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湛江市2018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上传人:【**** 文档编号:87831767 上传时间:2019-04-12 格式:PDF 页数:15 大小:444.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湛江市2018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广东省湛江市2018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广东省湛江市2018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广东省湛江市2018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广东省湛江市2018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东省湛江市2018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湛江市2018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湛江市 2018 年普通高考测试题(二) 语文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请认真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在答题卡上与题号相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题,写在 试卷、草稿纸上或答题卡非题号对应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不得用规定以外的笔和纸答 题,不得在答题卡上做任何标记。 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 I 卷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2、题 传统中国文化中家的形象,蕴含了中国人关于人生和宇宙意义的基本解释。中国古 代丰厚的“家”学为寻找安身立命之所,探寻终极幸福之源的人们,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宝贵 资源。 在古人看来,家是自我栖身的场所,没有家的庇护,身、心、灵将会漂泊无依。亲子关 系、夫妻关系、代际关系、今生与后世和前世的关系,以及家人与社会及自然的关系,是支 持自我成长、成人的必然前提。 家以沟通协调差异之间关系为起始,以实现“和而不同” 、 “亲密差异”为旨归。家以保 全生命、延续族类生存的方式汇合了一切可能的差异性,生成有机的生命共同体。诸如性别 差异、姓际差异、年龄差异、身份差异、资源差异、自然与文明差异等,这些差异亦自

3、然亦 文化、亦个别亦整体地支持并维护着家的存在。在对待“身份差异”的“正名”中,规定与 “名”相符的责任和义务之“实” ;在对待性别差异中,视两性之和乃人伦之始,所谓“君 子之道,造端乎夫妇,及其至也,察乎天地” ;在对待姓际差异上,视两姓之和乃“附远厚 别” ,乃“万世之始” ;在对待年龄差异上,其“尚齿”的文化,主张代际之间的“父慈子孝” 、同代人之间的“孝悌”精神,显示出特有的智慧。这些共同构成现实家庭中的亲缘情理。 古人以身家一体为本,类推于天地自然和人类社会,构造出艺术化境域的亲缘情理。中 国古代哲学中的身体,是基于血缘亲情的一体化的身体,所谓“父子一体也,夫妻一体也, 昆弟一体也。

4、故父子首足也,夫妻牉合也,昆弟四体也” 。故有敬其身就是敬其亲,伤其亲 即为伤身体的亲缘情理,这种以身为本根生发的亲缘情理,由亲爱之情类比类推于人类社会 与天地万物之间,同时将个人的使命感与历史担当推及人类社会和自然。所谓“爱其亲,不 敢恶人;敬其亲,不敢慢人。爱敬尽于事亲,光耀加于百姓,究于四海” ,由此不难理解孟 子的“孩提之童无不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无他, 达之天下也” 。这种以身家为本的情感和义理,不仅“亲亲而仁民” ,而且“仁民而爱物” , 以一种艺术化的境域,充塞天地之间。 从原本意义上讲,人是栖身于亲缘共同体,并从中获得安定感和幸福感,唤起神

5、圣使命 感的居家之人。中国古代以身家一体为核心,将家的亲缘情理推及他人、社会和宇宙,符合 生命本身的轨迹,以及人类历史的逻辑。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在中国文化传统中,丰厚的家学是中国人安身立命和追求幸福的精神源泉。 B.家是自我栖身的场所,中国古人于其中不断学习协调自我与外部的关系。 C.“尚齿“文化和“孝悌”精神是古人用于处理同代关系与代际关系的智慧。 D.在孟子看来,人们从孩童时代起就懂得要敬爱父母,长大后懂得尊敬兄长。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文章立足于传统中国文化中家的形象,阐述了古代家学的内涵及其价值。 B

6、.文章从两个维度论述家的亲缘情理,后一维度的阐述以前一维度为基础。 C.文章由居家之人的安定感论起,推导出人的使命感与责任感的生发缘起。 D.文章末段总结全文,强调了由人生命本身的轨迹唤起的社会神圣使命感。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如果一个家庭的亲子关系出了问题,孩子的安定感和幸福感必然大打折扣。 B.一个家族有好的家学传统,家族成员之间的差异性便容易协调,达成一致。 C.因为古人重视血缘亲情,尊重亲缘情理,所以懂得敬重长辈、关爱呵护家人。 D.如果没有古代丰厚的家学,中国人对于人生和宇宙意义的理解将受到影响。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4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

