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推进老区脱贫攻坚发展调研报告实践思考

上传人:doc****iu 文档编号:87794463 上传时间:2019-04-12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5.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加快推进老区脱贫攻坚发展调研报告实践思考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加快推进老区脱贫攻坚发展调研报告实践思考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加快推进老区脱贫攻坚发展调研报告实践思考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加快推进老区脱贫攻坚发展调研报告实践思考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加快推进老区脱贫攻坚发展调研报告实践思考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加快推进老区脱贫攻坚发展调研报告实践思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加快推进老区脱贫攻坚发展调研报告实践思考(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欢迎加入“公文共享群”QQ号:X、X 谢谢!加快推进老区脱贫攻坚发展调研报告实践思考近年来,X市委、市政府严格按照中央和省委加快脱贫攻坚工作的决策部署,通过完善帮扶机制,加大财政扶持,强化项目帮扶等举措,持续加大X老区扶贫帮困力度,切实提高老区群众生产生活水平,有力有效地推动了X老区“富民强镇、全面小康”目标的实现。近期,笔者利用赴驻点调研的机会,就加快X老区脱贫攻坚的有关问题进行了深入调研,从中得到一些启发。一、现状与特点X市现有X个乡镇(街道)、X个行政村(居)、X个村民小组、X.X万农户,总人口达X万。其中属于X老区有X个乡镇、X个行政村居、X.X万农户、X.X万人,分别占全市乡镇(街道

2、)数的X%、村数的X.X%、总户数的X.X%、总人口的X.X%。纵观X老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总括起来大致呈以下几个特点:(一)老区村级集体收入虽有增长,但债务较重。截至X年底,X市村集体经营性总收入X.X万元,村平X.X万元;老区乡镇X年底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X.X万元,村平X.X万元,比全市平均数少X.X万元。全市村集体经营性收入X万元以下的村有X个,其中,老区乡镇X万元以下的村有X个,占全市的X%。全市村组债务总额X.X亿元,其中,老区乡镇村组债务总额X.X亿元,占全市村组债务总额的X.X%,村平X万元。(二)老区乡镇经济虽有发展,但差异较大。X年X市乡镇实现工商税收收入X.X亿元,其中老区乡

3、镇完成X.X亿元,占全市的X%。其中,分界镇不足X万元,新街镇只有X万元。X年全市工业国税开票销售X亿元,其中老区乡镇工业国税开票销售X.X亿元,占全市的X.X%。(三)老区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虽有增加,但贫困依较严重。X市X年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X元,老区乡镇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X元,低于全市平均水平X元,其中居民可支配收入最低的广陵镇只有X元,低于全市均值的X.X%。按照省委省政府新一轮“脱贫攻坚、扶贫开发”农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于X元标准的低收入农户,全市有X户、X人,其中老区乡镇X户、X人,分别占全市的X%和X.X%。二、措施与成效近年来,X市委、市政府将X老区的脱贫攻坚、跨越发展摆上重要的

4、战略位置,提出了再打一场助推老区加快崛起的新时期“X决战”。进一步加大老区乡镇扶贫帮困力度,推动老区发展实现跨越赶超。采取的主要措施有:(一)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推进薄弱村经济发展。一是建立税收奖补机制。村级组织招商引资到市、乡镇(街道)工业园区、工业和三产聚集区的项目,企业新增税收的乡镇(街道)留成部分,按不低于X%的比例由乡镇(街道)奖补到村,X年村级税收返还收入X万元。同时,积极鼓励、引导农户利用闲置资源开展全民创业,发展个体私营企业,培植税源经济,从而获得更多的税收分成,增加集体收入。二是建立财政支持机制。从X年起,市财政每年安排X万元专项资金扶持村级增收项目。至X年底,享受市财政补贴的

5、X个乡镇实施村级增收项目X个,X村增收项目已建成,村级集体经营性收入净增X多万元。其中,X等乡镇实行“整镇推进”模式实施村级增收,增收成效明显。三是建立规费减免机制。凡村级建设标准厂房,涉及市级及以下所有规费一律减免。土地出让收益部分,作为村基础设施等项目的建设资金,全额用于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发展;鼓励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开展土地复垦开发,优先列入占补平衡项目库,市级实行定额补助,除实施成本外,全额留给村级使用;鼓励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对集体建设用地进行整理,优先列入增减挂钩项目库,乡镇(街道)留用的X%指标部分,置换至乡镇(街道)工业集聚区或集镇所在地,用于工业项目建设或集镇商业开发,土地收益部分对村

