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版】浙江省湖州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b卷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7881729 上传时间:2019-04-14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3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解析版】浙江省湖州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b卷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解析版】浙江省湖州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b卷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解析版】浙江省湖州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b卷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解析版】浙江省湖州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b卷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解析版】浙江省湖州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b卷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解析版】浙江省湖州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b卷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解析版】浙江省湖州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b卷 word版含解析(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8-2019学年浙江省湖州高二第一学期期末历史试题(B卷)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34题,满分为100分。2.本卷采用闭卷形式,考试时间为90分钟。3.本卷答案必须做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无效。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1.1907年,英国外交部高级职员艾尔克劳在关于英国与法德两国关系现状的备忘录中指出,“德国肯定将力图削弱任何竞争对手的实力其最终目的则是要拆散和取代英帝国。”结合时代背景推断,英国担忧德国“要拆散和取代英帝国”的理由是德国完成统一成为欧洲强国德国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后来居上德国要求重新瓜分世界德

2、国大力发展军力,组建三国协约A. B. C. D. 【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1871年德国完成统一,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后来居上,要求重新瓜分世界,大力发展军力,组建三国同盟,故正确;德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后来居上,德国与意大利和奥匈帝国组建三国同盟,错误;故选C。【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1907年”“德国肯定将力图削弱任何竞争对手的实力其最终目的则是要拆散和取代英帝国。”联系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背景分析解答。2.下图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欧洲两大军事集团对峙形势图。一战爆发后,形成了西线、东线和南线三条战线的作战态势。其中,西线作战双方是A. 英法和德意B. 英法意和德奥C. 英

3、法和德国D. 英法和德奥【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线作战双方是英法和德国,故C正确;一战时,意大利加入了协约国方面的作战,和英法同属协约国,A错误;在东线是俄国对德奥作战,南线是塞尔维亚对奥匈帝国作战,奥匈帝国主要在东线和南线作战,排除BD。3.“马恩河之战后,双方开始向沿海地带机动,但无任何战略意义,只是把战线延长到海边。双方统帅部分别于11月15日和17日下令转入防御,建立筑垒阵地,从此西线机动战完全结束,转入阵地战。”该战场形势在一定意义上可以用来说明A. 一战演变为持久战的原因B. 美国加入协约国作战的目的C. 阵地战是最主要作战形式D. 同盟国不再推行

4、任何机动战【答案】A【解析】【详解】“双方统帅部分别于11月15日和17日下令转入防御,建立筑垒阵地,从此西线机动战完全结束,转入阵地战”表明德国的速胜计划破产,一战演变为持久战,故A正确;材料信息无法体现美国加入协约国作战的目的,排除B;材料信息表明德国的速胜计划破产,转入阵地战,不能说明阵地战是最主要作战形式,排除C;材料信息表明德国的速胜计划破产,转入阵地战,无法得出同盟国以后是否推行机动战,排除D。【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双方统帅部分别于11月15日和17日下令转入防御,建立筑垒阵地,从此西线机动战完全结束,转入阵地战”,联系所学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的战略计划分析解答。4.下图所示

5、武器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首次亮相。早期使用过程中经常陷入泥泞或陷入战壕,或者因为移动缓慢而被炮兵瞄准。该武器的首次运用A. 极大消耗了敌方的有生力量B. 加速了索姆河战役的胜负分晓C. 标志着“闪电战”开始出现D. 使敌方在心理上产生极大恐惧【答案】D【解析】【详解】图片的武器是坦克,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索姆河战役得到首次运用,使敌方在心理上产生极大恐惧,故D正确;坦克的首次运用,由于坦克的技术与装备尚未完善,没有产生极大消耗了敌方的有生力量的作用,也未能起到引导战争胜负分晓的效果,AB错误;闪电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纳粹德国使用的一种战术,它充分利用飞机、坦克和机械化部队的快捷优势,以突然袭击的方式

