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版】河北省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7881441 上传时间:2019-04-14 格式:DOC 页数:32 大小:4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解析版】河北省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解析版】河北省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解析版】河北省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解析版】河北省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解析版】河北省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解析版】河北省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解析版】河北省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河北定州中学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高一生物期末考试试题1.下图为某种高等生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某一时期的图像,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 该生物是一种动物B. 此时该细胞中含有8个核DNA分子C. 该生物的体细胞中含有8条染色体D. 此时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后期【答案】C【解析】据图分析,该细胞没有细胞壁,但是有中心体,所以是动物细胞,A正确;细胞中有8条染色体,8个DNA分子,B正确;该细胞中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是体细胞的两倍,所以该生物的体细胞中含有4条染色体,C错误、D正确。【点睛】根据细胞中染色体的形态、行为和数目,确定细胞所处的有丝分裂的时期

2、,是解答本题的关键。2.下列有关无丝分裂的叙述,错误的是A. 遗传物质也要复制B. 大肠杆菌没有染色体,能够进行无丝分裂C. 分裂过程中无纺锤体和染色体的出现D. 不能保证母细胞的遗传物质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答案】B【解析】无丝分裂过程中,遗传物质DNA也要进行复制,A正确;大肠杆菌是原核生物,细胞中没有RST,通过二分裂的方式进行细胞增值,B错误;无丝分裂与有丝分裂的主要区别是没有染色体和纺锤体的出现,C正确;无丝分裂过程中,拟核中的遗传物质复制后严格的平均分配,但是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不一定能够平均分配,D正确。3.下列概念不能用下图表示的是A. 表示脂质,可分别表示胆固醇、磷脂、脂肪

3、B. 表示脱氧核苷酸,可分别表示含氮碱基、脱氧核糖、磷酸C. 表示双层膜的细胞器,可分别表示线粒体、叶绿体、细胞核D. 表示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可分别表示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减数分裂【答案】C【解析】脂质包括脂肪、磷脂和固醇,A正确;脱氧核苷酸由磷酸、脱氧核糖和含氮碱基组成,B正确;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均具有双层膜结构,但是细胞核不是细胞器,C错误;生物膜的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包括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减数分裂,D正确【点睛】解答本题的关系是弄清楚各成分之间的关系,确定包括,它们之间属于包含关系。4.进行观察洋葱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盐酸和酒精混

4、合液主要起固定作用B. 碱性染料吡罗红可用于染色体染色C. 用显微镜观察可看到分裂末期细胞板向四周扩展形成新的细胞壁D. 细胞内染色体的存在状态和所处位置可作为判断有丝分裂各时期的依据【答案】D【解析】盐酸和酒精混合液的作用是解离,使组织细胞分离开,A错误;染色体易被碱性染料(如龙胆紫、醋酸洋红)染成深色,B错误;经过解离步骤后,细胞已经死亡,因此观察不到细胞板向四周扩展形成新细胞壁的动态变化过程,C错误;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细胞中染色体的形态存在一定差异,因此细胞内染色体的存在状态可作为判断有丝分裂各时期的依据,D正确。5.一个细胞中染色体数为2N,下列此种细胞有丝分裂后期的染色体数为a、染色

5、单体数为b、DNA分子数为c的图示中,属于有丝分裂后期的是( )A. B. C. D. 【答案】D【解析】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因此染色单体消失,染色体数目加倍为体细胞的2倍,且染色体数:DNA分子数=1:1,因此该时期a=4N,b=0,c=4N,故D正确。6. 下图为有丝分裂相关的坐标曲线。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 若纵坐标表示一条染色体中DNA的含量,则cd过程细胞中DNA含量不变B. 若纵坐标表示一个细胞中DNA的含量,则e点时一条染色体中DNA的含量与a点相同C. 若纵坐标表示一条染色体中DNA的含量,则ac过程染色体数目不变D. 若纵坐标表示一个细胞

