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性病学第九版十三五教材第十三章 动物性皮肤病课件

上传人:xuz****an 文档编号:87837378 上传时间:2019-04-12 格式:PPTX 页数:44 大小:17.9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皮肤性病学第九版十三五教材第十三章  动物性皮肤病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皮肤性病学第九版十三五教材第十三章  动物性皮肤病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皮肤性病学第九版十三五教材第十三章  动物性皮肤病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皮肤性病学第九版十三五教材第十三章  动物性皮肤病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皮肤性病学第九版十三五教材第十三章  动物性皮肤病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皮肤性病学第九版十三五教材第十三章 动物性皮肤病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皮肤性病学第九版十三五教材第十三章 动物性皮肤病课件(4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作者:冉玉平,单位: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第十三章,动物性皮肤病,皮肤性病学(第9版),动物性皮肤病临床上以昆虫及寄生虫最常见,其机制主要有:口器或尾钩叮咬机械损伤皮肤;刺毛、鳞片、分泌物、排泄物、毒液刺激皮肤致局部或全身反应;毒腺或唾液内含多种抗原致型超敏反应;口器残留或虫体直接钻入皮内移行致炎症反应、肉芽肿性丘疹或结节。 明确致病昆虫时诊断为独立皮肤病(如疥疮、隐翅虫皮炎等),不能确定致病昆虫则统称为虫咬皮炎。,第一节  疥疮,第二节  毛虫皮炎,第三节  隐翅虫皮炎,第四节  虱病,第五节  虫咬皮炎,重点难点,常见动物性皮肤病的表现,常见

2、动物性皮肤病的病因和治疗,常见动物性皮肤病的发病机制和检查,疥疮,第一节,疥疮(scabies)是由疥螨(Sarcoptes scabiei)寄生于皮肤所致的传染性皮肤病。,皮肤性病学(第9版),疥疮,皮肤性病学(第9版),一、病因和发病机制,疥螨又称疥虫,分为人疥螨和动物疥螨,人的疥疮主要由人疥螨引起。疥螨大小0.20.4mm,体小呈圆形或卵圆形,黄白色,腹侧前后各有2对足,体表有多数棘刺。雌虫较大,腹部中央有产卵孔,后缘有肛门,雄虫较小,与雌虫交尾后即死亡。疥螨为表皮内寄生虫,雌虫受精后钻入皮肤角质层内掘成隧道,在其内产卵,经12个月排卵4050个后死亡,卵经34天后孵成幼虫,幼虫爬出皮肤

3、表面藏匿于毛囊口内,经3次蜕皮发育为成虫,从卵到成虫约需15天。疥螨离开人体后可存活23天,可通过气味和体温寻找新的宿主。 本病为接触传染,集体宿舍或家庭内易发生流行,同睡床铺、共用衣被甚至握手等行为均可传染。动物疥螨亦可感染人,但因人的皮肤不是其合适栖息地,人感染后症状较轻,有自限性。,皮肤性病学(第9版),疥螨易侵入指缝、手腕、肘窝、腋窝、乳晕、脐周、外生殖器等皮肤薄嫩部位和前臂、下腹及臀部等,成人很少累及头皮和面部,但在免疫受损者和婴儿可累及所有皮肤。皮损多对称,表现为丘疹、丘疱疹及隧道,丘疹约小米粒大小,淡红色或正常肤色,可有炎性红晕;丘疱疹约小米粒大,多见于指缝、腕部等处;隧道为灰白

4、色或浅黑色浅纹,弯曲微隆起,末端可有丘疹和小水疱,为雌虫停留处,有的因搔抓或继发感染、湿疹化及苔藓样变者不易见到典型隧道,儿童可在掌跖等处见到隧道;在阴囊、阴茎、龟头等处发生直径35mm的暗红色结节,称疥疮结节,为疥螨死后引起的异物反应。高度敏感者皮损泛发,可有大疱。病程较长者可有湿疹样、苔藓样变,继发细菌感染而发生脓疱疮、毛囊炎、疖、淋巴结炎及肾炎等。剧痒,尤以夜间为甚。 经常洗澡、不正规治疗者皮损可失去典型性,增加诊断困难。有感觉神经病变、智障、严重体残、严重免疫功能下降者,易发生结痂性疥疮(挪威疥疮),表现为大量鳞屑、结痂、红皮病或疣状斑块,累及全身,寄生疥螨密集,传染性极强。,二、临床