7、完成 4-6 题 橘红 刘群东 橘红有个颇有文化味的别名:芸红。猛一听,其陌生度使人吐几口大粗气,再细打听, 原来是橘子的果皮。 橘子是一种水果,橘红则是一味药。 药品化义云:“味辛带苦,性温。 ” 本草汇言 说:“入手足太阳、太阴、阳明经。 ” 纲目又道:“下气消痰。 ” 医学启源也说:“理 胸中、肺气。 ” 橘红的用药,我们邻村一名老中医也喜欢。他用橘红治一些纤夫的外感咳嗽。纤夫们河里来 雨里去,日晒雨淋地在船上忙活,患了一身的病痛。有一些纤夫在船上着了凉,患上了咳嗽 的,咳嗽声一声比一声急,痰一口比一口勤,就安心在医馆里躺下。老中医医术好,从他祖 上挂匾行医,传到他这里时已经三代了。他认

8、真地瞄一眼纤夫吐出的稀白痰,号一会脉,用 手在额头轻轻触摸一番,然后转身从后院取来了一捧橘红,放上葱姜,在热锅里煮汤,热热 的,让患者喝一两碗再走。纤夫们在水里行走,风大,湿气也大,多为寒痰之疾,故十有八 九被这个老中医一剂就灌好了。 一味橘红能治病救人,能让人延年益寿,是一棵橘树最炫目的荣耀。 我爷爷是个纤夫,一年四季地给一些船拉纤撑莴。有一天,老中医对我爷爷说:“太生, 看你经常喘不过气来,又痰多,告诉你一方, “他听了,高兴不已,说:“什么药啊?“老中 医 浅浅一笑道:“橘红泡茶喝。 ” 这方法简单,也十分有效,没过一段时间,我爷爷的哮喘就好多了。以后,我爷爷上船, 就煮一锅的橘红嚷嚷地

9、叫大伙喝,一日三餐地喝,喝得大伙一身的橘子味儿。 故乡的橘红多在十月下旬采撷,树围可大至二尺,高一两丈,叶阔大如小儿的手掌,橘 子也大如菜碗,在雪白的冬天如一个个红灯笼,有人的历练,也有人的仁爱。它流淌着一条 资江的底蕴与波澜,那种木船上的滩歌,那种沿河两岸的纤痕,那种崇山峻岭之间的云雾, 都是一个橘子或一味橘红的精华。 其实,在资江的沿岸,橘子是一种朴素的水果。逢上年关亲戚上门,首先递上一个火上 烤了的橘子,暖暖外面的雪上风寒;出门劳动,一个布袋里装的是橘子,浇灌着累了的口干 舌燥。一颗橘子俨然是故乡人的生命,似乎是赖以维持生计的营养药。 春天来了,资江之上的梯土里橘树绽放了新芽,一个个媳妇

10、儿或姑娘们挑着一担竹土箕, 像只蝴蝶一样在一簇簇的橘园里施肥;一只只布谷鸟在密林之中、山谷之间“布谷布谷”地 叫,像在催促阳光普度。此刻,橘园上下,一家人忙打药,忙除草,忙翻土,愉快地劳动着, 然后等着一棵棵橘树结出更多的橘子。 在十一二月,来买橘子或橘红的尽是外地人,有慕名而来的新商,也有熟门熟路的老主 顾。他们邀的船停在资江的一处码头,自己爬上吊脚楼,看连绵的橘园和奔腾的资江,再听 一曲山歌和船歌,便露出陶醉的神色,然后踉踉跄跄地往码头上移动着驮橘子的马儿。 我的爷爷说,那时的船把润溪的码头洗得透湿洗得特光滑了,人昂首挺身站在石阶上吆 喝着,然后一队队的船在一声“开船啦”的铜锣里顺着湍急的

