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和县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实施终稿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879724 上传时间:2017-05-20 格式:DOC 页数:87 大小:645.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民和县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实施终稿_第1页
第1页 / 共87页
民和县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实施终稿_第2页
第2页 / 共87页
民和县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实施终稿_第3页
第3页 / 共87页
民和县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实施终稿_第4页
第4页 / 共87页
民和县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实施终稿_第5页
第5页 / 共8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民和县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实施终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民和县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实施终稿(8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0民和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民和县卫生和计划生育局二 0 一四年四月操 作 手 册1目 录民和县 2014 年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实施方案. 2民和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疾控部分标化工作量测算说明.16民和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妇幼部分标化工作量测算说明.30民和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卫生监督协管标化工作量测算说明.45民和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标化工作量单价计算方法.50民和县卫生机构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职责分工.51民和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数量质量考核细则.542民和县 2014 年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实施方案、 实施背景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为确

2、保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充分发挥作用,为居民购买、提供均等、可及、高质量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有效保护群众健康,根据考察乐都区实施的“合同+ 数量+质量+绩效”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管理模式,注重保基本、强基层、打基础,把推进改革与健全机制相结合、提高服务与强化监管相结合、关口前移与重心下移相结合,努力把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取得实效,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目标。结合我县实际在官亭、李二堡、巴州三镇开展乐都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管理模式。二、工作目标与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签订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合同,建立健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绩效考核制度,量化考核指标,以“合同管理+数量+质量+ 绩效考核”的

3、运行模式,推进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在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同时,改善医疗机构的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可及性和公平性,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三、 工作原则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工作大局,坚持公益性,完善政府对公3共卫生服务的投入机制,把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免费向居民提供;坚持公平性,注重向弱势人群、农村地区、贫困地区倾斜,缩小地区和人群公共卫生服务差距;坚持可及性,切实加强公共卫生和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公共卫生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能力、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政府主导,部门协作,全社会参与,健全和完善补偿机制,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逐步完善,逐步到位,积极而扎实

4、地推进我县农村基本公共卫生公共服务发展。 四、主要任务(一)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按要求落实我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并达到既定标准。遵循公平性原则、社会效益原则、成本效果原则、以及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原则,根据我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需求顺序及经济能力,经过分类归并,确定实施 14 类 51 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具体如下:表 1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14 大类 51 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建立健康档案 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 普及中国公民健康素养 66 条实施预防接种预防接种证、卡、册的使用管理预防接种常规接种率和疾病监测报告4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报告和处理传染病报告与管理传染病

5、疫情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传染病防治结核病预防和控制新生儿访视06 岁儿童保健管理儿童保健体弱儿管理新生儿疾病筛查新生儿疾病筛查听力筛查先天性心脏病筛查 先天性心脏病筛查登记产前检查产后访视高危妊娠管理孕产妇保健孕产妇、儿童保健、妇幼卫生信监测老年人保健 老年人健康管理及评估高血压管理糖尿病管理慢性病管理肺气肿随访管理肺心病随访管理风湿病随访管理慢性病管理类风湿随访管理中医治未病服务 慢病患者中藏医健康干预50-6 岁儿童、孕产妇、65 岁以上老年人中藏医健康干预碘缺乏病预防控制包虫病预防控制地方性氟中毒地方病防治大骨节病重性精神疾病管理重性精神疾病登记、报告与管理,在专业机构指导下对在家居

6、住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进行治疗随访和康复指导食品安全信息报告生活饮用水卫生巡查学校卫生巡查职业卫生咨询指导卫生监督协管非法行医和非法采供血信息报告以上各项工作具体操作严格按省卫生厅关于促进全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工作实施方案 及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2 年版) 的操作规程进行。(二)签定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合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合同管理实行以乡镇为中心的总负责制,乡镇卫生院组织辖区卫生室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并向村卫生室支付报酬。原则上每个乡(镇)确定当地乡(镇)卫生院,6每个行政村(居委会)确定本村一所达标的村卫生室向辖区内居民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对于实行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的村

7、卫生室要优先考虑。合同签定步骤如下:1、由县卫生和计划生育局向各个乡镇卫生院发布招标邀请书,明确每个服务包内容和需要提交申请材料;2、收集应答书,初步评选出试点服务机构;3、确定签订协议,购买方(县卫生和计划生育局)为甲方,服务提供机构(乡镇卫生院)为乙方,合同由双方职责与权利、服务包内容、实施方案和绩效考核标准组成;4、县卫生和计划生育局按照协议向卫生院支付一定的预付款;5、乡镇同时与村级服务机构签订执行协议,乡村两级服务机构按照服务内容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三)开展专业技术培训根据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2 年版) 及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卫生厅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基本公共卫

8、生服务工作意见的通知的精神,2014 年 4 月份组织开展好基层公共卫生人员的业务培训,力争使每个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在乡镇卫生院都有技术骨干,每位承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乡村医生都得到培训,规范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7(四)转变服务管理模式通过“合同管理+标化工作量+绩效考核”的管理模式,积极引导乡村两级卫生机构由基本医疗服务向公共卫生服务转变,由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转变,由单一部门评价向多部门和群众共同评价转变,由追求经济效益向注重社会效益转变,由按人员补助向按服务结果付费转变,有效推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在我县的实施。(五)绩效考核1、考核内容制定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9、项目的绩效考核评价标准和方法,加强对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绩效管理。明确工作职责、目标和任务,建立考核评价机制。依据乐都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数量/ 质量考核细则 (以下简称考核细则 )对乡卫生院、村卫生室 14 类 58 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完成的数量指标、质量指标进行量化考核。数量指标:包括建立居民健康档案份数;健康教育宣传活动次数 、健康教育宣传材料发放人份数、健康教育咨询人次数 ;扩大免疫规划疫苗接种人次数、疑似法定传染病报告人次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次数、死亡病例网络报告人次数;新生儿访视人次数、6 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人次数、对儿童进行生长发育监测和评估次数;产前保

