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浙江二次选考历史--巧训 特训:考前仿真检测卷(三)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7869465 上传时间:2019-04-13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0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浙江二次选考历史--巧训 特训:考前仿真检测卷(三)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9浙江二次选考历史--巧训 特训:考前仿真检测卷(三)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9浙江二次选考历史--巧训 特训:考前仿真检测卷(三)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19浙江二次选考历史--巧训 特训:考前仿真检测卷(三)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19浙江二次选考历史--巧训 特训:考前仿真检测卷(三)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浙江二次选考历史--巧训 特训:考前仿真检测卷(三)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浙江二次选考历史--巧训 特训:考前仿真检测卷(三) word版含解析(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考前仿真检测卷(三)(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3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稷下学宫为先秦教育史和学术史揭开了新的一页,关于它的说法正确的有()鲁国的教育中心采用官学的办学形式吸收了私学的长处兴盛于春秋时期ABC D解析:选D稷下学宫是战国时期齐国的官办高等学府,故错误,正确;在稷下学宫,诸子百家自由讨论,借鉴了私学的长处,故正确。故选D项。2原始时代耕作方式是“刀耕火种”,春秋战国时期则使用“铁犁牛耕”,这一变化反映了()A农业经营方式的变化B生产关系的进步C古代粗放型的农业

2、生产模式D生产力获得巨大发展解析:选D本题考查中国古代耕作方式的变化。由“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体现的是生产工具发生变化,生产力得到了发展,所以答案选D项;A、B、C三项不符合题意。3“使原料多样化,还能化旧利废,取材方便,提高了植物纤维的质量,便于普遍推广,成为书写的不可或缺的材料。”这种工艺带来的变革()A造出中国最早的纸张B奠定了雕版印刷的技术基础C为兴办太学创造条件D便利科学文化的传播与推广解析:选D本题主要考查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材料反映的是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纸的推广有利于科学文化的传播与推广,故 D 项正确;西汉时就已造出中国最早的纸张,故 A 项错误;雕版印刷发明于唐朝,与

3、材料无关,故 B 项错误;太学兴办于西汉,故 C 项错误。4唐代的市制有日中击钲二百下开市、日落前击钲三百下关市的惯例,而宋代却是每晚“人物嘈杂,灯火照天”,“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市,如要闹去处,通晓不绝”。这一变化说明宋朝()A夜市和晓市繁荣 B对市进行严格管理C市突破时间限制 D海外贸易非常发达解析:选C本题考查宋朝经济的发展情况。材料涉及的是由唐代“市”到宋代“市”的变化,这一变化说明宋代经济繁荣,市突破了时间的限制,所以答案选C项。A项说法正确,但是并不能体现变化,所以排除;B项是唐朝“市”的特点,所以排除;材料没有涉及海外贸易,所以排除D项。5在对全国的有效管理方面,元朝的行

4、省制与秦朝的郡县制相比,出现的主要变化有()最高地方行政官员接受中央监督对地方实现了垂直管理对藏族聚居地区进行直接管理对东南海域的联系和管理加强A BC D解析:选D本题主要考查秦朝郡县制和元朝行省制度。秦朝和元朝的最高地方行政长官均需接受中央监督,错误;秦朝和元朝的长官都由君主任命,都是垂直管理,错误;元朝时在藏族地区设宣政院进行管理,正确;元朝时设琉球管理台湾,正确。故选D项。6在论及儿童教育时,王阳明反对“鞭挞绳缚,若待拘囚”,主张“必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以达到“自然日长日化”。在此,王阳明()A肯定了程朱理学的“格物致知”B强调了“知行合一”的重要性C摆脱了儒家伦理对教育的束缚D

