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兰州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历史试卷 word版含答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7884896 上传时间:2019-04-1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甘肃省兰州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历史试卷 word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甘肃省兰州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历史试卷 word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甘肃省兰州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历史试卷 word版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甘肃省兰州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历史试卷 word版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甘肃省兰州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历史试卷 word版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甘肃省兰州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历史试卷 word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甘肃省兰州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历史试卷 word版含答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兰州一中2018-2019-2学期月考试题高二历史说明:本试卷分第卷(单项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答案写在答题卡上,交卷时只交答题卡。第卷(单项选择题)一、 单项选择题(共20小题,每道题2分,共40分)1. 荀子曰:“(为人臣)以礼待君,忠顺而不懈逆命而利君谓之忠,从命而利君谓之顺。”韩非子曰:“人臣要从主之法,虚心待令,皆宜其能,胜其官,而莫怀余力于心。”两者都强调A. 人臣要效忠君主 B. 人臣对君主可以抗命C. 君主要以礼待臣 D. 人臣对君主要绝对服从2秦汉以后,随着郡县制取代分封制,除帝王继统仍由皇族血缘确定之外,各级权力机构官员的任用主

2、要是通过体现“尚贤”原则的各种选拔制度。这种现象A是科举制推行的必然结果 B表明封建专制皇权日益衰弱C意味着宗法制影响的消除 D说明政权与族权进一步分离3世界史纲的作者乔治韦尔斯说:“第七、八世纪,欧洲人民尚处於茅舍坞壁宗教桎梏之境,中国人民之生活已进於安乐慈爱、思想自由、身心舒爽之域。”中国出现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是A中央集权,统治有度 B科举取士,统治有仁C儒学独尊,统治有序 D制度创新,统治有方4“节妇”是宋代理学家们为妇女树立的道德楷模,但宋代法律不曾笼统禁止过妇女改嫁,宋刑统禁止的只是居丧改嫁、强迫改嫁、背夫改嫁和嫁娶有夫之妇,而且这些条文全部抄自唐律疏议,无一字增损,无一字改动。这表

3、明当时A商品经济发展冲击了传统的贞节观 B延续了唐朝以来的男女平等观念C理学贞节观尚未成为官方主流意识 D妇女社会地位低下且依附于夫权5. 宋代的“说话”上承唐代,日益兴盛,在勾栏瓦舍中有很多以此为生的“说话人”。“说话”分为四家:小说、说经、讲史、合声(演出者随兴“指物题咏”)。这反映出宋代A. 说书艺术开始在民间出现 B. 世俗文学成为了文化主流C. 传统礼教受到了较大冲击 D. 城市经济得到较快的发展6. 清代俞森荒政丛书卷五记载:“一妇每日纺棉三两,月可得布二匹,数月之织,可供数口之用,其余或换钱易粟,或纳税完官。”材料表明古代中国A. 重农抑商已有所改变 B. 农业是财政经济的主要来

4、源C. 已显露近代化的曙光 D. 自然经济与商品经济相交织7. 1874年,李鸿章主张向日本派驻公使,认为遇事“若先有使臣驻彼当能预为辩阻,密速商办”,“与该国君臣面折廷争,较在京(北京)办理,更为得劲”。这一认识A. 体现了顽固守旧势力的外交主张 B. 促使外交开始出现制度性变化C. 反映了国人摆脱不平等条约愿望 D. 顺应了淸政府对外交往的需要8. “由民国元年至十年举清末奖励实业政策之成绩尽破坏之,而无以为继就政府对待实业之态度与影响言,清末之九年为黄金时代,而民初之十年为黑暗时代。”材料中“黄金时代”的到来主要是由于A. 政府放宽民间设厂限制 B. 辛亥革命的促进C. 欧洲列强暂时放松

