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2019年初三化学中考复习_专题4_物质的变化和性质_专题测试题

上传人:【**** 文档编号:87966414 上传时间:2019-04-15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125.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备考2019年初三化学中考复习_专题4_物质的变化和性质_专题测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备考2019年初三化学中考复习_专题4_物质的变化和性质_专题测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备考2019年初三化学中考复习_专题4_物质的变化和性质_专题测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备考2019年初三化学中考复习_专题4_物质的变化和性质_专题测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备考2019年初三化学中考复习_专题4_物质的变化和性质_专题测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备考2019年初三化学中考复习_专题4_物质的变化和性质_专题测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备考2019年初三化学中考复习_专题4_物质的变化和性质_专题测试题(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备考2019年初三化学中考复习_专题4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_专题测试题一、 选择题 (本题共计 15 小题 ,每题 2 分 ,共计30分 , ) 1. 木炭的下列性质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 A.可燃性B.还原性C.吸附性D.常温下的稳定性2. 用下列装置如图所示进行证明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反应前后称量天平不平衡的是( ) A.B.C.D.3. 下列事实中,利用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 A.石墨用于制铅笔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C.乙醇汽油作燃料D.用高分子分离膜淡化海水4. 下列物质的用途,取决于对应物质物理性质的是( ) A.氮气用作保护气B.液氧用作火箭的助燃剂C.氢气用作探空气球D.酒精用作燃料

2、5. 物质的性质决定了它的用途下列物质的应用决定于它的物理性质的是( ) A.用天然气做民用燃料B.用铜做金属导线C.用氧气供给病人呼吸D.用水制氧气6. 关于试卷用的纸张,下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可燃B.白色C.不溶于水D.易撕碎7. 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其化学性质无关的是( ) A.熟石灰用来改造酸性士壤B.稀盐酸用来除铁锈C.海水用来晒盐D.海水用来制碱8. 氢气是一种绿色能源,科学家们最新研制出利用太阳能产生激光,再用激光使海水分解得到氢气的新技术,其中海水分解可以用文字表达式表示为:水TiO2激光氢气+氧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二氧化钛(T

3、iO2)在反应中具有氧化性B.该反应可以确定水中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C.二氧化钛(TiO2)在反应中具有催化作用D.该技术可以将太阳能转化为氢能9. 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了其物理性质的是( ) A.氮气用作保护气B.白磷用于制作烟幕弹C.盐酸用于除铁锈D.稀有气体用于电光源10. 下列物质的用途不是由其化学性质决定的是( ) A.氧气用于动植物呼吸、医疗急救、金属切割B.食品包装时充氮气以防腐C.液氮可使超导材料显示超导性能D.稀有气体可以用于充灯泡以延长寿命11. 乙烷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C2H6+xO2=点燃4CO2+6H2O,化学计量数x等于( ) A.7B.6C.5D.412. 铁

4、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中,最能说明是化学变化的现象是( ) A.火星四射B.放出大量的热C.铁丝逐渐减少D.生成一种不同于铁的黑色固体13. 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化学性质的是( ) A.酒精挥发;酒精燃烧B.铜是赤红色;铜能导电C.铁制成铁锅;铁会生锈D.将牛肉切成片状;牛肉变质14. 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H2+CuOCu+H2OB.Mg+O2MgO2C.H2O2H2O+O2D.Cu+H2SO4CuSO4+H215. 家庭生活中处处都有物质变化,下列发生在家庭生活中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鲜牛奶变质B.菜刀生锈C.钢丝球刷碗D.高粱酿成酒 二、 多选题 (本题共计

5、5 小题 ,每题 3 分 ,共计15分 , ) 16. 下列典故中,从物质变化的角度分析,主要体现化学变化的是( ) A.司马光砸缸B.凿壁偷光C.火烧赤壁D.铁杵磨成针17. 下列探究物质性质的实验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 A.铁钉生锈B.氢气燃烧C.氢氧化钠固体潮解D.用金刚石裁玻璃18.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化学变化不但生成其他物质,而且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B.人类利用的能量都是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C.化学反应过程中都会发生放热现象D.干电池放电是化学能转化为电能19. 下列观点中正确的是( ) A.通过化学变化一定能改变物质的性质B.在化学变化中,原子中的电子数不会发生改变C

6、.改变物质的性质,一定要通过化学变化D.在化学变化中,元素的化合价不一定改变20. 下列各类反应中,生成物一定都为化合物的是( ) A.化合反应B.置换反应C.分解反应D.复分解反应 三、 填空题 (本题共计 3 小题 ,每题 3 分 ,共计9分 , ) 21. 下列反应属于分解反应的是_属于化合反应的是_A石蜡+氧气点燃水+二氧化碳B氧化汞加热汞+氧气C锌+盐酸氢气+氯化锌D铝+氧气点燃氧化铝 22. 下列反应中,有单质出现,但不属于置换反应的是_AFe+2AgNO3=Fe(NO3)2+2AgB2Al+3H2SO4=A12(SO4)3+3H2CFe2O3+3CO=高温2Fe+3CO2D_ 2

