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宫产术后护理-(1)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016281 上传时间:2019-04-16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3.0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剖宫产术后护理-(1)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剖宫产术后护理-(1)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剖宫产术后护理-(1)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剖宫产术后护理-(1)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剖宫产术后护理-(1)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剖宫产术后护理-(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剖宫产术后护理-(1)(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剖宫产术后护理,王水芹,剖宫产是在分娩过程中,由于产妇或胎儿的原因无法使胎儿自然娩出,而由医生采取的一种经腹切开子宫取出胎儿及其附属物的过程。由于该手术伤口大,创面广,很容易产生术后并发症,所以,做好术后护理是产妇顺利康复的关键。,产褥期定义,从胎盘娩出至产妇全身各器官除乳腺外恢复至妊娠前状态,包括形态和功能,这一阶段称为产褥期,一般定为6周。,产褥期临床表现,生命体征 正常产妇,产后生命体征在正常范围。产后24小时内,体温略升高但不超过38,可能与产程长致过度疲劳有关。产后3-4日可能会出现“泌乳热”,乳房充盈影响血液和淋巴回流,乳汁不能排出,一般不超过38 。,子宫复旧和宫缩痛,胎盘娩出后

2、,子宫收缩呈圆形,宫底即刻降至脐下一横指,产后1日略上升至脐平,以后每日下降1-2cm,产后10日降至盆腔内。产后哺乳吸允乳头反射性地引起宫缩素分泌增加,故子宫下降速度较不哺乳者为快。,产后子宫收缩引起的疼痛,称为宫缩痛。 经产妇宫缩痛较初产妇明显 哺乳者较不哺乳者明显?宫缩痛一般可承受,多在产后1-2日出现,持续2-3日自然消失,不需特殊用药,也可酌情给予镇痛剂。,哺乳时反射性催产素分泌增多会使疼痛加重,褥汗,产后一周内,孕期潴留的水分通过皮肤排泄,在睡眠时明显,产妇醒来满头大汗,习称“褥汗”,不属于病态。,恶露,产后随子宫蜕膜脱落,含有血液及坏死蜕膜等组织经阴道排出,称为恶露。根据其颜色及

3、内容物分为血性恶露(持续3到4天)、浆液性恶露、白色恶露。正常恶露有血腥味,但无臭味,一般持续4-6周,总量可达500ml。若有胎盘、胎膜残留或感染,可使恶露时间延长,并有臭味。,护理措施:尽早活动,目的:预防血栓性静脉炎 孕晚期和产后比较容易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剖宫产的患者更容易发生。引起此病的危险因素包括肥胖、不能早日下床活动、年龄较大、多胎经产妇等。临床表现为下肢疼痛、压痛、水肿、心跳及呼吸会加速。,将手术患者安置适宜房间,了解术中有无异常变化。剖宫产大多采用椎管麻醉,术后6小时内去枕平卧,6小时后取半卧位或自由体位,并鼓励产妇床上多翻身活动,改善肠道通气功能,松弛腹肌减轻切口疼痛,有利

4、于恶露的排除,预防褥疮的发生,可使产妇感到舒适,又有利于静脉回流,防止血栓形成。,排尿与排便,目的:预防尿路感染、便秘 一般术后第二天静脉滴注结束会拔除留置导尿管,拔除后34小时应排尿,以达到自然冲洗尿路的目的。如果不习惯卧床小便,可下床去厕所,再解不出来,应告诉医生,直至能畅通排尿为止,否则易引起尿路感染。,剖宫产后,由于伤口疼痛使腹部不敢用力,大小便不能顺利排泄,易造成尿潴留和便秘,若有痔疮,情况将会变得更加严重,故术后产妇应按平时习惯及时大小便。,饮食 护理,目的:避免呕吐或腹胀 剖宫产产妇术后6小时内因麻醉药药效尚未消失,全身反应低下,为避免引起呛咳、呕吐等,应暂时禁食,若产妇确实口渴