10、健人次数 、产后访视人次数;老年人健康管理(体检)人数;高血压病人服务人次数、糖尿8病病人服务人次数、重性精神病人居家进行治疗随访和康复指导人次数等(详见乡、村数量考核及考核说明) 。质量指标:包括 11 种疫苗苗全程接种率、孕产妇系统管理率、儿童系统管理率、传染病报告及时率、高血压患者管理率、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率、糖尿病患者管理率、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率、结核病患者规范管理率、精神病患者规范管理率等(详见乡、村质量考核及考核说明) 。2、考核方法采取内部考核和外部考核、定期考核和不定期考核相结合的考核方法。乡卫生院每半年、年终对所辖所有村卫生室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各项工作完成情况依据村卫生室以考核

11、细则进行考核,形成村级绩效报告并提交县卫生和计划生育局。 县卫生和计划生育局在乡级考核的基础上,每半年、年终组织县疾控中心、妇保院业务人员,依据考核细则对村级抽查,对乡卫生院逐一进行考核,形成乡、村绩效考核报告并提交县卫生和计划生育局。3、考核结果的运用县卫生和计划生育局根据县级绩效考核报告兑现试点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实行县、乡对村卫生室双重考核评价方法,将乡级对村级的绩效考核与县级对村级绩效考核比对,考核评价原则及奖惩措施如表 2 所示:表 2 县、乡对村卫生室双重考核评价原则9评价原则 奖惩措施数量考核差值90 个标化工作量质量考核差值15 分对乡级考核不认可,乡级重新对村卫生室进行考

12、核注:数量考核差值=县对村的数量考核值 乡对村的数量考核值;质量考核差值=县对村的质量考核值 乡对村的质量考核值。质量考核分值大于或等于 85 分为优秀,84-70 分为合格,6960 分为基本合格,小于 60 分为不合格,不作为质量系数,也就是考核质量分值小于 60 份不兑现绩效工资。五、经费筹集与支付(一)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补助标准101、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以县为单位,2014 年按服务人口每人 40 元的标准予以补助。2、风险控制:因为在测算标化工作量单价时对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报告与处理、辖区聚集性病例发现及报告、传染病疫情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及处理等未做预期测算,故将试点乡(

13、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总费用的 3%作为风险资金,如发生传染病大流行或基本公共卫生其他突发事件时应急。(二)经费支付方式1、根据民和县居民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需求,乡、村两级卫生机构提供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质量和成本,对 14 类 58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数量进行标化工作量确定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标准,结合工作质量(指标体系完成情况)确定质量系数、地区服务差异系数的方式确定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费用金额。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费用金额确定办法如下:(1)界定地区差异系数依据服务人口、服务面积将各试点乡镇卫生院与村卫生室进行排序,以 0.05 为间距,确定地区差异系数。(2)界定标准化工作量 “标准服务”是指在一定的

14、社会、经济、文化等条件下,通过消耗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时间和知识等资源,向需方提供优质、无差别的服务。在卫生领域里, “标准服务”是指医务人员向需方提供优质、无差别的健康服务,把一个门诊医11生接诊一名病人 15 分钟的工作量设定成一个标化工作量。测算和核定标化工作量:按 14 类 58 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流程、工作数量核定乡村两级标化工作量,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标化工作量依据初级卫生保健机构绩效评价不同类别卫生服务标准服务量的折合值进行测算。例如:接种疫苗 1 针次折合 1.0 个标化工作量,儿童保健 1 人次折合 0.8 个标化工作量。求出标化工作总量:以试点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

15、提供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数量求出标化工作量总量。计算标化工作量单价:按照人均 40 元的标准,全县总人口求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总额,除乡、村两级标化工作量总量,即可求出每个标化工作量的单价(2.93 元/个标化工作量) 。对工作量进行考核:依据乡村两级数量考核细则统计乡卫生院或村卫生室标化工作量。对工作质量进行考核:通过乡村两级质量考核细则,依据评分确定乡卫生院或村卫生室质量系数。计算补偿额度:根据每个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考核所得标化工作量,乘以每个工作量的单价和质量系数及地区差异系数,即可求出该乡(镇)卫生院或村卫生室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费用金额。服务费用金额考核所得标化工作量质量系数标化工12作量单价地区差异系数2、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资金根据绩效考核结果支付。根据不同的服务项目,按照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的服务人口数(包括流动人口) 、实际服务人次数、服务质量综合绩效考核后,县卫生和计划生育局根据绩效考核报告兑现乡村两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费用。六、保障措施(一)加强组织领导要把实施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和关注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的大事,纳入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各有关部门要加强沟通协调,明确工作任务和职责,精心组织实施,共同做好项目的实施与管理工作,确保我县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目标的如期实现。(二)明确各部门职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