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中考生物专题训练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带解析)

上传人:【**** 文档编号:87963994 上传时间:2019-04-15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9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中考生物专题训练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带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8中考生物专题训练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带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8中考生物专题训练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带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18中考生物专题训练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带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18中考生物专题训练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带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中考生物专题训练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带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中考生物专题训练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带解析)(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8中考生物专题训练: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一选择题1.(2017滨州学业考)植物蒸腾作用的强弱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列几种情况中,蒸腾作用最强的是()A.气温37,阴天,无风B.气温37,晴天,有风C.气温20,阴天,有风D.气温20,晴天,无风【解析】选B。本题考查影响植物蒸腾作用的因素。植物的蒸腾作用的强弱受光照强度、环境温度、空气湿度、空气流动状况等因素的影响。相对而言,在光照强、环境温度高、湿度小、空气流动大等状况下,蒸腾作用强。上述四种情况下,植物蒸腾作用最强的是B。2.(2017德州学业考)下列关于叶片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A.叶片表皮属于营养组织B.叶片由叶肉和叶脉组成C

2、.叶肉细胞中含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D.叶片表皮上有气孔,白天全部开放,夜晚全部关闭【解析】选C。叶片表皮有保护作用,属于保护组织,A错误;叶片由叶肉、表皮和叶脉组成,B错误;叶肉细胞中含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C正确;叶片表皮上有气孔,只有光照最强烈的中午才关闭,其他时间则张开,D错误。3.(2017德阳学业考)生物圈的水循环离不开植物的蒸腾作用,下列关于植物蒸腾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蒸腾作用主要通过叶片表皮的气孔完成B.炎热的夏天,蒸腾作用能降低叶片表面的温度C.蒸腾作用可以拉动水分和无机盐由根部运输到茎、叶等部位D.蒸腾作用散失了大量的水分,这对植物的生长是不利的【解析】选D。蒸

3、腾作用主要通过叶片表皮的气孔完成;蒸腾作用带走大量的热,能降低叶片表面的温度;植物通过蒸腾作用将水分和无机盐由根部运输到茎、叶等部位;蒸腾作用通过散失水分,促进了植物对水的吸收及对水和无机盐的运输,对植物生长有利。4.(2017泰安新泰模拟)下图表示向日葵在24小时内的水分吸收和蒸腾速率(mg/h),据图推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在暗处,蒸腾速率总是大于吸收速率B.在暗处,吸收速率总是大于蒸腾速率C.在光下,吸收速率总是大于蒸腾速率D.在光下,蒸腾速率总是大于吸收速率【解析】选B。分析曲线可知,在暗处,吸收速率总是大于蒸腾速率;在光下,蒸腾速率有时大于吸收速率,有时小于吸收速率。5.(201

4、7泰安新泰模拟)园林工人给移栽后的绿化树“挂吊瓶”,补充水和无机盐,以提高成活率。“挂吊瓶”的针头应插入茎的()A.分生组织B.机械组织C.导管D.表皮【解析】选C。本题考查导管的作用。导管可以自下而上运输水分和无机盐,因此“挂吊瓶”的针头应插入绿化树较大茎(树干)的导管中。6.某同学欲验证叶是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其实验装置及处理应是()【解析】选B。从图中可见,A装置没有解决水面水分蒸发问题,C、D装置有两个变量,只有B装置除叶片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可作为验证叶是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的实验。7.(2017泰安模拟)如图的天平开始是平衡的,在光下一段时间后,会出现什么变化()A.左侧向上移动

5、B.右侧向上移动C.仍然处于平衡状态D.不能判断【解析】选A。本题考查植物的蒸腾作用。植物体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叶,植物的蒸腾作用在不停地进行,左边的装置中枝条上叶片较多,蒸腾作用失去的水分较多,重量减轻,会上移。8.取甲、乙两个型号相同的量筒,分别插入一个生长状况相同的天竺葵枝条,摘除其中一个枝条的叶,各注入清水10毫升,然后将两装置放在光下,每隔10分钟记录量筒液面的读数,结果如图,分析正确的是()A.甲组是实验组B.甲组减少的水分主要用于光合作用C.乙组的叶片未被摘除D.实验结果说明叶是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解题指南】解答本题时抓好两个关键点:(1)解读图示,即甲组水分减少量大于乙组;

