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万州区分水中学高中历史真题分课汇编第3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形成(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

上传人:【**** 文档编号:87836371 上传时间:2019-04-12 格式:DOC 页数:31 大小:724.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庆市万州区分水中学高中历史真题分课汇编第3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形成(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重庆市万州区分水中学高中历史真题分课汇编第3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形成(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重庆市万州区分水中学高中历史真题分课汇编第3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形成(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重庆市万州区分水中学高中历史真题分课汇编第3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形成(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重庆市万州区分水中学高中历史真题分课汇编第3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形成(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重庆市万州区分水中学高中历史真题分课汇编第3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形成(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市万州区分水中学高中历史真题分课汇编第3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形成(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名题精解栏目分课汇总(人教版)第3课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形成 一、选择题 2013年题组1(2013北京文综13)读图7,判断下列各项表述正确的是()A汉武帝在颁布推恩令B北魏孝文帝从迁都到C和先后是两宋的都城D明太祖在废除了丞相制度 图7 中国古代部分都城示意图作【考点】古代都城的变迁【解析】本题是图片题,考查学生读图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解答本题首先根据选项提到的四个朝代。依据所学知识,结合地图判断图中四个地名分别是长安(西汉都城)、开封(北宋都城)、平城(北魏初都城),杭州(南宋都城)。西汉的都城在长安,A项说法错误;孝文帝迁都是从平成迁至洛阳,B项错误;明朝建国之初都城在南京,D错误。因

2、此正确答案选C。【答案】C2(2013福建文综17)清末传教士明恩溥记述:“促使中国学子年复一年地坚持科举考试,有的直到九十高龄终于拿到文凭方可罢休,有的则死于这一过程中。功名利禄一类是无法说清楚的九十高龄之后,即便考中又怎么样?唯一的解释是他天生具有忍耐的禀赋。”该材料()A批判学子追求功名利禄 B表明科举制下学子的愚昧无知C折射出学子的价值取向 D反映出科举制失去人才选拔功能【考点】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解析】材料是对有的学子一直坚持科考的原因的分析。D选项表述错误;A选项“功名利禄”在材料中是作者否定原因,并没有对其批判;B选项把学子的坚持等于愚昧无知错误,因此选C。【答案】C3(201

3、3山东文综11)自秦汉至宋元,中国政治制度变革的总体趋势是()A地方政府的自主性逐渐被削弱 B国家行政权逐渐转移到君主手中C宰相逐渐退出权力中心 D世卿世禄的贵族政治逐渐被打破【考点】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解析】题目考查对历史趋势的的总体理解,从汉到元中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国家行政权力逐渐转移到君主手中是在明朝废除宰相之后,排除B,元朝宰相位高权重,直到明朝末年宰相才被废除,排除C,世卿世禄的贵族政治从秦朝就开始被打破了,排除D,秦朝实行郡县制,郡县长官由皇帝任命,开始建立中央集权对地方有效管理,汉朝时期颁布推恩令加强了中央集权,宋朝时期对地方的行政,经济,兵权都收归中央,元朝实行行省

4、制度加强对地方的有效管理,所以A正确。【答案】A4(2013天津文综1)右图为岛夷志略片段。从其内容判断,该著作的出现应不晚于()A秦汉时期B隋唐时期C宋元时期D明清时期【考点】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解析】岛夷志略,原作岛夷志,元代民间航海家汪大渊所著记述海外诸国见闻的著作。共一卷,一百余篇纪略,涉及东西两洋周边两百多个国家和地区,是研究古代亚非等地区历史地理的重要著作。同时依据图片中的“万里石塘”这个说法出现在唐宋年间,据此应选C。【答案】C5(2013江苏单科3)某学者评唐朝三省制时指出:“凡未加盖中书门下之印,未经政事堂议决副署,而由皇帝直接发出的命令,在当时是被认为违制的,不能为下属机

5、关所承认。”这里所谓“违制”的论断,主要指皇帝背离了() A诏令须由政事堂议决的制度 B门下省执掌诏令草拟的职能 C中书省监察地方政务的惯例 D尚书省负责执行诏令的定制【考点】唐朝三省六部制【解析】考查对材料信息的理解和所学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唐朝三省制下,中书省负责起草诏令,门下省负责审核,尚书省执行。三省制下,皇帝命令必须经政事堂审议副署才可以。由此可知BC表述错误。D表述正确,但与题意要求不符。 因此正确答案选A.。【答案】A6(2013上海单科7)历史课上,讨论中国古代的官制演变,同学们征引史料,各抒己见。甲说:方镇太重,君弱臣强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乙说:天下之兵,本于枢密

6、,有发兵之权而无握兵之重。丙说:置中书省以治内,分行省以治外,而天下事方如指掌矣。丁说:青海军兴,始设军机房,领以亲王大臣。其中涉及宋代文官体制的史料是()A甲说、乙说 B甲说、丙说 C甲说、丁说 D乙说、丙说【考点】宋朝的建立及其制度创设【解析】解答本题注意题目的时间“宋代”。宋代建立后,为加强中央集权,宋太祖从“钱、权、兵”等方面削弱地方与中央官制,所以甲、乙的说法符合题目要求。丙说的“中书省”“行省”是元代的;丁说的“军机房”是清朝的。故选A。【答案】A2012年题组1(2012广东文综卷13)“诸侯惟得衣食税租,不与政事”的现象发映了()A君主专制的削弱 B宗法制的消亡C中央集权的加强

