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历史岳麓版(山东专用)一轮复习课件:第九单元 第28讲 改革开放新时期的社会主义建设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7895540 上传时间:2019-04-14 格式:PPT 页数:46 大小:5.2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版高考历史岳麓版(山东专用)一轮复习课件:第九单元 第28讲 改革开放新时期的社会主义建设 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2020版高考历史岳麓版(山东专用)一轮复习课件:第九单元 第28讲 改革开放新时期的社会主义建设 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2020版高考历史岳麓版(山东专用)一轮复习课件:第九单元 第28讲 改革开放新时期的社会主义建设 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2020版高考历史岳麓版(山东专用)一轮复习课件:第九单元 第28讲 改革开放新时期的社会主义建设 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2020版高考历史岳麓版(山东专用)一轮复习课件:第九单元 第28讲 改革开放新时期的社会主义建设 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版高考历史岳麓版(山东专用)一轮复习课件:第九单元 第28讲 改革开放新时期的社会主义建设 》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版高考历史岳麓版(山东专用)一轮复习课件:第九单元 第28讲 改革开放新时期的社会主义建设 (4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28讲 改革开放新时期的社会主义建设,考点考情分析,主干知识整合,要点史料探究,高考教材连线,考点即时演练,考点考情分析 考题角度备考分析,主干知识整合 整合知识夯实基础,抓主干,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1.背景,(1)1976年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后,国民经济仍处于停滞状态。 (2)1978年5月开始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解放了思想,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2.时间:1978年12月。 3.内容:确立了 和把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方面来的方针。,改革开放,4.历史意义:揭开了中国经济改革的序幕。,土地公有制,二、经济体制改革 1.农村,自主经营,乡镇企业,2.城市国

2、有企业改革,(1)背景:农村改革的推动。,增强企业活力,(2)过程,展开: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中心环节是 ,目标是要建立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深化:1992年确立建立 的目标。,现代企业制度,(3)意义: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实力,使国有资产大幅度增加,有利于国民经济健康、稳定的发展。,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1)过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出目标: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 体制的目标。 立法保障:1993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第一次写进我国宪法。 发展创新:1997年,中共十五大指出 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初

3、步建立:到21世纪初,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非公有制经济,(2)意义:解放了生产力,使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真正接轨,大大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加快了中国 发展的进程。,现代化,1.依据: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了对外开放的方针。,三、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2.过程,(1)经济特区:从1980年起,先后建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和 等经济特区。 (2)沿海港口城市:1984年,开放大连、秦皇岛、天津、广州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 (3)沿海经济开发区:20世纪80年代,把闽南三角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地辟为沿海经济开发区。 (4)进一步对外开放:1992年,开发上海 成为中国进一步对外

4、开放的标志;2004年以来,天津滨海新区的开发建设引人关注。,海南,浦东,3.特点:形成了从经济特区到沿海开放城市,再到内陆省会城市,从东部到中西部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4.意义: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适应了经济和科技发展的全球化趋势。 5.深化:中国加入世贸组织。(2001年12月) (1)标志着世界大市场对中国的开放,总体上符合我国的根本长远利益。 (2)有力地推动了全球经济的繁荣与发展。,重理解,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的原因、特点及实质 (1)原因,人民公社体制超越了生产力发展水平,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农业生产发展缓慢,严重影响了国家的现代化建设。

5、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实行改革开放、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性质及实行具有群众基础。,(2)特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土地等基本生产资料的公有制为前提,坚持了社会主义制度。 把统一经营和家庭分散经营有机结合起来,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 使传统农业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方向发展。 从长远来看:恢复了小农经济的单干模式,限制了农业生产的规模和机械化;小块田地分散经营,增加了农业生产的管理成本,所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的发展和完善。,(3)实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实质上是对农村生产关系进行的调

6、整,是从根本上解放农村生产力。,2.新中国成立后各个历史阶段的经济结构,要点史料探究 研习史料探究重点,材料一 到1979年,集体农业活动的组织方面正在发生一场深刻的变化,在中国最贫困的省份,特别是在安徽,在中国领导层开始了生产责任制的某些尝试。到1981年或1982年,90%以上的家庭是以户而不是以生产队为单位负责耕种以前的集体土地到1983年底,甚至集体农业的痕迹也大量在中国农村消失了,因为几乎全部农业生产都是以家庭为基础。 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下卷),稳步推进从农村到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主题一,材料二 13年前,首钢人做梦也没有想到:改革能给年届花甲、老态龙钟的企业,带来返老还童

7、、生机勃发的巨大变化超过世界500家大企业1953年以来平均增长速度的一倍 江世杰方向对 路子好首钢 改革与发展纪略(1992年),【问题】 (1)根据材料一,说明我国农村经济体制发生了怎样的变革,有何意义。 (2)根据材料二,说明经济体制改革对国有企业产生了什么影响。,【解析】第(1)问,变革,应与人民公社体制进行比较得出;意义,联系所学得出。第(2)问,材料中“返老还童”“生机勃发”“增长速度的一倍”等信息,说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促进了国有企业的发展。,【参考答案】(1)变革: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取代“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体制。意义:符合经济发展规律,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推动了农业生产的

