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潍坊市2018-2019学年高二12月联考数学试题(解析版)

上传人:【**** 文档编号:87832782 上传时间:2019-04-12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229.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潍坊市2018-2019学年高二12月联考数学试题(解析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山东省潍坊市2018-2019学年高二12月联考数学试题(解析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山东省潍坊市2018-2019学年高二12月联考数学试题(解析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山东省潍坊市2018-2019学年高二12月联考数学试题(解析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山东省潍坊市2018-2019学年高二12月联考数学试题(解析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潍坊市2018-2019学年高二12月联考数学试题(解析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潍坊市2018-2019学年高二12月联考数学试题(解析版)(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开泉涤尘高中数学资源网:http:/ 第 1 页,共 13 页 山东省潍坊市山东省潍坊市 2018-2019 学年高二学年高二 12 月联考数学试题月联考数学试题 (解析版)(解析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2 小题,共 60.0 分) 1.设 a,若,则 () A. B. C. D. | | 1 23 3 【答案】D 【解析】解:因为指数函数是增函数,且 = 3 所以 3 3 故选:D 对于 D 根据指数函数是增函数可得 = 3 本题考查了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属基础题 2.命题“,”的否定是 0, + )22 0() A. ,B. , 0, + )22 0) = 2 = 1 4 2 的准线方

2、程为, 2= 4 = 1 故选:C 由于抛物线的准线方程为,求解即可 2= 2( 0) = 2 本题考查抛物线的方程和性质,主要考查抛物线的准线方程的求法,属于基础题 4.在等差数列中,则数列的前 9 项和等于 2+ 5+ 8= 429 () A. 126B. 130C. 147D. 210 【答案】A 【解析】解:在等差数列中, 2+ 5+ 8= 42 , 2+ 5+ 8= 35= 42 解得, 5= 14 数列的前 9 项和: 9= 9 2(1 + 9) = 95= 126 故选:A 利用等差数列通项公式得,解得,从而数列的前 9 2+ 5+ 8= 35= 425= 14 项和,由此能求出

3、结果 9= 9 2(1 + 9) = 95 本题考查等差数列的前 9 项和的求法,考查等差数列的性质等基础知识,考查运算求 解能力,是基础题 5.设,是椭圆的两个焦点,点 P 为该椭圆上的任意一点,且, 12|12| = 6 ,则椭圆的短轴长为 |1| + |2| = 10 () A. 4B. 6C. 8D. 10 【答案】C 【解析】解:设、是椭圆的两个焦点,点 P 为椭圆上的点,且,可得 12|12| = 6 , = 3 ,可得, |1| + |2| = 10 = 5 则椭圆的短轴长为: 2 = 2 25 9 = 8 故选:C 利用椭圆的定义与性质,转化求解即可 本题考查椭圆的简单性质以及

4、椭圆定义的应用,是基本知识的考查 6.使不等式成立的一个充分不必要条件是 2 6 0) 得,所以,双曲线方程为: + 3 = 2= 16 = 12 2 12 2 4 = 1 故选:B 根据渐近线方程和焦点在 x 轴上,可设双曲线方程为,化成标准方 2 32= ( 0) 程并结合焦点坐标列式,可解出 的值,从而得到双曲线方程 本题给出双曲线的渐近线的焦点,求双曲线的标准方程,着重考查了双曲线的标准方 程、基本概念和简单性质,属于基础题 8.若实数 m 是 和 20 的等比中项,则圆锥曲线的离心率为 4 5 2 + 2= 1 () A. B. C. 或D. 或 3 2 5 3 2 5 2 3 2

5、5 【答案】D 【解析】解:实数 m 是 和 20 的等比中项,可得或, 4 5 = 4 4 当时,圆锥曲线化为:是焦点在 x 轴上的椭圆,离心率为: = 4 2 + 2= 1 2 4 + 2= 1 4 1 2 = 3 2 当时,圆锥曲线化为:,是焦点在 y 轴上的双曲线,离心 = 4 2 + 2= 12 2 4 = 1 率为: 4 + 1 1 = 5 故选:D 求出 m 值,然后利用椭圆、双曲线的性质求解离心率即可 本题考查圆锥曲线的离心率的求法,等比数列的性质,考查计算能力 9.大衍数列来源于乾坤谱中对易传“大衍之数五十”的推论,主要用于解释中 国传统文化中的太极衍生原理,数列中的每一项,

6、都代表太极衍生过程中,曾经 经历过的两仪数量总和,它是中华传统文化中隐藏着的世界数学史上第一道数列 题,该数列从第一项起依次是 0,2,4,8,12,18,24,32,40,50, ,则该 数列第 18 项为 () A. 200B. 162C. 144D. 128 【答案】B 【解析】解:偶数项分别为 2,8,18,32,50, 即, 2 12 42 92 162 25 即偶数项对应的通项公式为, 2= 22 则数列的第 18 项为第 9 个偶数 即, 18= 2 9= 2 92= 2 81 = 162 故选:B 根据数列寻找偶数项对应的规律,结合数列的通项公式进行计算即可 本题主要考查归纳推

