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榆林市2018届高三高考模拟第一次测试化学试题及答案

上传人:【**** 文档编号:87967236 上传时间:2019-04-1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53.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陕西省榆林市2018届高三高考模拟第一次测试化学试题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陕西省榆林市2018届高三高考模拟第一次测试化学试题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陕西省榆林市2018届高三高考模拟第一次测试化学试题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陕西省榆林市2018届高三高考模拟第一次测试化学试题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陕西省榆林市2018届高三高考模拟第一次测试化学试题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陕西省榆林市2018届高三高考模拟第一次测试化学试题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陕西省榆林市2018届高三高考模拟第一次测试化学试题及答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选择题(共18小题,每小题3分,共54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蔗糖可作调味剂B.瓷器的重要成分是硅酸盐C.维生素D可促进人体对钙的吸收D.可溶性的铝盐和铁盐能用于饮用水消毒杀菌2.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NH3可用作制冷剂 B.过氧化氢有氧化性,不能用于人体消毒C.S的氧化性比Cl2的氧化性强 D.电解饱和食盐水制备金属钠3.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A.质量数为31的磷原子: B.氟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C. 和的核外电子数不同 D.乙酸乙酯的结构简式:C4H8O24.人体正常的血红蛋白含有Fe2+,若误食

2、亚硝酸盐(如NaNO2),则导致血红蛋白中的Fe2+转化为Fe3+而中毒,服用维生素C可解毒。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亚硝酸盐被还原 B.维生素C是还原剂C.维生素C将Fe3+还原为Fe2+ D.亚硝酸盐与一氧化碳使人中毒的原理相同5.甲烷、乙烯、乙醇、乙酸都是常见的有机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烷中混有乙烯,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除去B.乙醇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C.酒越陈越香与酯化反应有关D.乙醇与乙酸酯化反应时用稀硫酸作催化剂6.NaCl是一种化工原料,可以制备一系列物质,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石灰乳与Cl2的反应中,Cl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B.25时,NaHCO3在水中

3、的溶解度比Na2CO3大C.Cl2与过量的铁反应生成FeCl2D.图示转化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7.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46g乙醇中存在的共价键总数为7NAB.1molFel2与足量氯气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为2NAC.标准状况下,1L0.1mol/L氨水中含有0.1NA个NH3分子D.标准状况下,18g水含有NA个H2O分子8.下列反应中,反应后固体物质的质量不变的是A.氢气通过灼热的CuO粉末 B.二氧化碳通过Na2O2粉末C.铝与Fe2O3发生铝热反应 D.将铁钉投入Cu(NO3)2溶液9.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铁红(Fe203)溶于氢碘酸:Fe2O3+6

4、H+=2Fe3+3H2OB.向CuSO4溶液中通人过量的H2S气体:Cu2+H2S=CuS+2H+C.向NaHCO3溶液中滴加少量Ba(OH)2溶液:Ba2+OH-+HCO3-=BaCO3+H2OD.成分为盐酸的洁厕灵与“84”消毒液混合使用易中毒:C10-+H+=HCl010.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钛酸锂Li2Ti5O15含有过氧键(O-O),该化合物中Ti的化合价为+4,则Li2Ti5O15中过氧键的数目为A.2个 B.4个 C.6个 D.8个11.(SCN)2称为拟卤素,将几滴KSCN溶液加入到酸性的含有Fe3+的溶液中,溶液变为红色,将该红色溶液分为两份:向其中一份溶液中加人适量KMnO4

5、溶液,红色褪去;向另一份溶液中通入SO2,红色也褪去。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Fe3+与SCN-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Fe3+3SCN-=Fe(SCN)3B. 中红色褪去的原因是SO2将SCN-还原C. 中现象说明SCN-与Cl-相似,有还原性D.SCN-在适当条件下可失去电子被氧化剂氧化为(SCN)212.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的气态氢化物极易溶于Y的氢化物中,常温下,乙的单质能溶于W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稀溶液,却不溶于其浓溶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为ZWXYB.元素X的气态氢化物与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能发生反应C.离子半径大小顺序为:YZ

6、D.由X元素与Y元素组成的物质中一定含有离子键13.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稀盐酸可除去烧瓶内残留的MnO2B.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铜粉与稀硝酸反应产生的NOC.除去NH4Cl溶液中的FeCl3,可向溶液中加入氨水调节pHD.盛放氯水应用带橡胶塞的细口玻璃瓶14.科学家首次用X射线微光技术观察到CO与O在催化剂表面形成化学键的过程。反应过程的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O和O生成CO2是吸热反应B.在该过程中,既有旧化学键的断裂又有新化学键的形成C.CO和O生成了具有极性共价键的CO2D.该过程表示CO、O和催化剂的能量之和大于CO2的能量15.热激活电池可用作火箭、导弹的工作电

7、源。一种热激活电池的基本结构如图所示,其中作为电解质的无水LiCl-KCl混合物受热熔融后,电池即可瞬间输出电能。该电池总反应为PbSO4+2LiCl+Ca=CaCl2+Li2SO4+Pb。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Ca为正极 B.放电过程中,Li+向负极移动C.每转移0.2mol电子,理论上生成20.7gPb D.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正极质量增大16.在一定温度下的定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NO2(g)N2O4(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混合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B.达到平衡后,两种物质的浓度之比为2:1C.升高温度,平衡状态不改变D.若平衡后压强是开始的0.8倍,则转