6、中DNA的含量,则ac过程染色体数目不变【答案】D【解析】若纵坐标表示一条染色体中DNA含量,则cd过程表示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每条染色体上的DNA含量由2个变成1个,但细胞中核DNA含量不变,A正确;若纵坐标表示一个细胞核中DNA含量,则e点与a点时,每条染色体都含有1个DNA,B正确;若纵坐标表示一条染色体中DNA的含量,则ac过程表示有丝分裂间期、前期和中期,该过程中染色体数目不变,C正确;若纵坐标表示一个细胞中DNA的含量,则ad过程表示有丝分裂间期、前期、中期和后期,在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D错误。7.探究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的实验原理不包括 ( )A. NaOH与

7、酚酞相遇,呈现紫红色B. 以琼脂块的大小表示细胞大小C. NaOH的扩散深度表示吸收速率D. NaOH的扩散体积与整个琼脂块的体积比表示细胞吸收物质的速率【答案】C【解析】【分析】NaOH的扩散深度对于体积不同的琼脂块都是相同的,无法用来表示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只有NaOH扩散的体积与整个琼脂块的体积比才可表示细胞吸收物质的速率,并反映出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比值与细胞物质运输速率的关系【详解】实验所用的琼脂小块上含有酚酞,NaOH和酚酞相遇,呈紫红色,A不符合题意;模拟探究细胞表面积和体积的关系,以琼脂块的大小表示细胞大小,B不符合题意;实验中测量不同大小的琼脂块上NaOH扩散的深度相同,因此

8、不可以用NaOH的扩散深度表示吸收速率,C符合题意;NaOH扩散的体积与整个琼脂块的体积比才可表示细胞吸收物质的速率,并反映出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比值与细胞物质运输速率的关系,D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探究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意在考察考生的理解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8. 根据每个细胞中DNA相对含量不同,将某种连续增殖的动物细胞归为甲、乙、丙三组,每组细胞数如下图l所示。根据细胞中每条染色体的DNA含量在细胞周期中的变化绘制曲线,如下图2所示。下列有关图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 图l中的乙组细胞全部位于图2中的AB段B. 图l中的甲组细胞全部位于图2中的DE段C. 图l中的丙组细胞

9、有一部分染色体数目加倍D. 用药物抑制纺锤体形成,导致丙组细胞数增多【答案】B【解析】图l中的乙组细胞处于S期,对应于图2中的AB段,A正确;图1中甲组细胞处于G1期和有丝分裂末期,而图2中的DE段表示有丝分裂后期和末期,B错误;图l中的丙组细胞处于G2期、前期、中期和后期,其中后期染色体数目加倍,C正确;秋水仙素能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使子染色体不能移向两极,进而导致细胞不能分裂,因此使细胞中染色体数目(DNA含量)加倍,所以用秋水仙素处理,会导致丙组细胞数增多,D正确。【点睛】本题考查有丝分裂过程及其变化规律,重点考查学生分析柱形图和曲线图,根据DNA含量来判断细胞所处时期,这就要求学生掌握有

10、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本题的难点也是图形的辨别,特别要注意曲线图中纵坐标的含义,不要误认为是有丝分裂过程中DNA含量变化曲线图。9.假定某高等生物体细胞内染色体是10条,其中染色体中的DNA用32P标记。将该体细胞放入不含有标记的培养液中让其进行有丝分裂,则在其有丝分裂的后期,细胞中含有标记的染色体数为A. 5条 B. 10条 C. 20条 D. 40条【答案】C【解析】体细胞是通过有丝分裂的方式进行增殖的。依题意和DNA分子的半保留复制,在有丝分裂的间期DNA分子完成复制后,每条染色体含2个DNA分子,这2个DNA分子分别位于组成该染色体的2条姐妹染色单体上,其中每条染单色体上所含有的双链DN

