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联句、句式、句型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016139 上传时间:2019-04-16 格式:PPT 页数:49 大小:98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联句、句式、句型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关联句、句式、句型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关联句、句式、句型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关联句、句式、句型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关联句、句式、句型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联句、句式、句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联句、句式、句型(4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六年级总复习,句子,与句子相关的知识点,一、句子的类型,二、关联词语,三、句式变换,四、修改病句,五、修辞方法,六、扩写句子,七、缩写句子,一、句子的类型,(一)、陈述句,(二)、疑问句,(三)、祈使句,(四)、感叹句,1、陈述句,是用来告诉别人一件事或说明一个 道理,表示陈述语气的句子。,陈述句的语调是平调,在句末一般用句号。,例如:1.晓明的妈妈是教师。 2.明天我们去春游。 3.天空中撒满了亮闪闪的星星,陈述句的分类,按照表达内容,陈述句可分为肯定句和否定句。,肯定句是表达肯定意思的句子,否定句是含有否定词的句子,否定句又可分为一般否定句和双重否定句。一般否定句表达的是否定的意思,双重否

2、定句表达的是肯定的意思,而且比肯定句语气更为强烈。,为了简明地了解陈述句的分类,我们 用下面的图表来表示。,陈述句,肯定句,否定句,一般否定句,双重否定句,2、疑问句,用来提一个问题的句子叫疑问句。疑问 句句尾语调上升,常带有疑问词“呢、吗、 呀、么 ”疑问句句末用问号。,例如:1、这本书是你的吗? 2、你吃过午饭了吗? 3、他在院子里做什么呢?,疑问句的分类,疑问句可分为有疑问句、反问句和设问句三种。,(1)有疑而问句是问话者提出问题,要求别人回答的句子。包括一般问句,选择问和是非问。,(2)反问句是一种无疑而问,是为了加强说话力量而采用的一种方式,实际上是陈述句的一种强调用法。,(3)设问

3、句也是一种无疑而问,是为了引起读者或听着注意而采用的一种方式。,为了简明地了解疑问句的分类,我们用下面的图表来表示,疑问句,有疑而问,一般问句,选择问,是非问,无疑而问,反问句,设问句,3、祈使句,用来表示命令、请求、希望、禁止或 劝阻等意思的句子叫祈使句。 祈使句的句末根据语气的强弱,可以 用感叹号,也可以用句号。语气强用 感叹号,语气弱用句号。如: 请把书递给我。 不许随地吐痰 把枪放下,举起手来,祈使句的分类,根据语气的强弱,祈使句可分要求祈使句和禁止祈使句两大类。要求祈使句语气较为委婉,禁止祈使句语气较为严厉和强烈。,祈使句,要求祈使句,禁止祈使句,4、感叹句,用来抒发强烈感情(喜欢、

4、愤怒、悲伤、或恐惧、惊讶、厌恶等),表示感叹语气的句子叫感叹句。感叹句的句末用感叹号。,如:颐和园的景色真美啊 种子的力量竟有这么大 多么令人难忘的夜晚啊,二 、关联词语,关联词是指在各级语言单位中 起关联作用的词语。常见的关联 词有以下八种类型。,并列关系,承接关系,递进关系,因果关系,选择关系,转折关系,假设关系,条件关系,1、并列关系,几个分句分别说明、描写几种事物, 或者从几个方面说明、描写同一事物, 各分句之间意义可以是相关的,也可以 是相对或相反的。,例如: (1)一边唱歌,一边跳舞。 (2)今晚的月亮又圆又大。 (3)我们到学校来是为了学习,不是为了玩。,表示并列关系的关联词,也

5、,一边一边,一会儿一会儿,不是而是,又又,还,一面一面,那么那么,有时有时,既又,2、承接关系,几个分句按一定的顺序,相承相连地说下去,表示连续的动作或连续发生的一系列 事件。,例如:(1)小狗一听到主人的脚步声,就摇头摆尾地跑到门口边迎接。 (2)写完了作业,又去画画。 (3)他先洗了脸,然后就坐在沙发上看电视,表示承接关系的关联词,又,便,接着,于是,一就,首先然后,就,才,跟着,从而,起先后来,3、递进关系,后面的分句比前面的分句向更重或更大、更深、更难的方向推进一层,分句间的关系是递进的。,例如:(1)在百米决赛中,他不但夺得了金牌,而且打破了世界纪录。 (2)明明不但歌唱得好,舞跳得

