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政治复习经济生活第三单元 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

上传人:【**** 文档编号:87961003 上传时间:2019-04-15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192.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高考政治复习经济生活第三单元 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9高考政治复习经济生活第三单元 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9高考政治复习经济生活第三单元 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19高考政治复习经济生活第三单元 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19高考政治复习经济生活第三单元 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高考政治复习经济生活第三单元 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高考政治复习经济生活第三单元 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第七课 个人收入的分配 一、选择题 1.60 多年来,我国的分配制度经历了从“单一的按劳分配方式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多种分 配方式为补充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变迁。促成这一变迁的根本原因是( ) A.我国生产力的不断发展 B.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不断完善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发展 D.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深入发展 解析:A 本题考查我国的分配制度。生产决定分配,促成我国分配制度变迁的根本原因是我国 生产力的不断发展,A 正确且符合题意;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中所有制决定分配,B 不 是根本原因;C 既不是根本原因,在年代上也不符合题意;经济全球化趋势与我国的

2、分配制度没有 直接关系,排除 D。 2.(新题速递)2016 中国劳动保障蓝皮书发布会于 2016 年 9 月 23 日在北京召开。蓝皮书指出, 2016 年工资收入分配的主要任务之一是要积极推进国有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改革的主要 任务是建立健全根据管理绩效、风险和责任确定薪酬的制度,去掉或限制一些过高和不合理的 收入。这个改革有利于( ) 2 消除国企内部收入分配差距,促进社会公平 理顺分配关系,符合我国初级阶段的分配方式 提升劳动报酬在再分配中的比重 实现和保障国企普通员工的合法权益,发展与完善按劳 分配 A. B. C. D. 解析:B 本题考查按劳分配与分配公平。去掉或限制一些过高

3、和不合理的收入,有利于理顺国 企内部的分配关系,更好地贯彻按劳分配原则,符合题意;现阶段消除收入分配差距是不现 实的,错误;国企中的劳动报酬属于初次分配的内容,错误。 3.小李拥有某名牌大学医药卫生工商管理硕士学位,在多年的医疗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 验。正是看中他的这一点,一私营企业家找到小李,出资 1 000 万元与他合伙成立了一家眼科专 科医院,小李任院长,他没有出一分钱的现金,但他以自己的才能持有医院的 20%的股份。这体现 了( ) A.对科技工作者技术所有权合理性的确认 B.按资本要素分配影响劳动者的工作积极性 C.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得到落实 D.按劳分配是个人消费品分

4、配的基本原则 解析:C 本题考查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小李没出一分钱的现金而获得一定收入,这说明 他的收入不是按资本要素分配的,B 明显错误;小李是在一私营企业工作,不是按劳分配,D 说法 错误;材料的主旨在于确定公司经营成果的分配,而非确认技术成果的所有权,A 不符合题意;小 李的收入是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获得的,C 说法正确。 3 4.(2016山东德州二模)2016 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实施支持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政策 措施,鼓励科研人员创业创新。这就要求( ) 让科技人员成为中高收入群体 落实技术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 坚持共同富裕的 原则 提高劳动者的劳动收入水平 A. B

5、. C. D. 解析:A 本题考查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知识。增加科技人员收入、落实技术要素按贡献 参与分配的制度,有利于调动科技人员积极性、贯彻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符合题意;材料侧 重完善分配制度以促进效率提高,与题意无关;“劳动者”表述过于笼统,而题目中特指的是 科研人员,排除。 5.2016 年 9 月 21 日,聊城市农委有关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 全市土地流转面积 181.22 万亩,占家庭承包土地总面积的 24.59%,这对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外 出打工以及推动耕地细碎化问题、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具有重要意义。对此规定,可以得出 的合理结论有( ) 农

6、民所获得的收入属于分配中的按劳分配所得 农民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可以因生产要素 所作贡献获得收益 通过土地流转实现土地规模化从根本上说是农村生产关系发展的结果 激发农村经济发展存量,可以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 A. B. C. D. 解析:D 本题考查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按照“有偿”的原则实施土地经营权流转,可以使农民 按土地要素分配获得收入,正确;土地流转,可以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打工,可以推动农业 规模经营,有利于激发农村经济发展存量、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正确;题中农民的收入主要 4 是打工收入和按土地要素分配获得收入,错误;通过土地流转实现土地规模化从根本上说是生 产力发展的结果,错误。 6.

7、M 村在确认村民的土地经营权等权属后,将 1 000 亩土地的经营权流转给了 T 公司,用于种植 蔬菜和花卉,每户村民按 850 斤大米(约 1 400 元)/亩年的标准领取租金,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村民获得租金是因为土地与资本和劳动结合创造了价值 土地所有权在土地向专业公司流转后仍归每户所有 村民通过土地经营权流转所获收入属 于非农业劳动收入 土地经营权流转能使市场有效发挥配置土地资源的作用 A. B. C. D. 解析:D 本题考查按生产要素分配。劳动创造价值,租金属于非农业劳动收入,错误,选;农 村耕地的所有权归村集体所有,错误;在租金的杠杆下,土地得以流转,发挥了市场的作用, 正确

8、。 7.哲学家罗斯在正义论中讨论社会财富的分配时,把财富比喻成一锅粥,社会群体中的每人 每天轮流值日分粥,但是分粥者最后一个领粥,结果每次每个人碗里的粥都是一样多,就像用科 学仪器量过的一样。这一“分粥模式”给我们的启示是( ) A.公平是效率的物质前提和基础,要重视公平 B.促进公平正义必须依靠合理的制度 C.提高经济效率是公平的保证,要重视效率 5 D.要提高劳动报酬在再分配中的比重 解析:B 本题考查分配制度对收入分配公平的影响。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A 错误;公平是提 高经济效率的保证,C 错误;要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D 错误;本题材料指向是好的 “分粥模式”让每个人碗里的

