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谢与营养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028173 上传时间:2019-04-17 格式:PPT 页数:72 大小:5.3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代谢与营养_第1页
第1页 / 共72页
代谢与营养_第2页
第2页 / 共72页
代谢与营养_第3页
第3页 / 共72页
代谢与营养_第4页
第4页 / 共72页
代谢与营养_第5页
第5页 / 共7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代谢与营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代谢与营养(7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重症患者 营养与代谢支持,郭凤梅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重症医学科,1993 苏丹 一个小女孩正艰难地向食品发放中心爬行,应激后的营养与代谢改变和监测 营养支持策略及方法 肠外营养 肠内营养 营养药理学,重症患者营养与代谢支持,应激后的营养与代谢改变,应激后的生理与代谢反应特点 分解激素分泌增加,合成激素相对不足 TNF, IL-1, IL-6细胞因子影响营养物质代谢 脂质介质如PGE2, TXA2产生增加,影响营养物质代谢 内分泌激素与炎症介质共同作用,出现分解代谢大于合成代谢为特征的高代谢状态 严重营养不良,MODS,代谢率可降低,但仍分解大于合成,碳水化合物代谢变化,特点:高血糖 机制:脂

2、肪和蛋白质动员,糖异生增加 胰岛素正常或增加,胰岛素抵抗 葡萄糖代谢障碍,蛋白质与氨基酸代谢变化,蛋白质特点: 分解合成, 负氮平衡 氨基酸代谢特点: 谷氨酰胺浓度下降 血浆中支链氨基酸浓度下降,芳香族氨基酸和蛋氨酸浓度增加,脂肪代谢的变化,脂肪动员与氧化分解加速 达200 分解产物三酰甘油(TG)、游离脂肪酸(FFA)和甘油增加 肝细胞内FFA聚集,形成脂肪肝 LCT 肉毒碱合成减少 氧化利用受限 供给?,微量营养素的代谢变化,血清铁(Fe)、锌(Zn)、硒(Se)含量降低,而血铜(Cu)含量常常升高。 微量元素变化可影响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代谢、肠道形态学及免疫功能。,应激代谢变化特点

3、,能量消耗增加; 蛋白质分解增加; 净氮丢失增加,出现负氮平衡; 内脏蛋白与肌肉蛋白合成下降; 葡萄糖需要量增加,但氧化利用障碍,血糖升高,糖耐量异常; 脂肪动员与氧化加速,TG,脂肪酸和甘油直接供能,酮体; 免疫功能下降; 胃肠功能损害。,临床营养状态的评估,身高与体重 体重指数实际体重/理想体重100 理想体重=【身高(大于165cm)100】0.9 小于165cm则为 Male105/Femal100 肱三头肌皮肤折褶厚度(TSF)测量方法 上臂中点肌肉周径(AMC),人体测量,Measuring body composition,正常参考值男性为8.3mm,女性为15.3mm。90%以

4、上为正常,80%90%为轻度降低,60%80%中度降低,60%为重度降低,上臂中点肌肉周径(AMC),反映骨骼肌储存情况,计算公式:AMC =上臂中点周径AC(cm)0.34 TSF(cm)。 正常参考值:男性为24.8cm,女性为21.0cm,结果判断如上,临床营养状态的评估,内脏蛋白测定,免疫功能测定 淋巴细胞总数:正常1.53.0109/L。 血清免疫球蛋白测定:IgA、IgG和IgM,实验室检查,营养不良判断标准,临床常把体重、血清清蛋白水平、血红蛋白浓度及淋巴细胞计数作为营养状态评定的主要指标。 3月内体重下降超过10%,血清清蛋白低于30g/L,血红蛋白少于80g/L,淋巴细胞计数

5、少于1.5109/L者,诊断为营养不良。,应激后的营养与代谢改变和监测 营养支持策略及方法 肠外营养 肠内营养 营养药理学,危重病人营养与代谢支持,营养支持的原则,营养支持的适应征 既往营养不良,合并急性病变 既往营养良好,现处于高度消耗状态 机械通气治疗,改善或维持营养状态 脱机 因胃肠道损伤或疾病不能进食5天以上患者 胃肠道功能减退或术后,进食不足,营养支持的策略,营养支持的目的: 早期:减轻营养底物不足,防止细胞代谢紊乱,支持器官组织的结构与功能,参与调控机体免疫与生理功能,减少器官功能障碍 后期:加速组织修复,促进康复 传统营养支持无法达到上述目的,营养支持的时机,循环基本稳定 水、电

