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有答案

上传人:【**** 文档编号:87839322 上传时间:2019-04-12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有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河北省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有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河北省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有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河北省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有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河北省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有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北省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有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有答案(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河北辛集中学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语文第三次月考试题注意:客观题按题号用2B铅笔填涂,主观题用0.5mm黑色签字笔书写。 第卷 阅读题(7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驼铃古道丝绸路,胡马犹闻唐汉风。”古代丝绸之路架起了一座交流物产、连通人心的桥梁,对我国各民族交流融合、对东西方经济文化交往都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古代丝绸之路大体有草原道、绿洲道、茶马道以及海上道四条。除了汉族,北方和西北游牧民族也是丝绸之路的重要开拓者,他们的马队和骆驼队踏出了一条横贯欧亚大陆的草原丝路。他们的迁徒浪潮、相互交往以及游

2、牧经济特点,使其自然而然地成为古代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角色。继月氏、匈奴之后,鲜卑、吐谷浑、吐蕃、回纥、党项等民族,都曾和丝绸之路结下不解之缘,有的甚至一度控制了草原道和绿洲道,成为经营东西方贸易的主角。公元439年,鲜卑建立的北魏政权统一了我国北方,使丝绸之路自汉代以来再度繁荣起来。北魏、西夏占据河西走廊后,吐谷浑控制的“青海道”和吐蕃控制的“青唐道”成为中原和南方通往西域的通道。因此,“青海道”又称“吐谷浑道”,“青唐道”又称“吐蕃道”。再看回纥,其与唐朝贸易换回的绸绢,除了供贵族享用,还通过“草原道”大量转输到西方。“安史之乱”后,吐蕃完全占据了河西走廊及陇右地区,传统的丝绸之路东段受到阻遏

3、,唐朝和西域各国的交往一度绕道回纥居住地。因此,这一时期的草原丝路有“回纥道”之称。在肯定我国古代北方和西北游牧民族为丝绸之路的开拓与繁荣做出重要贡献的同时,更要充分认识中原王朝的主体作用。张骞出使西域之后,汉、唐、元、明各朝代为了经营西域,保障丝绸之路畅通,在丝绸之路沿途设置馆舍以提供食宿,建立都护府、都督府等以加强治理。这些措施对保障丝绸之路的畅通和安全具有决定性作用。 丝绸之路密切了我国古代民族关系,也密切了东西方关系。中原、江南以及巴蜀的名茶不仅输入西域、青藏高原与漠北,也输入西方。在西夏与宋朝的贸易中,“惟茶最为所欲之物”。同时,西域和中亚、欧洲的物产和文化也传入内地,今天内地随处可

4、见的石榴、葡萄、大蒜、菠菜等,都是汉朝时从西域传入内地的。到了唐朝,丝绸之路的东端终点长安、洛阳成为西城文化的荟萃之地,上至宫廷、下至百姓无不受西域文化的影响,穿胡服、食胡饼、听胡音成为时尚。到了宋朝,中国的茶叶和丝绸被大量贩运到西方,西方的玛瑙、琥珀、琉璃等被大量转售到中国。元朝时,中国的雕版与活字印刷术、火药等通过丝绸之路传到欧洲,欧洲和阿拉伯的天文、数学、医药、建筑等科学技术也传入中国。 中华民族是诸多民族相互接触、融合形成的多元统一体,在其形成过程中,丝绸之路是重要的沟通渠道与交流舞台。丝绸之路像一条纽带,联结着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联结着内地汉族人民与边疆少数民族人民。当前,深入推进“

5、一带一路”建设,续写古代丝绸之路的传奇,它不仅会继续描绘我国各民族交流融合五彩斑斓的画卷,还会进一步架起东西方各民族交流交往的桥梁,推进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 (摘编自杜建录丝绸之路是民族交流融合的舞台)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鲜卑、吐谷浑、吐蕃等少数民族有的曾一度控制了丝绸之路的草原道和绿洲道,成为当时 经营东西方贸易的主角。 B北方和西北游牧民族与汉族一起用马队和骆驼队踏出了一条横贯欧亚大陆的草原丝路,成 为古代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角色。 C丝绸之路的东端终点长安和洛阳在唐朝时成为西域文化的荟萃之地,当时的朝野上下无不 受到西域文化的影响。 D.深入推进“一