8、发展。 (2)影响: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使国有大型企业焕发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企业效益显著提高,增强了企业的竞争能力,经济快速发展。,深化拓展,新时期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特点,1.由群众自发到政府推动、推广,如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从个别地区先行试点到全国逐步推广。 3.从农村起步,迅速向城市推进。 4.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另外,关于经济体制改革,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认识到经济体制的改革是一个逐步开展的过程;二是认识到改革过程中伴随着思想的解放;三是要注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形成过程,1992年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21世纪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9、体制在我国初步 建立。,转变促进发展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主题二,材料一 如果说在初创的市场经济阶段,政府的优惠政策和管理者的“人治”起了相当大作用的话,那么,随着深度市场化和自主国际化的逐步推进,则要求经济管理由过去比较注重政策优惠和“个人魅力”逐步提升为规范化和法制化管理。总之,以深度市场化、国际化和法制化作为改革的战略取向,中国经济体制才能更加完善、更具有生命力,才有可能成为当代世界最具竞争力的体制之一。 中国改革的下一步,材料二 新中国的发展则不同,它根据自己的历史和经验,依据马克思主义理论,借鉴“苏联模式”,设计了计划经济体制。经过二十多年的计划经济实践后,又转而进行“面向市场”、建

10、立全面的“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中国30年的经历走过了西方300年的路程。 何正斌300年经济学与30年中国经济发展,【问题】 (1)根据材料一,说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形成过程中改革方向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根据材料二,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说明我国经济体制变革的总体趋势。,【解析】第(1)问,“变化”据材料概括。第(2)问,“目标”据材料概括;趋势即回答经济体制的前后变化。,【参考答案】(1)变化:由政府发挥主导作用向市场化、国际化和法制化方向发展。 (2)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趋势: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 转变。,高考教材连线 透析高考教材补缺,角度一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影

11、响,【典例1】 (2016全国卷,31)1980年与1975年相比,我国粮食播种面积减少6 884万亩,总产量却增加674亿斤;棉花播种面积减少53万亩,总产量增加652万担;油料作物和甜菜播种面积共扩大3 626万亩,其总产量分别增加70%和150%。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农民生产自主权的扩大 B.农业生产技术有了革命性的改变 C.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完成 D.国家取消对农副产品的统销政策,【试题分析】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扩大了农民的生产自主权,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这是粮食播种面积下降,粮食产量增加的原因所在。在粮食增产的基础上,农民增加经济效益相对较高的经济作物的种植,也是农

12、民生产自主权扩大的产物,A项正确。在短短的5年时间里,农业生产技术不可能出现“革命性”的改变,B项错误。1980年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刚刚开始,C项错误。国家取消对农副产品的统销政策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过程中完成的,时间是20世纪90年代,D项错误。,答案:A,角度二 乡镇企业的兴起和发展,【典例2】 (2018全国卷,31),中国乡镇企业行业分布表(单位:万个),上表中的数据变化说明,这一时期我国( ) A.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转移 B.城乡一体化逐步实现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建立 D.工业结构趋于合理,【试题分析】 乡镇企业即由农民集体或个人兴办的各类企业的总称。表中乡镇企业行业的数

13、据大幅增长,可以吸纳大量农民就业,A项正确。城乡一体化是指城市和农村居民生产、生活方式的融合。材料仅反映了乡镇企业吸纳农村人口就业,并非城乡一体化,B项错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于21世纪初,C项时间错误。乡镇企业虽然涉及工业生产,但是,不能说明整个国家的工业结构,D项错误。,答案:A,教材补缺,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对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影响,1.开启改革先河: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是新时期中国改革开放的第一步,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推动了中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展。 2.创造了责任制的改革形式: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创造了“责任制”的改革形式,被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借鉴,厂长负责制、经理负责制等成为城市经济

14、体制改革初期的重要内容。 3.粮食大量增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后,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粮食大量增产,价格下降,为改革统购统销体制创造了条件。 4.剩余劳动力得以解放: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后,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得以解放,这些农民工进入城市,为城市的工业化建设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释放了人口红利。,角度三 所有制形式的调整,【典例3】 (2011山东卷,13)如图是1980年12月我国沿海某市工商行政管理局颁发的一份营业执照。它反映出( )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 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C.所有制形式趋向多样化 D.沿海开放城市带动了经济发展,【试题分析】抓住关键词“19

15、80年”,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是在1992年的中共十四大上提出的,排除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是在1984年,排除B;个体经济的出现,改变了原来单一公有制的局面,所有制形式趋向多样化,C项正确;沿海开放城市的设立是在1984年展开,D项不符合题意。,答案:C,角度四 中国改革开放成效显著,【典例4】 (2018海南卷,12)1949年后很长一段时间,中国人出境多限于公务。80年代中国出境旅游兴起,旅游目的地逐步由东南亚扩大到世界各地,据统计2017年出境游超过1亿人次。这一变化主要反映的是我国( ) A.进出口贸易增长 B.改革开放成效显著 C.公务出境人数减少 D.人民文化水平提

16、高,【试题分析】材料反映改革开放后中国出境旅游的发展,与进出口贸易无关,故A项错误;材料中中国出境旅游的发展,体现出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经济文化水平提高,以及对外开放的扩大成效显著,故B项正确;据材料中中国出境旅游的发展,不能推断出公务出境人数的减少,故C项错误;人民文化水平提高只是中国出境旅游发展的原因之一,这一变化主要反映的是我国改革开放成效显著,故D项错误。,答案:B,角度五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讨论,【典例5】 (2017全国卷,31)1990年,一份提交中央的报告说,理论上的凯恩斯主义和实践中的罗斯福新政,实际上是把计划用作国家干预的一种手段,从那时候起,计划与市场相结合成为世界经济体制优化的普遍趋势。据此可知,该报告的主旨是( ) A.肯定国家干预经济的发展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