7、3. 小刚和小强同学对化学计算很有兴趣以下是他们解答一道计算题的实录请你一起参与完成相关问题题目将24.5g氯酸钾和4g二氧化锰混合后放入试管中加热,等完全反应后,停止加热,让试管冷却,称得试管内剩余固体的质量为ag求生成氯化钾的质量小刚很快列出计算过程,求出了KCl的质量请你帮他检查是否正确解:设生成的KCl为x2KClO3=2KCl+O22122.5275.524.5xx=15.1g答:生成的氯化钾的质量为15.1g上述过程是否有误?_(填“是”或“否”)若有,请重新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生成KCl的质量 四、 解答题 (本题共计 2 小题 ,每题 6 分 ,共计12分 , ) 24. 在煤中

8、加入适量的生石灰(CaO)可制成供居民采暖用的“环保煤”,煤燃烧时生石灰吸收二氧化硫的化学方程式为:2CaO+2SO2+O2=高温2CaSOx请回答下列问题: (1)按物质组成分类,煤属于_; (2)写出一个与上述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相同的化学方程式_; (3)CaSOx中x的值为_,其中钙、硫、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_ (4)若燃烧时产生了640吨二氧化硫,则煤厂至少需加入含氧化钙80%的生石灰多少吨?25. 我国空气质量标准对空气中二氧化硫的浓度级别规定如下表所示(空气中二氧化硫的浓度用单位体积的空气中所含二氧化硫的质量表示)浓度级别标准(mg/m3)一级浓度0.15二级0.15浓度0.50三

9、级0.50浓度0.70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测定当地空气中二氧化硫的含量,将2m3空气通入含碘(I2)量为2.54mg的碘水中,经测定I2与二氧化硫恰好完全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SO2+I2+2X=H2SO4+2HI,请回答: (1)X的化学式为_; (2)通过计算说明此空气中二氧化硫的浓度级别 五、 实验探究题 (本题共计 4 小题 ,共计34分 , ) 26.(7分) 1999年,美国科学家卡尔克里斯特领导的研究小组成功地制取出盐粒大小的固体物质(化学符号为N5)在制取N5的实验中,它曾发生了爆炸,摧毁了实验室的部分设备因此,科学家们认为,N5与氮气不同,化学性质极不稳定,如果能让这种物质

10、保持稳定,则它可能会成为火箭和导弹后级的理想燃料根据以上叙述,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氮气和N5的不同点氮气N5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2)请你想象一下N5在应用领域有哪些用途(写两条)_,_27.(9分) 如图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请根据实验回答问题 (1)可观察到的主要实验现象是什么?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燃烧后,钟罩内剩余的气体主要是氮气请结合本实验推测氮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28. (9分) 在描述一个化学实验时,经常要用到“反应条件”、“实验现象”、“实验结果”、“实验仪器”等关键词阅读下列短文,划出符合上述要求的字或词,并在线下写出:“条件”、“现象”、“结果”、“仪

11、器”(1)第一节化学课上,化学老师通过实验,把我们带入了一个全新的美妙的化学世界:老师用坩埚钳夹住镁带在酒精灯火焰上点燃,让我们认真观察镁带发生的变化,只见镁带燃烧时发出耀眼的强光和大量热,并生成白色粉末,老师告诉我们,这些白色粉末是反应时生成的氧化镁(2)为了激发同学们学习化学的兴趣,在课外兴趣活动中,老师又给我们演示了一个实验加热碳酸氢铵老师把一些碳酸氢铵放入试管中,并用铁架台和铁夹固定试管,用酒精灯加热,一会就闻到一股刺激性气味,老师告诉我们,这是氨气同时在试管中有无色液体产生,这是生成的水,再把生成的气体用导管通入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碳酸氢铵加热时有二氧化碳产生 29.(9分)

12、 2010年2月,某化工厂一液氯罐发生泄漏,造成多人中毒常温下氯气是一种黄绿色气体,密度比空气大,有剧毒,能溶于水,且能与水、碱等物质反应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 (1)液氯泄漏时,下列防御自救措施合理的是_(填序号)A.立即用浸过水或弱碱性溶液的毛巾捂住口鼻B.逃生时应往高处逆风跑C.逃生时应往低处顺风跑 (2)液氯泄漏后,消防队员可向空气中喷洒_以减少空气中氯气的含量; (3)液氯泄漏事件得到妥善处理后,有关部门在全市范围内进行了安全大检查请你结合具体的化学实验,说出避免实验事故应注意的一个问题_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 选择题 (本题共计 15 小题 ,每题 2 分 ,共计30分 ) 1.【答

13、案】C【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解析】物理性质是指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化学性质是指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而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变化中有新物质生成,因此,判断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的关键就是看表现物质的性质时是否有新物质产生【解答】解:A、木炭的可燃性是通过木炭燃烧表现出来的性质,木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所以木炭的可燃性属于化学性质,故错;B、木炭的还原性是通过木炭还原表现出来的性质,所以木炭的还原性属于化学性质,故错;C、吸附性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所以属于物理性质,故C正确;D、木炭的稳定性是通过木炭化学性质不活泼,所以木炭的稳定性属于化学性质,故

14、错故选C2.【答案】C【考点】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探究【解析】用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化学反应来验证质量定恒定律时,只要让气体跑不出来即可【解答】解:A、反应在密闭装置中进行,没有物质出来,反应前后容器中物质的总质量不变;B、装置生成硫酸钡和氯化钠,也没有物质跑出来,反应前后容器中物质的总质量也不变;C、稀盐酸和石灰石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气体溢出,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变化;D、锌与盐酸生成氢气,但反应在密闭装置中进行,气体没有跑出,反应前后容器中物质的总质量也不变故选C3.【答案】C【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解析】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化学性质,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等;物质不需要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