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历史(含答案)

上传人:【**** 文档编号:87838402 上传时间:2019-04-12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61.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历史(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四川省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历史(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四川省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历史(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四川省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历史(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四川省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历史(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川省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历史(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历史(含答案)(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成都外国语学校20182019学年度下期3月月考高二历史试卷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为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2本堂考试100分钟,满分100分。3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学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使用2B铅笔填涂。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第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32小题,本部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把它填涂在答题卡上。)1.梭伦改革中打破贵族依据血缘门第的世袭垄断政权局面的关键性措施是( )A、颁布“解负令” B、恢复公民大会作为国家最高权力机构 C、确立财产等级制度 D、设立公民陪审法庭2.古希腊城邦建立之初所征服的本地居民,

2、原来是依附民或农奴身份。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以及人力的缺乏,必定使他们上升到了自由民的地位。这些自由民,连同希腊本土来的新移民,构成城邦的非贵族的平民大众。这表明A. 城邦公民权利对外邦人开放 B. 殖民运动促成了希腊的政治共同体C. 城邦民主改革加速民族认同 D. 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化催生了新秩序3.亚里士多德认为:“当一人或若干人所组成的一个团体,势力增长得过大,以至于凌驾整个公民团体,这样的特殊地位造成君主专制政治或门阀寡头政治。为此,若干城邦,例如阿尔咯斯和雅典,制订了陶片放逐的政策。但容许这种特殊人物产生以后方才加以补救,总不能算是一个良好的政策。”这表明A. 雅典民主容易导致政治动乱

3、 B. 公民团体社会地位平等C. 防止集权政治应当未雨绸缪 D. 特权阶层是城邦制必然产物4.按照土地收入和财产多寡划分公民等级并授予相应官职,是梭伦改革的重要措施。其主要意义在于( ) 沉重打击了依靠血统关系谋取特权的贵族 促进了奴隶制国家的发展完善了雅典民主政治制度 满足了所有雅典公民参政的要求 A、 B、 C、 D、5.法国古典学家库朗热的古代城邦中写道:“雅典公民并不是自己财产的主人,当他拈阄时被指定要造一艘船,或建立一支戏剧歌队时,他必须毫无保留地贡献自己的财富;他不是自己身体的主人,因为三十三年间他必须服役于国家;他不是自己言语和情感的主人,因为任何人都可以随时审判他是不是合格的公

4、民;他也不是自己意识的主人,因为他必须信仰国家的法定宗教,参与祭祀,他不能相信只有一个神”由此可知,当时雅典的A. 民主政治尚未形成保护公民权利的机制 B. 公民私有财产实际上为城邦所有C. 良性的政党政治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 D. 法律和宗教与社会习俗关系密切6.雅典人有这样一种观念:既然每个公民都是自由的,那么任何人就不应受他人统治;人人都是统治者和被统治者。为此,雅典城邦()A轮番而治,抽签担任一定官职B制约权力,制定陶片放逐法C实行法治,树立法律至上意识D殖民扩张,增加公民的数量7.公元前630年,雅典出现第一部成文法典德拉古法典。该法典规定:凡能自备武装的人有公民权利,除了少数重要官员

5、,其他官员都从能够制备武装的人们中选出。这说明()A法制是民主政治的重要基础B雅典民主政治呈现形式主义的特征C公民权的获得有财产资格限定D政体的运行需要私人资金支持8.古代雅典的梭伦在诗中写道:“我写下法律,同为高贵者与低微者,为每个人调谐公平的正义”;在致城邦体现了“分配性正义”,指责城邦公民“他们毫不尊重圣洁的或者公共的财产”。据此可知,梭伦的目的在于()A批判专制制度B主张权利平等C抨击社会不公D维护公共利益9.历史学家们普遍认为梭伦改革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基础。在改革中,“解负令”的颁布()A使平民成为司法的主人,开创了司法独立的新时代B稳定了平民集团,为雅典民主奠定阶级和社会基础C保障

6、了平民的政治权益,使人民主权理念落到实处D开辟了非贵族出身的奴隶主取得政治权利的新途径10.公元前594年,雅典执政官在阿提卡地区颁布法典,刻在16块白色旋转木板上,史称阿提卡法典,内容包括解负令、按财产划分等级、成立四百人会议和陪审法庭、促进工商业发展等。这一法典()A满足了无地和少地农民的要求B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初步的基础C铲除了旧氏族贵族的政治特权D标志着雅典民主政治和法律的成熟11.公元前5世纪,雅典公民获得更多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公民的成功“依赖于在大型公共集会上谈话、论辩与说服的能力”。据此可知,在当时雅典()A公民必须能言善辩B参政议政十分活跃C民主政治出现危机D内乱引发思想纷

7、争12.公元前5世纪的雅典出现三个享有世界声誉的三大悲剧家,他们都善于从传统的神话中寻取戏剧的题材,从观众所熟悉的故事中,体现存在于现实生活里面的思想感情上的激烈矛盾,以及由于这些矛盾而导致的不幸的遭遇。根据材料可推测这三大悲剧家的作品成功之处在于()A顺应了民主政治的发展需要B充分调动了人们的宗教情绪C反映了现实生活中人的情感D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13.美国历史学家罗伯兹说:“16世纪早期,一场深重的危机令西方基督教世界大为震动。它永久性地破坏了旧有的中世纪信仰统一,加快了王权的整合。”这段话所指的历史事件是()A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展开B新航路促进基督教传播C欧洲宗教改革运动兴起D英国发生