6、也棒。 (3)他不仅会唱歌,还会写歌词。,表示递进关系的关联词,不仅而且,不但(不仅、不只、不光)还(也、 又),不但(不只、不止、不光、不单) 而且,4、因果关系,一个分句表示原因或根据,另一个分句表示结果或推论。根据原因和结果顺序的变化,可分为前因后果和前果后因。,例如: (1)由于今天下雨,因此我们的运动会推迟了。 (2)他因为睡眠不足,所以看起来脸色苍白。 (3)今年夏天之所以这么热,是因为降雨太少。,表示因果关系的关联词,因故 因此(因而、所以) 因为 因为所以 由于因此(因而) 之所以是因为 既然就,注:“因为所以”和“既然就”的区别 “因为”的后一句表示结果已经实现或可以肯定的事

7、实。 “既然”的后一分句表示结果是推断出来的,5、选择关系,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说出两件或两件以上的事情或情况,并表示要从中选择一种。,例如: (1)这个碗是你打碎的,还是你打碎的? (2)这样晴朗的傍晚,爸爸不是在院子下棋,就是去邻院打羽毛球。 (3)今天中午爸爸妈妈都出差,你或者去奶奶家,或者去姥姥家。,表示选择关系的关联词,是还是 不是就是 要么要么 或者或者 与其不如 宁可也不 宁愿不愿,选择关系的几种类型,1.用“是还是”“或者或者”关联词的句子,表示从中选择一项,一般语气上较灵活,有商量的口气,称为“商选”。 2.用“不是就是”“要么要么”关联词的句子,所表示的选择语气上更为肯定坚

8、决,表示二者必取其一,不容许有第三种选择,称为“限选”。 3.用“与其不如”“宁可也不”关联词的句子,表示在列出的事件中经过权衡,已有所取舍,含有取次舍彼的意思,不必再有商量,称为“决选”。,6、转折关系,前后分句的意思相反、相对,后面的分句不是顺着前面分句的意思向下说,而是拐了个弯,意思上作了一个转折。,例如:(1)弟弟虽然只有两岁半,但是已经认识好几百字了。 (2)尽管他再三解释,可是谁也不相信他。 (3)虽然这盆花很香,但是我并不喜欢它。,表示转折关系的关联词,1、虽然但是 2、尽管还 3、虽(固然、尽管) 但(可是、而、却) 4、但是(可、却、可是) 5、然而(不过、只是、倒) ,7、

9、假设关系,一个或几个分句提出假设的情况,另一个或几个分句说明假设的情况实现后会有什么样的结果。,例如:(1)如果明天不下雨,我们就去公园玩。 (2)假如眼前这美丽的景色是一幅画,那这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 (3)哪怕狐狸再狡猾,也斗不过好猎手。,表示假设关系的关联词,如果 假设 若 倘若 要 要是 要不是,就 便 那 那就 那么 那么就,任意组合,即使 就是 就算 哪怕 纵然,也 还,任意组合,8、条件关系,前一个分句提出条件,后面的分句表示在这种条件下所产生的结果。,例如:(1)无论刮风下雨,哥哥都会背她去上学。 (2)只有夺下这块高地,才能取得战争的胜利。 (3)除非你写完作业,才可以看电

10、视。,表示条件关系的关联词,只要就 只有才 除非才,注:以上这类关联词表示,前面的分句提出条件,后面的 分句说出在这种条件下会产生的结果,任凭也 无论都 不管总,注:这一类关联词的句子里,前面的分句先排出所有条件, 后面的分句指出在任何条件下都会得到这样的结果。,关联词语歌,“不但”“而且”表递进 “虽然”“但是”表转折 “只有”和“才”表条件 “如果”和“就”表假设 “因为”“所以”表因果 “不是”“就是”表选择 “首先”“然后”表承接 相关 相反 为 并列,几种容易混淆的关联词语,不是而是(并列关系) 不是就是(选择关系) 是还是(选择关系) 尽管也(转折关系) 不管也(条件关系) 既然就