6、级实行定额补助,每亩补助X万元。截至X年底,全市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达X万元以上的村X个,其中,在X万元以上的村X个。(二)建立挂钩帮扶机制,形成帮扶工作合力。为加快X老区“富民强镇、全面小康”步伐,X市制定了关于加快X老区“推进富民强镇、建设全面小康”的意见和X老区东部乡镇“脱贫攻坚奔小康”挂钩帮扶工作办法,建立了X老区镇村挂钩帮扶工作机制,实行“市领导挂钩帮扶到镇,部门和园区、街道(企业)挂钩帮扶到村,党员干部挂钩帮扶到户,全社会动员参与”的办法,做到“脱贫脱钩、不脱贫不脱钩”。全市组织X个市级部门、单位挂钩帮扶X个经济薄弱村,X年投入资金X多万元,为帮扶村建设农村公路X多公里、新建桥梁X座,

7、疏浚河道X条、建设泵站X座、硬渠X多公里。开展党员干部“一对一”结对帮扶,投入资金X多万元,帮助有劳动力的贫困户发展增收致富项目,资助孤儿和困难老党员。截至X年底,全市新一轮建档立卡(农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于X元)脱贫人口X人,累计脱贫率达X.X%。(三)强化技能培训,促进农民就业创业。X市把促进农民增收作为“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大力发展高效规模农业,积极释放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大力培育创业精神,充分发挥就业创业主渠道作用,X年以来,全市开展农业专项技术培训X.X万人次,农业职业技能培训X人,农民创业培训X人,农机职业技能培训X人,乡镇企业经营管理培训X人,为农民有序转移、有效增收奠定了基础。

8、同时,积极拓展农民就近就地就业渠道,引导劳动密集型企业合理布局,加强对劳动密集型企业的政策支持和引导。X远大家俱在全市各乡镇设立编藤加工点X家,吸纳农村剩余人员X人,X年以来共发放加工人员工资X.X亿元。同时,远大家俱利用村级增收项目所建标房在宣堡镇设立分厂,X年国税开票销售达X万元,今年拟在X个乡镇新设分厂,厂房已在建设之中。(四)加强重点基础设施建设,改善老区发展环境。近年来,X市注重整合项目资源,重点向老区乡镇倾斜,加强老区乡镇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完善老区乡镇、园区配套设施建设,加快推进老区集镇及X园区的道路、桥梁、绿化、水、电、气及污水处理工程建设,提升集镇辐射和服务功能。加强生态环境建

9、设,力争老区乡镇全部建成国家级生态镇。二是加快交通网络建设,新X省道城区至X段建成,规划实施北、中、南等一批老区干线公路以及部分乡镇与市级干道的连接工程,进一步缩短与主城区的时空距离,推进农村公路提档升级和“断头路”建设,更加方便老区人民出行。三是推进农水工程建设,加快X东部地区的重点河道整治,改善老区水环境;优先实施城黄灌区节水改造、小型农田水利、中小河流综合整治等工程,改善老区农田水利条件;全面更新改造老区镇村供水管网,提升安全饮水水平。三、问题与瓶颈近年来,X在推进老区经济发展、人民群众致富奔小康上思路清、方向明、力度大、举措实,实际效果也比较明显,但也存在一些发展的问题与瓶颈,突出表现

10、在:一是老区乡镇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经过多年的努力,全市乡镇基础设施建设有较大改善,但老区乡镇的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发展还相对滞后。据统计,全市仅老区乡镇急需建设的农村道路有X多公里,需改造的农村险危桥X座,需疏浚整治的中小河流和村庄河道X条,需改造的农村泵站X多座。二是村级增收项目土地指标难落实。市委、市政府虽然出台了相关政策,鼓励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积极盘活闲置土地发展物业经济,但农村可利用的国有土地有限,通过土地复垦开发和集体建设用地整理,取得增减挂钩的土地指标不能满足农村集体建设需要,土地资源配置问题严重制约增收项目的发展。三是老区乡镇村组债务较重。老区行政村居村组债务平均X多万元,高出全

11、市均值X.X%、X均值X.X%、苏中地区均值X.X%,沉重的债务包袱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X老区村级集体经济的跨越发展和农民致富奔小康的进程。四是老区优势产业尚未形成。由于老区乡镇地处通南高沙土地区,土地贫瘠,产出率低下,尚未形成“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优势产业发展思路,缺乏做大做强的特色产业,推进农副产品精深加工,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较低。虽然工业经济有了明显进步,但仍处于工业化初始阶段,工业富民的拉动效应尚未显现。四、对策与建议加快X老区发展,事关X“xx”,全面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下一步,X市委、市政府将按照省委关于扶贫开发工作的决策部署,开拓创新,扎实推进老区富民强村行动计划,全面

