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下学期单元卷 第一章 俄国十月社会

上传人:【**** 文档编号:87966619 上传时间:2019-04-15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87.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历史下学期单元卷 第一章 俄国十月社会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二历史下学期单元卷 第一章 俄国十月社会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二历史下学期单元卷 第一章 俄国十月社会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二历史下学期单元卷 第一章 俄国十月社会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二历史下学期单元卷 第一章 俄国十月社会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二历史下学期单元卷 第一章 俄国十月社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历史下学期单元卷 第一章 俄国十月社会(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二单元卷历史卷第一章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和民族解放运动高涨 测试卷总分100分 时间90分钟 成绩评定 一、选择题(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十月革命的胜利离不开俄国二月革命,两者的相同点是 ( ) A革命对象相同 B领导力量相同 C革命性质相同 D革命结果相同 2以下关于俄国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的说法,正确的是 ( ) 二月革命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十月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二月革命推翻了罗曼诺夫王朝 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A B C D. 3下列各项中最好地体现了列宁革命策略性原则的是 ( ) A四

2、月提纲的提出 B两个政权并存时进行和平斗争 C布列斯特和约的签订 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 4苏俄政府同德国签订布列斯特和约的目的主要是为了 ( ) A反击协约国的武装干涉 B分化帝国主义阵线 C巩固苏维埃政权 D推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5. 下列有关布列斯特和约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 ) A这是一个屈辱的不平等的卖国条约 B使苏俄得以退出战争,巩固新生政权 C反映了布尔什维克党高超的策略灵活性 D利用了帝国主义矛盾,分化了敌人力量 6共产国际在组织形式上与第二国际的最大不同在于 ( ) A它有统一的领导机构 B各国党是独立自主的 C是国际性的联合组织 D要定期召开代表大会 7. 十月革命是世界

3、现代史的开端,主要是因为 ( ) A它是俄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革命 B它为俄国成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强国奠定了基础 C它使人类进入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新时期 D它极大地推动了亚非民族解放运动的蓬勃发展8十月革命胜利后,英、法、美等国对苏俄进行武装干涉,主要是因为 ( ) A俄国退出“一战”损害了协约国集团利益 B反对苏维埃俄国单独与德国媾和 C.惧怕苏维埃政权会威胁到本国资产阶级的统治 D与俄国被推翻的地主和资产阶级里应外合9列宁认为,既然俄国无法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那么就“应该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的中间环节。”为此而采取的政策是 ( ) A新经济政策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工业化政

4、策 D农业集体化政策10. 1921年苏俄实施的新经济政策 ( ) A有利于生产力的提高和逐步战胜资本主义 B是苏联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长期方针 C恢复了自由贸易和资本主义的经济秩序 D是苏联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成熟的表现11苏俄新经济政策的本质特征是 ( ) A实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C恢复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D发展商品生产壮大社会主义经济12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的最重要意义是 ( ) A认识到改善和巩固工农联盟的重要性 B认识到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局限性 C明确了市场和商品货币的作用 D找到了一条落后的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13新经济政策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农业方面的共同点

5、是 ( ) A国家有优先获得农民部分产品的权利 B农民自由支配交国家后剩余农产品 C禁止农产品自由贸易 D在农村推行合作制14.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于 ( ) A:1917年 B1921年 C1922年 D1924年15. 1922年苏联成立时的白俄罗斯、乌克兰、俄罗斯的代码依次是 ( )A.4、15、7 B5、4、7 C4、5、7 D.4、5、1116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苏俄(联)历史上的下列各项史实 ( ) 通过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总方针 确立农业集体化的方针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 新经济政策的制定 A B C D17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本特点是 ( ) A用剥夺农民的办法来积蓄资