6、解质和酸碱失衡得到纠正 评估代谢和营养状态 了解有无营养不良病史 及早给予营养支持,一般在初期治疗后2448小时开始,营养支持的方式与选择,肠外营养支持 肠内营养支持 肠内肠外 原则:首选肠内营养支持方式,2006年营养支持指南,推荐意见1:重症病人常合并代谢紊乱与营养不良,需要给予营养支持。(C级) 推荐意见2:重症病人的营养支持应尽早开始。(B级) 推荐意见3:重症病人的营养支持应充分到考虑受损器官的耐受能力。(E级),指南,推荐意见4:只要胃肠道解剖与功能允许,并能安全使用,应积极采用肠内营养支持。(B级) 推荐意见5:任何原因导致胃肠道不能使用或应用不足,应考虑肠外营养,或联合应用肠内

7、营养(PN,PNEN) 。 (C级),能量与营养物质的供给,往常根据体重(167209kJ/kg.d或4050kcal/kg.d),或Harris-Benedict公式计算出BEE后再乘以一定的系数(1.52.0),估算患者营养需要,常导致能量与营养素的供给过高,能量与营养物质的供给,一般以2530 kcal/kg.d为宜或按 REE 1.11.2 计算 非蛋白热量中糖:脂肪为6 : 4 或5 : 5 葡萄糖供能4mg/kg.min,一般150200g/d 血糖:严格控制血糖110150mg/dL,可明显改善重症病人预后,使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MODS发生率及病死率明显下降。 脂肪 1

8、1.5g/kg.d 氮 0.20.35g/kg.d,糖1g 4kcal 脂肪1g 9kcal,指南,推荐意见6: 重症病人急性应激期“允许性低热卡”原则(20 - 25 kcal/kgday) 应激与代谢状态稳定后能量增加(30-35 kcal/kgday)。(C级),应激后的营养与代谢改变,能量代谢改变特点 能量消耗与需求增加 REE resting energy expenditure 择期手术患者REE增加0%10% 创伤、感染患者REE增加20%50% 影响因素:年龄、身高、体重、体温、镇静肌松治疗和机械通气治疗,营养支持的监测指标,体重 能量消耗的测定 液体平衡 血气分析检查 内脏蛋

9、白测定 前白蛋白(t1/2, 12h)、转铁蛋白(t1/2, 8d),营养支持的监测指标,免疫功能测定 淋巴细胞计数 T淋巴细胞亚群 氮平衡 尿氮测定,营养支持的监测指标,并发症监测 血浆渗透压 血清电解质 血清微量元素与维生素 血常规 肝功能 血脂测定 尿电解质测定 胆囊B超 粪常规与细菌学检查,危重病人营养与代谢支持,应激后的营养与代谢改变和监测 营养支持策略及方法 肠外营养 肠内营养 营养药理学,肠外营养在危重患者中的应用,营养途径的选择,经中心静脉肠外营养 指南:推荐经中心静脉实施肠外营养首选锁骨下静脉置管途径 经外周静脉肠外营养,营养成分及需要量,碳水化合物 100200g/d 脂肪

10、乳剂 LCT、LCT/MCT、STG 氨基酸 支链氨基酸、精氨酸、谷氨酰胺、牛黄酸 电解质 维生素与微量元素,营养成分及需要量,碳水化合物 4kcal/g,红细胞、白细胞、脑神经系统所必需的能量物质。 每日最低需要量为100150g,以保证依赖葡萄糖氧化供能的细胞所需。 补充过多增加CO2的产生,增加呼吸作功及肝脏代谢负担等 糖耐量下降 4mg/kg.min 200g/d,营养成分及需要量,脂肪乳剂 9kcal/g 减轻葡萄糖代谢障碍,保证热量供给及补充必需脂肪酸 非蛋白质热量的30% 50%,即碳水化合物与脂肪比例为7355 MCT与LCT各占50%物理混合乳剂,肉毒碱依赖性小 不在肝脏及外

11、周组织中浸润、形成脂肪组织; 与清蛋白结合疏松,高可溶性,易被组织摄取; 对胆红素代谢的干扰小,高胆红素血症; 不会沉积于网状内皮系统。,营养成分及需要量,氨基酸 4kcal/g 1.1252.5g/kg.d,氮,0.150.25g/kg.d NPC:N为100kcal:1gN,营养成分及需要量,电解质 钾的需要量一般在35g/d 磷 镁 钙 钠和氯,营养成分及需要量,维生素与微量元素 含有多种维生素的静脉注射剂(脂溶、水溶),一般情况下可以满足机体的日需要 微量元素,一般情况下只需要若干微克,指南,推荐1:一旦病人胃肠道可以安全使用时,则应逐渐向肠内营养或口服饮食过渡。(D级) 推荐2:葡萄

