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执法基础知识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877707 上传时间:2017-05-2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行政执法基础知识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行政执法基础知识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行政执法基础知识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行政执法基础知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行政执法基础知识(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行政执法基础知识一、行政执法的概念和特征 (一)行政执法的概念行政执法是指行政主体执行、适用法律、法规、规章的活动。具体地说,是指各级行政机关以及依法取得行政权的其他组织依照法律,对行政相对人采取的影响其权利义务,以及对行政相对人行使权利,履行义务进行监督检查的行为。 三个方面理解:、行政执法的主体主要是行政机关,同时还包括一些非行政机关的组织。、行政执法不仅包括具体行政行为,也包括抽象行政行为。、行政执法由行政法律规范调整。 (二)行政执法的特征行政性和强制性职权性和单方性广泛性和多样性程序性和效率性二、安全生产行政执法的基本原则(一) 合法行政原则主体合法权限合法内容合法程序合法(二) 合

2、理行政原则公平、公正原则符合比例原则(三)正当程序原则(四)高效便民原则(五)权责统一原则(六)以人为本原则(七)社会监督原则三、行政执法责任 行政执法责任的概念行政执法责任是指行政执法主体在行政执法过程中因违法或不当,侵害了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违法或不当的具体表现:() 超越、滥用法定职权() 行政不作为() 主要事实不清、证据不足() 适用法律错误() 行政裁量明显不当() 违反法定程序承担行政执法责任的方式(对外)1 金钱赔偿2 返还财产3 恢复原状行政执法主体一、行政执法主体的概念 (一) 行政执法主体的含义和特征行政执法主体是行政执法活动的承担者或实施

3、者。具体地说,它是指享有国家行政执法职权,能以自己的名义从事行政执法活动,并能独立承担由此产生的法律后果的组织。能否以自己的名义从事行政执法活动,能否独立承担行政执法产生的法律后果,是衡量一个组织是否属于独立的行政执法主体的重要条件。基本特征:,行政执法主体是一个组织,行政执法主体依法享有行政执法权,行政执法主体必须能以自己的名义从事行政执法活动4 ,行政执法主体直接对行政执法行为的后果承担法律责任 相关概念的区别行政执法主体与行政机关行政执法主体与行政执法人员 行政执法依据行政执法依据的种类和效力 ,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国际条约 二、行政执法依据的适用

4、原则 (一) 有法必依,执法必严原则(二) 实体法与程序法并重原则(三) 后法优于前法原则后法优于前法的原则是指同一机关就同一问题制定的两个或两个以上执法依据,如果有矛盾,就应该执行颁布时间在后的新的依据 (四) 就高不就低原则就高不就低原则是指当不同效力层次的执法依据对同一问题的规定不一致时,行政执法主体和行政执法人员在执法活动中应执行效力层次较高的执法依据,而不能按照效力层次较低的依据执行。(五)特别规定优于一般规定原则一般规定是关于某一领域或某一方面的法律规范,或者说是对相对人普遍适用的法律规范。特别规定是关于某类某种事项或行为的单行法律规范,或者说是对部分相对人适用的法律规范。(六)

5、不溯及既往原则 即适用该事项发生时的有效依据,而不适用后来修订的新的依据。 (七)呈请有权机关决定原则效力层级相同的两个机关(部门规章和地方规章)对同一问题作出不同规定时呈请国务院决定安全生产行政执法程序中的主要法律制度一告知制度一、作出决定前的告知:即行政机关作出对相对方、利害关系人不利的行政决定时,应当事先告知相对方、利害关系人,告知的内容包括作出行政决定的主体、依据、事实、理由、时间等;二、作出决定后的告知:即行政决定作出后,行政机关应当告知相对方有权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诉讼。 二听证制度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或者煤矿安全监察机构作出责令停产停业整顿、责令停产停业、吊销有关证照、较大数额罚款

6、等行政处罚决定之前,应当告知当事人有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利;当事人要求听证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或者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应当组织听证,不得向当事人收取听证费用。 ”三说明理由制度 指行政机关作出任何行政行为时,应向当事人说明其行为的事实证据与所依据的规范,其目的是保障公民知情权。这一制度有利于促使行政机关作出决定时有充分的证据与理由,减少行政决定的错误,并可以使当事人了解行政机关作出决定的动机,满足当事人的正义要求,自觉履行行政决定,减少不必要的争议。安全生产执法机构的说明理由应当包括说明行政决定的事实原因和法律原因,一般应该以书面形式作出 。四案卷评查制度行政机关对其行政执法步骤、环节所作的记录,

7、通常包含行政执法 的所有证据资料、行政执法的过程和处理结果。它是行政执法评议考核和责任追究的重要依据,也是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的主要证据来源。建立对行政案卷的评查和监督制度,有利于监督行政机关更好地依法行政,保障法律的正确实施。五执法责任制度依法行政必须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度。依法界定执法职责,科学设定执法岗位,规范执法程序。要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评议考核制和执法过错或者错案责任追究制,评议考核应当听取公众的意见。行政执法责任制度的核心是通过明确政府机关法定行政执法职责,健全行政执法评议考核体系,落实行政责任追究机制,实现规范行政执法行为的目的。 六执法监督制度对行政行为的监督是一个多层次、多方面、多样化的系统工程。既有内部行政监督也有外部行政监督。安全生产行政执法工作必须大力加强执法监督力度,保护安全生产行政管理相对方的合法权益,促使安全生产执法部门依法行政,提高安全生产行政执法的效率。 安全生产行政许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