7、理的应用,根据数列寻找偶数项的规律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10. 已知下列结论: 若数列的前 n 项和,则数列一定为等差数列 = 2+ 1 若数列的前 n 项和,则数列一定为等比数列 = 2 1 非零实数 a,b,c 不全相等,若 a,b,c 成等差数列,则可能构成等差数列 1 , 1 , 1 非零实数 a,b,c 不全相等,若 a,b,c 成等比数列,则一定构成等比数列 1 , 1 , 1 则其中正确的结论是 () A. B. C. D. 【答案】A 【解析】解:若数列的前 n 项和, = 2+ 1 可得;时, 1= 1= 2 2 = 1= 2+ 1 ( 1)2 1 = 2 1 上式对不成立 则数

8、列不为等差数列,故错; = 1. 若数列的前 n 项和, = 2 1 可得;时, 1= 1= 1 2 = 1= 2 1 2 1+ 1 = 2 1 则数列为首项为 1,公比为的等比数列,故对; 非零实数 a,b,c 不全相等,若 a,b,c 成等差数列, 可得, = 1 1 = 1 1 = 由,即,即为,不成立,则不可能构成等差数列,故错; = = = = 1 , 1 , 1 非零实数 a,b,c 不全相等,若 a,b,c 成等比数列, 开泉涤尘高中数学资源网:http:/ 第 5 页,共 13 页 可得,则一定构成等比数列,故对 2= 1 2 = 1 1 , 1 , 1 故选:A 由数列的递推

9、式:;时,结合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定义 1= 1 2 = 1 即可判断; 由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中项性质可判断 本题考查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定义和通项公式,以及数列的递推式的运用,考查运 算能力和推理能力,属于基础题 11. 若两个正实数 x,y 满足,且不等式有解,则实数 m 的取 1 + 4 = 2 + 4 ( + 4) , 1 + 4 = 2 1 2 + 2 = 1 则 + 4 = ( + 4)( 1 2 + 2 ) = 1 2 + 2 4 + 2 + 8 1 + 2 2 8 = 1 + 2 1 4 = 1 + 2 1 2 = 1 + 1 = 2 , 当且仅当,即,即时取等号,此时, 2

10、 = 82= 162 = 4 = 1 = 4 即, ( + 4) = 2 则由得,即, 2 22 2 0( + 1)( 2) 0 得或, 2 ( + 4) 不等式进行求解即可 本题主要考查基本不等式的应用,利用不等式有解转化为最值问题是解决本题的关 键 12. 定义直线 l:为椭圆的右准线,研究发现椭圆上任意一 = 2 2 2 + 2 2 = 1( 0) 点 M 到右焦点的距离与它到 l 的距离之比为定值,已知椭圆, (,0) 2 16 + 2 12 = 1 为椭圆内一点,点 M 为椭圆上的动点,当取最小值时,M ( 2, 3)| + 2| 点的坐标为 () A. B. C. D. ( 2,3

11、)(2 3, 3)(2,3)(2 3, 3) 【答案】B 【解析】解:如图: 由椭圆上任意一点 M 到右焦点的 (,0) 距离与它到 l 的距离 之比为定值, 过点 M 作右准线 的垂线,垂足 = 8 为 B, 当点 A,B,M 在同 一直线上时,此时 取最小 | + 2| 值, 点的纵坐标为, 3 , 2 16 + 3 12 = 1 解得,或舍去 , = 2 3 = 2 3() 故点 M 的坐标为, (2 3, 3) 故选:B 根据新定义结合图形,可得当取最小值时,M 点的纵坐标为,即可求 | + 2|3 出 本题考查了椭圆的简单性质,考查了转化思想和数形结合的思想,属于中档题 二、填空题(

12、本大题共 4 小题,共 20.0 分) 13. 已知,且,则的最大值为_ 0 0 + = 6 3 + 3 【答案】2 【解析】解:,且; 0 0 + = 6 ,当且仅当时取等号; 6 = + 2 = = 3 ; 9 ; 3 + 3 = 3 39 = 2 的最大值为 2 3 + 3 故答案为:2 根据条件及基本不等式即可得出,从而得出,这样即可得出 6 = + 2 9 3 + 3 = 3 39 = 2 考查基本不等式的应用,对数的运算,对数函数的单调性 开泉涤尘高中数学资源网:http:/ 第 7 页,共 13 页 14. 已知椭圆方程,过点的直线与椭圆相交于 P,Q 两点,若点 M 恰 2 4 + 2 2 = 1(1,1 2) 为线段 PQ 的中点,则直线 PQ 的方程为_ 【答案】2 + 2 3 = 0 【解析】解:过点的直线与椭圆相交于 P,Q 两点,若点 M 恰为线段 PQ 的中 (1,1 2) 点, 所以准线的斜率存在,设为 k,直线方程设为:,代入椭圆方程 1 2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