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阳县竞业园学校:3.6规则与秩序 第2课时 教学案 (七年级教科版下册)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7859324 上传时间:2019-04-1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济阳县竞业园学校:3.6规则与秩序 第2课时 教学案 (七年级教科版下册)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山东省济阳县竞业园学校:3.6规则与秩序 第2课时 教学案 (七年级教科版下册)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山东省济阳县竞业园学校:3.6规则与秩序 第2课时 教学案 (七年级教科版下册)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山东省济阳县竞业园学校:3.6规则与秩序 第2课时 教学案 (七年级教科版下册)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山东省济阳县竞业园学校:3.6规则与秩序 第2课时 教学案 (七年级教科版下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济阳县竞业园学校:3.6规则与秩序 第2课时 教学案 (七年级教科版下册)(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竞业园学校学导设计方案姓名课题 课型时间规则与秩序综合解决课3.26-28学导目标学导重点及方法重难点分析重点: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每个人都渴望良好的社会秩序。在实际生活中,哪里有规则哪里才有秩序,哪里的生活和工作才能顺利进行;反之,哪里没有规则哪里就没有秩序,哪里的生活和工作就不能顺利进行。明确规则和秩序的关系是本课时的重点。难点:对于规则秩序的概念掌握可能不难,但是能够坚持在日常的生活中坚持遵守规则,自觉维护良好的秩序并不容易,因而通过本课的学习能自觉遵守纪律,维护公共秩序是难点。在体验,多结合已有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来掌握。问题预设1. 阅读教材第一部分:规则种种,回答什么是规则?你知道有

2、哪些规则?什么是公共场所?为什么要遵守公共场所的规则?2. 阅读教材第二部分:秩序来自规则,回答规则与秩序的关系。3. 列举日常生活中的不遵守秩序的行为过 程时控学导内容设计情境创设 2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每个人都渴望良好的社会秩序。在实际生活中,哪里有规则哪里才有秩序,哪里的生活和工作才能顺利进行;反之,哪里没有规则哪里就没有秩序,哪里的生活和工作就不能顺利进行。那么,我们怎样才能遵守规则呢?目标咀嚼31 出示目标,明确本课时的学习任务2 同桌互相交流自己对本课时学习内容的理解自学指导接下来我们来自学本课时的内容,请同学们听清要求:第一遍大声朗读课文,明确本课

3、重难点,并思考如何解决(要求学生把问题的解决思路写在笔记本上)第二遍再读课文思考自己对本课的掌握情况讨论指导1.学科长组织好本组的交流,做好分工;小组长负责统一问题。2.每位学生能认真倾听,并做好记录。初步完善自己的问题。3把本组最有价值的问题展示在黑板上。4.选择本组要展示的问题。5.政治学科长评价。 注意:书写规范、语言表达流畅,体现本组的智慧。教师小组内巡回指导。教师就有代表性地疑问进行解答。 展讲指导 1展讲注意站姿面向老师和同学。2展示语言要完整起始语、陈述语、讨论语、结束语。3展示内容:思路、内容、问题的拓展(联系实际,拓展此问题解决的意义)4展讲者展讲时,其他同学要注意倾听、质疑、补充。5. 展讲着脱离教材。精讲点拨 审题答案 方法 拓展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每个人都渴望良好的社会秩序。在实际生活中,哪里有规则哪里才有秩序,哪里的生活和工作才能顺利进行;反之,哪里没有规则哪里就没有秩序,哪里的生活和工作就不能顺利进行训练指导打点收获教师要求学生将本节内容的知识点进行梳理,形成知识框架。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教师对学生的发言作及时的肯定和评价。教师提示下节课的内容,明确预习任务 导后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