5、突出了“致良知”的价值追求解析:选D本题主要考查宋明理学。据材料可知,王阳明反对对人的外在束缚,而主张内心自省,A 项错误;材料未体现“知行合一”,B 项错误;陆王心学亦强调儒家伦理道德,C 项错误;王阳明的“致良知”就是通过内心自省,恢复内心固有的道德意识,这符合材料“自然日长日化”的主旨,故 D 项正确。7浙江慈溪唐五代秘色瓷窑址的发掘,使人们得以进一步认识“夺得千峰翠色来”名句所赞美的一类瓷器。有学者认为秘色瓷是当时这类瓷器的上佳之品。“这类瓷器”是()A青瓷 B白瓷C唐三彩 D釉下彩绘瓷解析:选A材料中“夺得千峰翠色来”反映的是青瓷的特点,故A项正确。白瓷是白色,唐三彩以黄、绿、白三色

6、为主的陶器,釉下彩绘瓷是以白色透明釉或者其他浅色面釉,均与“夺得千峰翠色来”不符,故B、C、D三项错误。8下表反映的本质问题是()中国土特产产品出口统计时间茶叶(万磅)生丝(包)鸦片战争前年平均量5 000年平均量5 0001847年8 50022 000来源:学#科#网Z#X#X#K1853年10 12262 0001871年1 022 159126 000A中国农产品商品化程度不断提高B手工棉纺织业衰败C沿海地区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D民族资本主义产生解析:选A本题考查近代中国自然经济逐渐解体。由表中数据可知,茶叶和生丝出口不断增加,这说明了中国农产品商品化程度不断提高,所以答案选A项;B、

7、C、D三项从材料中不能得出,排除。91890 年,日本爆发经济危机,社会动荡,政局不稳。福泽谕吉力主“进行东洋政略,使国内人心转而外”。随后日本发动了()A日俄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C九一八事变 D明治维新解析:选B本题考查甲午中日战争。A项发生在 1904年到 1905年;C项发生在1931年;D项是19世纪 6090年代日本的改革运动;B 项发生在1894年,所以答案选B项。10美国专使柔克义将辛丑条约内容分为四类:一是适当惩办策动排外屠杀和暴乱的分子及其参与者;二是采取必要措施防止此类事件重演;三是对各国及其人民在暴乱中遭遇的损失予以赔偿;四是普遍改善与中国政府及中国的关系。这表明,当时列

8、强的主要目的是()A扶植清政府以抵制革命的潮流B实现瓜分中国的迷梦与阴谋C恢复和强化不平等条约关系D恢复形象以改善与中国的关系解析:选C本题考查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根据材料中辛丑条约的内容可知,列强企图继续保持在中国的特权和地位,故C项正确。列强扶植清政府抵制革命,是表面现象,其主要目的是维护其在华利益,A项错误。从材料“四是普遍改善与中国政府及中国的关系”可知,列强的主要目的不是瓜分中国,B项错误。恢复形象,改善和中国的关系是假象,D项错误。11孙中山说:“能开发其生产力则富,不能开展其生产力则贫。从前为清政府所制,欲开发而不能,今日共和告成,措施自由,产业勃兴,盖可预卜。然不可不防一种流弊,

9、即资本家将从此以出是也。”下列最符合孙中山本意的有()发展社会经济,倡导社会公平平均地权反对贫富差距倡导排满革命A BC D解析:选B本题考查孙中山的三民主义。由材料“今日共和告成,措施自由,产业勃兴,盖可预卜。然不可不防一种流弊,即资本家将从此以出是也”可知,孙中山先生在共和告成后主张发展产业,但又担心贫富悬殊,所以要倡导社会公平,所以正确;材料无法体现;材料并不能体现出倡导排满革命,所以排除。综上所述,答案选B项。12.右图是1911年2月5日法国小日报刊登的石印画,再现了当时一些中国人当众剪掉长辫的场景。该画反映出()A剪辫易服已成为当时社会的共识B清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已被推翻C民国政府

