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语言的语式分析

上传人:wo7****35 文档编号:87835641 上传时间:2019-04-12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4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网络语言的语式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网络语言的语式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网络语言的语式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网络语言的语式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网络语言的语式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网络语言的语式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网络语言的语式分析(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毕业论文(本 科 生) 论文题目(中文) 网络语言的语式分析 论文题目(外文) 学 生 姓 名 导师姓名、职称 学生所属学院 文学院 专 业 汉语言文学 年 级 网络平言的语式分析网络语言的语式分析摘 要本文通过对网络语言句子的长度、复句种类、复句形合、意合以及在语用上的特色进行分析。我们发现网络语言形式具有明显的书面语特征,而内涵性质更偏向于口语,同时具有独特的表现方式,如语言风格杂糅融合,具有创造力等。关键词:社交网络语言,语式,口语,书面语网络语言的语式分析一、前言随着计算机和网络的普及,在书面和口语之外,出现了另一种语言的媒介网络,从而孕育了网络平言。语言学家也敏锐地意识到网络语言已

2、经成为一种新的有影响力的交流媒介,更有人大胆地预测一门新的学科的诞生网络语言学(Web Linguistics)。媒介关系在语言上的反映,就是口语和书面语这两种语式。成方志, 张锦辉. 用语篇分析理论谈口语与书面语J. 天津商学院学报, 2004, 24(1): 47页当人们将网络平台作为媒介使用语言时,表达出来的语言偏向于口语性还是书面语性,是否有自己的风格,这是本文想要讨论的核心问题。社交网络平台是网络中能产性最高、语言使用最活跃、时效性最强的网络平台,通过对这个平言的语式进行分析,可以一窥在网络平台进行表达时,人们自觉使用语言的习惯。因此本文将网络平言定义为“出现在网络平台用于交际的语言

3、”。不管是口语还是书面语,它们都是“言语”的表现形式,共同构成了有文字语言的全貌。而网络语言出现的媒介与书面和口头都不同。粗略地看,网络平台是通过文字的方式呈现的,具有书面语的特征,但是在行文时又更加随意、自由,不需要字斟句酌,又有口语性的特征。网络这种媒介有什么特点?网络平言是偏向于口语体还是书面语体?是否会产生一种新的语式?网络平言出现,给我们在语言规范化、语言研究等方面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但对于网络平言的研究大多集中在“网络新语新词”这个狭义的“网络语言”上,而很少有学者对其性质和特点进行关注。目前,对“网络语言”的研究有增多的趋势,其中大多数是外语语种的硕博士学位论文。例如:关于网络

4、语言的分析研究(延边大学吴秀金 2011),从宏观的话语交际角度分析网络语言;论媒介书面性的网络语言的构想口语性(复旦大学胡颖川 2009),从交流媒介和交流构想角度研究网络语言;网络语言,一种新的语言媒介(东华大学刘彦娟 2005),对网络语言的特点进行了分析评述,并从语言变化角度阐释了其对语言的影响。以上硕博士学位论文从传播学等角度分析网络语言,且多为“网络新词新语”,而不是“出现在网络平台用于交际的语言”。其他学者多关注“网络语言”的规范化问题,以及特殊形式的网络新语(网络流行语)的语法语用等的分析。如:从语言学角度看网络语言(柳丽慧,2006),论网络语言的修辞现象(赵华伦 2005)

5、,都是研究网络新语新词。而对“出现在网络平台用于交际”的网络平台的语言却很少关注。而网络新词新语(流行语)毕竟在网络平台只是少数,大多数还是普通的语言构成的,而网络平台这个特殊媒介是否对它们产生影响,这一点值得我们关注,也是本文的创新点和意义所在。本文选取的研究对象是网络中最重要的平台之一的社交网络平台中的语言,语料选取的是“新浪微博”发布的博文,随机选取100字以上(更能反映语言使用的特点)的博文100篇,共包含句子365个,12074字。学术界对于书面语体和口语体的区别及其判断方式一直存在争议。仅从书面语和口语的表达渠道,即写在纸面上还是用口头说出来来判断是口语还是书面语是不全面的。语言的

6、物质载体只是区分书面语和口语的一项标准,另一个重要的标准是检验话语的内在特征。李绍林. 论书面语和口语J.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4, 4: 014.尤其是对语言学研究来说,其内在特征更有意义。本文总结了目前对书面语和口语的研究成果,将区别口语体和书面体的标准归纳为以下几点:“倘明性,句子界限是否明确,结构简单或复杂,是否重复性,流利性,监控性,是否交互性,是否正式性特征;”成方志, 张锦辉. 用语篇分析理论谈口语与书面语J. 天津商学院学报, 2004, 24(1): 49页句子长短,是否大量使用不完全句,句子结构松散还是严密,复句中偏正复句是否常见,复句用形合还是意

7、合等。本文根据前人的研究成果,并且根据目前的研究条件等综合考虑,从以下几个角度来对网络平言进行分析:句子长短,复句的种类,复句间分句的意合还是形合,句子欧化程度,社交网络平言的特色。二、句子长短句子的长短在语式的判断上有重要的意义。口语中很多句子都很短小,书面语的句子虽然有长有短,但是相对于口语,长句还是占相当大的比重。前苏联修辞学家MH柯仁娜认为:“由于口语需要反应迅速,所以通常使用短句,句子长度一般不超过72词次。”米勒在经典的奇妙的72中也说明,一次掌握的可信限为72。范晓对汉语书面语和口语的句子长短进行了统计,结果表明,以七个实词为界,超过七个实词的单句算作长句,反之算作短句。同时发现

