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工作之我见征文八篇&2019年普法工作计划七篇合集

上传人:xg****9 文档编号:87955593 上传时间:2019-04-15 格式:DOCX 页数:97 大小:82.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党建工作之我见征文八篇&2019年普法工作计划七篇合集_第1页
第1页 / 共97页
党建工作之我见征文八篇&2019年普法工作计划七篇合集_第2页
第2页 / 共97页
党建工作之我见征文八篇&2019年普法工作计划七篇合集_第3页
第3页 / 共97页
党建工作之我见征文八篇&2019年普法工作计划七篇合集_第4页
第4页 / 共97页
党建工作之我见征文八篇&2019年普法工作计划七篇合集_第5页
第5页 / 共9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党建工作之我见征文八篇&2019年普法工作计划七篇合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党建工作之我见征文八篇&2019年普法工作计划七篇合集(9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党建工作之我见征文八篇x党建工作之我见征文八篇,x【篇一】一、建言缘由党的十九大报告号召,全党要“夺取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当前机关党风廉政教育以理论灌输、学习启迪、反思感悟、警示触动等方式为主,如何适应时代潮流、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和党员干部精神心理需求,推动机关党风廉政建设向纵深发展?我们可以进一步拓展教育理念、路径和方式方法,借鉴多学科知识在认知领域的研究成果和实际运用,从而更好地发挥党风廉政教育在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中的基础性、根本性作用。二、问题分析当前,说教方式老套、“一刀切”走过场、效果难以持久、投入产出失衡等问题在机关党风廉政教育中仍然存在,需要遵循人的认知规律,针对机关党

2、员干部爱学习善思考、社会阅历丰富、能够自省自励、工作节奏较快等特点,以开放的心态、创新的手段加强和改进机关党风廉政教育。三、解决方案(一)倡导和强化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良知理念,逐步开启或被遮蔽的内心道德感和判断力,在自我觉醒中培植和传播正能量。2007年8 月10 日,时任上海市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总结反思陈良宇严重违纪案的深刻教训时,曾深情告诫全市党政领导不仅要算“利益账”“法纪账”,更要算好“良心账”,坚持良知原则。2015 年全国“”上,指出,“王阳明的心学正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大力倡导作为王阳明“心学”核心的“致良知”理念,对于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并解决当下种

3、种社会问题无疑具有积极的启示意义,也为党员干部深化党风廉政教育找准了源自内心的动力源泉。一是要增进对良知的理性认识。良知即良心。做事先做人,做人讲良心,是中华民族最基本的道德准则,也是党员干部必须恪守的行政伦理和职业道德底线。良心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却是最可靠的监督者,一个人违纪违规可能会逃过世俗的惩罚,却无法消除良心的煎熬和折磨。良心不安,问心有愧,这种来自内心的自我谴责和忏悔,是最深沉、最有效的道德律令。现代社会的良性秩序,当然需要各种制度法则,不能都指望良心。然而,讲良心却能极大地减少社会运行成本,促进公序良俗的形成。很多时候,良心是一种很神奇的力量,学会感知它、抚摸它,它就可能把人从

4、危险的边缘拉回到正道;相反,漠视良心的存在,人们的行为往往就因失去良心的涵养而偏离正确轨道。因此,要组织党员干部多读传统经典,从古圣先贤的教诲中汲取营养、明辨事理。二是要掌握讲良知的方法和切入点。基本方法就是反省,切入点是结合工作学习生活。党员干部的反省,从组织方式来说,可以集体组织,也可以个人静心完成;可以个体日记反思,也可以会议发言表达。从思想性精神性来说,既继承了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良知良能和自我内省、忏悔意识,更蕴含了对所奉行的崇高理论、所投身的伟大事业、所服务的亿万人民的一种承诺、责任和担当。从学用结合来说,既需要经常扫去思想、心灵的灰尘,战胜各种诱惑、考验,更需要在工作、学习、生活中践

5、行先进性要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因而需要更高的标准、更自觉的行动、更持久的坚守。(二)通过催眠技术进入潜意识层面,在开启自我内在生命的回溯和探索之旅中重新认识自我,释放负面心理和情绪。党员干部违法乱纪最重要的原因,当然是忽视了思想改造和党性修养。从心理学分析,一定程度上也与其心理认知不健康、人格发展不健全、曾经遭遇重大成长挫折、错失心理发展重要时机等有关,由此在无形中埋下了贪婪、侥幸、攀比、嫉妒、偏执、焦虑、抑郁、仇恨等心理创伤和阴暗面,而自己理智上并不完全知悉。从遵规守纪到违法乱纪并非有不可逾越的鸿沟,有时甚至就在一念之间。一旦条件具备时,这些心理创伤和阴暗面便会从深层次却似乎无意识地驱使