7、 D分封制的巩固 【解析】题干中的现象说明了诸侯权力的削弱,其依据是:惟得衣食税租,不与正事。因此,C项正确;A BD项说法错误,排除。【答案】C2(2012山东文综卷10)唐初以三省长官为宰相。高宗时,打破宰相任用资历限制,允许三省中四品以下官员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名义行宰相权,参预朝政。其目的是()A重用人才,推行科举取士 B分割相权,加强君主专制C分工协作,提高行政效率 D缓和矛盾,抑制朋党之争【解析】唐初以三省长官为宰相,相权一分为三;高宗时打破宰相任用资历限制,允许三省中四品以下官员行宰相权,宰相的权力进一步被分割,这些措施都达到分割相权,加强君主专制的目的。【答案】B3(2012

8、北京文综卷13)图6是中国某一朝代都城内中枢机构的分布示意图。该都城是()图6A唐长安 B宋开封C元大都 D明北京【解析】本题考查历史图片的观察和解读能力。从图中可以观察到“中书省”这一中国古代中枢权力机构,在元代只保留中书省,置于都城之内,总理全国政务,为最高行政机构。唐代实行三省制,宋代设置中书门下,明代废中书省,以六部分掌庶政,直接受命于皇帝,故选C项。【答案】C4(2012安徽文综卷13)唐太宗曾对吏部尚书杜如晦说:“今专以言辞刀笔取人,而不悉其行,至后败职,虽刑戮之,而民已敝矣。”这句话意在强调()A应严刑处罚失职官员 B选官须注重才学C官员失职会危害民生 D选官应注重品行【解析】本

9、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能力。解题的关键是理解“言词刀笔”的含义,此处的“言”指言辞辨正,也就是语言流利,能言善辩,逻辑思维能力比较强,这是唐代选官的标准之一;“刀笔”借指文章。“专以言辞刀笔取人,而不悉其行”就是说仅凭语言表达和文章选拔官吏,不注重德行。这样必然会有很大弊端,带来负面影响。因此D项正确。【答案】D5(2012海南单科卷5)北宋初期,行使监察职能的御史弹劾官员时很少涉及宰相。至北宋中期,御史则与宰相“分为敌垒,以交战于廷”。这种现象反映了()A官僚内部斗争集中于相位之争 B宰相位尊权重的传统开始改变C专制权力得到进一步强化 D监察官员与宰相权力基本对等【解析】题干主要反映宋代御史

10、与宰相的关系变化,以此说明相权的削弱,皇权的加强,说明专制权力得到进一步强化。御史掌握的是监察权,A项题干无从反映, D项不符史实;宋代以前的历代统治者为了加强皇权,致力于削弱相权,如汉代的“中朝”和“外朝”制度、唐代的三省六部制,B项排除。【答案】C6(2012上海单科卷9)元朝时右丞相铁木迭儿掌管宣政院,他的儿子也为宣政院使。元史奸臣传记载了时人的批评,称其“无功于国,尽居贵显。”宣政院的“贵显”在于()A向各省宣达政令 B负责中央官员选拔C管理佛教事务和吐蕃地区 D掌管蒙古兵马征发【解析】宣政院是元朝掌管全国佛教事宜和藏族地区军政事务的中央机关。忽必烈始置总制院,后改为宣政院。A项为元朝

11、中书省。【答案】C7(2012上海单科卷10)右图中的斜线部分是中国古代某王朝的直接统治区域。该王朝是()A西周 B秦朝 C西汉 D唐朝【解析】此王朝的疆域中通过河西走廊加强对西域的管理。汉宣帝神爵二年(前60年)设西域都护府,作为汉代西域最高军政长官管理西域。【答案】C8(2012四川文综卷12)合理的制度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力量。下列制度促进了社会公平的是()A世袭制 B分封制 C科举制 D行省制【解析】世袭制是的标准是血缘关系,排除A项;BD项是古代中国的地方行政制度,涉及的是中央与地方关系,排除;科举制是用考试来选拨人才的一种制度,打破了门阀士族垄断仕途的局面,促进了社会公平,C项正确

12、。【答案】C9(2012四川文综卷14)王安石在河北民诗中写道,边境百姓“家家养子学耕织,输与官家事夷狄”,感慨他们生不逢时,“汝生不及贞观中,斗粟数钱无兵戎”。这些诗句表现了作者()对冗兵冗官的不满 对田园生活的赞美对唐代治世的向往 对北宋孱弱的无奈A B C D【解析】题干中的“输与官家事夷狄”体现了项,“汝生不及贞观中”体现了项,而无从体现,排除ABC项,D项正确。【答案】D2011年题组1.(2011全国新课标文综24)董仲舒认为孔子撰春秋的目的是尊天子、抑诸侯、崇周制而“大一统”,以此为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服务,从而将周代历史与汉代政治联系起来。西周时代对于秦汉统一的重要历史影响在于(

13、 )A构建了中央有效控制地方的制度B确立了君主大权独揽的集权意识C形成了天下一家的文化心理认同D实现了国家对土地与人口的控制【解析】分封制通过层层分封确立周王天下共主地位,而受封者在自己的封地内大权独揽,享有较强独立性,A项错在有效控制;土地与人口控制在受封者而非国家手中,D项错误;周王对诸侯缺乏有效的控制,不可能大权独揽,B项不符合事实;宗法制实行嫡长子继承制,把血缘关系与政治关系相结合,从而把国与家结合起来,形成天下一家的文化心理认同,对后世影响深远。【答案】C 2(2011东文综13)隋唐以前,官府设有谱局,考定父祖官爵、门第。此后该现象逐步消失,主要原因是()A宗法制的终结 B察举制的完善C三省六部制的设立 D科举制的推行【解析】从试题题干中的信息可知,隋唐以前官府用人须查考谱籍,看祖上有何官爵,这实际上是在九品中正制的基础上形成的。A项宗法制在春秋战国时崩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