5、表现,皮肤性病学(第9版),用皮肤镜观察可看到匐行性隧道,远端可看到圆形疥虫,顶端呈三角翼样结构,紫外线皮肤镜观察到隧道显示间断亮白色荧光。用墨水染色后观察可见到远端的疥虫和隧道里的虫卵。刮取皮肤标本中可找到疥螨和虫卵。,三、实验室检查,皮肤性病学(第9版),根据接触传染史,皮肤柔嫩部位有丘疹、水疱及隧道,阴囊有瘙痒性结节,夜间瘙痒加剧等,不难诊断。皮肤镜特点和镜检找到疥螨或虫卵可确诊。应与痒疹、皮肤瘙痒症、虱病、湿疹等进行鉴别。,四、诊断和鉴别诊断,皮肤性病学(第9版),1.外用药治疗 (1)10%硫黄软膏(婴幼儿用5%):先用热水和肥皂洗澡后用药,自颈部以下涂布全身,每天12次,连续34天

6、为一疗程。 (2)5%三氯苯醚菊酯霜(permethrin,扑灭司林,苄氯菊酯)。 (3)25%苯甲酸苄酯乳剂。 (4)1% -666霜:有杀螨作用,无臭味,但有毒性,成人用量不超过30g,24小时后用温水洗澡。皮肤破损面积大者不宜用,儿童及孕妇禁用。 (5)阴囊、外阴处的疥疮结节难以消退,结节内注射糖皮质激素,液氮冷冻或手术切除结节。 2.系统药治疗  伊维菌素(ivermectin)单次口服,适于外用药物无效或结痂性疥疮。,五、治疗,毛虫皮炎,第二节,皮肤性病学(第9版),毛虫皮炎(caterpillar dermatitis):毛虫毒毛或毒刺进入皮肤后,其毒液所致瘙痒性、炎症性

7、皮肤。 【病因】桑毛虫、松毛虫和刺毛虫等。 【发病机制】桑毛虫为桑毒蛾的幼虫,有200万300万根毒毛,内含激肽、脂酶及其他多肽。松毛虫是松蛾的幼虫,每条虫约有1万多根毒毛,有倒刺状小棘,末端尖锐刺入皮肤后不易拔出;刺毛虫的毒液含斑蝥素。毛虫的毒毛极易脱落,随风飘到人体表或晾晒的衣物上,进入皮肤后,毒液的原发刺激作用导致发病。,皮肤性病学(第9版),【临床表现】夏秋、干燥、大风季节,户外活动者易患病。 水肿性红斑、斑丘疹、丘疱疹、风团样损害,中央常有一针尖大小的黑色或深红色刺痕,数个至数百个不等。 暴露部位成批出现,剧痒。可恶心、呕吐及关节炎。毒毛入眼可致结膜炎、角膜炎,及致盲。 【实验室检查

8、】用透明胶带紧贴皮损表面镜检可找到毒毛;皮肤镜可见刺入或横卧于皮沟中的毒毛。,皮肤性病学(第9版),【诊断和鉴别诊断】根据发病季节、流行地区、皮损分布特点、自觉症状及查到毒毛可以确诊。 【预防和治疗】 药物喷洒灭毛虫及其成蛾。 不要位于下风方向作业,应穿戴防护衣帽。 止痒、消炎,防止继发感染。 反复粘贴皮损部位可粘除毒毛。 用肥皂、草木灰等碱性水擦洗。 局部外用止痒、保护性药物,服抗组胺药物,重者内服糖皮质激素;松毛虫所致骨关节炎应以消炎止痛、防止关节残疾为主。,隐翅虫皮炎,第三节,皮肤性病学(第9版),隐翅虫皮炎(paederus dermatitis)皮肤接触隐翅虫体内毒液后所致的接触性皮