6、金 B优先发展轻工业以改善人民生活 C在一定限度内恢复资本主义 D优先发展重工业以巩固国防力量18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工业化过程中优先发展重工业 ( ) A违反了工业化由轻工业到重工业的客观经济规律 B是对当时国际国内形势进行正确判断的产物 C一开始就不利于苏联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 D结果使苏联工业在“一五”计划完成后成为工业化国家19. 1937年苏联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位,这一成就是 ( ) A实行新经济政策的作用 B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对抗的结果 C社会主义改造的作用 D高度集中政治经济体制的积极作用20苏俄(联)的下列政策和运动在历史上没有起过积极作用的是 (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7、B新经济政策 C高度集中的体制 D大清洗运动二、非选择题(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2119181921年期间,苏俄实施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回答下列问题: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的历史背景是什么?(4分)(2)如何评价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历史作用?(6分)22. 1921年苏俄以粮食税取代余粮收集制,决定巩固农民经济,对中农、力量单薄的农民 以及扩大种植面积的农民减免税收。如按余粮收集制,19211922年应征收粮食423亿普特(1普特约为1638公斤),改行粮食税后实际征收24亿普特。回答下列问题: (1)试分析粮食税较余粮收集制的进步之处。(6分)(2)简要说明实行粮食税的历史意

8、义。(4分)23邓小平指出:“计划和市场都是方法嘛它为社会主义服务,就是社会主义的;为资本主义服务,就是资本主义的”。一位同学在学习时说:20世纪中外社会主义国家利用“市场”,都有取得成效的实例。回答下列问题:(1)20世纪20年代苏俄(苏联)是如何利用币场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5分)(2)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的中国是如何利用市场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3分)(3)从俄、中两国利用市场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事实中可以得出怎样的历史启示?(2分)24斯大林时期,苏联形成了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回答下列问题: (1)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形成的标志是什么?(2分)(2)这一体制有何特点?(

9、4分) (3)如何评价这一制度?(4分)答案与点拨第一章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和民族解放运动高涨 测试卷1B (点拨:十月革命、二月革命的领导力量都是布尔什维克党)2D(点拨: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十月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3C(点拨:布列斯特和约的签订使俄国退出了帝国主义战争,赢得了喘息的机会得以巩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4C(点拨:十月革命胜利后,布尔什维克首要的任务就是巩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5. A(点拨:布列斯特和约不是一个屈辱的不平等的卖国条约)6A7C (点拨:十月革命使人类进入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新时期)8C(点拨:英、法、美等国担心无产阶级革命会在自己的国家了发生)9A(点拨

10、:注意对“应该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的中间环节”的理解)加A(点拨:B、C、D三项与史不符或表述不准确)11D12D(点拨: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使苏俄在理论上找到了在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的国家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13A 14C15C(点拨:加强对历史地图的阅读观察)16B 17D18B(点拨:注意把历史事物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考察)19D20D(点拨:大清洗运动没有起过进步作用)21(1)1918年夏至1921年初,面对国内战争和外国武装干涉以及极其困难的经济形势,苏俄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4分)(2)它是在战争环境和经济被破坏的条件下被迫采取的非常措施,它最大限度地集中

11、了全国的财力、物力,为战胜敌人和捍卫苏维埃政权提供了保障。(2分)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指导思想有重大失误,布尔什维克党试图由此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它的许多措施超出了战时需要的限度。(2分) 国内战争基本结束,非常措施不但没收缩,反而加强,引起广泛不满,导致出现全国范围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1921年这一制度被新经济政策所取代。(2分)22(1)进步性:实行粮食税有利于保证生产劳动经营活动,提高生产率;(2分)纳税后剩余粮食归农民支配,对勤劳的经营者实行优待,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2分)降低税额减轻了农民负担。(2分)(2)意义:有利于加强无产阶级同农民的联盟和巩固苏维埃政权;有利于发展生产力,增强国力。(4分)23(1)苏俄(苏联)实施新经济政策(1分):凡提到粮食税、商品买卖等有关市场经济内容;凡提到其实质与目的中利用国家资本主义,发展商品经济,恢复国民经济,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巩固无产阶级政权;凡提到新经济政策实施后,经济迅速恢复,人民生活改善,政权得到巩固均视为正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