5、侵略 D. 国民政府的推动9. 陈旭麓指出:“由传统意识所维系的民族心理防线在震荡中的解体成为当时中国社会的显著变化之一。慈禧太后的奴颜和谀态是过去所未曾有过的。在她身上,民族战争的失败同时又意味着民族抵抗意识的全部丧失。”材料中的显著变化发生在A. 鸦片战争爆发后 B. 甲午战争失败后 C. 八国联军侵华后 D. 武昌起义爆发后101922年,中共二大发出号召:全国的工人、农民团结在共产党的旗帜下进行斗争,并联合全国一切的革命党派,联合资产阶级民主派,组织民主联合战线;并决定邀请国民党等革命团体举行联席会议,共同商讨合作的具体办法。这一号召A说明中共较清醒地认识了中国国情B表明当时党的中心任

6、务是领导工运C是实行全民族抗战路线的具体表现D成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111935年,国民政府先后决定对金融和重要的战略物资进行统制。1937年7月,国民政府决定立即对粮食、资源、交通、卫生机关等进行统制,随后在上海成立了四行总处,并由资源委员会主持沿海工厂的内迁。这一做法A主要源于国内的经济危机 B首创了“战时经济体制”C有效调配了国内战略资源 D直接导致民族工业陷入困境12. 基辛格在论中国中写道:“在外交政策中,政治家常常通过寻求共同利益来达到目的。毛泽东却反其道而行之,对交叉重叠的敌意加以利用聚焦于最重大的战略目标。”与“对交叉重叠的敌意加以利用”相关的是A. 建国初实行的“另起炉

7、灶”的政策 B. 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C. 日内瓦会议后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D. 新时期不结盟政策的推行13. 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要求“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必须自觉依据和运用价值规律,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一要求A. 表明建立市场经济体制成为党内共识 B. 突破了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的观念C. 首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D. 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14约翰麦克里兰在西方政治思想史中说,古代雅典城邦“最重要的立意是要在最广义上评判并控制其成员的性格,城邦随时关切其公民是什么样的人”。这一论断揭示出古代雅典A城邦重视对公民

8、的生活救济 B城邦重视对公民个性的培养C公民普遍认可“知识即美德” D城邦利益高于个人的自由15世界文明史说:“后来,(罗马)立法机关所通过的法律,法官们制定的法律,皇帝颁布的法律如此之多,以至最有学问的法律家也常常被难住了。”出现这种状况是因为A维系帝国统治,万民法颁布B缓和贵族与平民矛盾,法律不断制定C统治范围扩大,罗马法不断充实D罗马帝国建立,开始依法治国16. 明清时期,新旧大陆物种的交流包括中国的瓷器、丝绸、茶及一些农作物等输入美洲,欧洲人饮用从中国和印度输入的茶、来自阿拉伯的咖啡和用来自美洲的可可加工成的巧克力。随着热饮的盛行,购置中国瓷制的饮具、炊具成为欧洲家庭的时尚。这表明A.

9、 新航路开辟建立起全球性的联系,物种实现了世界的自由流动B. 殖民扩张活动扩展了欧洲的势力,加强了对美洲和亚洲的掠夺C. 新航路开辟促进了世界物种交流,丰富了世界各地人民的生活D. 欧洲殖民活动加强了世界的联系,成为沟通美洲和亚洲的纽带17根据德国1871年宪法,皇帝权力几乎不受任何限制;法国1875年宪法规定,总统权力不仅受到议会的制约,还受到内阁部长们的制约。下列有关两者差别的原因,分析最为合理的是A维护统一成果是德国当时的重大历史任务,防止君主势力的复辟是法国当时的重大历史任务。B维护封建主义统治秩序是德国迫切的政治目标,防止资产阶级内部争权夺利是法国当时的政治目标。C维护德国军国主义传