9、粥都一样多,说明合理的制度对于促进公平正义的意义,B 符合题 意。 8.增加居民收入,着重保护劳动所得,形成合理有序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实现社会公平,实现发 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下列分配格局中符合上述目标要求的是( ) 解析:A 本题考查促进收入分配公平。要实现收入分配公平,需要缩小人们的收入差距,实现橄 榄型收入分配格局,人们的收入差距较小,有利于实现收入分配公平,A 正确;金字塔型、哑铃型、 倒丁字型格局都不符合收入分配公平的要求,B、C、D 错误。 9.(2016福建福州下学期第二次质检)某乡政府免费对贫困户林某提供蔬菜种植技术培训,随 后,又提供一笔资金帮助其建立蔬菜种植大棚,林某一家因

10、此获得了可观的收益。这种“技术培 训+资金扶助”的精准扶贫模式可以( ) 提升劳动者的职业技能 缩小社会的贫富差距 提高贫困者的社保水平 增加按劳分 配的比重 6 A. B. C. D. 解析:A 本题考查缩小收入差距、促进分配公平。通过技术培训,能够提升劳动者职业技能, 符合题意;通过多种方式扶贫,可以缩小贫富差距,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社保、按劳分配问 题,与材料无关。 10.( 2016福建漳州二模)假定某国的基尼系数(基尼系数是测定收入分配差异程度的指标,系 数大则收入差距较大)和经济增长率处在下图中的 X 点,如果增强对落后地区社会保障支出转移 支付力度,一般来说,该点长期内可能趋向

11、( ) A.XlB.X2 C.X3 D.X4 解析:D 本题考查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增强对落后地区社会保障支出转移支付力度,会降低基 尼系数、提高社会总体消费水平、促进经济发展,X4是其发展趋势。 11.(2016湖南株洲三模)中小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小企业面临着诸多管理问题,特别是薪酬管理问题。人社部提出, 2016 年将稳慎推进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这给中小企业加强和完善薪酬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 中小企业解决好薪酬管理问题的意义在于( ) 落实按劳分配,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促进收入分配公平,从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提高自主创

12、新能力,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 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7 A. B. C. D. 解析:B 本题考查效率与公平、企业的经营与发展的知识。中小企业解决好薪酬管理问题有利 于促进收入分配公平,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推动企业可持续 发展,正确且符合题意;中小企业一般为非公有制经济,其薪酬多按劳动要素分配所得,判 断错误,排除;材料没有涉及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不符合题意,排除。 12.(2016东北三省二模)同等学历、同等职称、同等职务、同等技能、同等贡献的人因工作 单位性质不同,导致退休金不同。对此,人们呼吁养老金双轨制实现并轨。实行养老金双轨制并 轨,是

13、因为( ) 企事业职工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应享有平等的养老保障的权利 养老金双轨制导致初次分 配领域收入差距拉大,不利于社会公平 贡献相同而收入悬殊不利于人才在全社会的优化配 置 改革和完善分配制度是提高效率的前提和基础 A. B. C. D. 解析:A 本题考查收入分配公平、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养老金并轨,有利于促进收入分配公平、 使企事业职工与国家工作人员享有平等养老保障权利,符合题意;公平分配会促进效率提高, 符合题意;养老金的发放不属于初次分配,故排除;颠倒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二、非选择题 13.如何优化收入分配,缩小全社会收入差距,是“十三五”规划的施策重点。阅读材料,回答问 题。 材

14、料一 我国某地 2016 年经济发展情况 8 项目指标 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幅 7.3% 财政收入同比增幅 13.3% 企业利润同比增幅 8.4%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幅 8.8%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幅 9.9% 居民消费率 34.2% 注:居民消费率是指居民的最终消费支出总额与当年地区生产总值之间的比例关系。目前,世 界平均消费率为 61%。从 2007 年以来,该地居民消费率持续下降。 材料二 从国内收入结构看,我国 50%以上城乡居民人均收入低于平均数,低收入者比重偏大。 而当前我国中等收入群体比例大致为 23%25%,与发达国家同等发展水平时期比较,我国中等收 入群体也严重 偏低。 (

15、1)请结合材料一说明我国 2016 年该地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 9 问题。 (2)运用收入和分配有关知识为扩大中等收入者群体数量提出合理化建议。 解析:第(1)问是图表题,学生要根据表头、项目、数据、小注等内容加以概括总结。不仅要看 到变化,还要看到差距,提出存在的问题。第(2)问原理范围限定为“收入和分配”。扩大中等 收入者群体数量,从根本上讲,需要大力发展生产力,还可以从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的具体举措 上回答。 答案:(1)2016 年该地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企业利润及居民收入都有所增长,但财政收 入的增长速度高于地区生产总值、企业利润及居民收入的增长速度;居民收入增幅高于地区生 产总

16、值增幅,在国民收入分配中所占比重逐渐提高。我国居民消费率呈下降趋势,低于国际水 平,居民消费意愿不强。 (2)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增 加居民收入,着重保护劳动所得,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 中的比重,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发 展经济,增加就业,保护合法收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推进财税体制 改革,稳步推进结构性减税,实施新的个人所得税法,着力减轻个人税收负担。 14.(新题速递)公平分配,既关系社会健康发展,也关系企业良性成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6 年 9 月 23 日,中国劳动保障发展报告(2016)蓝皮书发布。蓝皮书指出,“十 二五”期间城镇单位在岗职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