5、,可间隔一定时间喂少量温水。术后6小时,可进食流食,如熬得很浓的鸡、鸭、鱼、骨头汤等。进食之前可用少量温水润喉,每次大约50毫升,若有腹胀或呕吐应多下床活动,或者用薄荷油?涂抹肚脐周围。第一餐以清淡简单为宜,例如稀饭、清汤,并要少量。若无任何肠胃不适,则可在下一餐恢复正常的食量,哺喂母乳的妈妈可多食用鱼汤及多喝水。 稀释后的薄荷油按摩胃部可以促进消化,高浓度可引起皮肤过敏,术后尽量避免摄取容易产气的食物,其他则依个人喜好适量摄取。避免油腻和刺激性的食物,多摄取高蛋白、维生素和矿物质以帮助组织修复(如鱼、鸡肉)。此外多摄取纤维素以促进肠道蠕动,预防便秘。,密切观察恶露,目的:避免产后出血 无论是

6、自然产还是剖宫产,产后都应密切观察恶露。剖宫产时,子宫出血较多,应注意阴道出血量,如发现阴道大量出血或卫生棉垫2小时内就湿透,且超过月经量很多时,应及时通知医生。,正常情况下,恶露10天内会从暗红色变为淡黄色,分娩后两周变为白色,46周会停止,若超过4个星期还有暗红色的分泌物或产后两个月恶露量仍很多时,应到医院检查。看子宫复旧是否不佳,或子宫腔内残留有胎盘、胎膜,或合并有感染。,腹部伤口护理,目的:预防伤口感染 术后密切观察伤口敷料,若伤口敷料有渗血、红肿或产妇体温高,而且伤口痛,要及时检查伤口并通知医生。,会阴护理,术后保持外阴清洁,勤换卫生垫,内衣裤,术后当日即用1:1000的新洁尔灭液或

7、1:1500的高锰酸钾液冲洗外阴,以后每日两次。 尿管的护理如果尿管保留超过24小时每天更换尿袋,1患者心理情况尤为重要。 2及时评估患者心理状况,向患者提供心理支持。3剖宫产术后产妇卧床生活不能自理,同时产妇对切口瘢痕的担心,对新生儿状况的担心,积极母乳喂养的担心等因素使产妇产生心理负担,加上长时间卧床,产妇出现腰酸、背痛、焦虑、失眠等,因而拒绝检查和护理。,心理护理,4安慰产妇,消除产妇的紧张情绪和顾虑 家人陪伴 5从心理上获得满足及安全感,增加产妇的自信心,从而使产妇处于较佳的身心康复状态。,1 一般护理,2平坦及凹陷乳头护理,3乳房胀痛护理,4乳腺炎护理,5乳头皲裂护理,产后乳房护理,

8、一般护理 : 乳房应保持凊洁丶干燥, 经常擦冼。分娩后第一次哺乳前, 应将乳房乳头用温香皂水及温开水洗净,以后每次哺乳前均用温开水擦洗乳房及乳头。注意切忌用酒精之类擦洗,以免引起局部皮肤干燥丶皲裂。 乳头处如有痂垢应先用油脂浸软后再用温水洗净。每次哺乳前柔和地按摩乳房,刺激泌乳反射。哺乳时应让新生儿吸空乳房,如乳汁充足孩子吸不完时,应用吸乳器将剩余的乳汁吸出,以免乳汁淤积影响乳汁分泌,并预防乳腺管阻塞及两侧乳房大小不一等情况。如吸吮不成功,则指导产妇挤出乳汁喂养。哺乳期使用棉质乳罩,大小适中,避免过松或过紧。,平坦及凹陷乳头护理图 : 有些产妇的乳头凹陷,一旦受到刺激乳头呈扁平或向内回缩,婴儿