12、糖是肠外营养中主要的碳水化合物来源,一般占非蛋白质热卡的5060,应根据糖代谢状态进行调整。 推荐3:脂肪补充量一般为非蛋白质热卡的4050;摄入量可达11.5g/kg.d,应根据血脂廓清能力进行调整,脂肪乳剂应匀速缓慢输注。,指南,推荐4:重症病人肠外营养时蛋白质供给量一般为1.2-1.5g/kgday,约相当于氮0.20-0.25g/kgday;热氮比100150kcal:1gN。(B级) 推荐5: 维生素与微量元素应作为重症病人营养支持的组成成分。创伤、感染及ARDS病人,应适当增加抗氧化维生素(C级)及硒的补充量。,配制全肠外营养液(AIO),静脉营养液的稳定性及影响因素,AIO稳定性

13、 环境温度 溶液pH 营养素比例 ,肠外营养并发症,导管相关并发症 穿刺并发症 留置导管并发症 代谢并发症 糖代谢紊乱 脂肪代谢紊乱 蛋白质和氨基酸代谢紊乱 电解质、微量元素和维生素代谢紊乱 胆汁淤积,危重病人营养与代谢支持,应激后的营养与代谢改变和监测 营养支持策略及方法 肠外营养 肠内营养 营养药理学,肠内营养在危重患者中的应用,危重患者肠内营养的指征,不能经口摄入正常固体食物以获得足够热量与营养者 可建立胃肠道喂养的通路以保证营养的供给 循环稳定,水、电解质和酸碱失衡纠正 严重低蛋白血症纠正,血ALB28g/L 胃液潴留不多,200300ml/d,临床无腹胀,或可闻及肠鸣音,肠内营养支持

14、的禁忌症,严重应激状态,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水、电解质和酸碱紊乱未纠正 腹腔感染所致肠管运动功能障碍,明显腹胀,肠鸣音消失,或腹腔大量炎性积液,不能耐受食物 机械性完全肠梗阻或麻痹性肠梗阻 肠瘘早期,腹腔感染未局限 急性肠道炎症伴持续腹泻、腹胀,吸收功能差者 严重消化道出血及剧烈呕吐,重症患者肠内营养的时机,If the gut works, use it! 一般在术后1248小时开始,肠内营养支持的途径选择,经鼻胃、肠导管 经空肠造口置管 经皮内镜导管胃造口或空肠造口,肠内营养途径与选择,短期置管肠内营养: 鼻肠导管 鼻胃导管 鼻十二指肠导管 鼻空肠导管 长期置管肠内营养管: 胃造口术 经腹胃

15、造口术 经皮内镜下胃造口术(PEG) 十二指肠造口术 经皮内镜下下十二指肠造口术 空肠造口术 经腹肠造口术 经皮内镜下空肠造口术(PEJ/PEGJ) 经腹穿刺空肠造口术,PEG,PEG,PEJ,套管针穿刺空肠造瘘术,指南,推荐意见1:重症病人在条件允许时应尽早开始肠内营养(B级) 推荐意见2:对不耐受经胃营养或有返流和误吸高风险的重症病人,宜选择经空肠营养。(B级) 推荐意见3:重症病人在接受肠内营养(特别经胃)时应采取半卧位,最好达到3045度。(D级) 推荐意见4:经胃肠内营养的重症病人应定期监测胃内残留量。,肠内营养液的输注方式,定时灌注 连续输注法 间歇持续输注法,肠内营养液的类型与选

16、择,要素饮食 氨基酸和多肽配方 整蛋白配方饮食 匀浆膳食 特殊营养素:谷氨酰胺、精氨酸、核酸、-不饱和脂肪酸、膳食纤维,肠内营养的并发症,返流、误吸与肺部感染 胃肠不良反应 肠内营养相关腹泻 腹胀、便秘和腹痛 恶心与呕吐 倾倒综合征 机械性并发症 代谢性并发症,肠内营养支持的管理,符合条件 导管位置正确 营养液输注浓度与速度 膳食种类选择 胃排空状态评价: 指南:每6小时后抽吸一次腔残留量 潴留量200ml,可维持原速度, 潴留量100ml增加输注速度20ml/hr 残留量200ml,应暂时停止输注或降低输注速度。 并发症监测,不同重症的代谢特点与营养支持原则,推荐意见1:严重Sepsis与MODS病人,应密切监测器官功能与营养素的代谢状态,非蛋白质热卡:氮比可进一步降低至80130kcal: 1gN(D级) 推荐意见2:严重Sepsis病人,应避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