6、(2)实验变量的控制,即去除叶的一组为实验组,不做处理的为对照组。【解析】选D。本题考查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由图中的数据分析可以知道:甲、乙的变量是叶,甲组叶片保留,乙组叶片摘除,故甲组为对照组,乙组为实验组;甲组减少的水分主要用于蒸腾作用;随着时间的推移,液面越来越低,而乙量筒内的叶摘除,随着时间的推移,液面变化不明显,所以得出结论是:叶是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9.(2017泰安肥城模拟)把一片新鲜的叶片浸在盛有热水的烧杯中,会看到叶片的表面产生了许多气泡,而且实验显示叶片背面产生的气泡比正面的多。由此可以说明()A.叶片正面的蒸

7、腾作用比背面强B.叶片背面的光合作用比正面强C.叶片背面表皮上的气孔数目比正面多D.叶片背面表皮上的气孔数目比正面少【解析】选C。本题主要考查气孔的分布及功能。气孔被称为植物蒸腾作用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由设计的实验可以得知叶片浸在盛有热水的烧杯中,发现叶片背面产生的气泡比正面多,说明叶片背面比正面的气孔数目多,叶片背面的蒸腾作用比正面强。10.(2017泰安新泰模拟)下列关于植物叶片各部分结构(如下图所示)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属于输导组织,具有运输作用B.属于上皮组织,具有保护作用C.属于营养组织,能进行光合作用D.为气孔,是气体交换的“窗口”【解析】选B。是叶脉,属

8、于输导组织,具有运输水分、无机盐和有机物的作用;是上表皮,是下表皮,都属于保护组织,具有保护作用。是叶肉,叶肉细胞内含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属于营养组织。是气孔,是植物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和体内水分散失的“门户”。11.(2017淄博模拟)某兴趣小组选取了校园内三个不同的地点,在早、中、晚三个时间点进行了空气湿度的测量,并绘制成右图。其中,裸地、草地、灌木丛所对应的曲线依次是()A.B.C.D.【解析】选D。本题考查植物对环境湿度的影响。植物通过蒸腾作用能够提高大气湿度,植物数量越多,大气湿度越大。裸地没有植物,大气湿度最小;灌木丛植物数量最多,大气湿度最大。12.下列关

9、于保卫细胞与表皮细胞区别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呈半月形B.含有叶绿体C.内外壁厚薄不同D.比较大【解析】选D。本题主要考查叶的保卫细胞与表皮细胞的区别。叶的保卫细胞与表皮细胞的区别主要是形状呈半月形,含有叶绿体,细胞壁厚薄不均匀,靠气孔的外壁厚,背气孔的内壁薄。这些特点适于调节气孔的开闭。【知识拓展】表皮细胞与保卫细胞的区别保卫细胞表皮细胞图示区别保卫细胞呈半月形,含叶绿体,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其功能是控制气孔的开闭表皮细胞扁平,无色透明,不含叶绿体,表面有透明而不透水的角质层,对叶有保护作用13.下列四组是培养在不同实验条件下的相同植物,叶片气孔张开程度最大的应是()组别条件ABCD土壤

10、湿度潮湿潮湿潮湿干燥光照设置光照光照黑暗光照温度高低较高较低较低较高【解题指南】解答本题时抓好三个关键点:(1)影响蒸腾作用的因素:光照强度、环境温度、空气湿度、空气流动状况等。(2)气孔张开程度最大:蒸腾作用最强。(3)蒸腾作用最强:光照强、温度高、空气湿度小、空气流动强。【解析】选A。本题考查气孔的张开和闭合情况。根据植物培养的条件,探究不同条件下植物的蒸腾作用的强弱,从而判断气孔的张开和闭合情况。分析表格可知,A组的条件更能促进植物的蒸腾作用,所以植物叶片气孔张开程度最大。14.下列现象与蒸腾作用无关的是()A.蔬菜大棚的塑料薄膜的内壁上有很多水珠B.夏天强烈阳光没有把树上的叶子晒干C.

