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临洮县2017年中考模拟语文试卷(含答案)

上传人:【**** 文档编号:87752464 上传时间:2019-04-1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90.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甘肃省临洮县2017年中考模拟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甘肃省临洮县2017年中考模拟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甘肃省临洮县2017年中考模拟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甘肃省临洮县2017年中考模拟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甘肃省临洮县2017年中考模拟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甘肃省临洮县2017年中考模拟语文试卷(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甘肃省临洮县2017年中考模拟语文试卷(含答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九年级第三次月考模拟卷语 文 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分值注意事项:1.全卷共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考生必须将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座位号等个人信息填(涂)写在答题卡上。3.考生务必将答案直接填(涂)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一、语言积累与运用(30分)1 请从下面句子中提炼两个成语用楷体字写在田字格内。(2分)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2.下列句子的横线上,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通过多读好书,于和煦散文中感受温馨,于热辣杂文中感受ru 智,于爽朗诗歌中感受浪漫,于善变戏剧中感受丰富选自黄争荣读书养气青青树阴下,二胡依旧,但在那不绝如

2、l 的音韵中,我们却听出了一丝不屈和倔强,听出了一种发自灵魂深处的呐喊。选自范君问陋室吟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2分)A.面对小区保安的盘问,作案后的小偷义愤填膺,反应相当激烈,然而,在铁证面前不得不束手就擒。B.第一回合取胜后,丁辉同学没有自满,决心卷土重来,拿下第二回合,直到夺取最后的胜利。C.“成乐高铁”一旦开通,那么在乐山,水运的顺畅与高铁的快捷相得益彰,这将大大提升乐山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D.在激烈的辩论场上,正方第四辩表现出色,屡次在关键时刻妙手回春,扭转局面,为本队的获胜作出了主要贡献。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 )A.明德初中采

3、取了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激发学生们的阅读热情。B.在教育部公示的通用规范汉字表中,对44个汉字的字形进行了微调。C.拓展性课程从培养孩子兴趣与特长作为出发点,为学生创造个性发展的平台。D.央视举办的“汉字听写大赛”,使人们重拾汉字之美,越发珍惜纸质时代的美好。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的使用不合乎规范的一项是(2分)()A.“什么呀!”赵小桢撇撇嘴,“你又不是老师,怎么知道我们读得不对?”B.各种非法添加剂仍在农产品生产、运输、加工环节屡禁不止。客气地说,是生产经营者普遍缺乏法制意识、质量安全意识;不客气地说,是缺德。C.到底如何解决农村“空巢老人”的生活困难?如何解决“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早

4、已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D.我看他塞上一首,那一联云:这“直”字似无理,“圆”字似太俗。6.将备选的三个短语分别填入下面语段中的括号内,使表达准确连贯。(只填序号)(3分) 王蒙在他的一篇文章中说,还是写小说更文学,更想象,更自由,更留下了创造、理解、发挥,更真实的虚构,更鲜明的直观,还有懂与不懂( )( )( )的空间。 体投地与气急败坏 竖大拇指与评头论足 看得下去与看不下去7.阅读名著片段,回答问题。(5分)猴王只顾苦战七圣,却不知天上坠下这兵器,打中了天灵,立不稳脚,跌了一跤,爬将起来就跑;被二郎爷爷的细犬赶上,照腿肚子上一口,又扯了一跌。他睡倒在地,骂道:“这个亡人!你不去妨家长,

5、却来咬老孙!”急翻身爬不起来,被七圣一拥按住,即将绳索捆绑,使勾刀穿了琵琶骨,再不能变化。 (选自西游记第六回)行者仔细观看,乃二郎显圣领梅山六兄弟,驾着鹰犬,挑着狐兔,抬着獐鹿,一个个腰挎弯弓,手持利刃,纵风雾踊跃而来。行者道:“八戒,那是我七圣兄弟,倒好留请他们,与我助战。若得成功,倒是一场大机会也。”八戒道:“既是兄弟,极该留请。”行者道:“但内有显圣大哥,我曾受他降伏,不好见他!你去拦住云头,叫道:真君,且略住住,齐天大圣在此进拜。他若听见是我,断然住了。待他安下,我我却好见。”(选自西游记第六十三回)(1)根据提示,选择填空。(2分)“受他降伏”指的是 。A.二将军宫门镇鬼 B. 小

6、圣施威降大圣 C.真行者落伽山诉苦“与我助战”说的是在祭赛国,七圣帮助悟空、八戒打死了万圣龙王和 ,并帮助祭赛国王收回了佛宝。A.黑河妖 B.黄狮精 C.九头虫(2)根据两段文字,分析悟空这一形象前后各表现出怎样的特点。(2分)(3)初中阶段推荐的名著阅读书目中,对你影响较大的还有 ,它教会了你 。(1分)8.诗文默写(10分) (1)子曰:“三军可夺帅也, 。”(十二章)(2) ,野渡无人舟自横。(韦应物滁州西涧)中/华-资*源%库(3)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 。(两首)(4) ,欲语泪先流。(李清照武陵春)(5)古代仁人志士都有超越个人忧乐的博大襟怀和以天下为己任的济世担当,范仲淹