11、江水,把一筐一筐的橘子运出 去,在东平集合,再奔上云贵川,再下到闽粤之地。 故乡的橘红,是我们出门远走的名片。一味附载于橘子上的橘红承载着一方山水的灵性, 写意了我们的资江以及纤夫们忙碌的背影。 我对一个橘子的感情就是一个纤夫之后对爷爷的念想,想着橘子里还能容纳多少故乡的 人和事,橘红温暖了多少人的心。 (选自 2017 年 12 月 6 日人民日报 ,有删改)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老中医浅浅一笑道:橘红泡茶喝, ”这句话中“浅浅一笑”生动地表现了一位从 容淡定,医术高明,充满自信的老中医形象。 B.作者记叙乡亲们在橘园里劳作时的场景生动

12、而富有诗意,这表达了当地人在橘园里劳 动的快乐与惬意,强调了橘子带给他们的幸福感。 C.文中对爷爷这个形象虽然着墨不多,但他却是最能体现家乡橘红具有灵性特点的人物, 也是串联起全文人和事的线索性人物。 D.文章记叙为主,融合了描写、议论、抒情、说明多种表达方式,语言朴实,感情厚重, 表达了对家乡人事的念想,对家乡风物的赞美。 5.作者为什么说“故乡的橘红,是我们出门远走的名片”?(5 分) 6.本文用了较多的篇幅来写橘子,却为什么以橘红为题?(6 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材料一: 物联网是通过射频识别、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

13、息传感设备,按 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通过物联网域名相连接,进行信息文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 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简而言之,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这有 两层意思;其一,物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廷伸和扩展的网络;其二,其用户端廷伸和扩展 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以用户体验为核心的应用创新是物联网发展的灵魂。 一般来讲,物联网的开展首先需要对物体属性进行标识,属性包括静态和动态的属性, 静态属性可以直接存储在标签中,动态属性需要先由传感器实时探测;然后需要识别设备完 成对物体属性的读取,并将信息转换为适合网络传输的数据格式;最后将物体的信息通过网 络传输到信息处理中心,

14、由处理中心完成物体通信的相关计算。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 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信息化”时代的重要发展阶段。 2009 年无锡市率先建立了“感知中国”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运营商、多所大学在无 锡建立了物联网研究院。物联网被正式列为国家五大新兴战略性产业之一,并写入次年的政 府工作报告。 (摘编自“百度百科”) 材料二: (摘编自2017 年中国物联网市场规模分析 ) 材料三: 近几年在各大从业企业的努力与推广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将目光投向物联网,然而现 实似乎一直是产业发展缓慢,并看上去不再“火爆” ,对此,某科技公司负责人表示, “物联 网从技术发展来看仍是未来趋势,但目前发展速度相对缓慢

15、,主要原因在于物联网概念前沿, 但基础技术上还有很多没有突破,在应用层面也相对滞后和初级,因此消费者的体验感也较 弱,最终在应用市场上表现得不再火爆 ,其实是正在进入沉淀期,等待技术突破引爆下 一波快速发展。 ” 此外,智能家居产品作为物联网最具代表性的生活化应用,嗄引了众多从业者的加入, 智能家居产品更是层出不穷,但有调查显示,部分买家因为担心此类产品被黑或者被厂商用 于收集用户行为数据,而选择不去购买,安全和隐私问题似乎同样成为物联网发展的潜在阻 碍。 (摘编自杨琳物联网“遇冷”背后) 材料四: 我国在“物联网”的启动和发展上与国际相比并不落后,但存在不少必须解决的问题。 现在处处都在发展

16、“物联网” ,大量重复性工作,浪费了人力、物力,急需国家作出发展规 划统一协调,同时实现相关领域的标准化和研究可持续发展的发展模式,寻求规模经济,在 感知、传输和应用上构成新的物联网的生态链,并向现代服务业方向发展。当然国家层面一 开始就要注意物联网的安全、可信、隐私等重大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健康发展。 (摘编自中国信息产业网国内外物联网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8.下列对材料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2011-2020 年中国物联网市场规模在逐年扩大,至 2020 年市场规模为 18000 亿元人民 币左右,但同比增长速度却呈不断下降趋势。 B.同 2015 年相比,2020 年物联网市场资金投入的主要方向并未发生改变,传感器、连 接器、维护及内容服务等依然是投资的重点方向。 C.由图二可知,无论过去还是未来,安全硬件、安全软件的资金投入都相对偏少,这说 明物联网的安全问题始终没有得到人们的重视。 D.智能家居产品是物联网最具代表性的产品,但因安全和隐私问题尚未得到妥善解决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