11、(因果关系) 只要就(条件关系),选填关联词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1. 要分析关联词语的搭配是否合理. .要从分辨语句间的意义关系入手,分析 句与句之间本身蕴含着什么样的关系, 再确定表示这种关系的关联词语。 3 .从语感方面分析,看看所填的关联词语 是否通顺合理,上下衔接。,三、句式变换,改变句式就是在保持原来内容不变的前提下,把句子的表达形式按一定的要求从一种形式改变为另一种形式的练习。,改变句式的练习常见的有以下几种:,一、把陈述句改成“把”字句和“被”字句。,二、“把”字句和“被”字句的互改。,三、肯定句和否定句的互改。,四、把直接叙述改为间接叙述。,五、不同语气句子的句式改变。,一

12、、把陈述句改成“把”字句和“被”字句,1、把陈述句改成“把”字句,例:,我,叠好了,被子,。,把,改后的效果:,我把被子叠好了,。,标点可不能忘哟,2、陈述句改“被”字句,例:,春风,吹开了,花朵,。,被,不要忘了我啊,二、 “把”字句和“被”字句互改,例句:,老师,把,小明,狠狠地,批评了,一顿,。,主语和宾语位置互换,把“把”换成“被”,被,嘿嘿,还是我,三、肯定句和否定句的互改,对事物作出肯定判断的句子,我们称 为肯定句。,对事物作出否定判断的句子,成为否 定句。否定句一般都带有“不,没(没有)”等表示否定的词语 。,例句:,王芳,是,个,好,孩子,改否定句:,坏,。,不,(一)肯定句改

13、否定句,(二)否定句改肯定句,例句:,上句还可以改为双重否定句:,没有人不说王芳是个好孩子。,弟弟,不喜欢,写作业,。,改肯定句:,改为喜欢的反义词,讨厌,肯定句或否定句互改的注意事项:,在改变时不能只是在句子中加入否定 词或者去掉否定词,关键是在理解句子 的意思后,加上或去掉否定词后,不能 改变句子的意思。例如:“我喜欢你。” 改成否定句为“我不讨厌你。”而不能改 为“我不喜欢你。”,否定句、肯定句和双重否定句的语气比较,从弱到强依次是:否定句 肯定句 双 重否定句,四、把直接叙述改为间接叙述,例句:,李老师说,:“,同学们学不会,,我,不安心。,”,指李老师,他,,,注:如果句中的“你、我

14、、他”太多而弄不清楚时,可在心中暗暗把“你、我、他”还原成人名,这样能帮助我们理解句意。,方法技巧:,把直接叙述句改为间接叙述句要做到三改一不改:,1.改换人称; 2.改动标点,将冒号改成逗号,双引号去掉; 3.适当地调整词语,使语句通顺; 4.不改变句子的意思。,五、不同语气句子的句式改变,1、陈述句和反问句互改,2、陈述句幻与感叹句的互改,1.陈述句和反问句互改,这么远,,箭,怎么,能射得到,呢,?,这么远,,箭,怎么,能射得到,呢,?,不,。,陈述句直接陈述所要表达的意思,语调比较平稳。反问句则是通过反问的语气,把原来陈述的意思进一步强调,更加肯定,感情强烈,语调更高。例如:,作为一个市

15、民,,应该遵守公共道德,。,难道不,?,吗,陈述句与反问句互改要注意以下两点,(1)陈述句改成反问句时,一定要加上“难道、怎么、岂能、岂”等反问词,句尾还要加上“吗、呢”等语气词,把句号改为问号。反之,反问句改为陈述句,要去掉这些反问词和语气词,句尾标点符号也应改为问号。 (2)陈述句与反问句互改时,肯定句和否定句也是互改的,即题目无论是陈述句还是反问句,如果是肯定句,变过来的句子一定是否定性的句子。反过来,题目是否定句,答案一定是肯定性的句子。,上课时不能吃东西。(否定式陈述句),上课时怎么能吃东西呢?(肯定式反问句),谁能说我们的祖国不美丽?(否定式反问句),我们的祖国很美丽。(肯定式陈述句),例如:,2.陈述句与感叹句的互改,陈述句变为感叹句,要加表示强烈感情的副词和表示感叹的语气助词,并将句号变为感叹号。反之,感叹句变为陈述句,就要去掉句子中表示强烈感情的副词和句尾的语气助词,并将感叹号改为句号。,黄山的景色很美。,黄山的景色真美啊!,表示强烈感情的副词,语气助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