8、化率为20%17.CuSO4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有关制备途径及性质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途径所用混酸中H2SO4与HNO3物质的量之比最好为3:2B.生成等量的硫酸铜,三个途径中参加反应的硫酸的物质的量: =C.硫酸铜在1100分解的方程式为:2CuSO4Cu2O+SO2+SO3+O2D.当Y为葡萄糖时,葡萄糖发生还原反应18.某澄清、透明的浅黄色溶液中可能含有H+、NH4+、Fe3+、Ba2+、Al3+、HCO3-、I-八种离子中的几种,在设计检验方案时,一定不需要检验的离子是A.H+、NH4+、Fe3+ B.HCO3-、I-、Ba2+C.SO42-、HCO3-、I- D.NH4+

9、、Ba2+、Al3+第II卷(非选择题 共46分)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46分)19.海洋中储有大量的化学物质,储量可观的化学元素就有80多种,其中70多种可以被人类提取利用,全世界每年都要从海洋中提取大量的食盐、铁、溴、碘、钾等有用物质,海水被誉为“液体工业原料”。从海水中提取食盐、镁和溴的流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从海水中得到的粗盐中含Mg2+、Ca2+、SO32-等杂质离子,如用试剂BaCl2、NaOH、盐酸和Na2CO3溶液,除去杂质离子,则加入试剂的顺序是_。(2)氨碱工业的主要反应是电解饱和氯化钠溶液,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3)MgCl26H2O脱水过程中易水

10、解生成碱式氯化镁,化学方程式为_。因此工业上常使MgCl26H2O晶体在_气体中脱水而得到干燥无水的MgCl2。(4)第步是用热空气将Br2吹入SO2溶液中,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5)电解无水MgCl2可得金属镁和氯气,利用副产品氯气还可制备漂白粉,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6)步骤中用硫酸酸化可提高Cl2的利用率,理由是_。含高浓度Br2的水溶液经过蒸馏可得到Br2,蒸馏的温度为8090,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生产,请解释原因:_。20.X、Y、Z、W四种短周期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关系如图:I.若Y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的2倍。(1)Z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2)写出铜和W

11、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稀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3)Z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浓溶液不稳定,受热可分解,产物之一是黄绿色气体,且当有28mol电子发生转移时,共产生9mol气体,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II.若X和Y的核外电子数之和为22。(4)X的气态氢化物的电子式为_,将该氢化物通入硝酸溶液中,恰好反应时所得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的顺序为_。(5)W的单质与Z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浓溶液反应,当电子转移0.4mol时,产生气体的体积是_(标准状况)。(6)下列能比较Z元素与氯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是_。A.氯气通入硫化钠溶液中,溶液变浑浊B.盐酸是强酸,氢硫酸是弱酸C.氯化氢比硫化氢稳定

12、21.乙酸乙酯是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广泛应用于化学工业。(1)写出实验室制备乙酸乙酯的化学方程式_。(2)乙醇、乙酸和浓硫酸的加入顺序是_。(3)为证明浓硫酸在该反应中起到了催化剂和吸水剂的作用,某同学利用上图所示装置进行了以下四个实验。实验开始先用酒精灯微热3min,再加热使之微微沸腾3min。实验结束后充分振荡小试管II再测有机层的厚度,实验记录如下:实验编号试管I中的试剂试管II中的试剂测得有机层的厚度/cmA2mL乙醇、2mL乙酸、1mL18mo/L浓硫酸5.0B3mL乙醇、2mL乙酸饱和碳酸钠溶液0.1C3mL乙醇、2mL乙酸、6mL3mol/L硫酸1.2D3mL乙醇、2mL乙酸、

13、盐酸1.2实验D的目的是与实验C相对照,证明H+对酯化反应具有催化作用。实验D中应加入盐酸的体积和浓度分别是_mL和_mol/L。分析实验_(填实验编号)的数据,可以推测出浓硫酸的吸水性提高了乙酸乙酯的产率。浓硫酸的吸水性能够提高乙酸乙酯产率的原因是_。(4)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作用是溶解没有反应的乙醇,除去没有反应的乙酸和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如何检验酯层中没有乙酸_。(5)加热有利于提高乙酸乙酯的产率,但实验发现温度过高乙酸乙酯的产率反而降低,一个可能的原因是_。(6)分离碳酸钠溶液和乙酸乙酯的方法是_,操作过程为_。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54分)1-10:DABDC ADCBB 11-18

14、:BDCCC ADB二、非选择题(共46分)19.(15分)(1)BaCl2溶液、NaOH溶液、Na2CO3溶液、盐酸(或NaOH溶液、BaCl2溶液、Na2CO3溶液、盐酸)(2分)(2)2Cl-+2H2O Cl2+2OH-+H2(2分)(3)MgCl26H2OMg(OH)Cl+HCl+5H2O(2分);氯化氢(1分)(4)SO2+Br2+2H2O=2HBr+H2SO4(2分)(5)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2分)(6)酸化可抑制Cl2、Br2反应与水反应(2分)。温度过高,大量水蒸气被蒸出,溴蒸气中水分增加;温度过低,溴小能完全蒸出(2分)20.(14分)(1)第三周期第VIIA族(2分)(2)3Cu+2NO3-+8H+=3Cu2+2NO+4H2O(2分)(3)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