10、剪辫易服法令得到贯彻D中国社会习俗呈现新旧杂糅特征解析:选D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石印画反映的是部分中国人剪掉辫子的场景,并非成为社会共识,故A项错误;清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被推翻是在1912年,故B项错误;民国政府建立于1912年元旦,故C项错误;部分人剪辫子,部分人没剪,体现了中国社会习俗呈现新旧杂糅的特征,故D项正确。13新文化运动的核心内容是民主和科学,但是新青年从创刊到终刊所发表的文章中专门讨论民主和科学的合计不超过 10 篇,而同时期申报等新闻媒体和保守派对新青年关注的焦点却多集中于文学革命。出现这一现象说明()A国民并不关心民主科学的实质B新文学是传播民主科学的载体C新

11、文化运动具有形式主义倾向D新文化运动的方向发生了变化解析:选B本题考查新文化运动。材料反映了尽管新文化运动的核心内容是民主与科学,但新青年发表专门讨论民主与科学的文章前后不超过 10 篇,新青年被当时的新闻媒体及保守派关注的焦点却集中于文学革命上,表明民主与科学思想主要是通过新文学的形式宣传的,即新文学是传播民主科学的载体,故选B项。A、C两项均在材料信息中无法体现,故排除;新文化运动后期,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成为主流,改变了新文化运动的方向,与材料信息不符,故D项错误。14事变的第二天,中共中央就发表了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向全国人民呼吁:“平津危机!华北危机!中华民族危机!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

12、才是我们的出路!”这一事变是()A九一八事变 B八一三事变C华北事变 D七七事变解析:选D本题考查抗日战争。由材料“卢沟桥”可知,这一事变是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所以答案选D项。A项发生在东北地区,排除;B项八一三事变是指1937年8月13日抗日战争初期继七七事变以后,日本帝国主义蓄谋已久为扩大侵华战争在中国上海制造的事变;C项华北事变是指继九一八事变东北沦陷之后,1935年日本侵略军蚕食侵犯华北地区的一系列事件的统称。15有位国家领导人曾经这样评价某次会议:“这是中国光辉灿烂的人民的新世纪的开端。这是全中国人民空前大团结的会议。这个会议宣告了旧中国的永远灭亡和新中国的伟大诞生。”这次

13、会议()A制订了新中国的施政纲领B发展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C通过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D确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形式解析:选A本题主要考查现代中国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这个会议宣告了旧中国的永远灭亡和新中国的伟大诞生”“是中国光辉灿烂的人民的新世纪的开端”,说明这一会议与新中国的诞生有关系,结合所学可知,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符合题意,在这届政协会议上,通过了共同纲领作为新中国的施政纲领,故A项正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成功召开,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故B项错误;第一届全国人大通过了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故C项错误;1956年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确立了

14、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形式,故D项错误。16毛泽东曾经说过:“中美关系正常化是一把钥匙。这个问题解决了,其他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下列属于他说的“钥匙效应”的是()A联合国恢复中国合法权利B中苏关系全面破裂C美国与日本的联盟更密切D中日两国正式建交解析:选D本题考查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影响。中美关系的改善直接促进了中日建交,1972年中日签署了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声明,故D项正确;中国重返联合国和中苏关系全面破裂是在尼克松访华之前,排除A、B两项;C项与中美关系的改善无关,故C项错误。171992 年抵达北京履新的世界银行驻华首席经济学家华而诚向南方周末记者讲述他当时的感受,“如果说此前中国一直在隧道中探

15、索,1992 年应该说人们终于看到了隧道口的光亮。”这反映了当时中国()A确立了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B确立了计划经济的改革目标C肯定了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D找到了适合中国发展的道路解析:选D本题考查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根据所学知识,1992 年中共十四大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为中国指明了方向,找到了适合中国发展的道路,所以答案选D项,排除B项;1978年确立了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排除 A项;1997年中共十五大指出“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排除C项。18亚里士多德雅典政制记载,陪审员每日3个奥波尔;九个执政官一天的薪金为4个奥波尔。 五百人议事会成员一天可得到薪金5个奥波尔。城邦也给那些驻扎在萨摩斯等地的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