7、岳阳楼记中的名句“ , ”就体现了这种襟怀和担当。(6)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笔力千钧,描绘洞庭湖壮观景象的句子是:“ , 。(7) 毕业在即,请你给你的好友在留言册上赠言连续性的具有勉励性的诗句:_,_。2、 古诗文阅读(20分)(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9、10题。(5分)虞美人 梳楼 宋蒋捷 丝丝杨柳丝丝雨,春在溟濛处。楼儿忒小不藏愁,几度和云飞去觅归舟。天怜客子乡关远,借与花消遣。海棠红近绿栏杆,才卷朱帘却又晚风寒。9.“楼儿忒小不藏愁”一句写“愁”,与李清照武陵春中“ ”有异曲同工之妙。(2分)10.“海棠红近绿栏杆”,从情与景关系而言,此句运用的表现手法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8、3分)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按要求回答问题。(15分) 【甲】愚公移山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

9、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乙】铁杵磨针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媪自言姓武。今溪旁有武氏岩。1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2分)(1)年且九十( ) (2) 方磨铁杵 ( )(3)始一反焉( ) (4)媪自言姓武( )12【甲】文中下列几组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10、(2分)C.A. 且焉置土石 以君之力B. 无陇断焉 河曲智叟亡以应D. D. 惧其不已 操蛇之神闻之 其如土石何 告之于帝13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1)汝心之固,固不可彻。【译文】(2)太白感其意,还卒业。【译文】14.由【乙】文演变的民间俗语为 。(1分)15.这两个故事,给你怎样相同的启示?(2分)16.李白勤学苦读,终成诗仙。请再举两个我国古代名人的勤学事例。(2分)17.【甲】文中愚公移山的原因是“ ”,移山的目的是“ ”(用原文回答,2分)18. 【甲】文写山的高峻、遗男的相助、智叟的阻止、神的搬山对塑造愚公的形象有什么作用?(2分)3、 现代文阅读(20分) (一) 非连续性

11、文本阅读。(14分)【甲】 世上最温暖的花儿时的家乡,到处种的都是棉花,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它们开出一地的明朗,温馨着大地和农人的心。春天,刚听到布谷鸟的鸣叫,人们就开始不停地忙碌了。记忆中,母亲好像天天泡在棉田里,双手染满了棉叶的颜色,衣裤鞋子沾满泥水,全身上下都带着棉田里特有的气息。在盛夏的热风中,棉花很快就长成了茂密的灌木林,等到棉花开花时,棉田里则是另一番景象。棉花的花儿美如蝶翅,颜色不一,红的,白的,娇艳柔嫩。有趣的是每一朵花的底部都包裹着一个棉桃,初如豌豆,逐日渐长,直至变成一个硕大的桃子形状,那花儿才黯然谢去。等到了秋天,棉桃绽开,白色的橘瓣一样的果肉呈现眼前时,那才是真正的开花

12、了,是它一生丰厚的积蓄在展示。最喜欢那满田的棉桃吐蕊了,放眼望去,似乎是天上的云不小心走失了,一下子掉进棉花地一样。等大多数花朵全白了,母亲带着我一起去摘棉花。棉田里,母亲头裹方巾腰系棉兜,一会儿侧身,一会儿弯腰,五根手指同时伸向盛开的花瓣,一捏,就将一朵棉花收进棉兜里。母亲的神情专注,动作娴熟,腰间的布兜也越来越鼓,看上去宛若幸福的孕妇,通体洋溢着母性的光辉。刚摘的棉花是潮湿的,还要在灿烂的晴天暴晒两日。它们薄薄地摊开来,像天上的朵朵白云落到门前。有时候我也会帮忙翻晒,让每一点棉絮都尽情吸收阳光的味道和温暖,棉花的清香也会混合着一股湿漉漉的水汽时不时地撩着鼻翼。等忙完一阵后,母亲会瞅个时间,忙着弹棉花、套棉被、缝棉衣、做棉鞋。柔韧的棉裹起秋阳的味道,母亲的手掖了又掖,拍了又拍,看着平坦温厚的棉被和胖嘟嘟的棉衣,她的心里好像就有了着落。母亲做的棉衣、棉鞋像是一堵厚实的墙,挡住了寒冷,留下了温暖。穿着母亲做的棉衣,哪怕是走在零下十几摄氏度的寒冬里,依然温暖而又幸福。等我有了女儿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