8、公文和政论体长句最多,占总句数的84%,其次是科技体,占68%,口语体长句最少,占总数的19%,而口语体短句占81%。本文对搜集到的语料进行了分析,以7个实词为界,将大于等于7个实词的计为长句,反之为短句。最后统计得出:短句有58个,占总句数的15.89%;长句数307个,占总句数的84.10%。在100篇博文语料中,短句数量大于长句数量的有4篇,占博文语料总篇数4%;反之,长句数大于短句的占96%。在100篇中,短句数量为0的有64篇,占64%,而长句数量为0的博文语料没有。从以上数据分析可以看出,不管是在长句占所有句子的比例上,还是有长句的博文语料占所有博文语料的比例上,以及在单篇博文中长

9、句所占的比例上,长句都远高于短句。这说明在网络平台上,人们更习惯使用长句,且长句的使用比例甚至高于书面语中长句比例最高的政论文和公文。从这一点上来说,网络平台的语言具有书面的性质。出现网络平言长句比例如此之高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一是网络平台的语言是通过文字形式呈现的,读者可以反复阅读。这一点与书面平台并无太大差异。所以长句可以完整地表达意义,而不用担心意义的丢失。二是社交网络平台虽然有回复的功能,但并不和口语一样是实时的,而是需要一定的时间。语言发出者和接受者的时间不一致性,使得社交网络平言比较完整,不像口语那么破碎化。三是网络平台是开放和自由的,给所有人提供了表达自己的管道,所以网络平言实

10、际上在句子的使用上比较随意,不需要像书面语那么规范凝练。以上原因导致了社交网络平台的语言长句多,具有书面语的性质。三、句子中复句的种类口语表达时可以借助大量的辅助手段,比如手势表情等,所以言简意赅,往往一个小句就能表达清楚。而且口语中句和句之间的关系往往是语义上的而不是逻辑上的,所以口语中复句少,单句多,且单句多可以独立。而书面语要经得起推敲,常用复句表达严密的逻辑和复杂的意义。复句中的各个分句既有意义上的联系,也有逻辑上的关系。与口语中的句子的关系不同,复句中的分句逻辑上的关系往往不能独立,所以常常是偏正复句而不是并列复句。经过对100篇博文语料的统计分析,在365个句子中,单句数为192,

11、占所有句子数的52.60%,复句数为173,占47.40%。在173个复句中,偏正复句的数量为151个,占所有复句数量的87.28%。在单篇博文中,复句数大于单句数的有45篇,占总篇数的45%,持平的有16篇,占16%,单句数大于复句数的有39篇,占39%。由上述数据可以看出,在单复句的比例上,单句比例稍高于复句。但是在博文中,复句数大于单句数的博文占比高于单句数大于复句数的博文占比。说明复句在覆盖面上,还是广于单句。虽然目前没有口语中复句比例的具体数据,但是依据范晓研究得出的关于书面语和口语长短句比例的数据,口语体中长句数量比例为16%,短句为84%,而短句中出现复句的可能性是不大的(在本文

12、语料中,仅出现1例)。因此可以推测网络语言中复句数量比例高于口语体中复句数量的比例。但是网络平言的单复句基本持平,也可以说明网络平言不是典型的书面语,也不是典型的口语,是一种介于二者之间的形式。而从复句中的偏正复句比例来看,网络语言更偏向于书面语体的特点。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还是和网络平言是通过文字呈现,且作者和读者在时间上是非即时的有关。前者使得复句的信息不易丢失,可以反复阅读来把握意义;后者使得句子完整性增强,不像口语因为需要交互而导致句子破碎。由此也可以看出,在语言的形式上,文字和语音的区别可以直接决定句子的长短和句子的复杂程度。四、句子的欧化程度欧化是现代汉语难以避免的一个问题。五四新白

13、话运动用白话文取代了文言文,在白话文的改造上,又以融入欧化成分的新白话代替传统小说的旧白话为显著效果。但欧化只限于书面语。贺阳. 现代汉语欧化语法现象研究M. 商务印书馆, 2008.从语言语法的欧化程度,我们可以看出语言是偏向于口语体或是书面语体。根据贺阳先生的现代汉语欧化语法现象研究一书,本文通过复句中的分句间是通过形合还是意合连接这一点来判断网络平言的欧化程度,从而判断它偏向于口语体或是书面语体。现代汉语的欧化现象在复句中主要反映在分句间的连接上。在印欧语系特别是英语中,复句中的单句是用形合方式连接的,没有连词两个分句是不能合法结合的,比如“I can understand what y

14、ou said, but I do not agree with you.(我可以理解你,但是我不同意你)”这个句子中不能缺少but(但是)这个连词,否则句子不成立。而在古代汉语中,虽然也有一些逻辑连词,如“虽也上过学,不过略识得几个字”(红楼梦四回)中的“虽”等,但是大多数情况下,中国语言传统还是用意合的方法,如“他说什么,你只好生答应着就是了”(红楼梦二十三回),“你在这里,他们都不敢说笑”(红楼梦二十二回)。但是五四之后受到书面翻译的影响,现代汉语主从复句使用连词方式连接分句的情况越来越多,贺阳先生统计胡绳文集(语料时间:19791994)后得出的结果是,使用连词连接主从复句的情况占了91.1%,而红楼梦中只占33.7%。我们可以看出,现代汉语已经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了欧化语法的影响,尤其是在政论语体和科技语体等书面语语体中。经过对100篇博文中173条复句的分析,使用形合方式连接的有57例,占总数的32.95%,与上文提到的红楼梦中比例基本相同;使用意合方式连接的有116例,占67.05%。举例说明如下:我关心他们的安全和身体,如果他们被抓,我愿意尽一切力量支持他们,包括但不限于参与辩护。每天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的上班上学族们有福了,北京开通了手机直接给公交一卡通充值的功能。例(1)当中,“如果”作为关联词连接了两个分句;例(2)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