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第四专题 寻觅文言津梁 秋水(节选)+古今对译+文白互通 苏教版必修3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7840192 上传时间:2019-04-12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4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第四专题 寻觅文言津梁 秋水(节选)+古今对译+文白互通 苏教版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第四专题 寻觅文言津梁 秋水(节选)+古今对译+文白互通 苏教版必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第四专题 寻觅文言津梁 秋水(节选)+古今对译+文白互通 苏教版必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第四专题 寻觅文言津梁 秋水(节选)+古今对译+文白互通 苏教版必修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秋水(节选)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秋天的水应时上涨,上百条水流都注入黄河,畅通的水流阔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河两岸和洲的两边之间,分辨不出对岸的牛和马。时:名词用作状语,按时,应时。灌:注入。河:黄河。泾(jn),流:径直通畅的水流。泾,同“径”。两涘(s)渚(zh)崖:河两岸和洲的两边。涘,水边。渚,水中洲岛。崖,高的河岸。不辩牛马:因水面阔大,分辨不出对岸的牛马。辩,同“辨”。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在这种情况下,黄河之神高高兴兴地自我得意了,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认为天下的美景全都汇集到自己这里了。他顺着水流向东走,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到了北海,朝着东方望去

2、,看不到海水的尽头。于是:在这,种情况下。焉:语气词,同“乎”,可不译。河伯:黄河之神。相传姓冯,名夷。欣然:高高兴兴地。以:动词,以为,认为。而:两个均为连词,表顺承,可不译。东:名词用作状语,向东。北海:即今渤海一带。东面:名词用作状语,朝着东方。视:望。水端:水的,边际。端,边,边际,尽头。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 目,在这时黄河之神才改变他欣然自喜的面容,望洋向若而叹曰:仰望着北海之神若叹息说:始:副词,才。旋其面目:改变他“欣然自喜”的面容。旋,转,转变。或释“旋”为“还”“恢复”,亦通。望洋:亦作“望阳”,仰视的样子。成语“望洋兴叹”出于此。若:名词,海神名。“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

3、己若 者,“俗语有这样的说法,听到过上百种道理,就认为没有比得上自己的,我之谓也。说的就是我啊。野语:谚语,俗语。之:第一个是代词,指代下文所引的野语。第二个是助词,宾语提前的标志。以为:认为。莫己若:即“莫若己”。莫,没有。若,如,像,比得上。者:助词,与“莫若己”组成名词性短语,指代“莫若己”的(人)。我之谓也:谓我也。且夫我尝闻而且我曾经听说有认为孔子的少仲尼 之 闻 而 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见识少,认为伯夷的义气轻的人,起初我不相信;且夫:连词,而且。尝:副词,曾经。少:形容词意动用法,认为少。仲尼:孔子的字。之:均为助词,相当于“的”。闻:见识,学识,学问。而:连词,表并列,可不

4、译。轻:形容词用作意动词,认为轻。伯夷:人名。商代诸侯孤竹君的长子,由于与弟叔齐互让君位,遂一同出奔到周。周武王伐纣时,伯夷兄弟叩马劝阻,认为以臣弑君是不义的,于是一同到首阳山隐居,不食周粟而死。者:助词,与“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组成名词性短语,指代“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的人。始:起初,当初。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现在我看到您所在的大海这样茫无涯际,难以穷尽,如果我不是走到您的之门则殆 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门前,那就危险了。我将长久地被见闻广博、明白大道理的人所耻笑。”睹:看。子:古代对人的尊称,您。这里指若所管辖的大海。之:代词,这样,如此。难穷:难以穷尽,指无边无际,望不见边际。穷,尽,尽头。于:介词,第一个相当于“到”,第二个表被动,被。则:就。殆:危险。见:表被动。大方:本为大道理,引申为见闻广博,这里为本义。用引申义也可以。- 2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