6、个体做出违规违纪之事。当前,一些城市正尝试为公务员建立心理压力与健康测评档案,以期全面了解自身心理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心理隐患,发出心理预警,避免官员职务犯罪。应该说,这是一个非强制而较有效的预防和纠错方式。再进一步,在自觉自愿的基础上,如果把催眠技术运用到党员干部心理隐患预防上,可能更会有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在催眠状态下,个体自我防卫机制逐步消失,自主判断、自主意愿行动减弱,感觉、知觉发生歪曲或丧失,潜意识自觉地、几乎无条件地遵从催眠师的暗示并做出相应的反应。这样做,一方面,可以唤起被压抑和遗忘的事情,像过电影一样,找到导致自己滋生贪婪、侥幸、嫉妒、焦虑以及其他心理疾病的事件起因;另一方面,通

7、过催眠师的正向能量语言暗示,个体可以不断地强化正确价值观念、积极性情感等,并在潜意识中印记、贮存和浓缩,在脑中占据优势,在催眠状态结束后通过心理生理作用机制对身心状态进行自我调节和控制,逐步化解掉自己的心理创伤和心理阴暗面。大量催眠实践显示,催眠师在暗示过程中不是在说理论证,而是把正向能量直接移植给接受催眠个体的潜意识;接受催眠的个体对催眠师暗示的内容未经分析、判断、综合思考而直接接受,并不加批判地遵照行动。因此,个体在成功接受催眠结束后,往往都会有拔掉心灵之刺、重新认识自我、恍如新生一般的感受。当然,实施有效的催眠,一是个体愿意接受催眠;二是催眠师有较好的专业造诣、实操经验和职业操守,施者与

8、受者的互信度、彼此开放度与催眠效果呈正相关性;三是作为组织行为,需要注意做好相关保密工作。(三)借助VR( 虚拟现实) 技术和AI( 人工智能),自主体验从违法乱纪到东窗事发的黄粱一梦,在吓出一身冷汗中剔除贪婪侥幸。2017年11 月3 日,戴尔科技集团联合美国未来研究院发表研究报告指出,人工智能正深刻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未来一定是一个人机关系的时代。可以预料,VR 技术与AI 一旦“珠联璧合”,具有强大交互性、沉浸感和计算能力的虚拟智能助手将会成为人们日常使用工具之一,人类生活必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便为我们加强和改进党风廉政教育提供了十分难得的工具性借鉴。2016 年4 月13 日,奥斯卡

9、影帝罗伯特德尼罗与一批志愿者受邀参加了虚拟现实Storyscapes 单元的活动,9 分钟的短暂体验让人饱受煎熬,内心受到极大触动。切肤方能知痛。在巨大的利益诱惑面前,人的贪婪和侥幸极有可能被唤醒,而在锒铛入狱后才痛悔当初,代价实在过于沉重。如果能让党员干部在虚拟世界里提前体验身陷牢笼的可怕,至少比触犯党纪国法之后才懂得敬畏更好。受此启发,可以考虑综合运用先进的VR 和AI 技术,通过深度沉浸式体验和高仿真现实场景融入,有效提高党风廉政教育的创造性、时效性和震撼力。一是在虚拟世界受教育。将党纪国法、案例剖析、忏悔视频、现身说法等,通过VR 技术和AI 展现在眼前,增强教育的融入度、现场感;通过

10、与虚拟现实环境互动,与虚拟心理医生深度交流,进行贪腐心理测试与体验,认清自己内心深处的贪婪侥幸心理;通过远程视频、陪伴体验等方式,请亲朋好友、领导同事对体验者进行党性人品培树和思想作风监督。二是模拟身陷囹圄场景。采取人体感应、人机交互、场景复原、电影配乐等手段,进行高仿真模拟和全景式展示,体验从被纪委留置问话、公安抓捕归案、检察机关诉讼、法庭审判判决到铁窗苦度余生的全过程,使体验者在无意识状态下展开一次从贪婪侥幸渐长、整日担惊受怕、内心悔恨交加到铁窗度日如年的心灵之旅,在无代价体验中感受违法乱纪导致父母蒙羞、妻儿孤苦、被朋友抛弃这一生命中不可承受之重,从而达到体验结束吓出一身冷汗、暗自庆幸尚为