6、制敌取胜,用机械化部队来快速切割敌军主力来达到预期效果,首次使用“闪电战”的是德国突袭波兰,C错误。【点睛】首先根据“首次运用”得出索姆河战役,然后结合索姆河战役的史实分析解答。5.1918年11月,北京大学举行集会。胡适在演讲中说:“这一次协约国所以能大胜,全靠美国的帮助。”结合相关史实指出,“美国的帮助”是指A. 宣布冻结日本在美国的所有资产B. 战争期间向协约国提供大量物资C. 通过新的中立法为英国购买军火打开方便之门D. 美国掌控了欧洲战场的主导权【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这一次协约国所以能大胜,全靠美国的帮助”,结合所学,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向协约国提供大量物资,对协约国方

7、面的胜利产生巨大作用,B正确;一战期间,美国、日本都属于协约国,A错误;20世纪30年代美国曾先后颁布中立法案,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C;材料表明美国的援助对协约国的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无法体现美国掌控了欧洲战场的主导权,排除D。【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这一次协约国所以能大胜,全靠美国的帮助”,联系所学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美国的主要贡献分析解答。6.克里孟梭年轻时曾目睹了普法战争后德国对法国的蹂躏。在他逝世前不久,他曾对一名美国记者说:“由于德国对法国的罪恶行径,我一生所有的恨全部给了德国。”对德国的“罪恶行径”,克里孟梭在巴黎和会上提出的要求正当的是A. 组建莱茵共和国B. 肢解德国C.

8、收回萨尔地区D. 收回阿尔萨斯洛林【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普法战争法国战败,被迫割让阿尔萨斯洛林给德国,第一次世界大战,法国击败德国,在凡尔赛条约上命令德国交还洛林和阿尔萨斯,这是法国正当的要求,故D正确;一战结束后,法国企图独揽欧洲大陆的霸权,提出组建莱茵共和国,在领土上肢解德国,军事上限制德国等,这不属于法国的正当要求,排除AB;萨尔地区属于德国,收回萨尔地区不是法国的正当要求,排除C。【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提出的要求正当的是”,结合所学凡尔赛和约的内容分析解答。7.读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凡尔赛体系下的欧洲形势图。对图中相关信息解读正确的是A. 罗马尼亚是新诞生的国家B.

9、奥匈帝国分为奥地利和匈牙利两国C. 莱茵河以西不再是德国领土D. 意大利的北部国土疆界有明显增加【答案】D【解析】【详解】通过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凡尔赛体系下的欧洲形势图看出,意大利得到了奥匈帝国部分领土,北部国土疆界有明显增加,故D正确;罗马尼亚不是一战后新诞生的国家,排除A;奥匈帝国在一战之后解体、分裂为多个国家,在其领土上新成立了四个国家:奥地利、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B错误;莱茵河以西设立非军事区,由协约国占领,以后协约国逐步撤军,仍然属于德国领土,C错误。【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熟悉凡尔赛合约的内容,特别是关于疆界划分以及对德国的处置的内容。8.1922年2月,华盛顿会议第31次全体委

10、员会议(即末次会议)上,中国代表声明:中国对于“二十一条”始终视为事实上之压迫,不承认有法律效力,必须废止全约。最后,该声明仅载入会议记录。这则材料表明A. 日本被迫放弃了“二十一条”中的一些条款B. 中国政府开始提出废除“二十一条”的要求C. 华盛顿会议拒绝中国废除“二十一条”要求D. 不平等的“二十一条”根本上没有法律效力【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最后,该声明仅载入会议记录”,说明华盛顿会议没有通过中国废除“二十一条”要求,故C正确;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日本被迫放弃了“二十一条”中的一些条款,排除A;材料信息也无法体现中国政府开始提出废除“二十一条”的要求,排除B;材料反映华盛顿会议拒绝