9、炎。 【病因和发病机制】隐翅虫属昆虫纲,鞘翅目,夏秋季夜间趋光飞行,停在皮肤上被拍打或压碎后,其体内强酸性(pH 12)毒液致病。 【临床表现】夏秋季节雨后闷热天气易发病。反应剧烈或范围较大者可伴发热、头晕、局部淋巴结肿大。病程约1周,愈后可留下暂时性色素沉着。,隐翅虫,皮肤性病学(第9版),【临床表现】 条状、片状或点簇状水肿性红斑,密集丘疹、水疱及脓疱,部分损害中心脓疱融合成片,可继发糜烂、结痂及表皮坏死,有瘙痒、灼痛和灼热感。,隐翅虫皮炎,皮肤性病学(第9版),【预防和治疗】 夜间关好纱窗和蚊帐。小心吹赶隐翅虫,不要在皮肤上将其打死或压碎。用清水冲洗后可选用1500018000高锰酸钾溶

10、液、0.1雷夫奴尔溶液、生理盐水、5%碳酸氢钠溶液或110聚维酮碘溶液湿敷。红斑损害可选用炉甘石洗剂或糖皮质激素霜等。严重者可短期系统使用糖皮质激素。,虱病,第四节,皮肤性病学(第9版),虱病(pediculosis)虱寄生于人体,反复叮咬吸血引起的传染性皮肤病。人与人之间直接接触传播(阴虱为性传播疾病),亦通过被褥、衣帽等物品间接接触传播。 【病因和发病机制】 虱为昆虫纲节肢动物,属体外寄生虫。可分为头虱、体虱和阴虱,各有相对宿主特异性和寄生部位特异性。阴虱及卵适于黏附在阴毛上,也可附着与头发、睫毛、腋毛上。体虱的卵黏附于织物纤维上。虱用口器刺入皮肤吸血时,其机械损伤和毒性分泌物刺激是致病因

11、素,体虱还可传播回归热和斑疹伤寒。,皮肤性病学(第9版),皮肤性病学(第9版),阴虱皮肤镜下观察,皮肤性病学(第9版),父亲的阴虱经过密切接触传染、引起其儿子头皮阴虱,皮肤性病学(第9版),头虱、体虱、阴虱的形态学特征,阴虱,阴虱,皮肤性病学(第9版),附着在阴毛及体毛上的阴虱及虫卵,皮肤性病学(第9版),阴虱 Crab louse?,阴虱 Crab louse?,剔除阴毛后,皮肤镜下仍发现一个虫卵!,皮肤性病学(第9版),虱病是传染病,应防治并重,避免接触患者,严格消毒污染物。 密篦子将虱和虱卵篦尽,剃头后外用50%百部酊、25%苯甲酸苄酯乳剂搽遍头发,每天2次,热水肥皂洗头,彻底消毒。 阴

12、虱应剃除阴毛后外用1% -666霜、10%硫黄软膏、0.3%除虫菌酯或25%苯甲酸苄酯乳剂。凡士林外用。,【预防和治疗】,虫咬皮炎,第五节,皮肤性病学(第9版),由螨虫、蚊、蠓、臭虫、跳蚤、蜂、蜱等昆虫叮咬或毒汁刺激引起。 共同特点是皮损处可见针尖大小咬痕,自觉瘙痒,严重程度与昆虫种类、数量和患者敏感性相关。 循证医学研究认为传统上的“丘疹样荨麻疹”即是节肢动物叮咬后发生的局部皮肤过敏和炎症反应,属于虫咬皮炎。 损伤的皮肤易继发细菌等感染。,虫咬皮炎(insect bite dermatitis),皮肤性病学(第9版),螨虫为肉眼刚能见到的微小昆虫。农民收割谷物时被蒲螨叮咬皮肤所致皮炎称谷痒症