11、遵规守纪。【篇二】党的十九大提出,思想建设是党的基础性建设。革命理想高于天。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也是保持党的团结统一的思想基础。在新时代,如何运用新兴媒介下产生的“微文化”实行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推动全党更加自觉地为实现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不懈奋斗,是当前党建工作需要思考的一项重要工作。一、“微文化”下盘活党的思想建设的必要性据第39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显示:至2016 年12 月,我国网民手机上网占比达95.1%,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6.95 亿,增长率连续三年超过10%。台式电脑、笔

12、记本电脑的使用率均出现下降,手机不断挤占其他个人上网设备的使用。同时,我国包括支付宝/ 微信城市服务,政府微信公众号、网站、微博、手机端应用等在内的在线政务服务用户规模达到2.39亿,占总体网民的32.7%。移动互联网与线下经济、政治联系日益紧密,而微文化正是借助这种网络技术的发展及个人互联网的兴起而形成的具有自身鲜明特征的文化现象,凭借其即时便捷性、通俗性、动态化和个性化等独特优势已经成为新兴的文化形态,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无声无息地改变着当代人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等。在开展党的思想建设中,如何对微文化进行扬弃、尽快适应、正确对待、合理运用,是我们必须面对的时代问题。二

13、、“微文化”为党的思想建设带来新的机遇(一)“微文化”为党的思想建设提供了新载体“微文化”具有时效性强,信息生成、传播快,紧扣时代脉搏,关注社会热点的特性,改变了传统媒体点、线、面的传播形式,为党的思想建设内容的即时传播提供了新途径。“微文化”涉及学习、生活中的诸多方面。随着手机 4G 网络的普及,上网速度更快,小小的移动通信设备便可以成为获取多方面信息的渠道,实现了“秀才不出门,尽知天下事”。而微网络上的音频、视频等多媒体具有更加直观的特性,且还有很大的趣味性,“互联网+ 党建思想教育”不仅可以实现教育内容的远程传输和资源共享,而且可以打破时空的局限,实现彼此间全方位的互动交流。(二)“微文

14、化”为党的思想建设提供了丰富的内容有关资料表明,微网络上数据库资料总量已达到100 亿条以上,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科技、教育等方面,应有尽有。它开拓了人们的眼界,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促进了人类文明成果的大交流。随着微网络覆盖范围的不断扩大,其海量的信息为党的思想教育工作提供了广阔的资源库。对于党务工作者来说,凡是有利于开展政工工作的信息资料、政策文件和工作经验都可以拿来利用,凡是有利于提高职工思想政治觉悟的技巧都可以拿来实践。(三)“微文化”为党的思想建设生活化提供了渠道传统思想教育的传播让党员感到厌烦的就是内容的教条化和象牙化,缺乏生活气息。而在融媒时代,“微文化”的出现,极大地拉

15、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有了“微文化”,只需动动手指,每一个人都可能成为微时代的主角,成为大众焦点。此外,“微文化”更是遍布于我们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新闻热点”“旅游天下”等,可以让人们随时感受到微时代的新鲜活力,体验扑面而来的时代气息。人们对微信微博等碎片式思维的喜好,解决了思想政治教育怎样接地气的问题,真正做到了让人人都参与,人人都受益,人人都是思想政治工作者,人人也都是受教者,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转化和提高。三、“微文化”在党的思想建设中的运用( 一) 用微话语代替传统的话语体系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中心主任张国祚曾说:“不同特色、不同风格、不同气魄的话语表达,对于某种思想理论体系和知识

16、体系增强传播力、竞争力、吸引力、感染力、影响力的效果是不一样的。”“微文化”的话语体系因其全民参与的微创作,注重个体的表达和诉求,尚简崇微的内容和议题设置,与主流文化的话语表达方式有很大差别。因此,我们要转变传统的话语体系,善用热点事件、网络话题吸住眼球,用富有生活气息的内容吸“粉”。要引领“微文化”的风向标, 借助网络流行语进行主流价值观的引导传播、渗透教育,切实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改变以往干瘪瘪的党规、理念的整段整篇照抄照搬。要引用微视频等方式,用活泼、生动有趣、易于理解记忆的语言方式进行传播渗透,让传统的八股文赏心悦目、易于接受。(二)搭建微平台,探索O2O 传播渠道融合运用一是建立微平台。如开设APP、订阅号或服务号,丰富党的思想建设内容,挖掘党的思想建设多样化的表达方式。将党的思想建设的首要任务贯穿其中,将任何有利于提高党员干部工作积极性、培养健康的情操、净化人的心灵, 传递真、善、美等主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