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下学期 高三生物开学月考压轴题特训(带答案)

上传人:【**** 文档编号:87961792 上传时间:2019-04-1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下学期 高三生物开学月考压轴题特训(带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9年下学期 高三生物开学月考压轴题特训(带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9年下学期 高三生物开学月考压轴题特训(带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9年下学期 高三生物开学月考压轴题特训(带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9年下学期 高三生物开学月考压轴题特训(带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下学期 高三生物开学月考压轴题特训(带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下学期 高三生物开学月考压轴题特训(带答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绝密启用前开学月考压轴题特训生 物1(8分)下图为真核细胞中3种结构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甲的名称为 ,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的洋葱根尖细胞具有 (在甲、乙、丙中选择。(2)蛋白质合成活跃的卵母细胞中结构c较大,而蛋白质合成不活跃的肌细胞中结构c很小,这表明结构c与 (填序号)的形成直接有关。内质网 高尔基体 中心体 核糖体(3)许多重要的化学反应在生物膜上进行,乙、丙分别通过 (用图中字母填空)扩大了膜面积,从而为这些反应需要的 提供更多的附着场所。(4)在细胞分裂间期,结构乙的数目增多,其增多的方式有3种假设:细胞利用磷脂、蛋白质等重新合成;细胞利用其他生物膜装配形成;结构乙分裂增殖形

2、成。学科&网有人通过放射性标记实验,对上述假设进行了探究,方法如下:首先将一种链孢霉营养缺陷型突变株在加有3H标记的胆碱(磷脂的前体)培养基中培养,然后转入另一种培养基中继续培养,定期取样,检测细胞中结构乙的放射性。结果如下:标记后细胞增殖的代数1234测得的相对放射性2.01.00.50.25与野生型相比,实验中所用链孢霉营养缺陷型突变株的代谢特点是 。实验中所用的“另一种培养基”在配制成分上的要求是 。通过上述实验,初步判断3种假设中成立的是 (在、中选择)。2(8分)长链非编码RNA(lncRNA)是长度大于200个碱基,具有多种调控功能的一类RNA分子。下图表示细胞中lncRNA的产生

3、及发挥调控功能的几种方式,请回答下列问题:(1)细胞核内各种RNA的合成都以 为原料,催化该反应的酶是 。(2)转录产生的RNA中,提供信息指导氨基酸分子合成多肽链的是 ,此过程中还需要的RNA有 。(3)lncRNA前体加工成熟后,有的与核内 (图示)中的DNA结合,有的能穿过 (图示)与细胞质中的蛋白质或RNA分子结合,发挥相应的调控作用。(4)研究发现,人体感染细菌时,造血干细胞核内产生的一种lncRNA,通过与相应DNA片段结合,调控造血干细胞的 ,增加血液中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等吞噬细胞的数量。该调控过程的主要生理意义是 。3(8分)某城市河流由于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排入,水质逐渐恶

4、化。经过治理后,河水又恢复了清澈。图1表示该河流的能量金字塔(甲、乙、丙为3种鱼,丁为1种水鸟,甲不摄食藻类,箭头指示能量流动方向),图2表示部分能量流动关系(图中数字表示同化的能量)。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1所示食物网中,遗漏了一条能量流动途径,该条途径是 。(2)图1所示食物网中,次级消费者是 ,丁与丙之间的种间关系是 。(3)根据图1分析,除了图2中已经标出的能量去向之外,乙的能量去向还有 。(4)结合图2分析,图1所示食物网中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能量的传递效率 (在“大于”、“小于”或“等于”中选择)7.6%。(5)经检测,水体中含有某种可被生物富集的农药,推测此农药含量最高的物种

5、是 。(6)从生态学角度解释,污染物排放导致水质恶化的主要原因是 。4(9分)下图为某植物叶肉细胞中有关甲、乙两种细胞器的部分物质及能量代谢途径示意图(NADPH指H),请回答下列问题:(1)甲可以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参与这一过程的两类色素为 ,其中大多数高等植物的 需在光照条件下合成。(2)在甲发育形成过程中,细胞核编码的参与光反应中心的蛋白,在细胞质中合成后,转运到甲内,在 (填场所)组装;核编码的Rubisco(催化CO2固定的酶)小亚基转运到甲内,在 (填场所)组装。(3)甲输出的三碳糖在氧气充足的条件下,可被氧化为 后进入乙,继而在乙的 (填场所)彻底氧化分解成CO2;甲中过多的还原

6、能可通过物质转化,在细胞质中合成NADPH,NADPH中的能量最终可在乙的 (填场所)转移到ATP中。(4)乙产生的ATP被甲利用时,可参与的代谢过程包括 (填序号)。C3的还原 内外物质运输 H2O裂解释放O2 酶的合成5(8分)正常人体感染病毒会引起发热,发热过程分为体温上升期、高温持续期和体温下降期。下图为体温上升期机体体温调节过程示意图,其中体温调定点是为调节体温于恒定状态,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预设的一个温度值,正常生理状态下为37 。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激素甲的名称是 ,激素乙通过 的途径作用于甲状腺。(2)体温上升期,人体骨骼肌不随意的节律性收缩,即出现“寒战”,有助于体温 。