13、(grain itch),而粉螨及尘螨以腐败有机物为食而不吸血液,其致病机制为分泌物、排泄物或尸体碎屑等引起的过敏反应。,【病因和发病机制】,皮肤性病学(第9版),谷痒症,皮肤性病学(第9版),患者,女,53岁。主诉:全身长“寄生虫”14+天。1月前因“心律不齐”于当地医院住院治疗,出院后自觉头部、躯干、四肢皮肤瘙痒,有针刺感,偶可见“虫咬”出血点,且自行捉“寄生虫”数只。自诉与母亲同睡后,其母也出现相同症状。于多家医院就诊,予以“硫磺软膏”“皮肤康洗液”等治疗后,无明显好转。就诊时情绪激动、焦虑、极度恐惧。,腹部,小腿,2017-05-04,2017-05-04,皮肤性病学(第9版),50倍

14、,皮损经非偏振皮肤镜光放大50倍后,可见表面轻微红斑、较多褐色痂壳,未见明显出血点,为陈旧性的皮损改变。,非偏振光皮肤镜,非偏振光皮肤镜,50倍,皮肤性病学(第9版),“真凶”究竟是什么?,图中箭头所指的黑点即患者用透明胶带从皮肤上粘出的“虫”,皮肤性病学(第9版),200倍,显微镜200倍,非偏振光皮肤镜,非偏振光皮肤镜将“黑点”放大200倍后可见褐色成虫,具有4对足,一对触须,无翅和触角。在显微镜下放大200倍后可见相同结构。,皮肤性病学(第9版),螨虫,属于节肢动物门,蛛形纲,蜱螨亚纲。身体大小在0.5mm左右,成虫有4对足,一对触须,无翅和触角,身体结构有别于昆虫。可叮人吸血、侵害皮肤

15、,其分泌物、毛刺接触皮肤,可引起皮炎。 粉尘螨(Dermatophagoider farinae)分布广泛,可在动物饲料、面粉、食品、废棉花、仓库及房舍灰尘中发现,并不寄生于人体。,扫描电镜下可见虫体体表有大量细小毛刺(白色箭头),偏振光皮肤镜下可见4对足(黑色三角),一对触须(黑色圆圈),以及消化道等内脏系统(黑色箭头),皮肤性病学(第9版),1,2,1,2,女,39岁,工地上班。双足大量红色瘀斑伴水疱、瘙痒4天,皮肤镜下皮损背景鲜红,可见皮下出血点(1,白箭头),右足背可见紧张性水疱,中央似脐凹结构(2)。 诊断:虫咬皮炎 鉴别诊断:过敏性紫癜、多形红斑,皮肤性病学(第9版),【病因和发病

16、机制】 蚊属昆虫纲双翅目,主要有按蚊、库蚊和伊蚊,只有雌蚊才叮人吸血。人体表的水分、温度、二氧化碳、雌激素以及汗液中的乳酸都能吸引蚊虫。,皮肤性病学(第9版),【诊断和鉴别诊断】 昆虫叮咬与季节和个人的生活环境密切相关。 仔细询问可能的昆虫暴露史是诊断的重要线索。 皮肤镜下见咬痕或靶样损害是确定诊断直接证据。 应与荨麻疹、水痘、接触性皮炎等鉴别。,皮肤性病学(第9版),【预防和治疗】 注意个人和职业防护,避免与宠物、家禽接触,穿长衣袖并扎紧袖口裤管等,可用含DDT、含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对环境消毒。 高敏人群应随身携带急救药盒,其内包括肾上腺素、注射器以及抗组胺药物等。 症状轻微者局部外用糖皮质激素霜,内服抗组胺药物;皮损泛发、过敏反应重者可短期口服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 蜂蜇后应立即将毒刺拔除并挤出毒液,再用水冲洗,局部用冰块或冷湿敷;中毒严重有明显全身症状者应积极抢救。 发现蜱叮咬皮肤时不可强行拔除,可用乙醚或局麻药涂在蜱头部,待其自行松口后用镊子轻轻拉出并消毒伤口,若口器残存则需局麻后手术取出。 继发细菌感染应局部或系统应用抗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