10、统是德国统治者的主要动机,平息共和派的不满情绪是法国君主派的主要动机。D实施君主专制符合德国各阶级的政治利益,实现普选权是当时法国各阶级的共同目标。18. 1917年11月5日,俄国临时政府宣布戒严,对此资产阶级的新时代报写道:“为什么要宣布戒严?临时政府已经不再是一个权力机关了,它既没有道义上的权威,也不具备必要的机构来使用武力。”由此可见此时的俄国A. 无产阶级革命条件基本成熟 B. 封建专制统治面临严重的危机C. 出现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D. 阶级斗争形势处于僵持的局面19胡佛在任期间大幅度提高了税收,同时将政府支出增加了六倍。在增加公共工程的同时,联邦政府组建了金融复兴公司,向濒临破

11、产的银行和铁路公司提供救助,那些经营还过得去的公司则得不到这样的优惠。说明面对经济危机胡佛总统A积极推行以工代赈 B实行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措施C采取了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D措施的实施效果显著201947年,马歇尔宣称,欧洲国家应主动联合起草一个欧洲复兴计划,这是欧洲各国自己的事,但需要美国的帮助。1950年,美国国务院指出,目前欧洲一体化的发展不足以解决德国问题,希望欧洲国家能有实质性举措,给欧洲一体化新的活力。这明美国A对欧洲的联合起到了一定推动作用 B以实际行动干预欧洲一体化的进程C希望德国对欧洲一体化发挥主导作用 D把欧洲一体化作为其经济援助的前提第卷(非选择题)二、 材料解析题(4小题,

12、共60分)21(2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在汉朝以前,三公的办公场所称为“府”,是当时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到了汉成帝时,开始了机构改革,三公行政级别平行,联合执政,大大削弱了丞相的权力。在三公之下,又设置了太常等9个“卿级”官员,卿的办公场所称为“寺”。“九寺”是汉代的九大部委,综合了现今国务院各个部委。九寺中的太常寺,相当于现代文化部、教育部、科技部、卫生部、药监局、气象局。一直到明清时期,也都有不断的机构改革。洪武十三年,朱元璋废除中书省,创设“四辅官”,几个人共同为皇帝出谋划策,延续到了清朝。 中国古代历次机构改革材料二 亨利八世从1519年起,连续八次、历时七年,以宗教改革

13、为主题召开议会,颁布了一系列重要法案,使英国摆脱了教皇的神权控制,成为完全的民族国家,直接推动了国家机构改革。都铎时期,英国国家机构由国家元首英王、立法机关议会、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组成,它们在开始分权的同时,事实上已形成了相互制约的关系。都铎君主审时度势,提高议会地位;改组政府机构;分立法庭专司审判,明确国家机构各机关职责。 都铎时期英国国家机构的变革材料三 1906年6月,编制馆在载泽的主持下拟定改革方案:“一、宜仿责任内阁之制,以求中央行政之统一。二、宜定中央与地方之权限,使一国机关运动灵通。三、内外各主要衙门,皆宜设辅佐官,而中央各部主任官之事权尤当统一。四、中央各官宜酌量增置、裁撤、归

14、并。”其中,归并工商二部为工商部;更户部为度支部,刑部为法部;分兵部为陆军、海军二部。 晚清丙午中央官制改革及其影响(1)根据材料一、二,比较中英机构改革的差异,并说明英国机构改革的影响。(12分)(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晚清丙午中央官制改革的原因。(8分)22(2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对不同程度的贫困者给予不同的救济扶助,如明代林希元荒政丛言提出“极贫之民便赈米,次贫之民便赈钱,稍贫之民便转贷”宋代以前,救助贫困人口一般以政府为主,如汉律规定国家需向“贫不能自存者”提供救助。到了宋代,国家开始注重采用经济手段、调动民间力量参与扶贫救助,如采用招商赈济、以工代赈等方式。除此之外,宋代还鼓励民间互助,动员富户救助贫户,并设立“纳粟补官”制度,对参与扶贫的富户奖以荣誉称号宋代政府除了在自然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