6、带一路”建设,有助于推进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促进我国各民族的融 合及东西方各民族的交往交流。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古代丝绸之路大体上有草原道、绿洲道、茶马道、海上道四条,汉族及北方、西北的游牧 民族都是其重要的开拓者。 B“青海道”“青唐道”和草原丝路之所以又称“吐谷浑道”“吐蕃道”和“回纥道”,是 因为它们曾分别被吐谷浑、吐蕃和回纥控制过。 C.古代丝绸之路的开拓与繁荣,不能否定我国古代北方和两北游牧民族所做出的贡献,更不 能忽视中原王朝的长期经营和有效治理。 D.丝绸之路联结着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内地汉民族与边疆少数民族,对中华民族这个多元 统一体的形成

7、起了巨大的促进作用。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古代丝绸之路在汉、北魏、唐、宋、元等朝代比较繁荣,但因战乱等因素的影响,它在历 史上也有过衰落的时候。 B在西夏和宋朝的贸易中,“惟茶最为所欲之物”,这说明当时西夏人已有饮茶的习惯,可 见物产上的互通有无也可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 C.从生活中常见的胡桃(核桃)、胡瓜(黄瓜)、胡豆(蚕豆)、胡萝卜等农产品的名称可 以看出,它们很可能是从西域传入中原的。 D丝绸之路是一条连通东西方的重要商贸之路和文化交流之路,元朝以前丝绸之路以物产交流为主,而元朝以后则以科技文化交流为主。(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

8、-6题。 爱心如同韭菜 余显斌 娘打来电话,问他现在在哪儿。 他轻声说:“在医院。” 娘说:“知道,听你爹说的。”娘接着哽咽着说,“儿啊,你怎么能那样,怎么能捐献骨髓啊?”显然,娘不理解什么是骨髓,说到这儿,明显地顿了一下。 他忙说:“娘,没啥。” 娘威胁说:“你不听娘的,娘就死去。” 他急了,忙告诉娘,自己不是捐献骨髓,爹听错了,自己是想找人给自己捐献骨髓,自己有病。 娘一听更急了,问清了他所在的医院,和爹当天就打了车,匆匆赶去,在医院看见了他。他坐在病床上,护士在给他量着血压。娘一见吓了一跳,问道:“儿呀,你怎么啦?” 他说:“白血病。” 娘不懂什么是白血病,望着他。 他告诉娘,患白血病很

9、难治的。看娘身子一颤,他忙说,不过,有骨髓配型成功的人愿捐骨髓,自己就有救了。 娘忙说;“配啊,砸锅卖铁也配啊。” 他叹口气,说:“哪有那么容易的?两万多人中才有一对配型成功的。” 娘坐在那儿,眼睛直了。 他忙摇着手道,不过,自己很幸运,和一个女孩配型成功。 娘眼睛一亮:“真的?” 他再次垂下头,告诉娘,可是对方不愿捐献骨髓。娘一脸灰白,许久,点点头道:“是啊,身上的东西,哪一件不是跟眼睛鼻子一样,哪有多余的啊?多余的也不会长啊,谁又愿捐啊?”爹在旁边嘀咕一声:“听说,捐骨髓没事的啊!” 他沮丧地摇摇头,告诉他们,那个女孩就是不愿捐。 娘试探着问:“真没事吗?” 他说:“可能是吧,不过,这得问

10、问医生。” 正说着,一个医生从旁边匆匆经过,娘忙一把拉住,如抓住救命稻草一般,可怜巴巴地问:“医生,捐献骨髓对捐献的人有伤害吗?”医生望望娘摇了摇头。看娘有些不懂,医生打比方说:“骨髓就像韭菜,捐了又会长出来的。”农村里,韭菜不少,剪后生得更快更肥更多。娘懂了,娘脸上的灰白颜色没了,她想了想,仍拉着医生的手不放:娘有一个请求,希望医生能帮自己给那个女孩说说。 医生一笑,点头答应了。 四人去了另一间病房,见到了那个女孩。 娘走过去,一把拉住女孩的手。娘说:“娃啊,大婶求你了。” 娘指着他说:“我就这一个儿,请你救救他啊。” 见女孩不说话,娘猛地想起什么似的,指着医生说:“医生说了,对你没损害。如