11、中国废除“二十一条”要求,D不符合材料反映的主旨,排除。【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最后,该声明仅载入会议记录”,并联系所学华盛顿会议的内容分析解答。9.诺门罕(今位于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新巴尔虎左旗)战役是1939年5月日本与苏联发生的一场战役,面对苏军的装甲部队,日本关东军损失惨重,战役最后以日本失败告终。关于这一战役的解读合理的是A. 该战役发生与日本“北进”策略有关B. 二战的亚洲策源地在该战役后形成C. 关东军在该战役中遭到毁灭性打击D. 该战役使苏联陷入两线作战的境地【答案】A【解析】【详解】诺门罕战役,起因于侵华日军和外蒙军为诺门罕以西,直至哈拉哈河这块呈三角形地区的归属问题,最后

12、引起战役,诺门罕战役使东北关东军向西侵略的企图彻底落空,进而促使日军不得不放弃“北进政策”,故A正确;1936年日本军部上台标志着二战的亚洲策源地形成,B错误;诺门罕战役使东北关东军向西侵略的企图彻底落空,并非关东军遭到毁灭性打击,C错误;1941年德国发动苏德战争,诺门罕战役苏联不存在两线作战的境地,排除D。10.意大利军事家朱里奥杜黑首先建立了系统的制空权理论,强调空中力量在军事中的重要作用。下列军事行动最能体现双方争夺战场制空权的是A. 曼施坦因方案B. 海狮计划C. 巴巴罗萨计划D. 施里芬计划【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二战期间,德国制定了空袭英国的海狮计划,这是英德争夺战场

13、制空权的战役,故B正确;曼施坦因计划主张的是奇袭,达到突然性和激动性,不能体现“争夺战场制空权”,排除A;巴巴罗萨计划是纳粹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发起侵苏行动的代号,苏德战争主要是陆上作战,不能体现“争夺战场制空权”,排除C;施里芬计划的战略思想是采取“速决战”,能体现“争夺战场制空权”,排除D。【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争夺战场制空权”,联系所学德国空袭英国的不列颠之战的史实分析解答。11.下图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的宣传海报,被描绘成食人恶魔形象的希特勒脚下的残骸分别是波兰、比利时、法国、罗马尼亚、南斯拉夫、希腊。由此判断,希特勒的下一个“啃食”目标是A. 英国B. 奥地利C. 苏联

14、D. 捷克斯洛伐克【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国的侵略顺序是:1939年突袭波兰开始,然后,丹麦、挪威、卢森堡、荷兰、比利时、法国、英国(空战)、希腊、苏联,所以德国侵占希腊后,下一个目标是苏联,故C正确;英国在德国侵略希腊前就已经被德国侵略,排除A;早在二战爆发前,德国已经吞并斯洛伐克、奥地利,排除BD。12.第二次世界大战是登陆战的兴盛时期,登陆战规模、次数、战术、组织,都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下列登陆战发生的地点从西到东的排列顺序是西西里岛登陆诺曼底登陆“火炬”两栖登陆冲绳岛登陆A. B. C. D. 【答案】D【解析】【详解】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英盟军于194

15、3年78月在意大利西西里岛进行的一次大规模登陆作战;诺曼底位于法国西北部;“火炬”两栖登陆地点是法属北非的阿尔及尔;冲绳岛是太平洋的岛屿;故从登陆战发生的地点从西到东的排列顺序是,故选D。13.在军事行动中,“突袭”是一种重要战术,往往能出其不意地打击敌人,取得战场主动权。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下列战斗发生的地点与“突袭并取得战场主动权”有关的是波兰珍珠港马奇诺防线中途岛A. B. C. D. 【答案】A【解析】【详解】结合所学,1939年德国突袭波兰,1941年日本偷袭珍珠港,并取得战场主动权,正确;马奇诺防线是法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为防德军入侵而在其东北边境地区构筑的防御设施,不符合“突袭”,排除;中途岛海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太平洋战争期间一次海战,不符合“突袭”,排除;故选A。14.1945年6月,美、英、苏、法四国代表在伦敦召开会议,专门就审判战犯问题进行磋商。尽管美、英、法与苏联在意识形态上对立,属于海洋法系的美、英和属于大陆法系的苏联和法国在法制上存在分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