7、综合图解分析,体温上升期人体进行体温调节的方式有 。(3)高温持续期,人体产热量 (在“大于”、“小于”或“等于”中选择)散热量。此阶段人体有时会出现脱水现象,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加,肾小管和集合管 ,从而减少尿量。(4)体温下降期,机体增加散热的途径有 。(5)体温上升期,人体会出现心率加快、血压轻度升高等症状,易引发慢性心血管疾病急性发作。请解释血压升高的可能原因: 。6(8分)酵母的蛋白质含量可达自身干重的一半,可作为饲料蛋白的来源。有些酵母可以利用工业废甲醇作为碳源进行培养,这样既可减少污染又可降低生产成本。研究人员拟从土壤样品中分离该类酵母,并进行大量培养。下图所示为操作流程,请回答

8、下列问题:(1)配制培养基时,按照培养基配方准确称量各组分,将其溶解、定容后,调节培养基的 ,及时对培养基进行分装,并进行 灭菌。(2)取步骤中不同梯度的稀释液加入标记好的无菌培养皿中,在步骤中将温度约 (在25 、50 或80 中选择)的培养基倒入培养皿混匀,冷凝后倒置培养。(3)挑取分离平板中长出的单菌落,按步骤所示进行划线。下列叙述合理的有 。a为保证无菌操作,接种针、接种环使用前都必须灭菌b划线时应避免划破培养基表面,以免不能形成正常菌落c挑取菌落时,应挑取多个菌落,分别测定酵母细胞中甲醇的含量d可以通过逐步提高培养基中甲醇的浓度,获得甲醇高耐受株(4)步骤中,为使酵母数量迅速增加,培

9、养过程中需保证充足的营养和 供应。为监测酵母的活细胞密度,将发酵液稀释1 000倍后,经等体积台盼蓝染液染色,用2516型血细胞计数板计数5个中格中的细胞数,理论上 色细胞的个数应不少于 ,才能达到每毫升3109个活细胞的预期密度。7(8分)为生产具有特定性能的-淀粉酶,研究人员从某种海洋细菌中克隆了-淀粉酶基因(1 656个碱基对),利用基因工程大量制备-淀粉酶,实验流程见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利用PCR技术扩增-淀粉酶基因前,需先获得细菌的 。(2)为了便于扩增的DNA片段与表达载体连接,需在引物的 端加上限制性酶切位点,且常在两条引物上设计加入不同的限制性酶切位点,主要目的是 。(

10、3)进行扩增时,反应的温度和时间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设定,下列选项中 的设定与引物有关, 的设定与扩增片段的长度有关。(填序号)变性温度 退火温度 延伸温度 变性时间 退火时间 延伸时间(4)下图表示筛选获得的工程菌中编码-淀粉酶的mRNA的部分碱基序列:图中虚线框内mRNA片段包含 个密码子,如虚线框后的序列未知,预测虚线框后的第一个密码子最多有 种。(5)获得工程菌表达的-淀粉酶后,为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以浓度为1%的可溶性淀粉为底物测定酶活性,结果如下:缓冲液50 mmol/L Na2HPO4-KH2PO450 mmol/L Tris-HCl50 mmol/L Gly-NaOHpH6.0

11、6.57.07.57.58.08.59.09.09.510.010.5酶相对活性%25.440.249.863.270.195.599.585.368.163.741.520.8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初步判断该-淀粉酶活性最高的条件为 。8(8分)以下两对基因与鸡羽毛的颜色有关:芦花羽基因B对全色羽基因b为显性,位于Z染色体上,而W染色体上无相应的等位基因;常染色体上基因T的存在是B或b表现的前提,tt时为白色羽。各种羽色表型见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鸡的性别决定方式是 型。(2)杂交组合TtZbZbttZBW子代中芦花羽雄鸡所占比例为 ,用该芦花羽雄鸡与ttZBW杂交,预期子代中芦花羽雌鸡所

12、占比例为 。(3)一只芦花羽雄鸡与ttZbW杂交,子代表现型及其比例为芦花羽全色羽=11,则该雄鸡基因型为 。(4)一只芦花羽雄鸡与一只全色羽雌鸡交配,子代中出现了2只芦花羽、3只全色羽和3只白色羽鸡,两个亲本的基因型为 ,其子代中芦花羽雌鸡所占比例理论上为 。(5)雏鸡通常难以直接区分雌雄,芦花羽鸡的雏鸡具有明显的羽色特征(绒羽上有黄色头斑)。如采用纯种亲本杂交,以期通过绒羽来区分雏鸡的雌雄,则亲本杂交组合有(写出基因型) 。参考答案1(8分)(1)细胞核 乙(2)(3)e、h 酶(4)自身不能合成胆碱 成分与前一步骤的培养基相同,只是胆碱没有3H标记 2(8分)(1)四种核糖核苷酸 RNA

13、聚合酶(2)mRNA(信使RNA) tRNA和rRNA(转运RNA和核糖体RNA)(3)染色质 核孔(4)分化 增强人体的免疫抵御能力3(8分)(1)水草甲丁(2)丙和丁 捕食和竞争(3)传递给丙、自身呼吸作用以热能形式散失(4)大于(5)丁(6)河流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自我修复)能力有限4(9分)(1)叶绿素、类胡萝卜素 叶绿素(2)类囊体膜上 基质中(3)丙酮酸 基质中 内膜上(4)5(8分)(1)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体液运输(2)上升到已上调的体温调定点(上升到38.5 ) 神经调节,体液调节(3)等于 重吸收水的能力增强(重吸收水量增加)(4)汗腺分泌增加,皮肤血管舒张(5)心脏血液输出量增加,外周血管收缩6(8分)(1)pH 高压蒸汽(湿热)(2)50 (3)a、b、d(4)氧气 无 307(8分)(1)基因组DNA(2)5 使DNA片段能定向插入表达载体,减少自连(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