11、根吸收的水能够到达几十米高的树冠的每一个叶片D.滴水莲的叶片边缘和尖端能够滴下水珠【解析】选D。本题考查植物的蒸腾作用的概念和意义。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以水蒸气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蔬菜蒸腾作用散失的水蒸气在蔬菜大棚的塑料薄膜的内壁上遇冷形成很多水珠。滴水莲的叶片边缘和尖端能够滴下水珠,是植物的“吐水”现象,不是蒸腾作用。蒸腾作用能降低叶片表面的温度,避免植物因气温过高而被灼伤。蒸腾作用可以拉动水分和无机盐向上运输,到达植物体的各个器官。【易错警示】蒸腾作用蒸发水分从某个容器、江河、海洋等表面以水蒸气的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叫做蒸发。蒸腾作用是植物的生理过程,蒸发是物理过程。二

12、非选择题15.(2017聊城学业考)某同学在做“观察叶片的结构”实验时,在显微镜下看到的菠菜叶横切面如图。请你结合做过的实验和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1)制作临时切片时,要捏紧并排的两片刀片_切割,多切几次,选取其中_的一片,制成临时切片。其中,捏紧刀片的目的是使切下的薄片_。(2)在用显微镜观察切片时,发现物像偏向视野左下方,要把物像移到视野的中央,应向_方向移动玻片标本。(3)图中数字_指的是叶片的下表皮,判断的依据是下表皮的_比上表皮多。(4)图中的_内有导管和筛管,起输导作用。(5)根据对叶片结构的观察,你认为叶所属的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是_。【解析】本题考查观察叶片的结构实验及

13、叶片结构。(1)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是实物形成的像,观察的标本应是薄而透明的,制作临时切片时,要捏紧并排的两片刀片迅速切割,多切几次,选取其中最薄的一片,制成临时切片。其中,捏紧刀片的目的是使切下的薄片更薄。(2)在用显微镜观察切片时,观察的物像偏向视野左下方,要把物像移到视野的中央,应向右上方移动物像,像与实物移动方向相反,应向左下方移动玻片标本。(3)观察题图可知,是上表皮,是栅栏组织,是叶脉,是海绵组织,是下表皮,是气孔。下表皮的气孔比上表皮多。(4)叶脉内有导管和筛管,导管输导水分和无机盐,筛管输导有机养料,所以叶脉属于输导组织。(5)叶片是由保护组织(上、下表皮)、营养组织(栅栏组织和海

14、绵组织)、输导组织(叶脉)等结合在一起,形成的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等),属于器官。答案:(1)迅速最薄更薄(或薄)(2)左下(3)气孔(4)叶脉(5)器官16.下面两图是植物蒸腾作用实验装置示意图。实验(二)是在实验(一)基础上的改进。请据图回答问题:(1)实验(一)探究的问题是:蒸腾作用主要是通过_进行的吗?(2)实验(二)探究的问题是:蒸腾作用的快慢是否与_有关?(3)预测实验(二)结果:A、B、C三个塑料袋中水珠数:_袋内壁水珠最多;_袋内壁水珠较少;_袋内壁水珠最少。(4)实验(二)结论:_。(5)对比实验(二)装置,说明实验(一)装置存在的不足之处(能说出一点即可)_。【解析】本题考查植物的蒸腾作用和对实验的分析。(1)实验(一)的变量是叶片,因此,该实验探究的问题是植物的蒸腾作用主要是通过叶片进行的吗?(2)实验(二)的变量是叶片的多少,因此,该实验探究的问题是植物蒸腾作用的快慢是否与叶片的多少有关?(3)实验(二)结果预测,A中叶片最多,袋内壁出现的水珠最多,B中叶片较少,袋内壁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