11、A分子中只有一条链被32P 标记,但细胞中的染色体数不变,仍为10条;在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导致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子染色体,此时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加倍为20条。综上分析,C项正确,A、B、D三项均错误。【点睛】本题的易错点在于对细胞分裂和DNA复制相结合的知识以及DNA分子的半保留复制理解不透:染色体是DNA的载体,1条染色体上的DNA分子复制1次所产生的2个子代DNA分子分别位于组成该染色体的2条姐妹染色单体上;凡是新形成的DNA子链都不含有32P标记,每个子代DNA分子都是由1条模板链和1条子链组成。10.如图为溶酶体的示意图,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 各种细胞内都含有溶酶体

12、,该结构属于生物膜系统的范畴B. H+进入溶酶体的方式与水进入红细胞的方式相同C. 溶酶体吞噬入侵细胞的病原体过程与膜的流动性有关D. 溶酶体破裂后,其内部各种水解酶的活性应升高或不变【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细胞的结构与功能、酶、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考查对细胞生物膜系统的结构、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酶的特性的理解。据图可知,H+进入溶酶体需要消耗ATP水解释放的能量,溶酶体内外pH存在差异。【详解】原核细胞没有溶酶体,A项错误;H+进入溶酶体需要消耗ATP,属于主动运输方式,水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红细胞,B项错误;溶酶体吞噬入侵细胞的病原体依赖于膜的流动性,C项正确;溶酶体内外pH存在差异

13、,溶酶体破裂后,其内部各种水解酶的活性应下降,D项错误。11.细胞核是细胞代谢和生物遗传的控制中心,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 核膜包含两个磷脂双分子层,主要由蛋白质和磷脂构成B. 胰岛B细胞比口腔上皮细胞的核仁大、核孔数目多C.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两种形态D. 细胞核的核膜对物质具有选择透过性,而核孔允许大分子蛋白质、RNA、DNA、通过【答案】D【解析】核膜为双层膜,包含两个磷脂双分子层,主要由蛋白质和磷脂构成,A正确;胰岛B细胞能分泌胰岛素,为分泌蛋白,故比口腔上皮细胞的核仁大、核孔数目多,B正确;染色质和染色体是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两种形态,C正确;细胞核的核膜对物质

14、具有选择透过性,而核孔也有选择通过性,不允许DNA通过,D错误。【点睛】解答本题关键能理清核孔是大分子出入细胞核的通道,且具有选择性,如蛋白质和RNA可以通过,DNA不能通过,不同细胞的核孔数量是不相同的,细胞代谢旺盛的细胞核孔多。12. 下图曲线表示完全相同的两个植物细胞分别放置在A、B溶液中,细胞失水量的变化情况。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该实验可选取绿色植物成熟的叶肉细胞来进行B. 若B溶液的浓度稍增大,则曲线中b点右移C. 两条曲线的差异是由于A、B溶液浓度不同导致D. 6min时取出两个细胞用显微镜观察,均可看到质壁分离现象【答案】C【解析】绿色植物成熟的叶肉细胞具有大液泡,可以

15、发生明显的失水现象,A项正确;若B溶液的浓度稍增大,则细胞失水较多,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发生质壁分离复原,曲线中b点右移,B项正确;两条曲线的差异是由于A、B溶液溶质不同导致,B溶液中的溶质可被吸收,导致质壁分离复原,C项错误;6min时两个细胞均处于失水状态,均可看到质壁分离现象,D项正确。13. 下图表示某种酶在不同处理条件(a、b、c)下催化化学反应时,反应物的量和反应时间的关系,以下关于此图的解读,正确的是A. a、b、c表示温度,则一定是abcB. a、b、c表示pH值,则cbaC. a、b、c表示酶的浓度,则abcD. a、b、c表示温度,则不可能是cba【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酶的催化作用在低于最适温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超过最适温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a曲线酶的活性在其中最强,但不一定温度高于其他曲线,故A错误;pH影响酶的活性和温度类似,不一定存在选项中的关系,故B错误;在一定范围内,酶的浓度越高,酶促反应速率越快,故C正确;若a、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