11、果有损害,这个要求大婶也说不出口啊。” 女孩雪白的脸上流下两行泪,望望她,仍没有说话。 娘急了,说:“娃啊,大婶跪下了。” 娘说着,准备跪下来。女孩忙一把拉住,流着泪说:“大婶,我才是病人,这位大哥是捐献者啊。”说着,女孩指指他,对娘说,“求大婶了,救救我。” 娘站在那儿,愣住了。 不过,娘马上就明白了怎么回事。 娘拉住女孩的手,打量着女孩毫无血色的脸,许久许久,眼眶红了,对他说:“去吧,娘不拦你。” 娘说:“出来了,娘煮鸡蛋给你补补身子。” 他“哎”了一声,笑着望了医生和女孩一眼,忙向手术室走去。他知道,他的方法成功了,善良的娘,一旦知道捐献骨髓是怎么回事,一定不会拦他的。 他猜对了。 六个

12、小时后,他捐献了骨髓,走了出来。 爹娘迎上来,仔细打量着他,见他没事,爹一笑,得意地道:“小子,你答应了爹的,我劝你娘来,你回去可得陪爹喝几盅的。” 他一笑,手指一弹,嗒地一响。 娘这才知道,自己被骗来,是他和老头子商量好的,回头瞪了老伴一眼道:“啥出息?几盅酒,就让儿子收买了。”说完,拍着他的手笑笑,得意地道,“我儿捐了骨髓,救了一条人命,救了一个家,娘受一回骗,值啊!” 他望着爹娘笑了。他想,有时,爱心也像韭菜,付出越多,播撒越快越广,不但能传及家人,甚至能传及世界,让每一个人心中都一片碧绿、一片阳光。 (摘编自2016年10月24日石家庄日报)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

13、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开头写他在医院,说明他是用装病来让母亲理解他的做法,也交代了故事发生的地点和事 由,表明他已决定为患白血病的女孩捐献骨髓。 B文章在写娘和女孩时都写到了脸色,写娘脸色由“灰白”到“灰白颜色没了”是为了表现 娘由失望到希望的心理变化,写女孩脸色主要是表现白血病病症。 C虽只用较少的笔墨来写爹,但爹对情节的发展有重要的作用,爹支持儿子捐献骨髓,为了 和儿子喝几盅,还与儿子一起隐瞒真相,骗了娘一回。 D小说以医生的话“爱心如同韭菜”为题目,不仅形象贴切,通俗易懂,可以让娘理解“捐献骨髓是怎么回事”,也彰显了本文播撒爱心的主题。5 小说中的娘有哪些形象特征?请简要分析。(5分)

14、 6 作为儿子的“他”为捐献骨髓对娘采用了欺骗的方式。对此你有怎样的看法?请结合全文, 谈谈你的观点。(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周有光的传奇人生 周有光年轻时的经历并不算顺利,甚至有一种隐隐的“错位”。大学毕业,本可以和其他同学一样去当外交官,他却选择了学经济;圣约翰大学、光华大学的毕业生,都到美国留学,可他由于经济原因去了日本;本想到日本京都大学去向著名经济学家河上肇学经济,河上肇却被捕入狱,周有光只好专攻日语;本来可以在海外享受优裕的生活,他却毅然选择了回国;本来研究经济已经有所成就,他却被指定研究语言。 面对这样的“错位”人生,他却很坦然:“人生很难按照你的计划进行,因为历史的浪潮把你的计划几乎都打破了。” 1955年,时任复旦大学经济学教授的周有光到北京参加全国语言文字工作会议,会议结束后,组织上通知他到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工作。而早在1920年,周有光参加过上海的拉丁化新文字运动,这一运动当时还受到苏联支持。 于是周有光扔下经济学,半路出家一头扎进语言学中。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