12、提升X老区发展水平,让老区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一)积极实施富民强村行动计划,增强老区增收致富能力。按照省X老区富民强村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精神,结合X实际,制定全市老区乡镇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全市X年村集体经营性收入低于X万元的重点经济薄弱村X个,总体目标是到X年,重点经济薄弱村村均集体经营性收入达X万元以上,低收入农户人均收入水平全部达到或超过新一轮省定扶贫标准。实施过程中坚持提升能力的原则,侧重项目带动、产业支撑;坚持整镇推进的原则,以乡镇为单位,统一实施村级集体增收项目;坚持统筹使用的原则,将省和X两级财政扶持资金和企业、社会组织捐赠资金统筹使用,专项用于村级增收项目和低收入农户帮扶项目,

13、确保扶持对象直接收益。村集体增收项目采取统一规划,分年实施的办法,X年计划实施X个村,X年计划实施X个村,X年计划实施X个村,鼓励有条件的乡镇一年实施到位。实施项目主要为乡镇在工业集聚区或市级园区统一建设购买产权属于村级集体的标准厂房及其他物业经济项目,市财政实行分类补助。建档立卡低收入农户采取项目和就业用工补助。对发展种养等增收项目的扶贫户根据项目规模给予一次性帮扶资金补助,补助金额最多不超过X元;对参加合作组织、企业就业和公益岗位就业的扶贫人口每人每年给予工资补助X元;对困难老军烈属和老党员帮扶标准每年每人X元。通过精准扶贫,切实增强老区经济薄弱村发展和低收入农户增收能力。(二)构建三大体

14、系,增强老区发展承载能力。一是加大城镇体系建设。把X小城市纳入全市城建总体规划,同步规划、设计和建设。在建成X平方公里、X万人口小城市的基础上,有序推进X平方公里X新城建设,全面增强X区域中心的产业集聚、城市辐射和公共服务功能。二是加大产业体系建设。以X工业园区和新竹农产品加工园为载体,不断优化园区产业空间布局,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提升承载能力,打造引领老区发展的动力引擎。三是加大交通体系建设。在建成新X省道城区至X段的基础上,高质量推进X省道X至如皋段建设,同步实施珊瑚、古溪等老区腹地乡镇与新X省道的连接线,缩短与主城区的时空距离。同时,畅通老区交通的“毛细血管”,扎实推进老区通村公路提档

15、升级,加快建设农村公路桥梁、乡村连接道路等,全面提升老区交通畅通水平。(三)完善帮扶机制,凝聚X老区发展合力。着力完善“市领导挂钩帮扶到镇,部门和园区、街道(企业)挂钩帮扶到村,党员干部挂钩帮扶到户,全社会动员参与”的帮扶机制。一是建立部门和园区、街道(企业)挂钩帮扶到村。对经济薄弱村的帮扶主要解决村级“造血”功能,帮助落实村级增收项目,发展主导产业。同时,倡导市级部门在农村道路交通、农桥、供水、生活污水及垃圾处理等项目建设,优先安排老区乡镇。二是建立市领导挂钩帮扶到镇。每个乡镇安排一名市领导挂钩联系,负责“脱贫攻坚奔小康”工作的指导、协调、督查,帮助乡镇和负责挂扶的部门、单位、园区、街道理清

16、思路、明确任务、解决难题,整体推进帮扶工作目标如期实现。三是全社会动员参与。鼓励引导各类企业、社会组织、社会能人以多种形式帮扶经济薄弱村和低收入农户。大力倡导扶贫光荣、济困慈善的社会风尚,弘扬传统美德,积极营造全社会关心扶贫、支持扶贫的良好氛围,着力构建政府、市场和社会协同的大扶贫格局。四是建立党员干部挂钩帮扶到户。深入开展“一对一”结对帮扶活动,对于老区乡镇建档立卡低收入农户实施增收致富项目及资金救助,确保低收入年可支配收入在省定贫困标准以上。(四)强化政策扶持,优化乡镇经济发展环境。乡镇经济是强镇经济、富民经济,今后X市委、市政府将乡镇经济发展摆上重要位置,调整发展思路,明确发展目标和重点,优化发展环境,明确用人导向,建立科学的政绩考核机制和激励机制,真正形成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