9、很难吸吮到奶头,可指导产妇做以下练习: (1)乳头伸展练习:将两拇指平行放在乳头两侧,慢慢地由乳头向两侧外方拉开,牵拉乳晕皮肤及皮下组织,使乳头向外突出。接着将两拇指分别放在乳头上侧和下侧,将乳头向上向下纵形拉(图1,图2)。此练习重复多次,做满15分钟,每天2次。 (2)乳头牵拉练习:用一只手托乳房,另一只手的拇指和中示指抓住乳头向外牵拉,重复1020次,每天2次。 (3)配罝乳头罩:从妊娠7个月起佩带,对乳头周围组织起到稳定作用。柔和的压力可使内陷的乳头外翻,乳头经中央小孔保持持续突起。 此外,可指导产妇改变多种喂奶的姿势和使用假乳套以利婴儿含住 乳头,也可利用负压吸引的作用使乳头突出。在

10、婴儿饥饿时可先吸吮平坦一侧,因此时婴儿吸吮力强,容易吸住乳头和大部分乳晕。,图,乳房胀痛护理 产后3天内,因淋巴和静脉充盈,乳腺管不畅,乳房逐渐胀实变硬,触之疼痛,可有轻度发热。一般于产后1周乳腺管畅通后自然消失。也可用以下方法缓解: (1)尽早哺乳:于产后半小时内开始哺乳,促进乳汁畅流。 (2)外敷乳房:哺乳前热敷乳房,可促使乳腺管畅通。在两次哺乳间冷敷乳房,可减少局部充血肿胀。 (3)按摩乳房:哺乳前按摩乳房,方法为从乳房边缘向乳头中心按摩(图3),可促进乳腺管畅通,减少疼痛。 (4)配戴乳罩:乳房肿胀时,产妇穿戴合适的具有支托性的乳罩,可减轻乳房充盈时的沉重感。 (5)生面饼外敷:用生面

11、饼外敷乳房,可促使乳腺管畅通,减少疼痛。 (6)服用药物:可口服维生素B6戓散结通乳的中药,常用方剂为柴胡(炒)当归王不留行木通漏芦各15克,水煎服。,图3,乳腺炎护理 当产妇乳房出现局部红肿热痛时,或有痛性结节,提示患有乳腺炎。轻度时,在哺乳前湿热敷乳房35分钟,并按摩乳房,哺乳时先喂患侧乳房,因饥饿时婴儿的吸吮力强,有利于吸通乳腺管。每次哺乳时应充分吸空乳汁,在哺乳时同时按摩患侧乳房。同时增加哺乳的次数,毎次哺乳至少20分钟。哺乳后充分休息,饮食要清淡。,乳头皲裂护理: 轻者可继续哺乳。哺乳时产妇取舒适的姿势,哺乳前先湿热敷乳房和乳头35分钟,同时按摩乳房,并挤出少量乳汁使乳晕变软容易被婴

12、儿含吮。先在损伤轻的一侧乳房哺乳,以减轻对另一侧乳房的吸吮力。让乳头和大部分乳晕含吮在婴儿口中,增加哺乳的次数,缩短每次哺乳的时间。哺乳后,挤出少许乳汁涂在乳头和乳晕上,短暂暴露使乳头干燥,因乳汁具有抑菌作用,且含丰冨蛋白质,能起到修复表皮的作用。疼痛严重者,可用吸乳器吸出喂给新生儿或用乳头罩间接哺乳,在皲裂处涂敷蓖麻油铋糊剂,于下次喂奶时冼净。,退乳护理 产妇因疾病戓其他原因不能哺乳者,应尽早退奶。此外,可用生麦芽6090克,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35天,配合退奶。如乳房胀痛,用芒硝250克分装于两个布袋内,敷于两侧乳房并包扎固定,湿硬后及时更换,直至乳房不胀为止。,出院宣教,出院指导加强营养,坚持母乳喂养4-6个月,注意观察恶露的性质,产后6-8周进行产偶常规检查,产褥期内禁性生活,产后6周应采取避孕措施,此外产褥期注意个人清洁卫生可洗头,淋浴等。,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