8、清教革命运动1414、15世纪,意大利城市里有许多出色的教育家,他们不仅擅长教书授徒,而且善于著书立说,通过著作展示其修养和学问。意大利城市还拥有欧洲最好的学校,这些学校均得到贵族和富商们的慷慨资助。这有助于()A人文主义的传播B宗教改革的深入C理性主义的产生D浪漫主义的萌芽15.下面两张图片是14751600年间德国大学学生修读专业统计图。 (左图为新教大学,右图为天主教大学。实线为世俗专业,虚线为神学专业) 据此可以推知()A德国宗教改革成效最为显著B天主教的垄断地位受到冲击C宗教改革影响学生专业选择D世俗文化引导社会发展潮流16.在中世纪的西欧,最高权威是罗马教皇和神圣罗马帝国皇帝。16

9、48年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承认,神圣罗马帝国治下的许多邦国是独立主权国家。该规定()A导致了欧洲政局四分五裂B瓦解了西欧民众的传统信仰C否定了西欧封建专制制度D有利于欧洲民族国家的形成17.历史学家们认为,欧洲近代早期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与科学革命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精神层面的现代化进程。这四场运动的共同作用是()A使人从封建愚昧中日益获得解放B彻底摧毁宗教与迷信的精神枷锁C促进人类民主、科学思想的形成D推动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建立18.学者坎迪斯古切尔在全球文明史一书中说:“它代表了反对中世纪基督教背景的欧洲文化记忆系统的再生,欧洲的思想家被希腊罗马作家所鼓舞,被那些世俗的、不神圣的、人文

10、主义的、不以上帝为中心的价值观所鼓舞,以理性为基础,而不是以基督教信仰为基础。同样,8世纪之后,在中国发生了一场关于儒家思想的再生,在1200年左右达到高潮。”材料中的这两场“再生”分别指的是()A启蒙运动 陆王心学B文艺复兴 宋明理学C宗教改革 宋明理学D文艺复兴 汉代儒学19.下列各项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史实 结论 A 1853年,印度人均消费英国棉纱、棉布909便士,而中国是094便士。 中国经济的发展水平低于印度。 B 中华民国以五色旗为国旗。 体现了当时反对帝制,主张共和;反对狭隘民族主义,主张民族团结的政治理念。 C 马丁路德将拉丁文版本的圣经翻译成德语。 这是一突

11、出贡献,开启随意解释圣经的先河。 D 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定律,赫兹发现电磁波并引发了发电机、无线电的发明。 促使人类进入“信息化”社会。 20.马丁路德主张“教随国定”,实际上是利用德意志东北部诸侯的力量推进宗教改革,因此,具有改革的一般属性,即()A改革是社会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B改革是以自上而下的方式展开的C改革必须动员全体社会成员参与D改革必须以保持原有体制为前提21.“他呼吁世俗权力,要求国家驾驭宗教;他谴责教士不同于俗人是欺人之谈;他力劝人们在圣经中找寻真谛。”他的主张()A完全否定了提倡人性反对神性的主张B逐渐破除教会神权对世俗领域的禁锢C极大阻碍时人获得灵魂救赎的自主权D深刻彰显反

12、专制和求民主的时代精神22.有学者将马克斯韦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所说的“宗教的理性化”概括为“怀着宗教般的热情赚钱、从事商业和经济活动”。下列教派最能体现韦伯所指的“宗教的理性化”的是()A天主教B路德教C英国国教D加尔文教23.法国思想家孔多塞在人类精神进步史表纲要中说:“人们一旦用理性检查了宗教的偏见之后,马上就会把它伸展到政治的偏见上去;人们明白了教皇的篡权之后,终于也要弄明白国王们的篡权。”为此,欧洲的思想家们()A借文学艺术讥讽教会腐败B为纯洁信仰改造天主教会C用启蒙思想批判专制制度D以暴力革命推动社会进步24.有学者说,18世纪是欧亚贸易的“茶叶世纪”。这是因为“人们比

13、以前有闲了,城市生活更丰富了,公众活动更多了,品茗喝咖啡都有人聚才好,咖啡馆等应运而生,并屡屡成为近代欧洲重大革命和风潮的策源点,旧时宁静的心态不再平静,躁动的人群需要兴奋剂来温润和发酵”该学者描述欧洲这一社会变化可以用来说明()A工业革命促进了消费社会的到来B西欧启蒙运动推动欧亚贸易进程C茶叶流行欧洲有特定的时代背景D革命根源在于民众休闲方式的变化25.艺术家们通过健康的理性和强烈的道德感,对希腊罗马文物中代表着高尚美德的形象加以复原并改造,由此而试图改造世界。在某些历史学家看来,这正反映着18世纪末启蒙运动的理想已达到最高境界。这种创作()A是文艺复兴时期文艺的典型特点B说明恢复古代民主是启蒙运动的目标C反映了西方积极进取的时代精神D说明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相辅相成26.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