈现出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的新特点 和增长速度正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经济发展方式正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 率型集约增长,经济结构正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存的深度调整,经济发 展动力正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的转变。 新常态下,经济发展要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要正确把握好“稳”和“进”的关系。 “稳”不是固步自封、不思进取、不要发展,更不是因循守旧、消极被动、无所作为,而是要 打牢发展的基础,为今后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积蓄力量、增添动力、激发活力。稳中求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